由理查德·布洛克利、史维的《航空航天科技 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的英文版是由美国WILEY 国际出版公司和AIAA(美国航空航天学会)联合出版 ,共包含4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结构材料、耐高温 材料、活性材料、空间应用材料。本书汇集了近年来 国际上航空航天理论与技术的*新成果,书中所介绍 的原理和技术不仅适用于国防领域,而且适用于民用 领域,对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8部分 结构材料
**72章 未来飞机结构:从金属结构到复合材料结构
1 引言
2 飞机结构:过去、现在和未来
2.1 现代飞机结构,*轻*省油
2.2 结构效率——几何与连续性
3 层合板结构:从金属材料到复合材料
4 复合材料和多学科飞机设计
4.1 多学科机身设计,力学与声学的集成
4.2 机身的隔音
5 安全低成本层合板
6 简单纤维铺层,安全和低成本
7 简单聚酯系统,安全和降低成本
8 制造、组装和控制:金属纤维的优点
9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73章 结构材料:铝及其合金——属性
1 引言
2 历史
3 加工处理
4 铝合金的强化机制
5 合**号和特性
6 结论
参考文献
**74章 结构材料:铝及其合金的制造技术
1 引言
2 铝结构的制造
3 整体加筋板
4 铝结构的连接
5 铜焊
6 熔焊
7 弧焊
8 气状钨弧焊(GTAW)—TIG
9 气状金属弧焊(GMAW)—MIG
10 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过程(VPPAW)
11 束焊
12 电阻焊
13 固态过程
14 线性及旋转摩擦焊接
15 摩擦搅拌焊接(FSW)
16 铝结构的近网成型过程
17 精密铸造
18 精密锻造
19 夹层结构
20 多层成型
21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5章 钛及其合金:冶金、热处理及合金特性
1 引言
2 为什么选用钛
3 钛冶金
3.1 合金种类
3.2 钛的热处理
3.3 一般合金特性
3.4 新兴合金
4 结论
参考文献
**76章 金属钛及其合金:处理、加工及力学性能
**77章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造和认证问题
**78章 负载层压复合材料结构
**79章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在航空航天的应用
**80章 纺织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81章 纺织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
**82章 三维贯穿层合(Translaminar)增强和三维纺织复合材料
**83章 轻质夹芯结构
**84章 激光在航空航天制造工业中的应用
**85章 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复合材料黏接以及螺栓结构连接
**86章 热防护系统
**87章 叠层(Layer—by—Layer,LBL)纳米材料制成的先进复合材料
**88章 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
……
**9部分 耐高温材料
第20部分 活性材料
第21部分 空间应用材料
附录1 《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英文版编写委员会
附录2 《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 材料技术》英文版参编人员
索引
这本书的书名,我一看就觉得它必定是内容精炼、信息密度极高的一本。 “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本身就意味着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材料技术”这个副标题更是直接指出了其核心聚焦的领域。我一直对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作用深感着迷,毕竟,没有过硬的材料,再精密的发动机、再先进的电子设备也无法在极端的太空环境中发挥作用。这本书,我推测它会是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各种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先进材料的著作。我非常想知道,那些能够支撑飞机在高空稳定飞行的铝合金、钛合金,以及那些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隔热层的高性能陶瓷、复合材料,究竟有哪些独特的性能和制造工艺。这本书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应对极端的温度、压力和腐蚀性环境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最新的研究进展,比如那些在超高声速飞行器、太空电梯或者新型航天器设计中备受瞩目的新材料。它是否会像一本严谨的科学报告,用翔实的图表和数据,向我展示材料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材料科学如何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和突破口,从而激发我对这一领域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评分单凭“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这个书名,就足以让人产生一种对未知探索的强烈渴望。我一直深信,材料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实力的重要标尺。这本书,我预期它将是一本高度专业且极具深度的读物,聚焦于支撑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各种关键材料。我十分想知道,那些能够承受极端高压、超低温、以及严酷辐射的特殊合金,例如用于宇宙飞船外壳的钛铝合金,或者用于火箭发动机喷管的钨合金,究竟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它们又具备怎样的独特性能?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用于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工艺,比如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它们在减轻飞行器重量、提高结构强度方面的显著优势?我更希望它能够展现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例如那些用于未来深空探测器、或者用于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特殊功能材料。它会不会像一本科学家们的研发笔记,用严谨的语言和详实的图表,揭示那些推动航空航天技术不断突破的材料科学奥秘?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材料如何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不可能”的关键,并引发我对未来科技发展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让我心潮澎湃,名字里的“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几个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厚重感和前沿感,仿佛能打开通往星辰大海的神秘通道。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飞向天空,甚至冲出地球的伟大发明充满好奇,而“材料技术”这个副标题,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知道,任何一项航空航天工程的实现,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突破。想象一下,在那极端的环境下,飞行器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极端的温度变化,还需要极致的轻量化和强度。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在揭示这些“幕后英雄”——那些先进的材料是如何被研发、如何被应用的。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令人惊叹的材料,比如那些可以自我修复的合金,能够抵抗极高温度的陶瓷复合材料,以及那些轻如鸿毛却坚不可摧的碳纤维制品。这本书会不会详细介绍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制造工艺,甚至是它们的理论极限?它会不会像一位博学的老师,将那些深奥的材料科学原理,以一种能够被我这样普通爱好者理解的方式娓娓道来?我期待着它能够解答我心中关于材料的种种疑问,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是如何建立在材料科学的基石之上的。甚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能激发我的想象,让我去思考未来材料的发展方向,也许会看到一些超越当前认知的概念,一些能够改变我们未来出行方式的革命性材料。
评分“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仅仅是看到这个书名,我的思绪就已经飘向了高远的蓝天和浩瀚的宇宙。我一直觉得,航空航天领域最令人惊叹之处,往往在于那些支撑起宏伟工程的微小细节,而“材料技术”正是这一切的基石。这本书,我猜想它会是一次深入的材料科学之旅,带我领略各种神奇材料的风采。从能够抵御极寒极热的特殊合金,到轻若羽翼却坚不可摧的复合材料,再到能够承受巨大冲击力的陶瓷材料,我想知道它们是如何被设计、被制造、被应用到飞机、火箭、卫星等各种高精尖装备上的。这本书会不会详细介绍这些材料的分子构成,以及它们在力学、热学、化学等方面的独特表现?我特别好奇,那些用于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材料,如何在数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保持稳定,又如何能够承受巨大的离心力?它是否会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那些能够实现自修复、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智能材料?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方式,为我揭示航空航天技术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材料秘密,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如何通过对物质的深刻理解,一步步将梦想变为现实,并激发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憧憬。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能够翱翔蓝天、遨游太空的交通工具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背后支撑着强大科技力量的细节。这本书的名字,恰好点明了“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这个宏大的主题,并且聚焦于“材料技术”这一关键领域,这让我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材料是航空航天工业的基石,没有先进的材料,就没有现代化的飞机和火箭。这本书,我猜测一定是在深入探讨那些能够承受极端压力、超高温、以及超低温的特殊材料。我想知道,那些制造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是如何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保持不变形的?那些火箭的外壳,又是如何做到既轻便又坚固,能够抵御大气层摩擦产生的剧烈高温的?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令人惊叹的金属合金,比如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亦或是那些新兴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够详细阐述这些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测试方法,甚至是如何解决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它会不会就像一本权威的教科书,用清晰的图文,将那些复杂的材料科学知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对这本书充满憧憬,希望它能为我揭示航空航天领域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材料魔法”。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仅仅是“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就足以唤起我内心深处对科学探索的无限好奇。我一直觉得,航空航天技术之所以能够不断突破极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这本书,我猜测它一定是一次对航空航天领域各种先进材料的深度探索。我非常想了解,那些能够承受超高温度、强大压力以及极寒环境的特殊合金,比如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镍基高温合金,又或是那些能够实现极致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究竟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它们又具备怎样的独特性能。这本书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材料的分子结构、制备工艺,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一些前沿的研究方向,比如那些用于未来深空探测器、或者在极端宇宙环境下工作的特殊功能材料。它会不会像一本科学家们的研发日志,用严谨的语言和精美的插图,为我揭示材料如何成为航空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的幕后英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材料科学如何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不可能”的关键,并激发我对未来科技发展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时,第一眼就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种深邃的蓝色,搭配着银色的科技感线条,仿佛将宇宙的广袤和人类探索的精神融为一体。翻开书页,我立刻被一种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氛围所包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枯燥乏味。相反,我能感觉到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探索未知的热情。我一直觉得,材料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最迷人的部分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够飞多高、飞多远,以及能够承受多大的挑战。“精”这个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装帧的精美,更是内容上的精炼和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各种先进材料的性能特点,比如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以及为了满足航空航天需求的特殊处理工艺。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发动机叶片、火箭外壳的特殊合金?是否会探讨那些在太空环境中才能发挥独特作用的纳米材料或复合材料?我很想知道,这些看似普通的物质,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科学研究,蜕变成能够支撑人类探索宇宙的强大力量的。它会不会像一本珍贵的工具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和理论模型,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前沿动态?我甚至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让我能够看到这些材料是如何在真实的航空器上发挥作用的,那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成就感,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这个书名,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吸引了我对科技前沿的目光。我始终认为,材料是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基石,没有先进的材料,就没有今天我们所见的各种飞行器。这本书,在我看来,一定是一本深入探索航空航天领域材料技术的权威著作。我非常好奇,那些能够支撑飞机在万米高空翱翔的金属合金,比如铝合金、钛合金,以及那些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隔热材料的高性能陶瓷和复合材料,究竟有哪些独特的性能和制备工艺。这本书是否会详细解析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应对极端的高温、低温、高压和腐蚀性环境?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那些在超高声速飞行器、太空电梯或者新型航天器设计中备受瞩目的新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它会不会像一本严谨的科学报告,用翔实的图表和数据,向我展示材料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材料科学如何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和突破口,从而激发我对这一领域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评分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这个书名,瞬间就点燃了我内心深处的科技探索热情。我一直觉得,要理解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绕不开的就是材料科学的进步。从最初的飞机到如今的航天器,材料的革新始终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这本书,我预感它会是一部关于航空航天领域材料技术的百科全书。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能够支撑人类飞向高空的飞机,它们的机身、机翼、发动机,究竟是由什么样的神奇材料构成的?是不是那些比钢铁更轻,却比钢铁更坚韧的特殊合金?是不是那些能够承受极高温度、极低压力的先进复合材料?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地剖析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探讨它们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性的?我期待它能够提供详尽的制造工艺流程,让我们一窥这些高科技材料是如何被“炼制”出来的。是否会包含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那些用于未来超音速飞行器或深空探测器的前沿材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材料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深度融合的大门,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的,并引发我对未来航空航天发展的无限遐想。
评分我对“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4材料技术)(精)”这个书名有着无限的想象。我一直觉得,航空航天领域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离不开材料科学的进步。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一把开启材料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得以窥探那些支撑起飞机、火箭、卫星等庞大工程的微小却至关重要的元素。我迫切想知道,那些能够承受极高温度、强大压力和严峻环境的合金、陶瓷、以及各种复合材料,究竟是如何被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用于制造高性能发动机叶片、飞机蒙皮、或者火箭外壳的特殊材料?它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它们在力学、热学、电学等方面的独特性能?我尤其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示一些当前研究的前沿进展,例如那些用于未来超音速飞行器、或者深空探测器的创新材料。它会不会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为我描绘出材料科学如何成为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深刻认知,不断挑战极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