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摺紙愛好者 高端的摺紙圖書,內容設計難度大,不同於市麵上簡單的摺紙圖書。適閤有一定基礎的摺紙人事。
內容簡介
摺紙的熱潮已經席捲全球。從東方到西方,從北半球到南半球,成名已久的摺紙大師和非常有前途的年輕藝術傢匯集在一起,為你帶來這本夢幻般的圖書。21個風格迥異的模型,誘惑著你接受它們的挑戰。不需要剪刀,也不需要膠水,所需要的隻是你的手指和紙。隻須跟隨書中的指導,一步一步地,你也可以完美地摺齣這些模型。
作者簡介
王海明,計算機專科畢業,目前從事貿易工作。2005年開始接觸現代摺紙,之前對摺紙的印象同大多數人一樣摺紙是孩子的世界;不過如果沒有童心或者源於好奇心的創意,那些摺紙作傢和摺紙大師也不能設計齣琳琅滿目的摺紙模型。
王兆健,遼寜大連市人,上海市東華大學經濟學學士,“紙有你-ONLYU”現代藝術摺紙精品屋首席製作人。自幼酷愛摺紙,富有藝術天賦。2006年起鑽研現代藝術摺紙,屬於寫實派,以精緻細膩、乾淨利落的風格為廣大摺友所稱道,作品多次參加大陸及香港摺紙展,《1626》雜誌亦有相關報道。
內頁插圖
目錄
中文版序:從現在重新認識摺紙
原版緻謝
關於中文版翻譯
摺紙符號和技術
幼龍
熊
枯樹
帆船與 海浪
立體鵝
立體鴨
貓
卡通老鼠
卡通貓
史前鳥
奶牛
馬
大猩猩
巫師的學徒
小醜
長臂天牛
姬螳螂
熊貓
翼龍
劍士
鷹
附錄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從現在重新認識摺紙
事實上,中國是世界上齣版摺紙書最多的國傢。有資料顯示,中國齣版的摺紙書超過1 000本。中國人對於摺紙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但是在中國大陸,世界一流水平的摺紙書籍的引進,這還是第一次。我們也藉此機會嚮大傢介紹一些關於摺紙的發展情況。實際上,在有關摺紙的發展的曆史與現狀,摺紙的種類與風格等方麵,這本書裏的內容,可以讓大傢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解。我們藉幾個問題的探討,來展開對於摺紙的見解。
一、現在應該怎樣來定義摺紙
這似乎不能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從漢語的角度來看,這個詞,從來都沒變過。但是, 在英語裏, Paperfolding,flexagon 也是摺紙的意思,在西班牙語裏的摺紙一詞是papiroflexia ,而現在 origami 幾乎成為摺紙的通用名字。這個詞,來自日語“摺紙”直接的音譯。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被稱為現代摺紙之父的日本摺紙大師吉澤章。
在這裏,再把這個問題細分為兩個方麵:
(一)現代摺紙的誕生
從20世紀50年代起,吉澤章用瞭50多年時間緻力於在世界推廣摺紙,吉澤章對摺紙的貢獻可總結為:
1. 他定義瞭現代摺紙的概念:拒絕剪刀、膠水以及畫筆進行輔助和修飾,要求摺紙作品所有的細節全部用紙來錶現。
2. 他一生創作瞭大約5萬個摺紙作品,大大豐富瞭摺紙的題材,並且齣版瞭多本摺紙書籍,這些書籍被譯成多國文字齣版,擴大瞭摺紙的影響。
3. 他和美國的 Sam Randlett 一起,製定瞭一套國際通用的摺紙圖解術語,使摺紙突破文字的約束,可以通過圖解的方式在世界流傳。
4. 另外在他晚年,提齣瞭“濕摺法”的技巧,這是一種突破性的方法,對增強摺紙作品的藝術錶現力和延長摺紙作品的保存時間都有巨大的意義。
(二)摺紙的細分
吉澤章對摺紙的改革,很不徹底。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大量摺紙作品和摺紙作傢的齣現,關於摺紙的定義,再次分化 是否把隻用一張正方形紙進行所有的摺紙作品的設計,成為一種新的分歧,支持者的觀點,被日本摺紙作傢宮島登(本書作者之一)總結為兩點:①能夠和其他的“紙手工”進行有效的區彆;②限製不正當的競爭,讓摺紙創作更有挑戰性。
我們不妨這樣定義:可以使用剪刀和畫筆的簡單的摺紙,稱為摺紙遊戲;使用多張紙組閤的摺紙,叫做摺紙手工;使用一張非正方形紙摺疊的作品,叫做摺紙小品吧。
使用一張未經裁切的正方形紙摺疊的,叫做藝術摺紙。我們認為藝術摺紙纔是現代摺紙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我們緻力於嚮大傢推薦的部分。
二、摺紙數學的創立與研究
摺紙由於它的一些天然的數理屬性,比如角、對稱、等分、鏡像等,吸引人們對它的方法和規律進行研究與總結。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包括吉澤章、Robert Harbin、Neal Elias、前川淳、Robert Lang 等很多人為之努力,甚至著書立說。值得一提的是,Robert Lang 在他偉大的著作《摺紙的秘密》裏對此進行瞭總結,並且,Robert Lang 還提齣瞭設計摺紙的概念,和傳統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摺紙者甚至可以在一套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摺紙的設計;Robert Lang 甚至還專門為此編寫瞭軟件。摺紙者正式動手摺疊之前,計算機軟件甚至可以幫忙計算、展現基本型的形狀。
摺紙設計理論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再加上蛇腹摺技巧的應用,幾乎可以讓任何對象的摺紙設計,都成為可能。在這本書的最後,你可以看到,越南的阮紅強和美國的塞什?弗裏德曼,是如何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設計一隻仿真度極高的昆蟲的。
三、摺紙的文化傳承與碰撞
摺紙的發展,到瞭讓人驚嘆的地步,摺紙設計的難度被不斷刷新。從實際操作上來看,能夠妨礙摺紙發展的唯一因素,就是需要更大、更薄以及更加結實的紙。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日本以前川淳和宮島登為代錶的一些摺紙作傢,提齣瞭“本格摺紙”的概念。“本格”這個詞,在日語裏,有“真正的”“真實的”意思,持此觀點的人堅持用傳統的“傘式”技巧進行創作。當然他們也要求自己的設計是容易被摺齣來的。
因此,在關於摺紙創作方麵,就再次齣現分歧:保持摺紙創作的大眾性,不必太難,並且能夠為大多數的摺紙愛好者接受;還是不斷地挑戰設計和摺疊的難度,逐漸傾嚮於精英人群?就像是交響樂和二鬍獨奏的區彆一樣,我們得承認藝術風格的多樣性。事實上,不管是哪一類, 隻要能夠給生活帶來樂趣,我們同樣喜歡。
四、 讀者對於摺紙設計的再創作
尼古拉斯?特裏在他的摺紙作品集《激情摺紙》的序言裏提到:摺紙最大的魅力在於任何人都可以重現摺紙模型。的確如此!但是,對於不同的摺紙設計,卻有很大的不同。羅曼?迪亞茲在他的摺紙作品集《唯美摺紙》裏,用瞭一個演繹難度指數來錶示這種差異。用通俗一點的說法,可能就是“有的摺紙模型,怎麼摺都漂亮;有的摺紙模型,需要摺製者花費大量的心思,纔能摺齣完美的效果”。我們用這本書裏的兩組模型來解釋羅曼?迪亞茲的這種觀點:江庭的《貓》,雖然摺圖隻有十幾步,但是如果想要摺齣一隻姿態可愛的貓,你可能要多做幾次調整;而宮島登的《巫師的學徒》,雖然摺圖有70多步,但不需要做過多的調整,就可以把它摺得很漂亮。同樣,對於《劍士》的調整,可能要比《鷹》復雜得多。所以,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更多話題,留待以後討論!
《最摺紙摺紙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開啓摺紙藝術的無限可能 摺紙,這項古老而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在現代社會煥發齣勃勃生機。從精巧的動物造型到宏偉的建築模型,從富有創意的生活小物到充滿想象力的抽象藝術,摺紙的邊界正在被不斷拓展。《最摺紙摺紙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正是這場摺紙復興浪潮中的一份珍貴記錄,它不僅是一本技藝的傳授,更是一次關於創意、耐心與美學的深度探索。 第二版《最摺紙摺紙新世代》在保留第一版精髓的基礎上,注入瞭更多新的生命力。它不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如何摺疊齣令人驚嘆的作品,而是深入剖析瞭現代摺紙的發展脈絡、新興理念以及未來趨勢。這本書的目標是激發每一位讀者內心深處的創造力,讓他們不僅能掌握摺紙的技巧,更能理解摺紙背後蘊含的數學原理、幾何美學以及藝術哲學,從而真正“授權”他們去探索屬於自己的摺紙新世代。 一、 傳承與革新:經典摺紙的再詮釋 摺紙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精妙的幾何原理和對紙張無限可能的挖掘。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帶領讀者迴顧摺紙藝術的曆史長河,從最基礎的“山摺”和“榖摺”開始,循序漸進地介紹經典摺紙模型的摺疊方法。這裏所呈現的,並非是簡單的復刻,而是對經典摺紙的再詮釋。你會發現,即使是最熟悉的鶴、青蛙、船隻,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紙張質感下,都能展現齣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我們深入探討瞭不同摺法的精妙之處,例如“水雷摺”為何能塑造齣如此生動的動物形體,“螺鏇摺”又如何賦予模型獨特的動態感。書中不僅提供瞭清晰的步驟圖,更配以詳盡的文字解釋,讓讀者理解每一步摺疊的邏輯和目的。對於初學者,這無疑是一本絕佳的入門指南;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這裏將提供新的視角,幫助他們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摺紙的“語言”。 二、 新世代的探索:超越傳統的創意摺紙 “新世代”並非空穴來風,它代錶著摺紙藝術在現代社會中湧現齣的無限創意和突破性發展。本書的第二部分,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充滿想象力和藝術性的現代摺紙作品。我們將介紹一些當代摺紙大師的代錶作,這些作品往往跳脫齣傳統的動物、植物範疇,展現齣更強的抽象性、雕塑感和敘事性。 在這裏,摺紙不再僅僅是手工技藝的展示,更成為一種錶達情感、傳遞思想的媒介。我們會探討如何通過摺紙來創作敘事場景,如何利用不同的紙張紋理和色彩來增強作品的錶現力,甚至如何將摺紙與光影、動態等元素結閤,創造齣更加引人入勝的藝術裝置。 書中會提供一係列具有代錶性的現代摺紙案例,這些案例的設計理念、摺疊技巧和最終呈現效果都將進行詳細的分析。例如,如何摺疊齣復雜精巧的“模塊化摺紙”模型,其數學結構如何支撐起宏偉的整體;如何摺疊齣富有生命力的“軟體摺紙”,賦予紙張以柔韌和流動的美感;以及如何通過“無剪刀、無膠水”的理念,最大化地展現摺紙的純粹性。這些內容將極大地拓展讀者的視野,讓他們意識到摺紙藝術的廣度和深度遠超想象。 三、 科學與藝術的融閤:摺紙背後的數學與幾何 “Licence to fold?”——這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標語,更是對摺紙藝術深層價值的探索。摺紙並非簡單的手工活動,其背後蘊含著深刻的數學和幾何原理。本書的第三部分,將深入淺齣地揭示摺紙與數學之間的奇妙聯係。 我們將會講解“摺紙定理”的含義,例如 Huzita–Hatori 定理,這些定理為摺疊提供瞭嚴謹的數學基礎。讀者將瞭解到,許多看似復雜的摺紙模型,其結構都遵循著精確的幾何法則。書中會用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一些基本的幾何概念,如對稱性、角度、長度比例等,以及它們在摺紙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例如,我們會分析一個復雜模型的摺痕圖,並解釋為什麼特定的摺痕組閤能夠形成特定的立體形態。我們還會探討“摺痕定律”的意義,以及如何通過理解這些定律來優化摺疊過程,解決摺疊中可能遇到的難題。對於那些對科學和數學充滿好奇的讀者,這一部分無疑將帶來全新的啓發,讓他們在摺紙的世界裏,體驗到科學的嚴謹與藝術的靈動完美結閤的樂趣。 四、 實用與創意:摺紙在生活中的應用 摺紙的魅力,不僅在於其藝術性,更在於其極強的實用性和創意性。本書的第四部分,將展示摺紙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應用。從實用的收納盒、裝飾品,到富有創意的禮品、玩具,再到能夠成為傢居亮點的大型摺紙藝術品,摺紙都能發揮其獨特的價值。 我們會提供一係列實用摺紙的詳細教程,例如如何摺疊齣功能性強的筆筒、書立,如何製作齣既美觀又環保的包裝盒,以及如何用摺紙來裝飾節日氛圍。這些教程都將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確保讀者能夠輕鬆上手,並將所學技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中。 更進一步,我們還將探索摺紙在教育、建築、設計等領域的潛在應用。例如,摺紙的結構原理如何啓發瞭新型建築的設計?如何利用摺紙的摺疊特性來製造齣可摺疊的傢具或設備?這些前沿的探索,將展示摺紙藝術的無限可能性,激發讀者將摺紙創意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 五、 走進摺紙社群:交流與靈感分享 摺紙是一項可以獨自享受的寜靜愛好,但它同樣也擁有一個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全球社群。本書的第五部分,將帶領讀者認識這個獨特的摺紙世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與更多誌同道閤的人交流,獲取源源不斷的靈感。 我們會介紹一些知名的摺紙組織、在綫論壇和社交媒體群組,為讀者提供一個找到同好、分享作品、交流心得的平颱。書中會分享一些成功摺紙藝術傢的創作故事和經驗,他們的堅持、創新和對摺紙的熱愛,將是激勵讀者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此外,本書還將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摺紙創作的建議,例如如何選擇閤適的紙張、如何設計自己的摺紙模型、如何剋服創作中的睏難等。這些實用的指導,將幫助讀者在摺紙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創作齣屬於自己的獨特作品。 《最摺紙摺紙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不僅僅是一本教人如何摺疊的書,它是一扇通往摺紙藝術無限可能的大門。它承載著經典的智慧,擁抱著創新的活力,融閤瞭科學的嚴謹與藝術的浪漫。無論你是初涉摺紙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摺紙達人,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驚喜與收獲。它將賦予你“摺疊的許可證”,讓你自信地、自由地去探索,去創造,去定義屬於你自己的“摺紙新世代”。讓我們一起,用一張紙,摺齣無限的可能,摺齣屬於你我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