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社会大众,尤其是创业青年以及对科技界、对特斯拉、对马斯克感兴趣的读者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埃隆·马斯克,这位贝宝、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的创始人,从来就不缺乏争议,有人说他洞见未来,有人说他疯狂愚蠢,有人说他是天才的资本家,有人说他是政府津贴大骗子……不过,谁都不能否认,他有着远超常人的影响力和抱负。
从电动汽车到火箭,从线上支付到太阳能,他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建立起了一系列先锋企业。马斯克的每个计划听起来都像痴人说梦,个人火箭发射成功,电动超级跑车大卖,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接二连三地实现。特斯拉之于汽车,就像苹果之于手机。他是继乔布斯之后,硅谷走出的又一个“神”,而他想要“死在火星上”。
正如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评价一样,“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但他干的是别人想都想不到的事”。
内容简介
埃隆·马斯克,也许你不认识,不过他的特斯拉汽车你一定知道。他的职业生涯如万花筒般绚烂,他的科技王国版图辽阔,他用特斯拉、贝宝、SolarCity、SpaceX颠覆了汽车、互联网金融、新能源、航天领域,他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行业洞察力,他是孤注一掷的冒险家……
本书用生动风趣的语言,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全方位还原了马斯克事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故事,归纳了马斯克在创业秘诀、选择合作伙伴、培育企业文化、确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人们深入了解马斯克打开了一扇大门,真正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全,人错我准”。
乔布斯已走,钢铁侠不在。马斯克,这个比乔布斯更伟大的“现实版钢铁侠”,正在用他疯狂的大脑,拽着这个世界向前!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乔布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马斯克改变了一切!
——《时代周刊》
在我们眼中,埃隆·马斯克就是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米卢诺维奇,科技股票分析师、美林证券常务董事
如果我们不谨慎对待,特斯拉会前所未有的改写游戏规则。
——史蒂夫·葛斯基,通用集团副主席
和埃隆·马斯克比起来,我们干的好像都是别人能干的事情,但他干的别人想都想不到。
——雷军,小米科技CEO
我想,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跟随着他走进地狱,从火中取栗……埃隆身上展现出的是我见过的令人折服的领导力。
——多莉·辛格,SpaceX专利部门负责人
目录
第1章 从南非到美国 |1
1.1 南非富二代 |2
1.1.1 家族传奇故事 |2
1.1.2 天才小书虫 |6
1.1.3 玩玩马斯克制作的游戏 |10
1.1.4 惨绿的中学时代 |13
1.2 加拿大的苦逼岁月 |15
1.2.1 说走就走的旅行 |16
1.2.2 皇后大学的“火箭人” |18
1.3 又一个美国大学辍学生 |24
1.3.1 就读巴菲特的母校 |25
1.3.2 网景伤了小马的自尊 |30
1.3.3 涉嫌履历造假? |31
第2章 初试牛刀 |33
2.1 创业之始:Zip2 |34
2.1.1 铿锵三人行 |34
2.1.2 马斯克被排挤 |39
2.1.3 与CitySearch牵手未遂 |43
2.1.4 康柏收购Zip2 |45
2.1.5 Zip2侵权纠纷 |47
2.2 贝宝之战 |49
2.2.1 X.com的内乱 |49
2.2.2 康菲尼迪叫板X.com |54
2.2.3 哈里斯遭遇逼宫 |61
2.2.4 好奇差点害死猫 |65
2.2.5 马斯克被驱逐 |66
2.2.6 一波三折的IPO |72
2.2.7 eBay收购贝宝 |76
第3章 “太空的士”SpaceX |79
3.1 疯狂飞天梦 |80
3.1.1 假期要钱又要命 |80
3.1.2 混在火星协会 |81
3.1.3 “火星绿洲”项目 |84
3.2 SpaceX公司横空出世 |87
3.2.1 该死的俄罗斯老毛子 |87
3.2.2 旧仓库内诞生出新公司 |91
3.2.3 招兵买马组建“杂牌军” |94
3.3 十年磨一“箭人” |98
3.3.1 Duang!猎鹰1号掉了 |98
3.3.2 谁说事不过三? |103
3.3.3 开创美国商业航天时代 |106
3.3.4 差点儿挂掉奥巴马的电话 |109
3.4 马斯克的绝世大招 |115
3.4.1 “为什么美国可以击败中国” |115
3.4.2 火箭悬停不是传说 |117
3.4.3 上天容易入地难 |118
3.4.4 民告官:SpaceX诉美国空军 |121
第4章“电动车神”特斯拉 |129
4.1 特斯拉闪亮登场 |130
4.1.1 斯特劳贝尔的电池经 |130
4.1.2 特斯拉的诞生内幕 |133
4.1.3 拉马斯克下水 |138
4.2 开山之作Roadster |143
4.2.1 千呼成唤始出来 |143
4.2.2 Roadster华丽亮相 |146
4.2.3 特斯拉上演《甄嬛传》 |149
4.2.4 神奇的“升级套餐” |156
4.3 划时代的Model S |160
4.3.1 霍兹豪森入主特斯拉 |160
4.3.2 Model S首秀 |166
4.3.3 纳斯达克敲钟 |168
4.3.4 首辆Model S交付 |171
4.3.5 终结“电池续航焦虑症” |172
4.3.6 释放“提坦之神” |175
4.4 特斯拉,路在何方 |177
4.4.1 Model X深陷“鹰翼门” |178
4.4.2 特斯拉的SEX之痛 |179
第5章 “屋顶轻骑兵”SolarCity |181
5.1 SolarCity的诞生 |182
5.1.1 水下曲棍球员林登·莱夫 |182
5.1.2 脑洞大开的火人节 |186
5.1.3 租个屋顶来发电 |188
5.1.4 上市之路 |191
5.2 SolarCity的舵手 |194
5.2.1 表弟眼中的马斯克 |194
5.2.2 肥水不流外人田 |197
5.2.3 储能改变世界 |199
第6章 马斯克的“中国缘” |201
6.1 在中国“爬行”的特斯拉 |202
6.1.1 特斯拉遭遇碰瓷专家 |202
6.1.2 一个公道的价格 |212
6.1.3 马斯克的“中国合伙人” |215
6.2 马斯克三顾中国 |217
6.2.1 打前站的吴碧瑄 |217
6.2.2 与政府的亲密接触 |220
6.2.3 闹心的交车仪式 |222
6.2.4 被玩残的中国首秀 |226
6.2.5 大不同的故地重游 |229
6.3 马斯克面前的中国墙 |233
6.3.1 动荡的中国区高层 |233
6.3.2 特斯拉天猫网店乌龙事件 |240
6.3.3 与王传福“撕名牌” |246
第7章 马斯克的疯狂生活 |248
7.1 跨界英雄的另类土豪生活 |249
7.1.1 探访马斯克的豪宅 |249
7.1.2 与乔布斯的一面之缘 |251
7.1.3 电影执行制品人 |253
7.1.4 演员的自我修养 |255
7.1.5 社交控马斯克 |260
7.2 疯狂的未来 |264
7.2.1 超级高铁动真格了 |265
7.2.2 全电动超音速飞机 |270
7.2.3 水陆两栖潜艇汽车 |271
7.2.4 人工智能潜力堪比核弹 |272
7.2.5 太空互联网挑战运营商 |275
7.2.6 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梦 |276
第8章 马斯克的成功之道 |281
8.1 马斯克的创业法则 |282
8.1.1 要和优秀的人一起合作 |282
8.1.2 成功的人更努力 |285
8.1.3 创新改变世界 |287
8.1.4 做对的事,无关“钱景” |289
8.1.5 九死一生的坚持 |295
8.2 工作现场有神灵 |299
8.2.1 工厂里要建“溜光大道” |299
8.2.2 机器人当家的超级工厂 |303
8.2.3 奔跑吧,员工! |307
8.3 马斯克的朋友圈 |314
8.3.1 仗义的戴姆勒 |314
8.3.2 闪婚闪离的丰田 |317
8.3.3 成功逆袭的松下 |321
8.3.4 惺惺相惜的谷歌 |323
8.4 像马斯克一样思考 |327
8.4.1 “第一性原理”包打天下 |328
8.4.2 特斯拉的“三步走”战略 |330
8.4.3 谁说专利不能开放 |333
参考文献 |338
前言/序言
《硅谷的炼金术:从码农到科技巨头的商业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聚焦于单一的商业人物或某一特定公司的发展历程,而是深入剖析了过去三十年间,全球科技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位颠覆性企业家及其背后的商业思维、管理哲学以及对社会形态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科技赋能”这一概念是如何从一个技术名词演变为重塑经济结构、文化景观乃至人类生活方式的核心驱动力。 第一部分:代码与梦想的起点——早期创新者的拓荒时代 本部分着眼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后,那些奠定现代科技帝国基石的先驱们。我们不关注那些耳熟能详的成功故事,而是聚焦于那些在“不可能”的领域中艰难前行的开拓者。 一、 基础设施的构建者:云服务与数据洪流的奠基 我们将探讨那些在幕后默默耕耘,将个人电脑和局域网连接到全球的工程师群体。这不仅仅是关于硬件的迭代,更是关于一种全新的“连接”范式的确立。书中详细分析了早期分布式计算的架构难题,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协议和低成本硬件的结合,为后来的应用爆发准备了肥沃的土壤。我们考察了早期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在商业模式上的挣扎与突破,特别是他们如何平衡前期的巨额投入与后期的规模效应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壁垒的构建、数据中心选址的战略考量,以及早期的安全协议设计,都构成了现代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 二、 消费互联网的第一次浪潮:内容所有权与用户体验的博弈 在宽带普及的初期,内容的分发权成为了新的战场。本部分将聚焦于那些试图颠覆传统媒体发行渠道的先驱者。他们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免费获取信息的时代,建立可持续的商业闭环?我们深入研究了早期的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尝试,以及这些尝试如何最终在用户体验的巨大压力下,演化为更灵活的订阅制和广告驱动模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容组织逻辑:一种是基于目录和人工编辑的中心化推荐,另一种是基于用户行为和算法迭代的去中心化聚合。这两种逻辑的对撞,为后续的社交媒体生态奠定了最初的冲突点。 第二部分:重塑物理世界——跨界整合的挑战与机遇 进入新千年后,科技公司的触角开始从虚拟空间伸向实体经济,试图用软件定义一切。这部分重点分析了那些敢于进入传统壁垒高筑的行业的创新者。 一、 供应链的数字化革命:效率与精益生产的悖论 我们考察了那些致力于优化物流和库存管理的科技企业。这不是简单地用软件取代纸质单据,而是对整个供应链环节的实时感知和预测能力。书中详细剖析了“即时制造”(Just-in-Time)理念在数字信息时代如何被重新诠释,以及物联网(IoT)技术如何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我们分析了早期工业自动化面临的兼容性难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危机,以及如何通过建立行业标准联盟来克服传统制造商的抵触心理。这部分内容侧重于技术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物理难题时的复杂性。 二、 人机交互的范式转移:从键盘到直觉反馈 界面设计不再是美学问题,而是效率和普及率的关键。本部分深入探讨了从桌面操作系统到移动计算环境的转变过程。我们分析了多点触控技术背后的传感器科学、芯片制程的进步,以及操作系统内核如何为处理高并发、低延迟的用户输入而进行深度重构。更重要的是,我们研究了这种新的交互方式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对“工具”的认知,使得复杂的计算能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这涉及到人机工程学、认知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深度。 第三部分:未来已来——风险资本、伦理困境与治理难题 在企业规模空前扩张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的权力和责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本部分聚焦于后期的复杂性挑战。 一、 资本的野心与技术的边界 本书讨论了风险投资(VC)在推动科技发展中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加速了创新周期的迭代;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催生出对短期回报的过度追求,从而挤压了基础研究和长期战略的生存空间。我们分析了“独角兽”现象背后的估值模型,以及这种快速膨胀的资本结构对企业文化和创新持久力的影响。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区分“破坏性创新”和“市场投机”,以及监管机构在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财富集中时,其工具箱的局限性。 二、 算法的偏见与社会的重构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成为核心生产力,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成为了新的伦理战场。我们详细考察了训练数据中的内在偏见是如何被放大并固化到决策系统中的。本书对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数据隐私和算法解释权的不同态度,并分析了技术人员在设计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系统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部分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当技术解决问题的效率无限提高时,我们如何确保它仍然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而不是固化现有的不平等? 结语:下一代科技革命的潜在图景 本书最后展望了在生物技术、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科学等领域可能出现的下一轮颠覆浪潮。我们认为,真正的颠覆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跨学科思维、对基础物理和生物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种对失败的持续宽容。成功的科技领袖,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构建一个能够不断自我修正、持续学习的组织体系,而非仅仅依赖某一项已有的专利技术。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帮助读者理解,科技进步的本质,是对已知边界的持续试探和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