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 4
术语
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6
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7
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8
民用建筑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的确定 9
单座建筑界定原则示意 10
建筑物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 11
地下建筑界定原则示意 13
多层综合楼消防水量计算 14
建筑物室内消火栓折减流量 15
消防给水用水量的计算 16
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保障措施 17
两路消防供水市政管网要求 18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计算 19
消防水池有效容积要求 20
消防水池连续补水要求 21
独立使用的两座(格)消防水池设置要求 22
消防水池取水口 23
生产消防合用水池吸水设计要求 25
消防水池设计要求 26
消防水池通气管设置要求 28
高位消防水池示意图 29
供水设施
消防水泵性能要求 30
消防水泵安装形式 31
多台水泵并联后对压力影响 32
轴流深井泵安装要求 33
消防水泵流量和压力测试装置 34
消防水泵吸水要求 35
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设置 36
消防水泵直接吸水 38
消防水泵吸水管设置过滤器 39
防止消防水泵低流量空转过热措施 40
高位水箱有效容积的确定 41
水箱设置位置 42
水箱间或水温不低于5℃的措施 43
高位水箱最低水位设置 44
稳压泵设计压力的确定 45
气压罐有效容积要求 47
多栋建筑水泵接合器设置 48
高层建筑水泵接合器设置 49
水泵接合器安装要求 50
水泵接合器永久性标志铭牌样式 51
消防水泵房净高要求 52
消防水泵房降噪减震措施 53
消防水泵房设置要求 54
消防水泵房防水淹没技术措施 55
给水形式
室内外消火栓合用给水系统 56
室外临时高压消防系统稳压措施 57
可不设高位消防水箱系统 58
消防供水系统保护的最大范围 59
超高层及顶部临时高压系统 60
消防系统分区供水条件 61
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系统 62
消防水泵直接串联系统 63
减压阀分区系统 64
减压水箱分区系统 65
消火栓系统
干式消防竖管 66
干式消火栓系统 67
室外消火栓设置 68
消防软管卷盘、轻便消防水龙 69
设备层及管道层消火栓设置 70
停机坪出入口消火栓设置 71
防火分区共用消火栓 72
可采用一支消防水枪的场所 73
楼梯间、休息平台消火栓设置 74
试验消火栓室内布置 75
室内消火栓布置距离 76
消火栓直线距离布置图示 77
栓口动压说明 78
管网
两种及以上水灭火系统环状给水管网 79
消防给水系统的系统工作压力 80
水锤消除措施设置 83
减压阀流量检测装置 84
消防排水
消防电梯井排水设施设置要求 85
专用排水设施设置 86
水力计算
管道压力计算 87
控制与操作
自动启泵状态与手动启泵状态 88
不应自动停泵 89
消防水泵的自动启动控制 90
高压给水系统高位水池供水泵自动启泵 91
转输泵的启动次序 92
机械应急启泵装置 93
消火栓按钮 94
施工
进场检验清单及检验要求 95
消火栓箱安装要求 96
架空管道的固定支架与防晃支架 97
架空管道防晃技术要求 98
室内管道抗震保护技术要求 99
试验压力中的系统工作压力 100
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简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项目经理或者现场监理人员来说,它就是一本“随身携带的专家顾问”。我注意到,书中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做了详尽的描述,比如管道的坡度要求、焊接质量的检测标准、试压的步骤和记录规范等等,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把图纸变成一个真正能有效工作的消防系统。特别是一些细节,比如软接头的预留长度、防冻措施的细节处理,这些往往是验收时容易被挑毛病的地方,但在这本书里都被细致入微地涵盖了。我感觉作者一定是在现场吃了不少苦头,才能总结出如此详尽且接地气的经验。带着这本书去工地,感觉心里踏实很多,就像是给自己配备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在旁边指导。
评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也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瞻性的视野。它并没有固步自封于现有的标准,而是对未来消防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所涉及,例如关于新型灭火介质管网的兼容性讨论,以及智慧消防系统对传统给水系统的影响分析。这种对行业前沿的关注,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工程应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地区规范差异的对比分析,虽然不是详尽的对比,但提炼出的关键差异点,对于从事跨区域项目的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鼓励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任何既定模式,而是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法规要求,做出最优化的设计决策。这种启发性,是很多纯粹的“工具书”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就被那些细致入微的图示吸引住了。它不是那种只会堆砌文字的教条手册,而是真正理解了学习者的需求,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把复杂的系统原理和安装细节讲解得清清楚楚。比如,在阐述不同类型消防泵的选型和布置时,书中的剖面图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每一个管道的走向、阀门的安装位置,都标注得精准到位。这对于我们一线工程师来说,意味着可以大大减少现场的摸索时间,直接对照图纸进行核对和施工指导。更不用说,它对一些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引用解读,那种深入浅出的分析,让那些晦涩难懂的条文瞬间变得通俗易懂,真正达到了“技术规范的图解化”这一目标。我个人感觉,如果设计院的同事能把这本书作为案头参考,在出图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潜在的细节问题能被提前规避。
评分与其他同类参考书相比,这本书的更新速度和对新设备的兼容性处理得非常好。我清楚地记得,前段时间我们采购了一批新型的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参数匹配和控制逻辑上有些困惑。翻阅这本书时,发现它对这类新型设备在消防系统中的集成要求和常见故障排查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讲解,这真是太及时了。它似乎能够预判到工程师们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新问题,并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这种与时俱进的编撰态度,使得这本书的保质期很长,不会因为技术的迭代而迅速过时。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规范的行业从业者来说,选择这样一本具有生命力的工具书,无疑是一种明智的投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超我最初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应该怎么做”的层面,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做”的技术逻辑。尤其是关于水力计算和系统压力平衡的部分,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老到。很多同类书籍往往只是简单套用公式,但这本书却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在极端工况下,比如高层建筑或复杂管网中,系统可能出现的压力波动和流量分配不均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常见误区进行的辨析,比如在不同分区消防水箱的设置原则、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消火栓系统的联动关系等,这些都是实战中极易出错的地方。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的系统设计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再是机械地执行规范,而是能够理解规范背后的安全哲学。这对于提升项目整体的设计质量,绝对是质的飞跃。
评分考证的路上,感谢你的陪伴。希望顺利过关。.
评分《桥梁工程(上 第3版)/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共有三篇:第一篇为总论,第二篇为混凝土梁桥,第三篇为混凝土刚架桥。本教材根据现行有关桥梁规范和新桥梁技术发展编写,具有时代性和实践性。
评分书还是不错的,解释得很清楚,文字加配图,很容易理解,比光看文字规范,要强一些。京东物流送过来,把我的书,搞得乱七八糟的,有几处地方都搞破了,到底有没有点责任心,我就想问下。
评分内容印刷很清晰!不错,全力以赴备考!希望能顺利通过!
评分正版!一定考过,拿到证!
评分书看着很好,继续保持
评分看着还不错,希望我能通过考试。
评分挺好的,印刷清晰,值得购买。
评分正版书籍,注考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