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學原理與實踐(第三版) [Cryp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Third Edition]

密碼學原理與實踐(第三版) [Cryp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Third Editio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加] Douglas R. Stinson 道格拉斯 R. 斯廷森 著,馮登國 等譯 著,馮登國 等 譯
圖書標籤:
  • 密碼學
  • 信息安全
  • 網絡安全
  • 加密算法
  • 數據安全
  • 計算機安全
  • 理論與實踐
  • 第三版
  • 現代密碼學
  • 應用密碼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79713
版次:3
商品編碼:1186789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外計算機科學教材係列
外文名稱:Cryptography: Theory and Practice, Third Edi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64
字數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密碼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被世界上的多所大學用做指定教科書。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增加瞭7章內容,不僅包括一些典型的密碼算法,而且還包括一些典型的密碼協議和密碼應用。全書共分14章,從古典密碼學開始,繼而介紹瞭Shannon信息論在密碼學中的應用,然後進入現代密碼學部分,先後介紹瞭分組密碼的一般原理、數據加密標準(DES)和高級加密標準(AES)、Hash函數和MAC算法、公鑰密碼算法和數字簽名、僞隨機數生成器、身份識彆方案、密鑰分配和密鑰協商協議、秘密共享方案,同時也關注瞭密碼應用與實踐方麵的一些進展,包括公開密鑰基礎設施、組播安全和版權保護等。在內容的選擇上,全書既突齣瞭廣泛性,又注重對要點的深入探討。書中每一章後都附有大量的習題,這既利於讀者對書中內容的總結和應用,又是對興趣、思維和智力的挑戰。

作者簡介

  Douglas R. Stinson,本書作者Douglas R. Stinson: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Waterloo)大學計算機學院首席研究員。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認證碼,秘密共享,通用Hash函數,彈性函數,廣播加密,密鑰分配協議,組閤設計理論等。

  馮登國,本書譯者馮登國博士:中國科學院軟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信息安全國傢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傢計算機網絡入侵防範中心主任,國傢信息化專傢谘詢委員會委員。目前主要從事信息與網絡安全方麵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目錄

第1章 古典密碼學 1
1.1 幾個簡單的密碼體製 1
1.1.1 移位密碼 2
1.1.2 代換密碼 5
1.1.3 仿射密碼 6
1.1.4 維吉尼亞密碼 9
1.1.5 希爾密碼 10
1.1.6 置換密碼 14
1.1.7 流密碼 16
1.2 密碼分析 19
1.2.1 仿射密碼的密碼分析 21
1.2.2 代換密碼的密碼分析 22
1.2.3 維吉尼亞密碼的密碼分析 24
1.2.4 希爾密碼的密碼分析 27
1.2.5 LFSR流密碼的密碼分析 28
1.3 注釋與參考文獻 29
習題 30
第2章 Shannon理論 36
2.1 引言 36
2.2 概率論基礎 37
2.3 完善保密性 38
2.4 熵 42
2.4.1 Huffman編碼 43
2.5 熵的性質 46
2.6 僞密鑰和唯一解距離 48
2.7 乘積密碼體製 52
習題 54
第3章 分組密碼與高級加密標準 57
3.1 引言 57
3.2 代換-置換網絡 58
3.3 綫性密碼分析 61
3.3.1 堆積引理 61
3.3.2 S盒的綫性逼近 63
3.3.3 SPN的綫性密碼分析 66
3.4 差分密碼分析 69
3.5 數據加密標準 74
3.5.1 DES的描述 74
3.5.2 DES的分析 78
3.6 高級加密標準 79
3.6.1 AES的描述 80
3.6.2 AES的分析 84
3.7 工作模式 84
3.8 注釋與參考文獻 87
習題 88
第4章 Hash函數 92
4.1 Hash函數與數據完整性 92
4.2 Hash函數的安全性 93
4.2.1 隨機諭示模型 94
4.2.2 隨機諭示模型中的算法 95
4.2.3 安全性準則的比較 98
4.3 迭代Hash函數 100
4.3.1 Merkle-Damg?rd 結構 101
4.3.2 安全Hash算法 106
4.4 消息認證碼 108
4.4.1 嵌套MAC和HMAC 109
4.4.2 CBC-MAC 111
4.5 無條件安全消息認證碼 113
4.5.1 強泛Hash函數族 115
4.5.2 欺騙概率的優化 117
4.6 注釋與參考文獻 119
習題 120
第5章 RSA密碼體製和整數因子分解 126
5.1 公鑰密碼學簡介 126
5.2 更多的數論知識 127
5.2.1 Euclidean算法 127
5.2.2 中國剩餘定理 131
5.2.3 其他有用的事實 133
5.3 RSA密碼體製 135
5.3.1 實現RSA 136
5.4 素性檢測 139
5.4.1 Legendre和Jacobi符號 140
5.4.2 Solovay-Strassen算法 142
5.4.3 Miller-Rabin算法 146
5.5 模n的平方根 147
5.6 分解因子算法 148
5.6.1 Pollard p?1算法 148
5.6.2 Pollard ?算法 150
5.6.3 Dixon的隨機平方算法 152
5.6.4 實際中的分解因子算法 156
5.7 對RSA的其他攻擊 157
5.7.1 計算?(n) 157
5.7.2 解密指數 158
5.7.3 Wiener的低解密指數攻擊 162
5.8 Rabin密碼體製 165
5.8.1 Rabin密碼體製的安全性 167
5.9 RSA的語義安全性 168
5.9.1 與明文比特相關的部分信息 169
5.9.2 最優非對稱加密填充 171
5.10 注釋與參考文獻 176
習題 177
第6章 公鑰密碼學和離散對數 184
6.1 ElGamal密碼體製 184
6.2 離散對數問題的算法 186
6.2.1 Shanks算法 186
6.2.2 Pollard ?離散對數算法 188
6.2.3 Pohlig-Hellman算法 190
6.2.4 指數演算法 193
6.3 通用算法的復雜度下界 194
6.4 有限域 197
6.5 橢圓麯綫 201
6.5.1 實數上的橢圓麯綫 201
6.5.2 模素數的橢圓麯綫 203
6.5.3 橢圓麯綫的性質 206
6.5.4 點壓縮與ECIES 206
6.5.5 計算橢圓麯綫上的乘積 208
6.6 實際中的離散對數算法 210
6.7 ElGamal體製的安全性 211
6.7.1 離散對數的比特安全性 211
6.7.2 ElGamal體製的語義安全性 214
6.7.3 Diffie-Hellman問題 215
6.8 注釋與參考文獻 216
習題 217
第7章 簽名方案 222
7.1 引言 222
7.2 簽名方案的安全性需求 224
7.2.1 簽名和Hash函數 225
7.3 ElGamal簽名方案 226
7.3.1 ElGamal簽名方案的安全性 228
7.4 ElGamal簽名方案的變形 230
7.4.1 Schnorr簽名方案 230
7.4.2 數字簽名算法(DSA) 232
7.4.3 橢圓麯綫DSA 234
7.5 可證明安全的簽名方案 235
7.5.1 一次簽名 235
7.5.2 全域Hash 238
7.6 不可否認的簽名 241
7.7 fail-stop簽名 245
7.8 注釋與參考文獻 248
習題 249
第8章 僞隨機數的生成 252
8.1 引言與示例 252
8.2 概率分布的不可區分性 255
8.2.1 下一比特預測器 257
8.3 Blum-Blum-Shub生成器 262
8.3.1 BBS生成器的安全性 264
8.4 概率加密 268
8.5 注釋與參考文獻 272
習題 272
第9章 身份識彆方案與實體認證 275
9.1 引言 275
9.2 對稱密鑰環境下的挑戰-響應方案 277
9.2.1 攻擊模型和敵手目標 281
9.2.2 交互認證 282
9.3 公鑰環境下的挑戰-響應方案 284
9.3.1 證書 285
9.3.2 公鑰身份識彆方案 285
9.4 Schnorr身份識彆方案 287
9.4.1 Schnorr身份識彆方案的安全性 290
9.5 Okamoto身份識彆方案 293
9.6 Guillou-Quisquater身份識彆方案 296
9.6.1 基於身份的身份識彆方案 298
9.7 注釋與參考文獻 299
習題 299
第10章 密鑰分配 303
10.1 引言 303
10.2 Diffie-Hellman密鑰預分配 306
10.3 無條件安全的密鑰預分配 307
10.3.1 Blom密鑰預分配方案 307
10.4 密鑰分配模式 313
10.4.1 Fiat-Naor密鑰分配模式 315
10.4.2 Mitchell-Piper密鑰分配模式 316
10.5 會話密鑰分配方案 319
10.5.1 Needham-Schroeder方案 320
10.5.2 針對NS方案的Denning-Sacco攻擊 321
10.5.3 Kerberos 321
10.5.4 Bellare-Rogaway方案 324
10.6 注釋與參考文獻 326
習題 327
第11章 密鑰協商方案 330
11.1 引言 330
11.2 Diffie-Hellman密鑰協商 330
11.2.1 端-端密鑰協商方案 332
11.2.2 STS的安全性 332
11.2.3 已知會話密鑰攻擊 335
11.3 MTI 密鑰協商方案 336
11.3.1 關於MTI/A0的已知會話密鑰攻擊 339
11.4 使用自認證密鑰的密鑰協商 341
11.5 加密密鑰交換 344
11.6 會議密鑰協商方案 346
11.7 注釋與參考文獻 348
習題 349
第12章 公開密鑰基礎設施 351
12.1 引言:PKI簡介 351
12.1.1 一個實際協議:安全套接層SSL 353
12.2 證書 354
12.2.1 證書生命周期管理 355
12.3 信任模型 356
12.3.1 嚴格層次模型 356
12.3.2 網絡化PKI模型 357
12.3.3 Web瀏覽器模型 359
12.3.4 Pretty Good Privacy(PGP) 359
12.4 PKI的未來 361
12.4.1 PKI的替代方案 361
12.5 基於身份的密碼體製 362
12.5.1 基於身份的Cock加密方案 363
12.6 注釋與參考文獻 367
習題 368
第13章 秘密共享方案 370
13.1 引言:Shamir門限方案 370
13.1.1 簡化的(t, t)門限方案 373
13.2 訪問結構和一般的秘密共享 374
13.2.1 單調電路構造 375
13.2.2 正式定義 379
13.3 信息率和高效方案的構造 382
13.3.1 嚮量空間構造 383
13.3.2 信息率上界 389
13.3.3 分解構造 392
13.4 注釋與參考文獻 395
習題 396
第14章 組播安全和版權保護 398
14.1 組播安全簡介 398
14.2 廣播加密 398
14.2.1 利用Ramp方案的一種改進 406
14.3 組播密鑰重建 409
14.3.1 “黑名單”方案 410
14.3.2 Naor-Pinkas 密鑰重建方案 412
14.3.3 邏輯密鑰層次體係方案 414
14.4 版權保護 416
14.4.1 指紋技術 416
14.4.2 可識彆父碼的性質 418
14.4.3 2-IPP碼 419
14.5 追蹤非法分發的密鑰 422
14.6 注釋與參考文獻 426
習題 426
進一步閱讀 430
參考文獻 433

前言/序言

  譯 者 序
  2002年我組織相關專傢翻譯瞭Douglas R. Stinson所著的《密碼學原理與實踐》一書的第二版,本書翻譯齣版後在國內密碼學界産生瞭很大的影響,反應很好。憑我自己的學習經驗,要掌握好一門課程,必須精讀一兩本好書,我認為本書是值得精讀的一本。2008年年初,電子工業齣版社委托我翻譯Douglas R. Stinson所著的《密碼學原理與實踐》一書的第三版,我通讀瞭一遍本書,發現本書的前7章與第二版的幾乎一樣,隻有細微差異,但新增加瞭7章內容,這些內容都很基礎也很新穎,我受益匪淺,於是我花瞭大量時間翻譯瞭本書,以供密碼學愛好者參考。
  本書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教科書,具體錶現在以下6個方麵:
  1.錶述清楚。書中所描述的問題淺顯易懂,如分組密碼的差分分析和綫性分析本是很難描述的問題,本書中以代替置換網絡(SPN)作為數學模型錶述得很清楚。
  2.論證嚴謹。書中對很多密碼問題如唯一解距離、Hash函數的延拓準則等進行瞭嚴格的數學證明,有一種美感。
  3.內容新穎。書中從可證明安全的角度對很多密碼問題特彆是公鑰密碼問題進行瞭清楚的論述,使用瞭諭示器(Oracle)這一術語,通過閱讀本書可使讀者能夠掌握這一術語的靈魂。書中對一些最新領域,如組播安全、數字版權保護等也做瞭相應的介紹。
  4.選材精良。書中選擇一些典型的、相對成熟的素材進行重點介紹,對一些正在發展的方嚮或需要大量篇幅介紹的內容以綜述或解釋的方式進行處理,特彆適閤於各種層次的教學使用。
  5.覆蓋麵廣。幾乎覆蓋瞭密碼學的所有核心領域以及部分前沿內容,通過閱讀本書可以瞭解密碼學的全貌。
  6.習題豐富。書中布置瞭大量的習題,通過演練這些習題可以熟練掌握密碼學的基本技巧。
  本書在翻譯過程中,得到瞭很多老師的協助,張斌副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8章、徐靜副教授協助翻譯瞭第9章、張振峰副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10章、陳華副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11章、張立武副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12章、林東岱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13章、趙險峰副研究員協助翻譯瞭第14章,全書由我統一統稿。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本書決不會這麼快問世,在此對他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齣版得到瞭國傢973項目(編號:2007CB311202)和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編號:60673083)的支持,在此錶示感謝。
  馮登國
  2008年夏於北京
  前  言
  本書的第一版齣版於1995年,共包含13章內容。第一版的編寫目標是編寫一本關於密碼學所有核心領域以及部分前沿內容的通用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我盡力使本書的內容能夠適應密碼學相關各種課程的要求,使其可用於數學、計算機和各工程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課程。
  本書的第二版齣版於2002年,內容集中於更適閤在課程中介紹的密碼學核心領域的內容。與第一版相反,第二版隻包含7章。我當時的目的是編寫一本隨身手冊,包含第一版各章節更新後的內容,也有介紹新內容的章節。
  然而,在撰寫第三版時,我改變瞭計劃,決定編寫一本擴充內容的第三版。第三版內容的廣度和範圍更類似於第一版,不過大部分內容都經過完全重寫。這個版本適當更新瞭第二版7章中的內容,並新加入瞭另外7章的內容。下麵是這本《密碼學原理與實踐》第三版總共14章的簡要大綱:
  第1章對簡單的“經典”密碼體製做瞭基本的介紹。這一章也介紹瞭本書中使用的基本數學知識。
  第2章介紹瞭Shannon對密碼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完善保密性和熵的概念,以及信息論在密碼學中的應用。
  第3章關注的是分組密碼。使用瞭代替置換網絡(SPN)作為數學模型來介紹現代分組密碼設計和分析的很多概念,包括差分和綫性分析,並側重於介紹基本原理。使用兩個典型的分組密碼(DES和AES)來闡述這些基本原理。
  第4章統一介紹瞭帶密鑰和不帶密鑰的Hash函數,以及它們在構造消息認證碼方麵的應用,側重於數學分析和安全性驗證。本章還包括瞭安全Hash算法(SHA)的介紹。
  第5章是關於RSA密碼體製,以及大量數論背景知識的介紹,如素性檢測和因子分解。
  第6章討論瞭公鑰密碼體製,如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ElGamal密碼體製。另外還有一些關於計算離散對數、橢圓麯綫和Diffie-Hellman問題的內容。
  第7章介紹的是數字簽名方案。介紹瞭很多具體方案,如數字簽名算法(DSA),還包括瞭一些特殊類型的簽名方案,如不可否認、fail-stop簽名方案等。
  第8章包含瞭密碼學中的僞隨機比特生成器。本章基於第一版的相關章節。
  第9章是關於身份識彆(實體認證)。本章第一部分討論瞭從簡單的密碼本原(primitive),如數字簽名方案或消息認證碼構造的方案。第二部分在第一版內容的基礎上介紹瞭特殊目的的“零知識”方案。
  第10章和第11章討論瞭各種不同的密鑰建立方法。第10章是關於密鑰分配,第11章介紹瞭密鑰協商協議。這兩章的內容比第一版內容豐富瞭很多(第二版不包含密鑰建立的內容)。這兩章比以前更加側重於安全模型和證明。
  第12章對公鑰基礎設施(PKI)做瞭總體的介紹,同時也討論瞭與PKI擁有同樣作用的基於身份的密碼學。這是一個全新的章節。
  第13章的主題是秘密共享方案。本章內容基於第一版的相應章節。
  第14章是一個全新的章節,討論瞭組播安全。包括廣播加密和版權保護。
  下麵是本書所有版本的特點:
  所有需要相應數學背景知識的地方都有很及時的介紹。
  對密碼體製非正式的描述都附帶僞代碼。
  使用瞭很多例子來闡述本書中大多數的算法。
  各算法和密碼體製的數學基礎都有很嚴格、很仔細的解釋。
  本書包含瞭很多習題,其中一些相當具有挑戰性。
  我相信這些特點使得本書用於課堂講授和自學都更加有用。
  在本書中,盡量按照符閤邏輯的、自然的順序安排書中的內容。有時讀者有可能為瞭集中瞭解後麵的某一內容而跳過前麵的章節。不過有幾章的內容確實非常依賴前麵的章節。下麵是一些重要的依賴關係:
  第9章使用瞭第4章(消息認證碼)和第7章的內容(數字簽名方案)。
  第13章的13.3.2節使用瞭第2章關於熵的結論。
  第14章使用瞭第10章(密鑰預分配)和第13章(秘密共享)的內容。
  還有很多地方,前麵章節介紹的數學工具會用到後麵的章節裏,但是應該不會造成課堂講授的睏難。
  決定介紹多少數學基礎知識,是編寫任何一本密碼學書籍最睏難的事情之一。密碼學是一個涉及麵廣的學科,需要若乾數學領域的知識,如數論、群環域理論、綫性代數、概率論和信息論。同樣也需要熟悉計算復雜度、算法和NP問題。在我看來,數學知識不夠是很多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密碼學時遇到睏難的原因。
  本書中盡量介紹遇到的數學背景知識,在大多數時候,都會詳細介紹用到的數學工具。但是如果讀者對基本的綫性代數和模運算有一定瞭解的話,是非常有幫助的。
  很多人指齣瞭第二版和第三版草稿中的錯誤,並對加入的新內容的選擇和內容的廣度提齣瞭有用的建議。特彆要感謝Carlisle Adams,Eike Best,Dameng Deng,Shuhong Gao,K.Gopalakrishnan,Pascal Junod,Torleiv Klve,Jooyoung Lee,Vaclav Matyas,Michael Monagan,James Muir,Phil Rose,Tamir Tassa和Rebecca Wright。與往常一樣,希望大傢能夠用勘誤錶的方式通知我,我會把它們放在一個網頁上。
  Douglas R. Stinson
  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市

《揭秘信息之鎖:從基礎到前沿的密碼學探索》 在這個數字時代,信息如同血液般在網絡的血管中奔湧,而保護這些信息免受窺探、篡改和僞造的責任,則落在瞭密碼學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科肩上。本書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座通往密碼學世界的堅實橋梁,從最基本的概念齣發,循序漸進地引領大傢深入理解那些守護我們數字生活安全基石的精妙算法和理論。 我們首先將一同迴顧密碼學的曆史長河,從古代的凱撒密碼、維吉尼亞密碼,到信息爆炸時代催生的現代加密技術,瞭解它們是如何隨著技術的發展而演進,以及在戰爭、商業和社會交往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通過追溯曆史,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當前密碼學體係的邏輯和必要性。 隨後,我們將聚焦於現代密碼學的核心——對稱加密。你將瞭解分組密碼,如AES(高級加密標準)的工作原理,理解它如何在密鑰的驅動下,將明文轉化為看似無意義的密文,並通過詳細的解密過程還原信息。我們將探討不同模式(如ECB, CBC, CFB, OFB, CTR)的應用場景及其優缺點,幫助你理解為何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選擇閤適的模式來滿足不同的安全需求。同時,流密碼,如RC4,也將作為對稱加密的另一種重要形式被介紹,讓你對其工作機製和安全性有一個全麵的認識。 進入非對稱加密的領域,你將接觸到公鑰密碼學的革命性思想。我們將深入剖析RSA算法,理解其基於大數分解睏難性的原理,掌握公鑰和私鑰的生成、加密和解密過程。此外,我們還會探討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協議,它如何使得通信雙方在不安全信道上安全地協商齣共享密鑰,為後續的對稱加密通信奠定基礎。橢圓麯綫密碼學(ECC)作為一種更為高效的非對稱加密技術,也將得到詳細的介紹,理解它如何在保證同等安全強度的前提下,顯著減小密鑰長度,從而提升性能。 數字世界中的信任是建立在可靠的身份驗證之上的。本書將詳細闡述哈希函數的原理,理解MD5、SHA-1、SHA-256等算法如何將任意長度的數據映射為固定長度的“指紋”,以及它們在數據完整性校驗、密碼存儲等方麵的廣泛應用。我們將探討哈希函數的安全特性,如抗碰撞性、抗原像攻擊性等,並解釋為何MD5和SHA-1已不再被推薦用於安全敏感的應用。 為瞭驗證信息的來源和完整性,數字簽名技術應運而生。你將學習數字簽名的生成過程,即如何利用發送方的私鑰對消息的哈希值進行加密,以及接收方如何利用發送方的公鑰進行驗證。我們將探討不同類型的數字簽名算法,以及它們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軟件分發等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 除瞭加密和簽名,密鑰管理也是密碼學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將探討各種密鑰管理策略,包括密鑰的生成、存儲、分發、更新和銷毀,以及公鑰基礎設施(PKI)的構建和運作。理解有效的密鑰管理是確保整個密碼學係統安全運行的關鍵。 隨著技術的發展,新的安全威脅和挑戰不斷湧現。本書也將適時介紹一些前沿的密碼學概念,例如: 零知識證明(Zero-Knowledge Proofs):它允許一方(證明者)嚮另一方(驗證者)證明某個陳述的真實性,而無需透露任何關於該陳述之外的額外信息。我們將初步瞭解其基本原理和潛在應用。 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它允許在加密數據上進行計算,而無需先解密。計算結果一旦被解密,將與在明文上直接進行計算的結果一緻。我們將探討其理論基礎和在隱私計算領域的巨大潛力。 後量子密碼學(Post-Quantum Cryptography):隨著量子計算的快速發展,現有的一些公鑰加密算法麵臨被破解的風險。本書將介紹一些正在研究中的、能夠抵抗量子計算機攻擊的新型密碼學算法。 本書的內容組織力求邏輯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我們不僅會解釋各種算法的數學原理,更會結閤實際應用場景,通過實例講解其在保護網絡通信、數據存儲、數字身份認證等方麵的具體作用。無論你是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網絡安全從業者,還是對信息安全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本書都將為你提供一個係統、深入且實用的學習路徑,助你掌握保護信息安全的強大武器。通過對密碼學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對其實踐方法的熟練運用,你將能夠更好地應對數字時代的安全挑戰,為構建更安全的網絡空間貢獻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為我這個對密碼學領域充滿好奇又略顯迷茫的學習者點亮瞭一盞明燈。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嚴謹的結構所吸引。書的開篇並非直接拋齣枯燥的公式,而是從密碼學的曆史淵源、基本概念入手,循序漸進地勾勒齣這個迷人學科的輪廓。作者用一種非常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瞭諸如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哈希函數等核心概念,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把握其精髓。例如,在講解公鑰加密時,作者並沒有止步於RSA算法的數學原理,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闡述其背後的思想,包括密鑰的生成、加密和解密過程,以及為什麼這種機製能夠實現安全的通信。我還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加密算法優缺點的對比分析,這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實際應用中,選擇哪種算法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比如安全性、效率、以及對特定場景的適應性。書中還涉及瞭數字簽名、密鑰管理等關鍵技術,這些內容對於理解整個密碼學體係的運作至關重要。我尤其喜歡作者在講解這些技術時,總是能結閤實際的例子,比如電子郵件的安全認證、SSL/TLS協議的工作原理,這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鮮活起來。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由密碼學構建的精密世界,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每一個步驟都邏輯嚴謹,讓我對信息安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

評分

我必須承認,在這本書之前,我對密碼學的理解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概念層麵,例如“加密”、“解密”之類的詞匯。然而,這本書以一種非常係統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我帶入瞭密碼學的核心。作者的敘述方式極為清晰,他能夠將一些復雜的數學概念,比如模平方根、離散對數、以及有限域等,用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公鑰密碼學基本原理的闡釋,它詳細地介紹瞭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的數學基礎,以及RSA算法的工作流程,這讓我徹底理解瞭“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精髓。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本書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密碼學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從早期的PGP加密到如今的TLS/SSL協議,再到區塊鏈技術中的加密應用,書中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我曾對HTTPS的工作原理感到好奇,而這本書則詳細地揭示瞭TLS/SSL協議如何利用數字證書和加密算法,為我們提供瞭安全的網絡通信環境。此外,書中對於密鑰管理和安全策略的討論,也讓我認識到,密碼學的安全並非僅僅依賴於算法本身,更需要閤理的部署和管理。

評分

當我翻開這本書時,我並沒有預設它會給我帶來多大的驚喜,畢竟關於密碼學的書籍市麵上並不少見。然而,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很快就打消瞭我的疑慮。作者在處理復雜的數學概念時,展現齣瞭高超的教學藝術。他能夠將抽象的數論原理,例如模運算、歐幾裏得算法、以及中國剩餘定理等,用清晰易懂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解釋清楚,使得即使是對數學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循序漸進地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離散對數問題在密碼學中應用的部分,它詳細闡述瞭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協議的工作原理,以及ElGamal公鑰加密係統的構造,這些都讓我對非對稱加密的魅力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更讓我驚喜的是,本書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介紹,而是將大量的篇幅用於討論密碼學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例如,書中詳細介紹瞭數字簽名在身份驗證和信息防篡改方麵的作用,以及各種加密協議的設計考量,如HMAC(基於哈希的消息認證碼)的構造和應用。它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在實際的網絡通信中,我們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加密和認證機製協同工作,以確保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評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將抽象的密碼學理論與生動的實際應用完美地結閤起來。作者在闡述諸如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哈希函數等核心概念時,總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恰當的比喻和圖示,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對RSA算法的講解,它不僅詳細介紹瞭RSA的數學原理,如歐拉定理和模冪運算,還深入分析瞭其安全性,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密鑰的長度和隨機性。更讓我欣喜的是,本書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討論密碼學在實際係統中的部署和挑戰。從早期電子郵件的安全認證,到現代網絡通信的安全協議,再到數據加密和存儲的策略,書中都有詳盡的論述。我曾對公鑰基礎設施(PKI)的運作機製感到睏惑,而這本書則詳細解釋瞭證書頒發機構(CA)的角色,以及數字證書的生成、驗證和吊銷過程,這讓我對網絡身份認證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密碼學並非高高在上的數學理論,而是支撐著我們數字世界安全運行的基石。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在於它對密碼學理論的深度挖掘和對其實踐應用的廣度覆蓋。我原本以為密碼學僅僅是關於加解密算法的數學問題,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它的內涵遠比這要豐富得多。作者在講解各種密碼學概念時,總是能追溯其理論根源,並深入到相關的數學分支,比如數論、代數等。例如,在介紹橢圓麯綫密碼學(ECC)時,書中對有限域上的離散對數問題進行瞭詳盡的闡述,這讓我理解瞭ECC為何能在密鑰長度相對較短的情況下提供與RSA相當的安全性,並且在性能上具有優勢。同時,本書在實踐層麵也給我帶來瞭巨大的啓發。它不僅僅局限於講解理論,而是花瞭大量篇幅去討論如何在實際係統中實現和應用這些密碼學原理。書中詳細介紹瞭數字簽名算法(DSA)、ElGamal算法等,並闡述瞭它們在身份認證和不可否認性方麵的作用。我還對書中關於密鑰管理和分發策略的討論印象深刻,這部分內容揭示瞭密碼學應用中一個非常關鍵但常常被忽視的環節。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更前沿的話題,比如同態加密和零知識證明,這讓我看到瞭密碼學在未來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計算方麵的巨大潛力。

評分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密碼學世界的大門,其內容之豐富,講解之詳盡,讓我受益匪淺。從最基礎的古典密碼,如凱撒密碼和維吉尼亞密碼,到現代的對稱加密算法,如DES和AES,再到非對稱加密算法,如RSA和ECC,書中都進行瞭深入的闡述。我特彆喜歡作者在介紹每個算法時,都會對其數學原理、安全性分析以及實際應用進行詳細的講解。例如,在介紹AES時,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其輪函數和密鑰擴展過程,還對不同工作模式(如ECB、CBC、CTR等)的安全性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優缺點。此外,本書對於哈希函數和數字簽名算法的介紹也十分精彩,特彆是對SHA-256、SHA-3以及ECDSA等算法的講解,讓我對數據完整性校驗和數字身份認證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還涉及瞭許多與密碼學相關的實踐性問題,如密鑰管理、安全協議的設計和分析,以及一些新興的密碼學技術,如多方安全計算和差分隱私等,這都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它讓我明白,密碼學是一門充滿活力且不斷發展的學科,它在保護我們數字世界的安全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評分

這本書是我在深入學習信息安全領域時遇到的一個裏程碑。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為我提供瞭關於密碼學的全麵而深入的知識。作者在講解各種加密算法時,總是能夠追溯其理論的根源,並詳細介紹其數學原理和安全性分析。我特彆喜歡書中對AES算法的詳細講解,它不僅描述瞭AES的各個組成部分,如字節替代、行移位、列混閤和輪密鑰加,還對不同密鑰長度和工作模式下的安全性進行瞭深入的分析,並給齣瞭相應的優缺點。此外,書中對哈希函數和數字簽名算法的介紹也十分精彩,特彆是對SHA-256、SHA-3以及ECDSA等算法的講解,讓我對數據完整性校驗和數字身份認證有瞭更清晰的認識。讓我驚喜的是,本書還花瞭很多篇幅去討論密碼學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從網絡通信安全協議(如TLS/SSL)到數據存儲安全,再到數字貨幣(如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如區塊鏈),都有涉及。它讓我明白,密碼學並非孤立的技術,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並且在不斷發展和創新。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思維方式的轉變。作者在講解密碼學原理時,總是能夠引導讀者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算法背後的邏輯和安全性考量。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數論在密碼學中應用的闡述,比如模運算、歐幾裏得算法、以及中國剩餘定理等,這些基礎概念的清晰講解,為我理解更復雜的加密算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在介紹對稱加密算法如AES時,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其工作流程,還深入分析瞭不同模式(如CBC、CTR)下的安全性差異,這讓我認識到,算法的選擇與使用方式同樣重要。更令我驚喜的是,本書在理論講解的同時,也花費瞭大量的篇幅去討論密碼學在實際係統中的應用。例如,書中詳細介紹瞭數字簽名在身份認證和不可否認性方麵的作用,以及哈希函數在數據完整性校驗中的重要性。它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在進行網絡通信時,我們會看到諸如TLS/SSL這樣的協議,以及為什麼我們需要對接收到的文件進行校驗。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密碼學在構建可信數字世界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評分

作為一名對信息安全領域充滿熱情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闡述密碼學原理並結閤實際應用的著作,而《密碼學原理與實踐(第三版)》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從基礎的密碼學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復雜的加密算法和安全協議。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每個算法時,都會從其數學原理、安全性分析以及實際應用場景等多個維度進行闡述,這使得我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麵和深入。例如,在介紹AES算法時,書中不僅詳細描述瞭其字節替代、行移位、列混閤和輪密鑰加等操作,還對不同密鑰長度和工作模式下的安全性進行瞭細緻的分析,並且舉例說明瞭AES在文件加密、網絡通信等場景下的應用。本書還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公鑰基礎設施(PKI)的概念和運作方式,包括證書的頒發、驗證以及吊銷等流程,這對於理解現代信息安全體係至關重要。另外,書中對於一些安全協議的介紹,比如PGP(Pretty Good Privacy)在電子郵件加密和簽名方麵的應用,以及TLS/SSL協議在Web安全中的作用,都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認識到,密碼學並非孤立的技術,而是與其他安全機製協同工作,共同構建瞭我們所依賴的數字世界的安全基石。

評分

對於我而言,這本《密碼學原理與實踐(第三版)》並非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通往信息安全殿堂的“武林秘籍”。書中對於加密算法和協議的深入剖析,其細緻程度遠超我的想象。作者在介紹諸如DES、AES、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等經典算法時,不僅給齣瞭詳細的數學推導,還穿插瞭大量的圖示和僞代碼,這使得理解過程變得無比順暢。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於不同算法的安全性分析,例如對於DES的暴力破解方法,以及AES在不同模式下的安全性考量,這些內容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某些算法會被淘汰,而另一些則經久不衰。更令人稱道的是,本書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講解密碼學在實際應用中的部署和挑戰。從網絡通信的安全協議,到數據存儲的加密方案,再到數字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書中都有涉及。我曾對如何確保在綫交易的安全感到睏惑,而本書則詳細解釋瞭SSL/TLS協議如何利用公鑰和對稱密鑰協同工作,從而為我們提供安全的網頁瀏覽體驗。此外,書中關於哈希函數的介紹,特彆是SHA-256等算法的應用,也讓我對數據完整性和身份驗證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密碼學並非高不可攀的數學遊戲,而是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麵麵的關鍵技術。

評分

經典教材,非常好,值得好好一讀

評分

挺專業的一本教材,值得參考學習。

評分

1234567890

評分

幫彆人買的,應該還可以

評分

書品相好,京東快遞就是快,很貼心,又實惠。

評分

本來想買本科普一點的入門看的,沒想到這麼專業,十足的大學教材範兒。十分適閤搞學術研究的童鞋!

評分

快遞很快,書很好,好評

評分

搞活動時買的,比較實惠,挺不錯的一本書

評分

區塊鏈技術從密碼學開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