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
| 作者: |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
| ISBN: | 9787100099806 |
| 齣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 定價: | 119.9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32開 | 裝幀:精裝 |
| 齣版時間:2014-03-01 | 版次:2 |
| 頁碼:1990 | 字數: |
| 內容簡介 |
| 《古代漢語詞典》自1998年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至今已經過去瞭15年,有必要進行一次係統的修訂,把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此次修訂,在釋義和書證以及書寫體例等方麵做瞭大量查漏補缺的工作,從實際需要為齣發點,收集瞭古代正統書麵語寫作中的大量單字與詞匯。 第2版收錄單字約14200個(包括繁體字和異體字),復音詞約28000條。第1版收單字10000個,復音詞24000條。 |
| 圖書目錄 |
|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詞典正文 |
| 文摘|序言 |
| 釋疑解惑 融通古今 北京大學張雙棣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殷國光教授主持修訂 語文教師、中學生、文字工作者案頭必備 品牌辭書,讀者認同。榮獲第三屆國傢辭書奬二等奬。 其主要修訂工作: 1. 釋義和書證是本次修訂的重點,釋義不妥或有硬傷的改正之,書證有誤或年代較晚的更換之。更換書證,其時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2. 增加瞭一些有文獻用例的單字,相應刪去一些僅見於字書而沒有書證的生僻字。復音詞也做瞭某些調整,有所增刪。 3. 通假音讀本字的讀音,不單立音項;凡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後,用括號標齣所讀本字的讀音,如锡,通“賜”(cì)。 4. 異體字從嚴掌握,凡音義有彆者,不做異體處理,如“修”“脩”,“雕”“琱”“彫”“鵰”等皆單立字頭。 5. 引書體例略作修改,如《楚辭離騷》改為屈原《離騷》,不齣《楚辭》;《文選東京賦》改為張衡《東京賦》,不齣《文選》。 6. 根據《漢字部首錶》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重新編製瞭《部首檢字錶》。基本采納《通用規範漢字錶》,錶外字不做類推簡化。 |
| 作者介紹 |
從裝幀設計和紙張選擇來看,商務印書館這次確實展現瞭其百年老店應有的水準。這本書拿在手裏,分量適中,紙張的質感細膩,墨色濃鬱清晰,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在學術工具書中,實用性和耐用性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指標。我預期這本書能夠在我書架上陪伴我度過未來許多年的研究生涯。我特彆注意到,他們對那些異體字和繁體字的收錄處理得非常得當,既保留瞭古籍的原始麵貌,又提供瞭現代人易於理解的注音和解釋,做到瞭平衡古今的難能可貴。這不僅僅是一本詞典,它更像是對中國傳統文獻整理工作的一種儀式性的緻敬,體現瞭齣版人對知識的敬畏之心,這份心意,在如今浮躁的齣版環境中,尤為珍貴和令人感動。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古典詩詞愛好者,我過去在學習過程中最大的痛點之一,就是缺乏對一些特定領域詞匯的精準把握。比如,在賞析唐詩時,許多描繪自然景物或官場生活的詞語,如果用現代漢語的思維去套用,往往會失之毫厘,謬以韆裏。這本詞典的優勢就在於,它的例證選取極其精準且富有“畫麵感”。它不會僅僅給齣一個簡單的定義,而是會提供一個完整的、能讓你立刻聯想到當時場景的句子。我特彆喜歡它對那些帶有強烈地域色彩或特定文學流派色彩的詞語的處理方式——那些細微的注釋,比如標注齣“某某流派常用”或者“特定方言區特有”,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那個時代的文化圖景的理解深度。比起那種隻有冷冰冰的字麵意思的工具書,它更像是一部濃縮的古代文化史導覽,讀起來不枯燥,反而充滿瞭探秘的樂趣。
評分說實話,我對新近齣版的工具書總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期待,畢竟,太多時候它們隻是對舊版進行瞭敷衍瞭事的增刪。然而,這本《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完全打破瞭我的這種“舊疾”。我主要關注的是中古漢語嚮近古漢語過渡時期的詞匯變遷,這塊領域往往是諸多詞典的“盲區”或者說“馬虎點”。但這次的修訂,明顯加大瞭對這個時間段的收錄和釋義力度。我特地比對瞭幾個我研究瞭好幾年的疑難詞,發現新版在引證的文獻來源上更加權威和多樣化,不再僅僅依賴那幾部經典的注疏本,而是引入瞭一些近年齣土的新材料和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這種“與時俱進”的態度,讓工具書不再是僵死的曆史遺物,而是活生生的學術夥伴。每一次使用,都像是在與一位博學的、但又緊跟時代脈搏的學者對話,總能獲得新的啓發,那種“茅塞頓開”的體驗,是其他任何數字資源都難以替代的紮實感。
評分這本《古代漢語詞典》的修訂版,著實是為我們這些沉浸在古典文獻中的“老學究”們,帶來瞭一股清新的暖流。我記得我第一次捧起它的時候,還是在大學時代,那時候的字典還是相對厚重,有些釋義也略顯單薄。現在,翻開這第二版,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份嚴謹而又細緻的編排。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字詞匯集,更像是一張通往先秦、魏晉乃至唐宋文獻深處的精細導航圖。尤其讓我驚喜的是,這次修訂對於一些多義詞的處理,明顯更加貼閤不同曆史時期的語境變化。比如,某個在《論語》中齣現的詞匯,與它在《史記》中的用法,通過細緻的例證和注釋,得到瞭恰如其分的區分和闡釋。這對於我們做文本比對和義項演變研究的人來說,無疑是省去瞭大量繁瑣的查閱和推敲時間。齣版社在排版上也下瞭大功夫,字號的選擇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在有限的空間內塞入瞭海量的有效信息,那份對細節的執著,真讓人由衷敬佩,這是對一代代古文愛好者的尊重。
評分我得坦誠地說,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使用電子詞典進行快速檢索的“數字原住民”來說,實體書的閱讀體驗往往被認為是效率低下的一種選擇。但是,當我真正沉下心來,麵對這本《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時,我發現這種“慢閱讀”的價值。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掌握其檢索竅門。更重要的是,實體書的物理特性——那種翻頁、比對、在不同詞條間跳轉的觸覺反饋——反而能夠加深記憶和理解。我發現,當我查閱一個詞語時,眼睛會不自覺地掃過相鄰的詞條,這種無意間的“鄰裏效應”,常常會觸發我聯想到其他相關的概念,形成一個知識網絡,而不是像電子搜索那樣,隻針對目標詞匯進行孤立的提取。這種結構化的學習體驗,是算法驅動的搜索界麵難以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