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热处理手册

齿轮热处理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荣植 著
图书标签:
  • 齿轮
  • 热处理
  • 机械工程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加工工艺
  • 表面工程
  • 机械制造
  • 工业技术
  • 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75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0194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齿轮热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从事齿轮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的相关人员,相关专
  《齿轮热处理手册》是一本齿轮热处理综合性技术手册,包含了丰富的齿轮热处理实践经验和先进实用的齿轮热处理技术。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
  ◎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和工艺材料
  ◎齿轮的整体热处理技术
  ◎齿轮的调质热处理技术
  ◎齿轮的化学热处理技术
  ◎齿轮的表面淬火技术
  ◎先进的齿轮热处理技术
  ◎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
  ◎齿轮热处理常见缺陷与对策
  ◎齿轮的热处理畸变、裂纹与控制技术
  ◎齿轮的失效分析与对策
  ◎提高齿轮性能与寿命的途径
  典型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

内容简介

  《齿轮热处理手册》是一本齿轮热处理综合性技术手册。其主要内容包括: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和工艺材料,齿轮的整体热处理技术,齿轮的调质热处理技术,齿轮的化学热处理技术,齿轮的表面淬火技术,先进的齿轮热处理技术,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齿轮热处理常见缺陷与对策,齿轮的热处理畸变、裂纹与控制技术,齿轮的失效分析与对策,提高齿轮性能与寿命的途径,典型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本书内容全面系统,实用性强;图表丰富,便于读者查阅。

目录

前言
第1章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1
1.1齿轮类别及其性能要求1
1.1.1齿轮的类别1
1.1.2齿轮(材料)的性能要求2
1.2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的选择2
1.2.1齿轮用钢铁材料的选择3
1.2.2常用齿轮钢材及其力学性能5
1.2.3典型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9
1.2.4铸铁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22
1.2.5齿轮用铸钢及其热处理27
1.2.6齿轮用非铁金属合金30
1.2.7齿轮用粉末冶金材料及其
热处理35
第2章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和工艺
材料37
2.1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37
2.1.1齿轮热处理常用生产设备38
2.1.2齿轮热处理检测设备及仪器50
2.2齿轮热处理用工艺材料53
2.2.1热处理生产用材料及其分类53
2.2.2金属热处理保护涂料及其分类54
2.2.3齿轮热处理用淬火冷却介质54
2.2.4齿轮淬火冷却用盐浴、碱浴的
配方及使用温度61
第3章齿轮的整体热处理技术63
3.1齿轮的退火与正火技术63
3.1.1齿轮的退火技术64
3.1.2齿轮的正火技术69
3.1.3齿轮毛坯的等温正火技术74
3.1.4齿轮的锻造余热正火工艺77
3.1.5齿轮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实例77
3.2齿轮的整体淬火、回火技术78
3.2.1齿轮的淬火技术79
3.2.2齿轮的回火工艺86
3.2.3冷处理89
3.2.4齿轮的整体淬火、回火技术应用
实例90
第4章齿轮的调质热处理技术91
4.1常用调质齿轮钢材及其热处理91
4.1.1调质钢的分类91
4.1.2国内外调质钢材91
4.1.3调质齿轮常用钢材与用途92
4.1.4常用调质齿轮钢截面与力学
性能92
4.1.5调质齿轮的硬度选配94
4.1.6齿轮钢材调质硬度与硬化层
深度的确定94
4.2齿轮的调质热处理98
4.2.1调质齿轮钢材的预备热处理98
4.2.2齿轮的调质热处理工艺99
4.3球墨铸铁齿轮的调质处理工艺104
4.4大齿轮调质工艺设计105
4.5大模数齿轮的开齿调质工艺108
4.6焊接齿轮的调质处理工艺108
4.7齿轮调质热处理的实例109
第5章齿轮的化学热处理技术112
5.1齿轮的渗碳热处理技术112
5.1.1齿轮渗碳工艺的分类与典型
加工流程112
5.1.2齿轮的渗碳热处理技术参数113
5.1.3齿轮的渗碳工艺参数的选择
与控制116
5.1.4齿轮的气体渗碳工艺117
5.1.5常用结构钢齿轮的渗碳淬火、
回火热处理规范131
5.1.6齿轮渗碳后常用热处理工艺、
特点及适用范围132
5.1.7齿轮经渗碳(碳氮共渗)后
的热处理133
5.1.8齿轮的固体渗碳技术134
5.1.9齿轮的液体渗碳技术138
5.1.10齿轮的高温渗碳技术140
5.1.11大型齿轮的渗碳热处理技术142
5.1.12大型焊接齿轮渗碳淬火技术147
5.1.13齿轮的防渗技术及防渗涂料
的清理方法149
5.2齿轮的碳氮共渗技术153
5.2.1齿轮的气体碳氮共渗工艺153
5.2.2典型齿轮的碳氮共渗技术
应用实例159
5.2.3碳氮共渗后的热处理方法161
5.3齿轮的渗氮及氮碳共渗技术162
5.3.1齿轮的渗氮技术162
5.3.2齿轮的气体氮碳共渗技术176
5.3.3齿轮的离子(气体)氮碳共
渗技术179
5.3.4齿轮的盐浴氮碳共渗技术180
5.3.5齿轮的氮碳共渗技术应用
实例181
第6章齿轮的表面淬火技术183
6.1表面淬火技术概述183
6.2齿轮的火焰淬火技术184
6.3齿轮的感应淬火技术189
6.3.1感应淬火方法的分类189
6.3.2感应加热齿轮常用钢铁材料
与用途189
6.3.3感应加热设备的选择190
6.3.4齿轮的感应淬火工艺190
6.3.5齿轮的高频感应淬火技术206
6.3.6齿轮的中频感应淬火技术209
6.3.7齿轮的埋液感应淬火技术214
6.3.8齿轮超高频脉冲和大功率脉冲
感应淬火工艺217
6.3.9国内外大模数齿轮感应淬火
设备与工艺218
6.3.10齿轮感应淬火的屏蔽技术218
6.3.11齿轮的高、中频感应器及
喷水器219
6.3.12感应淬火机床的基本参数
的选取228
6.3.13主动齿轮尾部螺纹的感应
软化处理技术229
6.3.14齿轮感应淬火技术应用
实例230
6.3.15齿条的高频感应电阻加热
表面淬火技术231
第7章先进的齿轮热处理技术233
7.1齿轮的激光热处理技术233
7.1.1激光淬火及其特点和应用233
7.1.2齿轮激光淬火技术应用实例239
7.2齿轮的稀土化学热处理技术239
7.2.1生产现场化学热处理用稀土
催渗剂的配制240
7.2.2稀土渗碳(碳氮共渗)工艺241
7.2.3齿轮的稀土渗碳(碳氮共渗)
技术应用实例242
7.2.4稀土气体渗氮技术243
7.2.5齿轮的BH催渗技术245
7.3先进的齿轮感应热处理技术246
7.3.1齿轮双频感应淬火技术246
7.3.2齿轮的同时双频感应淬火技术
(SDF法)248
7.3.3单频整体冲击加热淬火技术249
7.3.4低淬透性钢齿轮的感应淬火
技术250
7.3.5齿轮渗碳后感应淬火、感应渗碳
及渗氮技术252
7.3.6先进的齿轮感应热处理技术应用
实例253
7.3.7新的模压式感应淬火技术254
7.3.8国外先进齿轮感应热处理技术与
应用256
7.4齿轮的真空热处理技术257
7.4.1齿轮的真空淬火技术257
7.4.2齿轮的真空渗碳技术259
7.4.3齿轮真空渗碳技术应用实例263
7.4.4齿轮的离子渗碳技术264
7.4.5齿轮的真空热处理实例266
7.4.6齿轮的低压真空渗碳与高压气
体淬火技术267
7.4.7齿轮的离子渗氮技术269
7.4.8齿轮离子渗氮技术应用实例276
7.4.9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277
7.4.10齿轮的低真空变压快速化学
热处理技术279
7.5齿轮的真空及超声波清洗技术280
7.6齿轮的先进计算机模拟与智能控制
和精密热处理技术281
7.7齿轮的其他先进热处理技术285
7.7.1一种全新的HybridCarb渗碳
方法285
7.7.2齿轮的微波热处理技术286
第8章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与
检验289
8.1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289
8.2齿轮的材料热处理质量控制与疲劳
强度等级289
8.2.1齿轮用钢冶金质量的检验项目
及技术要求289
8.2.2齿轮材料热处理质量等级的
选择290
8.2.3齿轮的材料热处理质量控制
和疲劳强度290
8.3齿轮的一般热处理检验301
8.3.1齿轮脱碳、过热的检验301
8.3.2齿轮锻件的主要检验项目及
内容302
8.4齿轮退火与正火的质量检验302
8.5齿轮整体淬火与回火的质量检验303
8.6齿轮调质处理的质量检验304
8.7齿轮渗碳热处理的质量检验307
8.8齿轮碳氮共渗的质量检验312
8.9齿轮气体渗氮、离子渗氮及氮碳
共渗的质量检验313
8.10齿轮感应淬火的质量检验318
8.11齿轮火焰淬火的质量检验323
8.12齿轮热处理畸变与裂纹的检测324
8.12.1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检测324
8.12.2齿轮热处理裂纹的检测324
8.13齿轮的台架疲劳寿命试验326
8.13.1汽车弧齿锥齿轮技术要求及其
疲劳寿命试验要求326
8.13.2载货汽车驱动桥总成试验机及
其技术参数、特点327
8.13.313t载货汽车单级减速器驱动
桥总成疲劳试验328
8.13.4齿轮弯曲疲劳试验328
8.13.5齿轮接触疲劳性能试验的
实例328
8.14齿轮硬度检验329
8.14.1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零件表面
硬度测试方法及选用原则329
8.14.2常用硬度测试方法的适用
范围329
8.14.3不同硬化层深度和硬度测量方法
选用原则330
8.14.4硬度符号与表示及举例说明330
第9章齿轮热处理常见缺陷与
对策332
9.1齿轮热处理加热、冷却与力学性能
缺陷与对策332
9.1.1齿轮热处理加热缺陷与对策332
9.1.2齿轮热处理冷却缺陷与对策336
9.1.3齿轮热处理力学性能缺陷与
对策337
9.1.4防止齿轮热处理加热、冷却
缺陷的实例339
9.2齿轮的整体热处理缺陷与对策339
9.2.1齿轮的退火、正火缺陷与
对策339
9.2.2齿轮的整体淬火、回火缺
陷与对策342
9.2.3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整体
淬火、回火硬度缺陷与对策344
9.2.4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淬火、
回火金相组织缺陷与对策346
9.2.5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淬硬
层缺陷与对策348
9.2.6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淬火、
回火其他缺陷与对策 348
9.2.7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淬火
畸变与对策348
9.2.8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齿轮淬火
裂纹与对策349
9.3齿轮调质处理缺陷与对策350
9.3.1齿轮调质处理常见缺陷与
对策350
9.3.2防止齿轮调质处理缺陷的
实例352
9.4齿轮的化学热处理缺陷与对策353
9.4.1齿轮的渗碳(碳氮共渗)热
处理缺陷与对策353
9.4.2齿轮的渗氮(氮碳共渗)热
处理缺陷与对策376
9.4.3齿轮的离子渗氮缺陷与对策385
9.4.4齿轮的气体氮碳共渗缺陷与
对策388
9.5齿轮的感应热处理缺陷与对策391
9.5.1齿轮的感应淬火硬度缺陷与
对策391
9.5.2感应淬火齿轮表面硬度过高或
过低原因与对策394
9.5.3齿轮的感应淬火表面硬度不均
原因与对策395
9.5.4齿轮的感应淬火显微组织缺陷
与对策396
9.5.5齿轮的感应淬火硬化层缺陷与
对策396
9.5.6感应淬火齿轮其他热处理缺陷
与对策398
9.5.7齿轮感应热处理缺陷对策的
实例400
第10章齿轮的热处理畸变、裂纹与
控制技术402
10.1影响齿轮热处理畸变的因素402
10.2齿轮的整体热处理畸变控制
技术404
10.2.1轴类齿轮的热处理畸变控制
技术404
10.2.2环、套类齿轮的热处理畸变
控制技术406
10.3齿轮的化学热处理畸变与控制
技术407
10.3.1齿轮的渗碳(碳氮共渗)热处理
畸变与控制技术407
10.3.2齿轮的渗氮(氮碳共渗)热处理
畸变与控制技术433
10.4齿轮的感应热处理畸变与控制
技术437
10.4.1减小与控制齿轮感应淬火畸变的
措施437
10.4.2齿轮的高频感应淬火畸变与控制
技术442
10.4.3齿轮的中频感应淬火畸变与控制
技术448
10.5减小与控制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方法与
措施450
10.5.1合理选材和正确设计451
10.5.2优化锻造455
10.5.3采用预备热处理456
10.5.4消除机械加工残余应力458
10.5.5冷、热加工配合459
10.5.6合理选择装炉及支撑方式463
10.5.7减小热应力464
10.5.8合理选择淬火冷却介质及淬火
方式468
10.5.9改进热处理工艺与齿轮材料471
10.5.10采用淬火压床淬火474
10.5.11采用镶嵌补偿法478
10.5.12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与
装备479
10.6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校正技术482
10.6.1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校正方法482
10.6.2轴类齿轮热处理畸变的矫直
技术483
10.6.3环、套类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校正
技术485
10.6.4齿轮热处理畸变的校正技术应用
实例489
10.6.5齿轮齿形畸变的校正技术492
10.7齿轮的热处理裂纹与对策494
10.7.1热处理裂纹的分类、类型与
特征494
10.7.2淬火裂纹的特点及其与非淬火
裂纹的区别496
10.7.3形成齿轮淬火裂纹的影响
因素497
10.7.4防止齿轮形成裂纹的方法
与措施498
10.7.5防止齿轮形成裂纹的实例501
10.7.6防止齿轮淬火裂纹的其他
方法502
10.7.7调质齿轮淬火裂纹形成原
因与对策503
10.7.8防止调质齿轮淬火裂纹的
实例504
10.7.9齿轮的感应淬火裂纹与
对策505
10.7.10齿轮的化学热处理裂纹与
对策514
10.7.11齿轮的喷丸(抛丸)处理裂纹
形成原因与对策519
10.7.12齿轮的磨削裂纹与对策520
第11章齿轮的失效分析与对策525
11.1齿轮的服役条件与失效形式525
11.1.1齿轮的服役条件525
11.1.2齿轮的失效形式525
11.2齿轮的接触及弯曲疲劳失效原因、
形式及其影响因素527
11.3齿面的失效与对策527
11.3.1齿面磨损与对策528
11.3.2齿面塑性变形与对策529
11.3.3齿面胶合与对策529
11.3.4齿面点蚀与对策530
11.3.5齿轮硬化层剥落与对策531
11.4齿轮断裂与对策532
11.5齿轮的其他失效与对策533
11.5.1齿轮轮齿崩齿与对策533
11.5.2齿轮轮齿的末端损坏与
对策533
11.6齿轮轮齿常见失效模式的特征、
原因及对策534
11.7防止齿轮早期失效的实例536
11.8中重型载货汽车弧齿锥齿轮失效与
对策538
11.8.1因主、从动弧齿锥齿轮制造问
题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对策538
11.8.2因主、从动弧齿锥齿轮装配及
使用问题造成失效的原因与
对策540
第12章提高齿轮性能与寿命的
途径544
12.1齿轮的强度设计544
12.2齿轮延寿与提高性能的途径545
12.2.1高精度长寿命渗碳齿轮对钢材
的要求545
12.2.2采用新型钢材提高重型载货汽
车驱动桥弧齿锥齿轮性能与
寿命546
12.2.3提高载货汽车变速器齿轮性能
与寿命的途径547
12.2.4提高重型载货汽车驱动桥弧齿
锥齿轮性能与疲劳寿命的
途径549
12.2.5通过增加渗层深度或提高心部
强度方法提高齿轮渗层接触疲
劳剥落抗力550
12.2.6采用稀土渗碳技术提高齿轮性
能与使用寿命551
12.2.7选用合适的低温化学热处理工
艺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551
12.2.8采用喷丸强化技术提高渗碳齿
轮疲劳强度552
12.2.9齿轮的其他延寿热处理
技术554
12.2.10感应淬火齿轮使用寿命低的
原因与对策556
第13章典型齿轮热处理及其
实例558
13.1机床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58
13.1.1机床齿轮的热处理558
13.1.2机床齿轮的热处理典型
实例559
13.2车辆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60
13.2.1车辆齿轮的热处理560
13.2.2车辆齿轮的热处理典型
实例561
13.3能源装备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63
13.3.1风电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63
13.3.2火电及其他发电装备齿轮
热处理及其实例565
13.4航空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66
13.4.1航空齿轮的热处理566
13.4.2航空齿轮的热处理典型
实例567
13.5轨道交通装备齿轮热处理及
其实例568
13.5.1轨道交通装备齿轮的热
处理568
13.5.2轨道交通装备齿轮的热处理
典型实例568
13.6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及建材设备
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569
13.6.1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及建材
设备齿轮的热处理569
13.6.2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及建材
设备齿轮的热处理典型实例569
13.7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齿轮热处理及
其实例573
13.7.1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齿轮的
热处理573
13.7.2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齿轮的热
处理典型实例573
13.8液压齿轮泵齿轮热处理及其
实例574
13.8.1液压齿轮泵齿轮的热处理574
13.8.2液压齿轮泵齿轮的热处理
典型实例574
附录576
附录A齿轮用钢热处理工艺参数576
附录B齿轮渗碳钢末端淬透性(CGMA001��
1:2012)583
附录C国内外常用结构钢对照表584
附录D齿轮热处理相关标准目录586
参考文献590

前言/序言

  齿轮工业是机械工业中技术最密集、资金最密集的产业之一,也是机械基础件中规模最大的行业之一。齿轮产品门类齐全,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兵器装备、汽车摩托、农机、机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建筑、起重运输、冶金、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和仪器等20多个领域。
  齿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种机械装备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齿轮制造水平的高低,在一些方面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而齿轮的热处理是决定齿轮制造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高精度、低噪声、长寿命、超大型等一直是齿轮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最近国家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将超大型、长寿命齿轮和传动装置列在其中并作为开发重点,包括:功率2MW以上、噪声95dB(A)、机械效率97%、寿命20年的兆瓦级风力发电齿轮箱,军舰和船用大型齿轮传动装置,高精度、低噪声、长寿命大中型弧齿锥齿轮,汽车自动变速器及关键零部件等。
  目前,我国齿轮行业已成为了年销售额以千亿元级为基数的中大型制造行业,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世界齿轮制造大国,我国的齿轮工业在最近20多年里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然而,高端齿轮产品在生产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使用寿命低、承载能力差和质量不稳定等方面,而且由于齿轮使用寿命偏低,导致钢材损失巨大,并且热处理耗能较大,成本较高。因此,急需尽快改进和提高。从热处理角度考虑,要提高齿轮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就是要根据齿轮材料及其结构和技术要求,合理地选用齿轮用钢,正确地制订齿轮热处理工艺,加强质量控制与检验,防止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工作中的损伤。本书针对以上问题,着重介绍了当前的典型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和工艺材料、先进的齿轮热处理技术、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技术、齿轮热处理畸变控制技术及提高齿轮性能与寿命的途径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齿轮材料及其热处理,齿轮热处理常用设备和工艺材料,齿轮的整体热处理技术,齿轮的调质热处理技术,齿轮的化学热处理技术,齿轮的表面淬火技术,先进的齿轮热处理技术,齿轮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齿轮热处理常见缺陷与对策,齿轮的热处理畸变、裂纹与控制技术,齿轮的失效分析与对策,提高齿轮性能与寿命的途径,典型齿轮热处理及其实例。本书可供从事齿轮热处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阅读使用,对从事齿轮的设计、制造及使用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工科院校师生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作者根据30多年从事齿轮热处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积累资料,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实用的齿轮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及新检测方法、新标准等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形式加以叙述,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找。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一些有关齿轮热处理方面的专著及文章,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金荣植

《金属工艺学》 内容梗概: 《金属工艺学》是一本深入探讨金属材料加工原理和技术的综合性著作。本书系统地阐述了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各种金属加工工艺的机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工艺参数的控制。全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指导,使其能够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转化过程,从而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 章节概要: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内容涵盖了金属加工的各个关键环节。 第一章 金属材料基础:本章首先介绍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包括金属的原子结构、晶体结构、位错理论以及金属的强化机制。接着,详细讲解了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如黑色金属(钢铁及其合金)和有色金属(铝、铜、镁、钛及其合金)的性能特点、化学成分和典型用途。理解金属材料的内在属性是后续工艺选择的基础。 第二章 金属塑性变形原理:塑性变形是金属加工的核心。本章深入剖析了金属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包括屈服、加工硬化、应变时效等现象。详细阐述了滑移、孪晶等变形机制,并介绍了影响塑性变形的因素,如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第三章 铸造工艺:铸造是获得复杂形状零件的重要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各种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等。针对每种工艺,深入讲解了模具设计、金属液熔炼与浇注、型腔充填、凝固收缩、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四章 锻压工艺:锻压是通过塑性变形使金属成形。本章详述了自由锻、模锻、挤压、轧制等锻压工艺。详细讲解了锻压的变形机理、模具设计要点、工艺流程、加热规范以及如何控制锻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 第五章 冲压工艺:冲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薄板零件。本章全面介绍了落料、冲孔、弯曲、拉伸、翻边等各种冲压工序。重点讲解了冲压件的设计原则、模具结构(如复合模、级进模)、工艺参数的选择以及常见冲压缺陷的分析与对策。 第六章 切削加工基础:切削是获得高精度零件的常用方法。本章阐述了切削运动、切削力、切削热等基本概念。详细介绍了刀具的几何参数、材料选择、磨削方法,以及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工艺参数对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影响。 第七章 车削与铣削:本章聚焦于两种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式。详细讲解了车削加工(外圆、内圆、端面、螺纹等)和铣削加工(平面、沟槽、曲面等)的工艺特点、机床类型、夹具选择以及具体操作规程。 第八章 钻削与镗削:本章介绍了用于制造孔和提高孔加工精度的工艺。详细讲解了钻削(钻孔、扩孔、锪孔)和镗削(粗镗、精镗)的工艺原理、刀具种类、加工参数以及如何获得高精度孔。 第九章 磨削与抛光:磨削是实现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的关键。本章详述了各种磨削方式(外圆磨、内圆磨、平面磨、无心磨等),介绍了砂轮的选择、修整以及磨削过程中的冷却与润滑。抛光工艺则用于获得镜面般的光洁度。 第十章 焊接工艺: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工件连接成整体的工艺。本章系统介绍了电弧焊(手工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点焊、缝焊)、钎焊等主流焊接方法。重点讲解了焊接过程中的熔化、凝固、接头形式、焊接缺陷及检测方法。 第十一章 表面加工与处理:本章涉及对零件表面进行强化、防护或美化。详细介绍了机械加工(如滚压)、化学处理(如酸洗、钝化)、电化学处理(如电镀、阳极氧化)以及物理气相沉积(PVD)等表面改性技术。 第十二章 现代制造技术:本章展望了金属加工领域的最新发展。介绍了数控加工(CNC)的原理与应用、电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超塑成形等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制造的概念。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提供深厚的理论基础,还结合大量实际应用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工艺的实际操作。 图文并茂:书中包含丰富的示意图、流程图和照片,直观地展示了各种工艺过程和设备。 系统性强:从材料基础到加工方法,再到现代技术,本书构建了完整的金属加工知识体系。 面向工程应用:本书内容贴合工业生产实际,旨在培养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金属加工专业人才。 适用读者: 本书适合机械制造、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机械设计、工艺规划、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希望了解或提升金属材料加工技能的行业从业者,本书亦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齿轮热处理手册》这个书名,就像一个精准的定位器,将我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这本蕴含着丰富技术知识的书籍上。它的封面设计,采用了一种低调而富有质感的配色,深邃的蓝色背景衬托着银灰色的书名,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视觉感受。我是一名对精密机械加工流程充满热情的技术人员,我深知齿轮的精度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热处理工艺的恰当与否。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应力消除退火”和“球化退火”的章节。这两种预处理工艺,对于后续的淬火和加工至关重要。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这两种退火的目的,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退火的温度和时间,来达到消除内应力、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切削加工性的效果。我想要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球化退火能够显著降低材料的硬度,使其更容易进行机械加工,而应力消除退火又如何在不显著降低材料硬度的前提下,有效缓解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这本书,无疑是我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宝贵资源。

评分

《齿轮热处理手册》,单凭这个书名,就足够吸引住所有对机械制造有深入了解的人。封面设计,我偏爱这种没有过多浮夸的设计,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沉稳的银色字体,透着一股老派工匠的严谨和扎实。我是一位机械工程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正在攻读与材料科学和精密制造相关的方向,我对齿轮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探索的欲望。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疲劳强度”和“齿轮的寿命预测”与热处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我知道,热处理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齿轮在实际使用中的耐久性。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解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齿轮的抗疲劳性能会有何差异,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来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我想要了解,诸如残余应力、表面硬度、组织形态等热处理参数,是如何影响齿轮的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以及是否存在一些模型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齿轮的服役寿命。这本书,将是我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撑。

评分

《齿轮热处理手册》这个书名,就像一个无声的邀请,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金属、火焰和精密的工业世界。封面简洁而富有力量,暗金色的“齿轮”图案在深邃的蓝色背景下若隐若现,仿佛诉说着一种沉淀了多年的工艺智慧。我是一位热爱机械工程的工科学生,总觉得机械的灵魂深藏在那些看似普通的金属部件之中,而热处理,无疑是点燃这灵魂的关键。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渗碳淬火”和“氮化处理”这两种常见的齿轮表面强化技术。渗碳淬火通过在齿轮表面增加碳含量,再进行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齿轮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核心部分则能保持较好的韧性。氮化处理则是在齿轮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氮化物层,同样能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咬合性。我希望书中能详细对比这两种方法的机理、工艺流程、适用的材料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提供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我想要了解,在不同的工况下,应该选择哪种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来获得最佳的强化效果。这本书,是我探索齿轮奥秘的一扇窗口,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更多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精妙之处。

评分

《齿轮热处理手册》这个书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却散发着令人信赖的气场。它的封面设计,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有坚实的纸张和清晰的字体,透露出一种对内容本身的极致自信。我是一名刚刚步入机械设计行业的初学者,对于齿轮的实际加工和性能优化充满了渴望学习的动力。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淬火裂纹的预防与控制”以及“齿轮热处理中的变形问题”的部分。我知道,很多时候,即使工艺流程看似无懈可击,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出现令人头疼的裂纹和变形,这不仅影响了齿轮的外观,更严重地削弱了其使用性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分析,说明导致裂纹和变形的根本原因,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淬火介质、优化冷却速率、调整装炉方式,以及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不良现象。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的“救星”,帮助我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掌握处理这些棘手问题的关键技巧。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一种厚重的、泛着金属光泽的质感,让我还没翻开它,就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封面上那清晰、硬朗的“齿轮热处理手册”几个字,就像一台精密机械的部件标识一样,精准地传递着它的核心主题。我一直对机械制造的奥秘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却至关重要的工艺过程。齿轮,作为无数机械运转的心脏,其性能的稳定与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材质和经过的热处理。我总觉得,每一颗精密的齿轮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关于温度、时间与合金元素的舞蹈。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过于光滑的反光纸,而是带有细微纹理的哑光纸,即便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易疲劳。目录的设计也十分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工艺参数,再到各种典型齿轮的热处理实例,层层递进,逻辑严谨。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相变理论”和“应力控制”的部分,这总是让我觉得,热处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加热与冷却,而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是对材料内在结构的深刻理解与精准调控。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认识,了解它们是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被应用,并最终影响到齿轮的耐磨性、强度和疲劳寿命的。此外,书中所涉及的各种图表和示意图,我也期待它们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热处理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成为我理解技术细节的得力助手。

评分

这本书,单看书名《齿轮热处理手册》,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久经考验的专业力量。它的封面设计,摒弃了时下流行的那些花哨的元素,采用了一种沉稳、大气的风格,仿佛一位老练的工程师,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我是一位对制造业有着浓厚兴趣的科技爱好者,我深知齿轮是现代工业的基石,而热处理则是赋予这些基石以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马氏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这两种重要的相变过程。我一直觉得,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微观组织的形态,而温度和冷却速率的微小变化,就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产生天壤之别的性能。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清晰的图示和严谨的文字,解释这两种转变过程中涉及的原子运动、晶体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力状态。我想要理解,为什么在相同的碳含量下,通过不同的热处理路径,能够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以及这两种组织分别对齿轮的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有着怎样的影响。这本书,就像一个知识宝库,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通往材料科学深处的大门,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齿轮制造背后的科学原理。

评分

这本书的气质,就如同它的书名一样,是一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存在。封面设计上,没有丝毫的浮夸,只有厚重的书脊和清晰的书名,让人一看便知其内容之扎实。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专业分量。我是一名对机械制造细节特别感兴趣的工程师,我深知齿轮作为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寿命。而热处理,恰恰是赋予齿轮生命和活力的关键工艺。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表面淬火”和“整体淬火”的对比分析。这两种工艺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它们各自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例如,对于需要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的齿轮,表面淬火无疑是更经济高效的选择,而对于需要整体高强度和韧性的齿轮,整体淬火则显得更为必要。我渴望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判断哪种热处理方式更适合,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达到最佳的淬火效果。此外,书中关于“齿轮失效分析”的部分,我也格外关注。了解齿轮为何会失效,是改进设计和工艺的重要前提,而热处理的缺陷往往是导致齿轮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这方面的深刻洞察。

评分

这本《齿轮热处理手册》,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工业时代的厚重感,仿佛能闻到炉火和金属碰撞的气息。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书名和作者的名字,传递出一种朴实而强大的专业力量。我是一名对机械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好奇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能够决定机械性能的关键工艺环节情有独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感应加热淬火”和“火焰加热淬火”这两种常用的齿轮表面热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加热深度以及适用的齿轮类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这两种加热方式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要求,以及它们对齿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我想要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感应加热能更精确地控制加热区域和深度,从而获得优异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火焰加热则能提供更经济、更便捷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并为我提供选择和优化工艺的理论依据。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注意到这本《齿轮热处理手册》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名字中蕴含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一名机械设计领域的爱好者,我深知齿轮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的关键作用,而热处理又是决定齿轮性能上限的核心环节。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但却显得异常庄重和专业,封面采用的暗色调和凸起的文字,传递出一种沉甸甸的知识分量。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序言,作者深情地回顾了齿轮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更加充满敬意。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奥氏体化”、“淬火介质的选择”以及“回火工艺”的详细阐述。我一直觉得,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却蕴含着无数次的实验和对材料细微变化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释不同淬火介质(如油、水、盐浴)对齿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齿轮的材质、形状和使用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介质。同时,回火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淬火应力,更是为了获得所需的综合机械性能,比如韧性、硬度和耐磨性。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不同回火温度和时间对齿轮性能影响的详细数据和图表,帮助我理解如何在多种性能指标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评分

这本书,从书名《齿轮热处理手册》就可以窥见其专业性和实用性,给人一种沉甸甸的知识分量。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花哨,而是以一种朴实无华的姿态,传递着对内容本身的专注。我是一名在齿轮制造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工程师,对于其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讲解“真空热处理”和“气氛保护热处理”这两种先进的热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空气炉热处理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一些高端齿轮对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真空炉和保护气氛炉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以及它们在齿轮热处理过程中所能实现的优势,例如减少氧化脱碳、提高表面光洁度、实现精确的温控等。我想要了解,在什么样的工况下,选择真空热处理或气氛保护热处理会比传统的感应加热或整体加热更加优越,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来进一步提升齿轮的性能和可靠性。这本书,将是我对这些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