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理论与实践》从人格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视角,围绕青少年学业自我这一主题,从现实和理想、正面和负面、一般和具体等不同层面,对一般学业自我、学科学业自我、负面学业自我、学业自我的影响因素及其认知加工特点等问题,运用因素分析、路径分析等技术手段和加工偏好、启动效应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学业自我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及其与自我价值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学业成绩的关系,提出了学业自我图式的概念,探讨了学业自我的认知加工特点。其研究对于指导青少年学业发展和健全心理素质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学业自我的内涵及研究设计
第一节学业自我绪论
第二节学业自我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学业自我的研究综述与研究设计
第二章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
第一节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内隐观:现实与理想
第二节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结构与量表编制
第三节青少年一般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第三章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的结构及发展特点
第一节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第二节青少年具体科目学业自我量表的编制
第三节青少年学科学业自我的发展特点
第四章青少年学业自我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一般学业自我与学科学业自我的关系
第二节青少年学业自我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
第三节青少年学业自我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
第四节学业自我与学业应对方式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第五节影响青少年学业自我发展的因素分析
第五章青少年学业自我的负面取向研究
第一节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的量表编制
第二节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三节青少年负面学业自我与成就动机、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六章青少年学业自我的加工机制研究
第一节学业自我的认知加工偏好研究
第二节学业自我的认知启动效应研究
第七章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总讨论
第二节研究展望
第三节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精彩书摘
按照Greenwald和Banaji(1995)的观点,内隐社会认知就是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态度表现,而这种态度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因此,内隐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虽然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个体的行为与判断产生影响。Markus的自我图式研究、Bem对抑郁者及性别图式的研究等,都是将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范式运用到自我研究的典范。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理论假设:①人们一般会赋予与自我存在紧密联系的事物或客体以更高的价值。一般而言,人们对与自我存在联系的刺激给予更高的评价。②一旦遭遇态度客体,自我评价会自动激活。自我态度一旦被激活,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就会处于自动化加工的状态。在实验中,如果以一定的与自我相关态度客体为启动刺激,人们就会更快地识别与此启动刺激情感上相一致的目标词。对学业自我的社会认知研究关注的是学业自我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属于关系自我的研究范畴。目前运用这一范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试图利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业自我概念的认知加工特点。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都可以运用到学业自我的研究之中。
(1)认知加工偏好研究。认知加工偏好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在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如识记、编码、回忆、再认中对信息处理的时间差异,通常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作指标,以确定被试对某类信息的认知偏好。例如,对抑郁者的研究发现,他们对负面信息的加工在各个阶段均存在偏好(冯正直2002);对负面身体自我的研究发现,具有负面身体自我的人在信息加工时表现出对负面身体信息的偏好(陈红2003)。
(2)启动效应实验模型。研究启动效应常用三种方法:①词汇判断,即要求被试判断一个特殊的字母串是不是一个合乎词法的词,如果对这个字母串的判断使得以后判断与之有关的字母串的反应时减少了,即表明有启动效应。②单词或图形确认,即先向被试很短暂地呈现刺激,然后把这些刺激与其他刺激混在一起,让被试辨认它们,如果辨别的准确性提高和识别一个项目所需的时间减少,即表明有启动效应。③词汇补全,即要求被试对某个词根或残词,用他所想到的第一个适当的词把它补全,如果被试倾向于用先前学过的词来完成,即表明有启动效应。
……
前言/序言
青少年学业自我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