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折纸爱好者 高端的折纸图书,内容设计难度大,不同于市面上简单的折纸图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折纸人事。
内容简介
折纸的热潮已经席卷全球。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成名已久的折纸大师和非常有前途的年轻艺术家汇集在一起,为你带来这本梦幻般的图书。21个风格迥异的模型,诱惑着你接受它们的挑战。不需要剪刀,也不需要胶水,所需要的只是你的手指和纸。只须跟随书中的指导,一步一步地,你也可以完美地折出这些模型。
作者简介
王海明,计算机专科毕业,目前从事贸易工作。2005年开始接触现代折纸,之前对折纸的印象同大多数人一样折纸是孩子的世界;不过如果没有童心或者源于好奇心的创意,那些折纸作家和折纸大师也不能设计出琳琅满目的折纸模型。
王兆健,辽宁大连市人,上海市东华大学经济学学士,“纸有你-ONLYU”现代艺术折纸精品屋首席制作人。自幼酷爱折纸,富有艺术天赋。2006年起钻研现代艺术折纸,属于写实派,以精致细腻、干净利落的风格为广大折友所称道,作品多次参加大陆及香港折纸展,《1626》杂志亦有相关报道。
内页插图
目录
中文版序:从现在重新认识折纸
原版致谢
关于中文版翻译
折纸符号和技术
幼龙
熊
枯树
帆船与 海浪
立体鹅
立体鸭
猫
卡通老鼠
卡通猫
史前鸟
奶牛
马
大猩猩
巫师的学徒
小丑
长臂天牛
姬螳螂
熊猫
翼龙
剑士
鹰
附录
前言/序言
中文版序:从现在重新认识折纸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出版折纸书最多的国家。有资料显示,中国出版的折纸书超过1 000本。中国人对于折纸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在中国大陆,世界一流水平的折纸书籍的引进,这还是第一次。我们也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折纸的发展情况。实际上,在有关折纸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折纸的种类与风格等方面,这本书里的内容,可以让大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我们借几个问题的探讨,来展开对于折纸的见解。
一、现在应该怎样来定义折纸
这似乎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从汉语的角度来看,这个词,从来都没变过。但是, 在英语里, Paperfolding,flexagon 也是折纸的意思,在西班牙语里的折纸一词是papiroflexia ,而现在 origami 几乎成为折纸的通用名字。这个词,来自日语“折纸”直接的音译。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被称为现代折纸之父的日本折纸大师吉泽章。
在这里,再把这个问题细分为两个方面:
(一)现代折纸的诞生
从20世纪50年代起,吉泽章用了50多年时间致力于在世界推广折纸,吉泽章对折纸的贡献可总结为:
1. 他定义了现代折纸的概念:拒绝剪刀、胶水以及画笔进行辅助和修饰,要求折纸作品所有的细节全部用纸来表现。
2. 他一生创作了大约5万个折纸作品,大大丰富了折纸的题材,并且出版了多本折纸书籍,这些书籍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扩大了折纸的影响。
3. 他和美国的 Sam Randlett 一起,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折纸图解术语,使折纸突破文字的约束,可以通过图解的方式在世界流传。
4. 另外在他晚年,提出了“湿折法”的技巧,这是一种突破性的方法,对增强折纸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延长折纸作品的保存时间都有巨大的意义。
(二)折纸的细分
吉泽章对折纸的改革,很不彻底。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大量折纸作品和折纸作家的出现,关于折纸的定义,再次分化 是否把只用一张正方形纸进行所有的折纸作品的设计,成为一种新的分歧,支持者的观点,被日本折纸作家宫岛登(本书作者之一)总结为两点:①能够和其他的“纸手工”进行有效的区别;②限制不正当的竞争,让折纸创作更有挑战性。
我们不妨这样定义:可以使用剪刀和画笔的简单的折纸,称为折纸游戏;使用多张纸组合的折纸,叫做折纸手工;使用一张非正方形纸折叠的作品,叫做折纸小品吧。
使用一张未经裁切的正方形纸折叠的,叫做艺术折纸。我们认为艺术折纸才是现代折纸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我们致力于向大家推荐的部分。
二、折纸数学的创立与研究
折纸由于它的一些天然的数理属性,比如角、对称、等分、镜像等,吸引人们对它的方法和规律进行研究与总结。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包括吉泽章、Robert Harbin、Neal Elias、前川淳、Robert Lang 等很多人为之努力,甚至著书立说。值得一提的是,Robert Lang 在他伟大的著作《折纸的秘密》里对此进行了总结,并且,Robert Lang 还提出了设计折纸的概念,和传统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折纸者甚至可以在一套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折纸的设计;Robert Lang 甚至还专门为此编写了软件。折纸者正式动手折叠之前,计算机软件甚至可以帮忙计算、展现基本型的形状。
折纸设计理论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再加上蛇腹折技巧的应用,几乎可以让任何对象的折纸设计,都成为可能。在这本书的最后,你可以看到,越南的阮红强和美国的塞什?弗里德曼,是如何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设计一只仿真度极高的昆虫的。
三、折纸的文化传承与碰撞
折纸的发展,到了让人惊叹的地步,折纸设计的难度被不断刷新。从实际操作上来看,能够妨碍折纸发展的唯一因素,就是需要更大、更薄以及更加结实的纸。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日本以前川淳和宫岛登为代表的一些折纸作家,提出了“本格折纸”的概念。“本格”这个词,在日语里,有“真正的”“真实的”意思,持此观点的人坚持用传统的“伞式”技巧进行创作。当然他们也要求自己的设计是容易被折出来的。
因此,在关于折纸创作方面,就再次出现分歧:保持折纸创作的大众性,不必太难,并且能够为大多数的折纸爱好者接受;还是不断地挑战设计和折叠的难度,逐渐倾向于精英人群?就像是交响乐和二胡独奏的区别一样,我们得承认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事实上,不管是哪一类, 只要能够给生活带来乐趣,我们同样喜欢。
四、 读者对于折纸设计的再创作
尼古拉斯?特里在他的折纸作品集《激情折纸》的序言里提到:折纸最大的魅力在于任何人都可以重现折纸模型。的确如此!但是,对于不同的折纸设计,却有很大的不同。罗曼?迪亚兹在他的折纸作品集《唯美折纸》里,用了一个演绎难度指数来表示这种差异。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可能就是“有的折纸模型,怎么折都漂亮;有的折纸模型,需要折制者花费大量的心思,才能折出完美的效果”。我们用这本书里的两组模型来解释罗曼?迪亚兹的这种观点:江庭的《猫》,虽然折图只有十几步,但是如果想要折出一只姿态可爱的猫,你可能要多做几次调整;而宫岛登的《巫师的学徒》,虽然折图有70多步,但不需要做过多的调整,就可以把它折得很漂亮。同样,对于《剑士》的调整,可能要比《鹰》复杂得多。所以,你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
更多话题,留待以后讨论!
《最折纸折纸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开启折纸艺术的无限可能 折纸,这项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从精巧的动物造型到宏伟的建筑模型,从富有创意的生活小物到充满想象力的抽象艺术,折纸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拓展。《最折纸折纸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正是这场折纸复兴浪潮中的一份珍贵记录,它不仅是一本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次关于创意、耐心与美学的深度探索。 第二版《最折纸折纸新世代》在保留第一版精髓的基础上,注入了更多新的生命力。它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如何折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而是深入剖析了现代折纸的发展脉络、新兴理念以及未来趋势。这本书的目标是激发每一位读者内心深处的创造力,让他们不仅能掌握折纸的技巧,更能理解折纸背后蕴含的数学原理、几何美学以及艺术哲学,从而真正“授权”他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折纸新世代。 一、 传承与革新:经典折纸的再诠释 折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精妙的几何原理和对纸张无限可能的挖掘。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折纸艺术的历史长河,从最基础的“山折”和“谷折”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经典折纸模型的折叠方法。这里所呈现的,并非是简单的复刻,而是对经典折纸的再诠释。你会发现,即使是最熟悉的鹤、青蛙、船只,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纸张质感下,都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我们深入探讨了不同折法的精妙之处,例如“水雷折”为何能塑造出如此生动的动物形体,“螺旋折”又如何赋予模型独特的动态感。书中不仅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图,更配以详尽的文字解释,让读者理解每一步折叠的逻辑和目的。对于初学者,这无疑是一本绝佳的入门指南;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这里将提供新的视角,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折纸的“语言”。 二、 新世代的探索:超越传统的创意折纸 “新世代”并非空穴来风,它代表着折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涌现出的无限创意和突破性发展。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充满想象力和艺术性的现代折纸作品。我们将介绍一些当代折纸大师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往往跳脱出传统的动物、植物范畴,展现出更强的抽象性、雕塑感和叙事性。 在这里,折纸不再仅仅是手工技艺的展示,更成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媒介。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折纸来创作叙事场景,如何利用不同的纸张纹理和色彩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甚至如何将折纸与光影、动态等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加引人入胜的艺术装置。 书中会提供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折纸案例,这些案例的设计理念、折叠技巧和最终呈现效果都将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如何折叠出复杂精巧的“模块化折纸”模型,其数学结构如何支撑起宏伟的整体;如何折叠出富有生命力的“软体折纸”,赋予纸张以柔韧和流动的美感;以及如何通过“无剪刀、无胶水”的理念,最大化地展现折纸的纯粹性。这些内容将极大地拓展读者的视野,让他们意识到折纸艺术的广度和深度远超想象。 三、 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折纸背后的数学与几何 “Licence to fold?”——这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标语,更是对折纸艺术深层价值的探索。折纸并非简单的手工活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和几何原理。本书的第三部分,将深入浅出地揭示折纸与数学之间的奇妙联系。 我们将会讲解“折纸定理”的含义,例如 Huzita–Hatori 定理,这些定理为折叠提供了严谨的数学基础。读者将了解到,许多看似复杂的折纸模型,其结构都遵循着精确的几何法则。书中会用易于理解的方式,介绍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如对称性、角度、长度比例等,以及它们在折纸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例如,我们会分析一个复杂模型的折痕图,并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折痕组合能够形成特定的立体形态。我们还会探讨“折痕定律”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理解这些定律来优化折叠过程,解决折叠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对于那些对科学和数学充满好奇的读者,这一部分无疑将带来全新的启发,让他们在折纸的世界里,体验到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灵动完美结合的乐趣。 四、 实用与创意:折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折纸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艺术性,更在于其极强的实用性和创意性。本书的第四部分,将展示折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应用。从实用的收纳盒、装饰品,到富有创意的礼品、玩具,再到能够成为家居亮点的大型折纸艺术品,折纸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我们会提供一系列实用折纸的详细教程,例如如何折叠出功能性强的笔筒、书立,如何制作出既美观又环保的包装盒,以及如何用折纸来装饰节日氛围。这些教程都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确保读者能够轻松上手,并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更进一步,我们还将探索折纸在教育、建筑、设计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例如,折纸的结构原理如何启发了新型建筑的设计?如何利用折纸的折叠特性来制造出可折叠的家具或设备?这些前沿的探索,将展示折纸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激发读者将折纸创意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五、 走进折纸社群:交流与灵感分享 折纸是一项可以独自享受的宁静爱好,但它同样也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全球社群。本书的第五部分,将带领读者认识这个独特的折纸世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获取源源不断的灵感。 我们会介绍一些知名的折纸组织、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群组,为读者提供一个找到同好、分享作品、交流心得的平台。书中会分享一些成功折纸艺术家的创作故事和经验,他们的坚持、创新和对折纸的热爱,将是激励读者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此外,本书还将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折纸创作的建议,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纸张、如何设计自己的折纸模型、如何克服创作中的困难等。这些实用的指导,将帮助读者在折纸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 《最折纸折纸新世代(第二版) [Licence to fold?]》,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如何折叠的书,它是一扇通往折纸艺术无限可能的大门。它承载着经典的智慧,拥抱着创新的活力,融合了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浪漫。无论你是初涉折纸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折纸达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与收获。它将赋予你“折叠的许可证”,让你自信地、自由地去探索,去创造,去定义属于你自己的“折纸新世代”。让我们一起,用一张纸,折出无限的可能,折出属于你我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