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三国志》中的《魏书》、《蜀书》、《吴书》原本是各自成书的。现存早的《三国志》刻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国子监刻本,三书虽已合并,但还是分别发刻的。本书以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配合校勘的百衲本为底本,并参考了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同治六年(1867年)金陵书局活字本、光绪十三年(1887年)江南书局刻本等,同时又择取了《三国演义》清刻图本中的版画九十余幅。
在体例上,本书正文分两个部分,大字号书宋字体的,是陈寿《三国志》;小字号仿宋字体的,是“裴注”。
内容简介
三国,指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时期;陈寿的《三国志》,是记载这段历史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叙事精炼,取材严谨,史实准确,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一起被称为“前四史”。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生于蜀国后主建兴十一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少年好学,师从蜀国学者谯周(约201―270),后在蜀国任观阁令史;因为不愿屈事宦官黄皓,屡遭遣黜。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搜集三国时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此书以三国并列。“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此外,还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在陈寿撰写《三国志》之前,魏、吴两国已有官修史书,即王沈(?―266)编修的《魏书》、韦昭(204―273)编修的《吴书》;此外,还有鱼豢(生卒年不详)私撰的《魏略》。上面这三部史书,是陈寿修史的主要依据。
然而,蜀国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所以,蜀国的史料只能由陈寿自己去直接搜集。陈寿本是蜀人,又师事谯周,在蜀时就留心蜀事,后来又用心搜集,约经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蜀书》。不过,即使如此,《蜀书》的内容也较其他两国的少很多。
同时,《三国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史料不足,《三国志》没有设置表、志。表,指年表,既能以较小篇幅罗列出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以便于查阅,又可补充纪、传中不便明言但又不可或缺的内容;志,主要是记录各朝各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其次,陈寿见到的史料有限,又对所参考的史书删削过多,导致《三国志》失之于简略。
正因为如此,裴松之为《三国志》进行了作注补缺。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市)人,南朝宋代史学家,曾任国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宋文帝(407―453)认为《三国志》伤于简略,便令裴松之兼采众书以作注补缺。却说,东晋以后发现的史料逐渐多了起来,所以裴松之才得以广泛采择。元嘉六年(429年),裴松之完成了作注工作,并上呈《上〈三国志注〉表》。
“裴注”不同于以往的训诂注法,而是侧重于史料的补充和考订,力求做到补缺、正讹和存异。宋文帝看后称赞说“此为不朽矣”(《宋书·裴松之传》)。
“裴注”补充的史料相当丰富,甚至导致后人多批其繁芜。但是,“裴注”所引材料比较完整,而且这些史料的原本现今已经基本亡佚,所以,从保存史料的角度看,“裴注”的价值相当高。
内页插图
目录
晋书·陈寿传 I
宋书·裴松之传 III
上《三国志注》表 VI
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
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
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
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
齐王芳
高贵乡公髦
陈留王奂
三国志卷五 魏书五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卓
李傕
郭汜
袁绍
子谭
子尚
袁术
刘表
三国志卷七 魏书七
吕布
张邈
陈登
臧洪
陈容
三国志卷八 魏书八
公孙瓒
鲜于辅
阎柔
陶谦
张杨
公孙度
子康
康弟恭
康子晃
康子渊
张燕
张绣
张鲁
三国志卷九 魏书九
夏侯惇
前言/序言
三国,指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间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一段历史时期;陈寿的《三国志》,是记载这段历史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三国志》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叙事精炼,取材严谨,史实准确,与《史记》、《汉书》、《后汉书》齐名,一起被称为“前四史”。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市)人,生于蜀国后主建兴十一年,卒于晋惠帝元康七年。少年好学,师从蜀国著名学者谯周(约201―270),后在蜀国任观阁令史;因为不愿屈事宦官黄皓,屡遭遣黜。入晋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晋灭吴后,搜集三国时期的官私著作,著成《三国志》;此书以三国并列,实属首创。“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此外,还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在陈寿撰写《三国志》之前,魏、吴两国已有官修史书,即王沈(?―266)编修的《魏书》、韦昭(204―273)编修的《吴书》;此外,还有鱼豢(生卒年不详)私撰的《魏略》。上面这三部史书,是陈寿修史的主要依据。
然而,蜀国却“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所以,蜀国的史料只能由陈寿自己去直接搜集。陈寿本是蜀人,又师事谯周,在蜀时就留心蜀事,后来又用心搜集,约经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了《蜀书》。不过,即使如此,《蜀书》的内容也较其他两国的少很多。
同时,《三国志》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史料不足,《三国志》没有设置表、志。表,指年表,既能以较小篇幅罗列出各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以便于查阅,又可补充纪、传中不便明言但又不可或缺的内容;志,主要是记录各朝各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内容。其次,陈寿见到的史料有限,又对所参考的史书删削过多,导致《三国志》失之于简略。正因为如此,裴松之为《三国志》进行了作注补缺。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市)人,南朝宋代史学家,曾任国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宋文帝(407―453)认为《三国志》伤于简略,便令裴松之兼采众书以作注补缺。却说,东晋以后发现的史料逐渐多了起来,所以裴松之才得以广泛采择。元嘉六年(429年),裴松之完成了作注工作,并上呈《上〈三国志注〉表》。
“裴注”不同于以往的训诂注法,而是侧重于史料的补充和考订,力求做到补缺、正讹和存异。宋文帝看后称赞说“此为不朽矣”(《宋书·裴松之传》)。“裴注”补充的史料相当丰富,甚至导致后人多批其繁芜。但是,“裴注”所引材料比较完整,而且这些史料的原本现今已经基本亡佚,所以,从保存史料的角度看,“裴注”的价值相当高。《三国志》中的《魏书》、《蜀书》、《吴书》原本是各自成书的。现存最早的《三国志》刻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国子监刻本,三书虽已合并,但还是分别发刻的。本书以宋绍兴、绍熙两种刻本配合校勘的百衲本为底本,并参考了清乾隆四年(1739年)武英殿刻本、同治六年(1867年)金陵书局活字本、光绪十三年(1887年)江南书局刻本等,同时又择取了《三国演义》清刻图本中的版画九十余幅。
在体例上,本书正文分两个部分,大字号书宋字体的,是陈寿《三国志》;小字号仿宋字体的,是“裴注”。限于编者的精力和水平,书中难免会有错漏之处,敬请读者方家不吝指正。
编者
2014年12月
平装插盒 三国志(套装共4册)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快速。。。。。。。。。。。。
评分
☆☆☆☆☆
买给lg看的,比较了很多版本,这版文白对照,不错
评分
☆☆☆☆☆
书质量很好,内容很有挑战性,脑子一抽买了文言文,有点难看懂,受水平限制只看懂点点大事件,其它一片迷茫。各位书友买白话文好点,主要还是看个人喜好。
评分
☆☆☆☆☆
书到了,质量很好,没的说
评分
☆☆☆☆☆
挺不错的,推荐一下吧,值得再买!!!!
评分
☆☆☆☆☆
经常网购,总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觉写评语花掉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总是不去评价或者随便写写!但是,我又总是觉得好像有点对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卖家客服、仓管、老板。于是我写下了一小段话,给我觉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评的卖家的宝贝评价里面以示感谢和尊敬!首先,宝贝是性价比很高的,我每次都会先试用再评价的,虽然宝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价位里面绝对是表现最棒的。京东的配送绝对是一流的,送货速度快,配送员服务态度好,每样东西都是送货上门。希望京东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大更强,提供更多更好的东西给大家。为京东的商品和服务点赞。
评分
☆☆☆☆☆
高端大气上档次
评分
☆☆☆☆☆
东西非常好,与卖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满意,真的很喜欢,完全超出期望值,发货速度非常快,包装非常仔细、严实,物流公司服务态度很好,运送速度很快,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
超级划算,包装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