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翰墨聞見錄》係萬君超先生近年來讀書閱畫之全的筆記,關注中國古代及近現代藝術掌故,書畫鑒定,對於藝術愛好者有重要參考價值。萬君超先生在賞鑒之餘,優遊文史,於書畫史研究尤為著力用心。他在文章中所論述的一人一事、一書一畫,大多是習見舊聞,且為世人所熟知,但他卻能從某件作品或某人某事的具體細節中切入,發他人所不見,尋彆人所不知。雖看似平常,但細讀下去,可漸入一片新的天地。那些為常人所忽略處,或是深入不到的關節點,經過他輕輕一拈,便能風起雲湧,現齣新意,不僅使人們對原來熟悉的人與事有瞭新的理解和進一步的瞭解,也得到瞭真知。
目錄
一書一畫一世界(代序)/鄭重
上輯
《爭座位帖》關中本
《江堤晚景圖》故事
《廉藺傳》真僞之我見
宋人《桃花鴛鴦圖》
馮夢禎與快雪堂
《柳如是小像》瑣記
王時敏《陳定生小像》
弘仁山水冊頁小記
中輯
王南屏:一幅宋畫改變人生
張珩墨跡鑒賞小記
《瀟湘圖》與角花箋
梅景書屋一捲經
《四歐寶笈》叢談
施蟄存:最後的金石傢
王季遷與張大韆
《大風堂書畫錄》往事
張大韆與《岸南雙樹圖》
張大韆移民南美始末
張大韆的愛痕湖之戀
溥心佘與《群陰剝陽圖》
鑒古通纔韓慎先
燕賞齋主許姬傳
錢鏡塘鑒藏二三事
《青卞隱居圖》傳說
鬱達夫的情書
陸小曼《鞦林散馬圖》
花鳥聖手謝月眉
詩畫纔女陳小翠
下輯
百年藝林散葉
後記
精彩書摘
《翰墨聞見錄》:
幾年之後,張大乾再到日本,曾任日本文化財保護委員會委員長的細川護立前來拜訪,並告知近日收藏一捲黃庭堅行書長捲,因捲上有張大乾諸多鑒藏印,故想請其鑒定真僞。當張大乾看到細川氏收藏的《伏波神祠詩》捲時,其復雜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應細川氏誠邀即在捲後寫瞭一段長跋,其中有“此大風堂舊物也,前此不幸遭人剽竊”雲雲。後來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印本中,張大韆此跋並未印齣(參見黃天纔《五百年來一大韆》,颱灣羲之堂文化齣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所以當張大韆後來在觀展《廉藺傳》捲時,不禁又想起此事,故而對之惘然,感慨萬韆。章先生是上海著名書法傢和文化老人,但他競不知《廉藺傳》和《伏波神祠詩》捲均曾為張大乾收藏過,卻指責“張大乾的這個題跋,莫名其妙,這個題是什麼題”。這似乎像是一場自娛自樂的“二人轉”。所以讀者也大多一笑瞭之,不忍置評。
像《廉藺傳》這類早已有定讞公認的傳世名跡,想做翻案文章,幾乎是在挑戰或嘲笑無數古今人的智商,如稍有不慎或粗疏,小者貽笑大方,大者天下圍哄。草書,尤其是狂草,在欣賞時不可將單個字從原作中分離齣來解讀或賞析,而是要結閤原作中的整體布局、上下連貫、字勢呼應等方麵進行賞鑒,反之則與“碎屍美人”何異?而在鑒賞黃庭堅草書時,也應當遵循這一基本規則。
《廉藺傳》捲究竟是否是黃庭堅晚年之作?山榖晚年作一說最早見清初人顧復《平生壯觀》捲二:“山榖諸長捲強半學懷素者,皆紹聖二年(1095)謫於黔州獲見《自敘》(懷素《自敘帖》)以後之作,晚年書也。”山榖享年六十一歲(1045-1105),如此似可將其五十歲以後定為晚年。顧文中“強半”應為大多數(或一半以上)之義。但問題是,《廉藺傳》捲可否列為“強半”部分中的“晚年書”。草書《諸上座帖》捲也無年款,但有“山榖老人書”名款,且跋中有受書人“吾友李任道”上款。根據黃庭堅文集中有關詩篇可知,李氏是山榖在元符二、三年間(1099-1100)貶謫戎州時的友人,而此時山榖五十五六歲。故定《諸上座帖》為晚年書,無可疑義。可參閱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
但問題是,如將《廉藺傳》與同為“晚年書”的《諸上座帖》比較,兩者確有所不同,而且亦如曹、章二文中所指齣的,《廉藺傳》中有某些“章法失誤、筆勢乖謬、用筆綫質特點迥異於黃書”之處。但也未必如曹文中所說:“其中明顯突齣的失筆錯謬和醜俗之書幾達二百字,占全部字數的七分之一強。”比如“氯”字,曹文認為“米”字少上部二“點”,成為瞭“木”字。但孫過庭《書譜》中“氯”字上部也少瞭二“點”等,有些字似有待商榷之處。如將之與“標準件”的《諸上座帖》相比,《廉藺傳》疑似“僞作”。因為同是晚年書作,兩件作品不可能會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幾乎是一個鑒定的基本常識。
……
前言/序言
秀纔人情紙半張,也可以解釋為以書為友,以文為緣,彼此交往砥礪,日有所進。我與君超先生之間就有著如此的交往。起初是讀其文,讀其書,欲識其人;當與他相識之後,又不時地期待讀他的新作。虎尾春冰真學問,古人治學,多從高從難從險處得之。每讀君超先生之書,總感覺到他有時把自己置於虎尾春冰的險境。但他的“險境”,並不意味著是一鳴驚人,妄語戲說,而是在平常之中求險,能從舊譜中翻齣新腔來。
君超先生在賞鑒之餘,優遊文史,於書畫史研究尤為著力用心。他在文章中所論述的一人一事、一書一畫,大多是習見舊聞,且為世人所熟知,但他卻能從某件作品或某人某事的具體細節中切入,發他人所不見,尋彆人所不知。雖看似平常,但細讀下去,可漸入一片新的天地。那些為常人所忽略處,或是深入不到的關節點,經過他輕輕一拈,便能風起雲湧,現齣新意,不僅使人們對原來熟悉的人與事有瞭新的理解和進一步的瞭解,也得到瞭真知,可謂功莫大焉。
近現代書畫史與鑒藏史,雖去時未遠,但籬牆太多,似明似暗,常使後人處於透與不透之間,猶如霧裏看花一般。但經過君超先生的探微求證,許多疑竇或恩怨,便迎刃而解,令人豁然開朗,解頤為歡。其著述之富雖不及專門傢,但精審嚴謹卻毫不遜色。他又勤於讀書,長於賞鑒,故常對前人和今人的書畫著述或鑒定結論,指疵不倦;發難今古,深挖巧析,持論有據。凡此種種,在他的文章中均能險中求生,實非尋常所能做到。試問若不是好學深思者,何能臻此?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君超先生在長期對書畫的賞鑒與研究過程中,許多的新知灼見,也是從悟中得來,讓人們看到瞭一書一畫背後的真實世界和無窮魅力。
喜聞君超先生新著《翰墨聞見錄》即將齣版,欣然為序,以紀翰墨因緣。
翰墨聞見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