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和《西北史地论丛》两部名著为底本,从黄文弼先生的全部历史研究和考古著作中选择重要的论述部分,摒除图版、说明以及一些次要繁琐的部分,编选而成。作者在进行历史论述时往往包含着他所亲身考察的地理、考古内容,而在他的考古著作中又往往包含着他的历史、地理研究心得。本书将史学、地理学和考古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融通为一,以体现作者研究的主要特色。
黄文弼(1893~1966),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字仲良。湖北省汉川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三月初八(4月23日),1966年12月18日在北京病逝。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到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并于1927~1930年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内蒙古、新疆考察活动。1934~1937年任西北科学考察团专任研究员,1935年又以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身份派驻西安任办事处主任,进行整理碑林等工作。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北联合大学和四川大学教授,又任西北大学历史、边政两系主任。1947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黄文弼4次去新疆考察,对西北史地和新疆考古的研究卓有贡献。黄文弼的著作有:《高昌陶集》(1934)、《高昌砖集》(1951增订)、《罗布淖尔考古记》(1948)、《吐鲁番考古记》(1954、1958)、《塔里木盆地考古记》(1958)、《新疆考古发掘报告》(1983)、《西北史地论丛》(1981)等。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成功地将浩如烟海的西域研究成果,提炼成了几条清晰的主线。我特别欣赏它对“身份认同的变迁”这一主题的处理。不同于以往将西域视为一个静止地点的论述方式,这里的文章着重探讨了居住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各个族群,其文化身份是如何在佛教、祆教、摩尼教乃至后来的伊斯兰教的冲击与融合中不断重塑的。作者们非常擅长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比如对几篇关键碑铭的细致解读,揭示了地方精英阶层在维护自身文化特殊性与融入更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种对动态过程的关注,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过去是什么”,而是告诉你“过去是如何变成现在的样子的”。对于我这种对社会变迁理论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案例研究简直是宝库。虽然个别章节的语言风格偏向于严谨的学术论述,略显晦涩,但通过细致的梳理和对比不同学者的观点,最终呈现出的知识密度和思考深度是其他任何读物无法比拟的,它迫使你停下来,反复思考那些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评分阅读体验的流畅度上,这本书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远超我预期的“学术丛书”的刻板印象。通常这类汇编,不同作者的风格差异极大,读起来像在不同人的讲座间来回切换,体验比较割裂。然而,这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似乎在编纂时就注意到了整体的和谐统一。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与绿洲生态”这组专题中,即便作者更换了好几位,文章之间的过渡和论证的递进感依然保持得相当好。他们似乎共享了一套基本的学术语言和问题意识框架。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篇关于古代喀什河流域水系变迁的论文,它结合了遥感图像分析和古代文献记载,得出的结论既有扎实的实证支撑,又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对当代水资源分配的启示。这不仅仅是历史研究,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位,纸张和印刷质量上乘,作为一本值得珍藏的学术读物,它在形式上也体现了对内容的尊重。
评分如果要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那一定是它在纠正传统史观方面的力度。长久以来,我们对西域的理解,常常被简化为单一的军事或贸易走廊的叙事。但本书的几篇重量级文章,通过对中亚汗国时期边缘地带的精微考察,彻底颠覆了这种线性的看法。例如,其中一篇关于粟特商人跨国贸易网络的论文,清晰地描绘了一个比我们想象中要早得多、也复杂得多的全球化雏形。它不再把粟特人仅仅看作是中介,而是视为一种拥有自己独特文化资本和商业策略的“文化传播者”。作者们细致地分析了粟特语在不同地区的行政和商业文献中的使用频率,这种微观的证据链条非常有说服力。这本书的贡献在于,它将西域从“中国疆域的边陲”这一固定的地理标签中解放出来,还原为一个充满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历史舞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西方文明的熔炉。它为理解多中心的世界历史提供了极佳的个案研究。
评分这本《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西域史地考古论集》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西域历史文化认知的全新一扇窗。我一直对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融非常感兴趣,但总感觉现有的通俗读物在深度上有所欠缺。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探险,深入挖掘了那些被历史尘埃掩盖的细节。比如,它对楼兰古城的最新考古发现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梳理,不仅仅是罗列出土文物,更重要的是,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时空叙事框架,让我仿佛能亲眼看到那个曾经辉煌的绿洲文明是如何兴盛、衰落,又如何与周边的多个古老民族发生互动。作者的考据功夫令人赞叹,引用的文献资料横跨中、英、法等多语种,显示出极高的学术素养。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并未固步自封于传统的“中原视角”,而是大胆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地理学、气候学甚至人类学的一些新理论引入对西域社会形态的分析中。读完后,我对西域不再仅仅停留在“沙漠”、“驼队”的刻板印象上,而是看到了一个复杂、多元、充满活力的古代世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实现了将前沿学术研究转化为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中亚历史地理的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案头必备之作。
评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需要反复阅读和深入思考的作品集。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地在睡前翻阅的休闲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精力去理解其复杂的论证结构和密集的史料支撑。然而,一旦你沉下心来,回报是巨大的。我发现自己经常需要查阅地图和参考书来跟上作者的思路,但这恰恰说明了它的价值——它激发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而不是提供一个现成的、无需质疑的结论。这本书的学术水准无疑是国内研究西域历史地理领域的顶尖水平,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学界对这一宏大课题最前沿、最审慎的思考。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的历史或考古研究者,这本书是必读的;如果你是一位对历史有强烈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建议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带上笔记本,因为你将获得远超预期的智识收获,它会重塑你对古代欧亚大陆互动的认知框架。
评分阅读大师经典,向大师致敬!
评分西域史地考古论集都不错。基础书
评分《西域史地考古论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关注很久了,趁京东满减活动果断下单订购,终于入手,感谢京东。
评分这套书不太值得购买,名过于时。
评分3、《无从毕业的学校》以布面精装的形式出版,阅读收藏两相宜。
评分晒图啦啦
评分书真的很不错,快递的速度也很快。
评分书印刷质量不错,价格便宜。
评分京东现在服务越来越差了,买本书收到都要半个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