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美國兒科學會實用喂養指南(第2版)
ISBN:9787530488270
定價:49.8
作者:【美】勞拉?A.傑娜、傑尼弗?蘇 著
裝幀:平裝
齣版日期:2017-05-01
頁數:272頁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這本書將幫你找到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
? 一看到飯桌上有蔬菜就退縮
? 做瞭一桌子飯,就是一口不吃
? 不好好吃飯,隻吃零食
? 吃飯時鬧情緒
? 亂扔食物
? 愛喝飲料,不愛喝水
? 吐奶、過敏、便秘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獨jia內容,如嬰幼兒飲食技能發展裏程碑、每周蔬菜搭配建議、如何迅速戒掉奶瓶、吸管杯綜閤徵、不同年齡如何選擇牛奶、帶孩子去餐廳吃飯、帶孩子坐飛機時的飲食等。
內容推薦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瞭解科學的喂養知識並不難,但能夠運用到自己孩子身上並真正發揮作用卻不容易。知道≠做到!而這本書就是一本告訴你如何做到的實用指南。
全書分為六部分,分彆是:
一、你的喂養態度
二、固體食物和喂養難題
? 準備好吃輔食的錶現
? 第yi次喂輔食
? 第yi種輔食:嬰兒米粉
? 先吃什麼、再吃什麼
? 孩子為什麼拒絕綠色蔬菜
? 不同顔色的蔬菜都要吃
? 每周蔬菜搭配建議
? 薯條和番茄醬的問題
三、液體食物和喂養難題
? 上班後如何喂奶
? 戒掉奶瓶
? 睡前喝奶和睡眠不安
? 吸管杯綜閤徵
? 不同年齡應該喝什麼牛奶
? 不同年齡如何喝水
? 果汁,喝還是不喝
? 遠離蘇打汽水
四、飲食行為和喂養難題
? 到處都是吃的,就是一口不吃
? 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
? 吃多飽纔算飽
? 哭著吃飯
? 孩子的飲食癖好
? 穩妥地選擇食物奬勵
? 亂扔食物
? 早餐:墨守成規與不走尋常路
? 正確吃零食
? 保護牙齒不容忽視
五、外齣購物和就餐的問題
? 購物時請保持清醒
? 防止購物車裏齣亂子
目錄
第2版緻謝
第1版緻謝
Part1 你的喂養態度
Chapter1 引人深思的事
喂養衝突每天都在發生
飲食誘惑無處不在
肥胖問題日益嚴重
這本書能提供的幫助
行動起來吧!
Chapter2 成功喂養的基本原則
Chapter3 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Part2 固體食物及喂養難題
Chapter4 開始吃輔食
準備好吃輔食的錶現
第yi次喂輔食
第yi種輔食:嬰兒米粉
先吃什麼、再吃什麼
如何應對孩子的拒絕
Chapter5 多吃蔬菜不容易
孩子為什麼拒絕綠色蔬菜
你喜歡綠色蔬菜嗎
說得越多越抵觸
全局考慮,少量添加
Chapter6 蔬菜和炸薯條陰謀
炸薯條≠蔬菜
蔬菜的價值
不同顔色的蔬菜都要吃
每周蔬菜搭配建議
把蔬菜僞裝一下
Chapter7 配小薯條吃的番茄醬
你說番茄,我說調味品
情況可能會更糟
Part3 液體食物及喂養難題
Chapter8 堅持母乳喂養
瞭解生長高峰期
你可能遇到的問題
上班後如何喂奶
母乳媽媽飲食禁忌
Chapter9 無休無止的奶瓶
為什麼要戒掉奶瓶
事先製訂計劃
迅速戒掉奶瓶
Chapter10 睡前喝奶和睡眠不安
邊吃邊睡帶來的麻煩
根據年齡製訂戰略
睡前程序代替睡前喝奶
Chapter11 吸管杯綜閤徵
用吸管杯代替奶瓶
學會使用吸管杯
該放下時要放下
Chapter12 牛奶應該怎樣喝
牛奶裏麵有什麼
不同年齡應該喝什麼牛奶
拒絕不必要的牛奶脂肪
喝得太多:不知節製
喝得太少:當孩子說“不”時
在奶中添點東西
尋找替代品
睡前喝牛奶
Chapter13 讓孩子愛上喝水
不同年齡如何喝水
水是喝得越多越好嗎
一天必須喝8杯水嗎
不要忘記氟化物
睡前zui後一次喝水
Chapter14 果汁,喝還是不喝
與果汁相關的建議
喝果汁不如吃水果
Chapter15 彆讓孩子喝汽水
一小口就能上癮
令人警醒的糖分數據
蘇打汽水的特殊效果
遠離蘇打汽水
Part4 飲食行為及喂養難題
Chapter16 到處都是吃的,就是一口不吃
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飯
吃多飽纔算飽
“光盤”俱樂部
孩子為什麼沒食欲
理智戰勝瞭飢餓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不吃瞭,謝謝”
不要半途而廢
Chapter17 哭著吃飯
孩子為什麼哭鬧
讓孩子停止哭鬧
Chapter18 飲食癖好
當孩子想與眾不同
滿足孩子的癖好
Chapter19 把食物作為奬勵
餐桌上的交易:以健康飲食的名義
無糖奬勵
穩妥地選擇食物奬勵
Chapter20 亂扔食物
亂扔食物的原因
建立基本規則
對抗汙漬大作戰
Chapter21 5秒規則
什麼是“5秒規則”
為什麼是5秒
被徹底推翻
Chapter22 早餐:墨守成規與不走尋常路
早餐並不是可有可無
讓早餐更簡單的小貼士
Chapter23 零食裏缺少什麼
零食裏不缺什麼
正確吃零食
Chapter24 刷牙
保護牙齒不容忽視
張嘴閉嘴的問題
啓動刷牙大作戰
牙膏陷阱
食物和牙綫
Part5 外齣購物與就餐問題
Chapter25 親朋好友幫忙帶孩子
達成一緻
開誠布公,明確責任
計算一下共同進餐的時間
吃人嘴軟
Chapter26 購物時請保持清醒
防止購物車裏齣亂子
將超市當作營養課堂
學習看懂營養成分錶
Chapter27 托兒所中的飲食
托兒所中有什麼
托兒所注意事項
托兒所檢查清單
與老師共同探討
Chapter28 電視對孩子飲食的影響
電視已侵入孩子的生活
孩子也是商傢的營銷對象
不要讓孩子沉迷電視
Chapter29 帶孩子去餐廳吃飯
保持健康的飲食態度
挑一傢適閤孩子的餐館
請自帶飲品
縮短就餐時間
提前清理桌麵
事先定好規矩
讓孩子吃到健康食物
控製花費
適量的小費
餐館不是樂土
Chapter30 飛機上的喂養大戰
飛機上的飲品服務
喂母乳和喝奶粉
提前做好準備
Part6 與飲食有關的健康問題
Chapter31 以生長麯綫為指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麯綫
怎樣解讀生長麯綫
生長階段的改變
關注傢長自身的生長麯綫
Chapter32 復閤維生素吃還是不吃
什麼人需要吃復閤維生素
必須補充維生素的情況
復閤維生素能給傢長帶來什麼益處
不要讓孩子以為復閤維生素是糖果
Chapter33 生病的孩子怎麼吃
發熱宜吃、感冒宜餓嗎
影響孩子飲食的癥狀
Chapter34 過敏和食物不耐受
是過敏還是食物不耐受
提前規避過敏原
8種高緻敏性食物
精確定位過敏原
Chapter35 便秘驚魂
關注食物性便秘
便秘食物應適量
可預防和治療便秘的食物
如果食療不奏效
睏難重重
Chapter36 脹氣的代價
脹氣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寶寶脹氣的時候更難受嗎
為什麼容易脹氣
找齣産氣嫌疑人
寶寶的脹氣一定會好的
Chapter37 談談迴流
反彈迴流
進餐裏程碑:吐奶
吐奶的程度
如何解決吐奶問題
看醫生
Chapter38 讓窒息一邊去
進餐裏程碑:防窒息機製
預防嘔吐和窒息
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Part7 結束語
豐富的資源
“我的餐盤”(MyPlate)
營養素常識
宏量營養素
微量營養素
從網頁上獲得營養信息
培養飲食好習慣的兒童讀物
精彩書摘
這本書能提供什麼幫助
在這本書中,我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來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不管你是給孩子做第yi頓飯,還是給全傢人做大餐,我們都希望你將這些實用的方法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本書不僅是喂養指南,更是關於兒童教育、學習、行為和發展的綜閤指南。科學育兒,與父母的職業和文憑無關:說服孩子睡前不喝奶,讓他們乖乖吃下豌豆,讓他們安靜地坐著吃飯,或者就是簡單地讓他們張嘴嘗嘗新味道……如果你不能搞定這些,就算你有醫學博士的文憑,就算你是營養學博士,就算你是世界上zui好心的父母,全都白搭。與其他兒童營養類書籍不同,本書在談及日常生活中的喂養問題時,給齣瞭大量經過實踐檢驗的育兒技巧,保證真實有效。
及時為你敲響警鍾
父母都會遇到“半夜該不該給孩子喂奶”“睡前該不該給孩子加餐”這樣的睏惑,現在的問題是:這些喂養行為是什麼時候演變成壞習慣的,從來沒有人能給你一個確切的答案。大多數情況下,傢長總是用食物來安撫哭鬧的孩子,殊不知很多壞習慣正在悄悄形成。雖然我們不敢擅自給你製訂一張明確的時間錶,告訴你何時應該住手,以免陋習難以根除,但我們確實想在你的行為將要形成不良習慣的時候,為你敲響警鍾。
讓孩子好好吃飯
老話說得好:“給孩子有營養的食物是一迴事,讓孩子吃下去就是另一迴事瞭。”這話說得一針見血。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起傢長的興趣,進而幫助傢長建立起一套更為全麵的方法,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
雖然我們的初衷是指導你走上一條營養(和行為方麵)的啓濛之路,但如果你因為孩子把餅乾渣和牛奶灑瞭一地這種小事而叫苦不迭,這本書絕對也能派上用場。
Chapter4 開始吃輔食
在我們介紹輔食之前,先讓我們把話說明白:我們建議你將給孩子添加輔食看作一個過程,無論是你還是孩子都要循序漸進。如果孩子能高高興興地拿起湯匙、刀叉或是其他餐具,並且痛快地吃掉瞭一碗米粉或是肉泥,把盤子吃得乾乾淨淨,然後心滿意足且快快樂樂地離開餐桌,那麼你的生活無疑會輕鬆很多,但我們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一個嬰兒要想學會優雅且獨立地吃飯也是一件不可操之過急的事情。為瞭讓你的日常生活既有輔食又有樂趣,我們建議你拉過一把高腳椅,拿上圍兜,準備好相機,並確保所有的軟頭湯匙都排成瞭一排——因為你已經在期盼中度過瞭好幾個月,現在可以開始給孩子喂輔食瞭!
第yi次喂輔食
一旦你發現孩子已經做好準備可以接受輔食瞭,你的下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應該在一天中的什麼時候坐下來喂他們吃輔食。我們知道,許多傢長希望有一個時間錶,我們認為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時間錶是不存在的,正確的方法是:孩子什麼時候心情zui好、可以學習新的東西就什麼時候喂。與哺乳或喂嬰兒喝奶粉相比,喂孩子吃輔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你要預留齣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如果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第yi次喂孩子吃輔食就可以像學習其他能力一樣順利。
避免極端:如果你的孩子特彆餓,或者根本不餓,這時你拿著匙子給他喂輔食隻會挑戰你和孩子的耐心。如果孩子太餓瞭不想再花時間吃輔食,你可以試著先給孩子喂母乳或配方奶粉,然後再喂一些輔食。如果喂完輔食後孩子仍然想吃東西,就再給他喝一些奶。
在孩子做好準備並且願意吃輔食之前,他們需要具備用舌頭把食物放在嘴裏的任何地方,從前麵運送到後麵,然後再咽下去的能力。這聽起來簡單,但對小嬰兒來說卻並非如此。完成這樣的吞咽動作依賴於舌擠壓(或舌頭推力)反射的消失。反射消失前,食物送進小嬰兒嘴裏,他們會用舌頭把食物嚮外推,使在舌頭上麵的食物更容易落到下巴上(嘴外邊),而不是咽到肚子裏。這一正常的反射現象要到孩子大約4個月大的時候纔能消失,但是4個月後,一些孩子的舌頭會繼續往外推,拒絕任何輔食。如果你偏偏特彆希望孩子能盡早地進食輔食,那麼你就要知道孩子拒絕食物是因為舌擠壓反射,而不是因為不聽話或對食物不感興趣。你可以試試將盛著食物的湯匙放到他的嘴裏,然後用他的上牙床將食物從勺子上“颳”下來。如果他仍無法捲動舌頭並把食物咽下去,那麼就等一兩周後再試試。
不要強迫:當孩子纍瞭、煩瞭或者心不在焉時,如果你還拿著碗和湯匙坐著喂他們,這種嘗試一般是徒勞無益的。你要接受這一事實:在孩子逐漸習慣輔食的這一階段,他的主要熱量來源仍然來自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粉。剛開始的幾周,你可能會發現孩子有時候可以接受輔食,有時候則不接受,所以,即使有幾餐孩子一點兒輔食都沒吃,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學會觀察:孩子們如何看待新的食物,都會寫在他們的臉上。我們都知道,對於新的口味和口感,孩子們會有很誇張的反應。所以,如果你給孩子喂新的食物時,他吐齣一些來、皺著臉甚至叫幾聲,你可不要太驚訝或者畏懼不前。如果孩子繼續張著嘴還想吃,你就可以判斷,他這樣做(哪怕是搞得一團糟)隻是在吸引注意力而已。但是,如果孩子的嘴閉得緊緊的,那麼你就要識相點,不要再喂他啦。請記住,雖然你有瞭一些喂孩子的經驗,但是當孩子明顯不餓的時候韆萬不要堅持喂他!
如何衝調米粉
大多數孩子吃的第yi份米粉都太稀瞭。米粉到底應該衝多濃取決於每個孩子的進食情況,因為每個孩子能消化吸收的輔食量各不相同。一開始時,米粉的濃稠度應該是能從湯匙上流下來,和蘋果泥差不多。如果你是一個嚴格遵守食譜的人,那麼你會很高興:因為我們見過的每一盒嬰兒米粉上都有調配和喂食說明。大多數米粉在衝食時都需要放大約1湯匙米粉和2盎司配方奶粉或母乳。如果你不願意計算比例,更喜歡憑感覺衝調(就像我們一樣,因為我們從不費心測量),那就在碗裏放1~2勺乾米粉,然後再加上足夠的液體,讓米粉變稀並可以流動即可。然後觀察孩子的進食情況,根據孩子的反應決定衝調濃度。太稀?孩子吃瞭不滿足,就添加更多的米粉;太稠?孩子吞咽有睏難,就添加更多的母乳或配方奶。
應該喂多少米粉
你的孩子會告訴你答案。如果孩子隻想吃幾口,那麼他很可能會把頭轉開並且開始吵鬧;如果他的嘴像小鳥一樣張開並且每吃一口就尖叫,那麼你很可能給他喂得還不夠。如果你需要一個大概的數字作參考,那麼每次喂1~4湯匙就是一個相當標準的開始。但是,你要準備好接下來的幾天衝更多的米粉,因為孩子需要的輔食量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增加——甚至在短短數天內就會增加。
先吃什麼、再吃什麼
一旦孩子開始吃米粉瞭,他們很快就會做好準備去嘗試更多的輔食。無論你選擇從商店購買還是自己做食物給孩子吃,麵臨的問題都差不多:搞清楚給孩子先吃哪樣、再吃哪樣(先吃什麼?蔬菜、水果還是肉?)以及如果孩子對某些顔色、味道或口感不感興趣你該怎麼做。
有很多育兒書籍提及要先吃蔬菜再吃水果,所以你也許會認為決定先吃哪個再吃哪個很重要。有一種觀點是,先喂孩子吃更甜的食物(即先吃水果)會使孩子更可能得蛀牙並且以後拒絕吃蔬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發現這一點並不正確。如果你的孩子注定更加喜歡梨而不是豌豆,那麼你先給他吃什麼再給他吃什麼並沒有那麼重要,隻要你記住這兩樣東西都要讓孩子吃就行。
在製訂孩子的輔食添加計劃時,有人可能告訴過你要先吃水果、蔬菜再吃肉,但是美國兒科學會的zui新建議是在給孩子添加輔食的初期就給他們吃含鐵多的食物(也就是肉類)。這意味著,現在計劃有變,你不應該先讓孩子吃上幾個月的水果和蔬菜,等到他們對水果和蔬菜習慣瞭再給他們肉吃;你應該在剛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時候,就給他們吃水果、蔬菜和肉,讓他們接受這些食物。
如何應對孩子的拒絕
如果你發現有一些食物孩子不喜歡,或者你認為他不會喜歡,可以先把這些食物留下,以後再找機會給他吃。現在不感興趣的食物(如灌裝的醬),並不意味著當他們再長大一些時仍然不喜歡。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孩子在6個月大時拒絕某些食物,但是再過一兩個月後他們卻張大嘴想吃。隻要你的孩子可以消化吸收這些食物,你就可以把灌裝的此類食物永遠收起來,開始讓孩子們食用口感較軟的餐桌食物。
抓自己的小勺:兩勺法
6個月大的嬰兒經常抵製父母喂東西,他們堅持要參與進來並且想自己拿著小勺。孩子想這樣宣告自己想獨立吃飯,但他們的動作還不夠協調,沒辦法自己把小勺(以及小勺裏的食物)送到嘴裏,這時你要試著給他用適閤嬰兒使用的頭上帶橡膠的勺子,或者給他兩個小勺,這樣孩子就可以安全地揮著小勺玩,不至於不會傷到自己。使用這一方法,你就能夠繼續用小勺給孩子喂東西吃,而孩子又不會抓住你手裏的小勺。一開始孩子要想自己把小勺送到嘴邊肯定很難,但是他會覺得在吃東西這件事上他也參與瞭。在這一過程中,孩子會得到足夠多的練習,從而有能力自己吃東西。
Chapter9 無休無止的奶瓶
在一些傢庭中,讓寶寶用奶瓶喝奶以及讓他們斷奶並不睏難;但在另一些傢庭中,讓寶寶戒掉奶瓶則是一個非常睏難的過程。讓寶寶戒掉奶瓶這件事宜早不宜,因為讓寶寶長時間使用奶瓶會極大地增加孩子超重的概率,而且你等待的時間越長,戒掉奶瓶就會越睏難。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對於奶瓶的依賴心理會變得越來越強,要解除寶寶和奶瓶之間的聯係就會變得越來越睏難。我們看到,一旦孩子強烈的獨立意識開始形成,戒掉奶瓶這場戰鬥持續的時間就不隻是幾天或幾周,而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幫你準備好應對一場惡戰,而是給你一個機會幫助寶寶和平地戒掉奶瓶。
為什麼要戒掉奶瓶
我們承認,孩子喜歡奶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奶瓶幾乎代錶瞭身為寶寶的一切美好事物:營養、依賴、卡路裏、舒適。但是,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建議你盡早讓孩子戒掉奶瓶。剛開始時喝奶是為瞭滿足營養需要,慢慢地就變成瞭一個難以戒掉的不健康的習慣。
超長時間用奶瓶喝奶已經被證實會引發奶攝入量過大和缺鐵。所以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寶寶在15個月之前必須戒掉奶瓶。
隨大流:用奶瓶喝得快而且省勁兒,而且幾乎不用花力氣,嬰幼兒甚至在睡覺時都可以喝——在孩子幾個月大時這種吮吸技巧會讓他們想要吃更多的東西。
一飲而盡:吸吮比咀嚼要容易得多,所以如果用奶瓶,嬰幼兒很明顯會選擇喝奶,幾乎就沒什麼胃口吃彆的東西瞭。
安慰自己:嬰幼兒急切地用奶瓶喝東西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口渴——就算一給他們奶瓶他們就喝很多,也不一定就是口渴瞭。許多嬰幼兒依賴吸吮來安慰自己——這一公認的習慣被稱為“非營養性吸吮”。若嬰幼兒睡前還想要奶瓶,或在夜間醒來要求喝奶,然後很快會睡著瞭,那麼很可能吮吸隻是一種安慰,而不是因為餓瞭或渴瞭。
奶瓶裏麵的東西:嬰幼兒持續性依賴奶瓶不僅僅是因為奶瓶本身,還因為瓶子裏裝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奶瓶裏裝的是果汁、“酷愛”牌飲料(Kool-Aid)、運動飲料和蘇打水。一旦嬰幼兒將這種味道與奶瓶聯係起來,你肯定就更加難以將奶瓶(以及這些誘人的飲料)從他們的手中拿走。
口腔問題:除瞭對於奶瓶的迷戀,嬰幼兒還會喜歡喝甜品。牙齒長時間接觸這種甜品不可避免地會導緻齲齒。
語言障礙:剛開始時,要想聽明白嬰幼兒的話很費勁兒。再加上他們一天中很多時候嘴裏含著奶瓶,所以要聽懂他們說什麼難上加難。如果奶瓶妨礙嬰幼兒說話,就要把它們放到一邊。
奶瓶和耳部感染:研究錶明,孩子躺著喝東西(或者從吸管杯中吮吸)的時間越多,耳部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戒掉奶瓶的裏程碑:瞭解重要的時間點
6~9個月:拿著和拿住。隻要你的寶寶開始想要夠東西,你就讓他抓一個杯子並且嚮他介紹杯子。杯子肯定會晃動,雖然如果沒有蓋的話裏麵的液體可能會灑齣來,但這恰恰給瞭寶寶大量時間練習用杯子喝的技巧,慢慢地寶寶就可以自己用杯子喝瞭。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那麼現在就是一個絕jia的時刻:不能再抱著孩子讓他用奶瓶喝奶(或水)瞭。不管寶寶喝的是什麼,你都應該認為他是在吃東西——要讓他坐在高腳椅裏,而不是拿著奶瓶或者杯子坐在你的大腿上。
12個月:減少飲用量。你越來越希望孩子能用杯子喝奶(或水),並且嘗試著把奶瓶放到一邊。同時,你可以稍稍減少孩子的平均飲用量,比如,如果孩子以前每天喝大約32盎司配方奶或母乳,現在至少要喝16盎司牛奶——這樣定量會使孩子更加容易地從使用奶瓶過渡到使用杯子。不管你的孩子努力想告訴你什麼,減少飲用量的一個特彆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讓他臨睡前再用奶瓶喝奶,因為1歲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任何東西的幫助就能入睡。
15個月:其他的能量來源。過完第yi個生日的幾個月後,孩子應該可以進食足夠的食物,以滿足每日的能量需要。飲品應該用杯子喝或用吸管喝,而不是裝到奶瓶中喝。
迅速戒掉奶瓶的方法
我們知道,一些專傢建議要慢慢且平穩地戒掉奶瓶:先戒掉一次以及/或者將奶瓶中的液體一點一點地稀釋,為期數天甚至數周。這種做法也並非全無道理,但是我們發現與迅速戒掉奶瓶相比,這一方法會讓人情緒緊張、精疲力盡。一旦孩子能夠自己拿好杯子,我們就要一次性地徹底地讓他們戒掉奶瓶。下麵的清單要記牢,它可以幫助你成功且果斷地幫寶寶永遠告彆奶瓶。
準備替代品:當你準備處理掉寶寶的奶瓶時,還要注意孩子可使用的其他類似品。計劃一下肯定有幫助,雖然你希望在給孩子戒掉奶瓶之前,孩子能熟練地使用杯子、吸管以及/或者吸管杯,但如果他剛開始時拒絕使用杯子或者非要用奶瓶喝奶,那麼你還要儲存其他的乳製品和非乳製品等替代品,以保證孩子鈣等營養素的攝入。
轉變想法:你一定要轉變想法——是時候讓孩子戒掉奶瓶瞭。你自己首先要相信這樣做是正確的,否則你的孩子絕對不會戒掉奶瓶。如果你沒有堅定的決心,孩子很有可能會瓦解你的決心而再次使用奶瓶。
堅持下去:越早開始讓孩子戒掉奶瓶,你需要的時間或毅力就越少。可話又說迴來,孩子對於奶瓶消失這件事不會一夜之間就欣然接受。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使用奶瓶,以緻於使他們對奶瓶産生依賴,那麼對於戒掉奶瓶這件事他們會更加不高興。他們可能會拒絕杯子以示抗議,他們可能哭著在睡前要奶瓶,他們可能拒絕所有的奶,並且心情十分糟糕。對於孩子的這些反應,你可以理解,也可以安慰他,但你要相信,你正在做的讓孩子戒掉奶瓶這件事是正確的。
部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戒掉奶瓶的裏程碑:瞭解重要的時間點
6~9個月:拿著和拿住。隻要你的寶寶開始想要夠東西,你就讓他抓一個杯子並且嚮他介紹杯子。杯子肯定會晃動,雖然如果沒有蓋的話裏麵的液體可能會灑齣來,但這恰恰給瞭寶寶大量時間練習用杯子喝的技巧,慢慢地寶寶就可以自己用杯子喝瞭。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那麼現在就是一個絕jia的時刻:不能再抱著孩子讓他用奶瓶喝奶(或水)瞭。不管寶寶喝的是什麼,你都應該認為他是在吃東西——要讓他坐在高腳椅裏,而不是拿著奶瓶或者杯子坐在你的大腿上。
12個月:減少飲用量。你越來越希望孩子能用杯子喝奶(或水),並且嘗試著把奶瓶放到一邊。同時,你可以稍稍減少孩子的平均飲用量,比如,如果孩子以前每天喝大約32盎司配方奶或母乳,現在至少要喝16盎司牛奶——這樣定量會使孩子更加容易地從使用奶瓶過渡到使用杯子。不管你的孩子努力想告訴你什麼,減少飲用量的一個特彆有效的辦法就是不要讓他臨睡前再用奶瓶喝奶,因為1歲大的孩子根本不需要任何東西的幫助就能入睡。
15個月:其他的能量來源。過完第yi個生日的幾個月後,孩子應該可以進食足夠的食物,以滿足每日的能量需要。飲品應該用杯子喝或用吸管喝,而不是裝到奶瓶中喝。
迅速戒掉奶瓶的方法
我們知道,一些專傢建議要慢慢且平穩地戒掉奶瓶:先戒掉一次以及/或者將奶瓶中的液體一點一點地稀釋,為期數天甚至數周。這種做法也並非全無道理,但是我們發現與迅速戒掉奶瓶相比,這一方法會讓人情緒緊張、精疲力盡。一旦孩子能夠自己拿好杯子,我們就要一次性地徹底地讓他們戒掉奶瓶。下麵的清單要記牢,它可以幫助你成功且果斷地幫寶寶永遠告彆奶瓶。
準備替代品:當你準備處理掉寶寶的奶瓶時,還要注意孩子可使用的其他類似品。計劃一下肯定有幫助,雖然你希望在給孩子戒掉奶瓶之前,孩子能熟練地使用杯子、吸管以及/或者吸管杯,但如果他剛開始時拒絕使用杯子或者非要用奶瓶喝奶,那麼你還要儲存其他的乳製品和非乳製品等替代品,以保證孩子鈣等營養素的攝入。
作者簡介
勞拉?A.傑娜:醫學博士,兒科醫生,美國兒科學會會員、媒體發言人,3個孩子的媽媽。她是20世紀zui具影響力的育兒專傢斯波剋的學生,斯波剋育兒機構的創辦人之一。二十多年來,一直緻力於嚮準父母和新手父母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指導,是美國國傢ji新聞媒體,如CNN、《今日秀》,《早安美國》、福剋斯、《人物》雜誌、《紐約時報》和《父母》雜誌,及學術和研究機構、非營利組織和大企業的健康顧問。
傑尼弗?蘇:醫學博士,兒科醫生,美國兒科學會會員,也是全國及地方電颱、電視颱、網絡節目的常駐嘉賓。同時,還是healthyChildren.org網站的醫學主編,《父母》雜誌的顧問,在美國醫藥協會主持年輕醫生專欄。
媒體評論
?8?7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我可以輕輕鬆鬆地跟父母說如何纔能科學喂養。但是當我迴傢麵對自己的孩子,要想在實際生活中教會他們健康飲食卻是迥然不同的另一迴事!所以當勞拉?珍娜博士和傑妮弗?蘇博士修訂瞭這本無價寶書時,我興奮不已。對於每一個來找我谘詢診治的父母,我都希望送給他們一本,還要再給自己留一本,放到廚房裏讓我隨時翻看。
——大衛?L?希爾,醫學博士,美國兒科學學會員
?8?7 這本書幫助傢長在孩子應該吃什麼和願意吃什麼之間找到瞭一個平衡點。
——麗莎?辛格?莫蘭,iVillage.com高級編輯、
孕期和育兒版負責人,《Baby Talk》雜誌前執行主編
?8?7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既是兒科醫生,也是孩子們的媽媽,她們為所有父母提供瞭一種樂觀嚮上且現實可行的方法,幫助父母們教會孩子健康進食。無論你麵對的是挑食的孩子,還是飲食過量的孩子,這本書都會為你提供科學的建議,讓你在與孩子做計劃、做準備以及分享食物時做齣zui佳決定。讓孩子們開心地吃起來吧!
——坦亞?雷濛?奧特曼,醫學博士,美國兒科學學會員
著有《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0~5歲)》等暢銷書
?8?7 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得過多,而有些又擔心吃不飽,還有的擔心吃得不夠健康……《食物大戰》這本書會為這些人提供令人寬慰且切實可行的建議。
——黛安?德布羅烏那,《Parents》雜誌副主編
?8?7 對於所有嬰幼兒傢長來說,這本書是必備讀物。這本書給齣的建議非常好,可以在不與孩子們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促進他們健康飲食。
——阿蘭娜?萊文,醫學博士,兒科醫生,美國兒科學學會員
美國兒科協會發言人,美國《The Early Show》和《TODAY》醫學嘉賓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