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201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材编写组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二级MSOffice
  • Office教程
  • MSOffice高级应用
  • 考试辅导
  • 用书
  • 教材
  • 2018年考纲
  • 技能提升
  • 办公软件
  • 学习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579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9496
品牌:未来教育(Future)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2
字数:389000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用书和自学用书,也可作为学习MS Office的参考书。

本书依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编写,内容设置合理、考点清晰准确,重难点配有微视频,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配套光盘中含有考试模拟系统,题量丰富,解析详尽,软件功能强大。


内容简介

本教程严格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新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进行编写,体现了编者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多年研究成果及宝贵的辅导经验,旨在帮助考生(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学习相关内容,顺利通过考试。

本教程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利用Word 2010高效创建电子文档、使用Excel 2010创建并处理电子表格以及通过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所提供的例题、习题均源自新版无纸化考试题库。此外,教程的重、难点知识旁还提供二维码,考生扫描后可进入“微课堂”,观看该知识的微视频讲解,使学习、练习、听课有机结合,复习时间更灵活、效率更高。

本教程配套光盘提供了“视频讲堂”“模拟考试”“选择题真题训练”“操作题真题训练”“课后习题”和“超值赠送”等内容。其中,“视频讲堂”提供本教程中重、难点知识的视频讲解;“模拟考试”提供真考试题、真考环境,限时做题,并可智能评分,带领考生“提前”进入考场。教程与光盘的完美结合,可帮助考生轻松应对无纸化考试。

本教程可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培训用书和自学用书,也可作为学习MS Office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未来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教育产品策划、研发、销售的高新知识企业。专业研究等考22年,拥有着专业的教师团队,与高等教育、人民邮电、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个大型国家出版社合作,每年累积为数万余名考生服务。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


1.1 概述(3)


1.1.1 计算机的发展(3)


1.1.2 计算机的特点(6)


1.1.3 计算机的用途(6)


1.1.4 计算机的分类(7)


1.1.5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8)


1.1.6 电子商务(10)


1.1.7 信息技术的发展(11)


真题演练(11)


1.2 信息的表示与存储(12)


1.2.1 数据与信息(12)


1.2.2 计算机中的数据(12)


1.2.3 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12)


1.2.4 字符的编码(13)


真题演练(15)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15)


1.3.1 运算器(15)


1.3.2 控制器(17)


1.3.3 存储器(17)


1.3.4 输入/输出设备(20)


1.3.5 计算机的结构(21)


真题演练(22)


1.4 计算机软件系统(23)


1.4.1 软件的概念(23)


1.4.2 软件系统及其组成(24)


真题演练(25)


1.5 多媒体技术简介(26)


1.5.1 多媒体的概念(26)


1.5.2 多媒体的特征(27)


1.5.3 多媒体数字化(28)


1.5.4 多媒体数据压缩(30)


1.5.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32)


真题演练(32)


1.6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32)


1.6.1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32)


1.6.2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清除(35)


真题演练(35)


1.7 Internet基础及应用(36)


1.7.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36)


1.7.2 Internet的基础(40)


1.7.3 Internet的应用(42)


真题演练(44)


课后总复习(45)


第2章 利用Word 2010 高效创建电子文档(46)


2.1 以任务为导向的应用界面(48)


2.1.1 功能区与选项卡(48)


2.1.2 上下文选项卡(48)


2.1.3 对话框启动器(48)


2.1.4 实时预览(49)


2.1.5 增强的屏幕提示(49)


2.1.6 快速访问工具栏(49)


2.1.7 后台视图(50)


2.1.8 自定义Office功能区(50)


2.2 创建并编辑文档(52)


2.2.1 输入文本(52)


2.2.2 选择并编辑文本(52)


2.2.3 复制与粘贴文本(53)


2.2.4 删除与移动文本(55)


2.2.5 检查文档中文字的拼写与语法(56)


2.2.6 查找、替换文本(56)


2.2.7 文档的保存与打印(57)


2.2.8 使用模板快速创建文档(59)


2.3 美化文档外观(59)


2.3.1 设置文本格式(59)


2.3.2 设置段落格式(62)


2.3.3 设置边框和底纹(63)


2.3.4 调整页面设置(66)


2.3.5 在文档中使用文本框(71)


2.3.6 在文档中使用表格(72)


2.3.7 美化表格(77)


2.3.8 表格的计算与排序(79)


2.3.9 图片处理技术(80)


2.3.10 创建SmartArt图形(84)


2.3.11 使用主题调整文档外观(85)


2.3.12 插入文档封面(85)


2.3.13 设置艺术字(85)


2.4 公式编辑器(87)


2.4.1 进入公式编辑环境(87)


2.4.2 输入公式(87)


2.4.3 将公式添加到常用公式库中或将其删除(88)


2.5 长文档的编辑与管理(88)


2.5.1 定义并使用样式(89)


2.5.2 文档分栏(90)


2.5.3 插入分栏符(91)


2.5.4 文档分页及分节(91)


2.5.5 设置文档页眉及页脚(92)


2.5.6 使用编号列表(92)


2.5.7 使用项目符号(94)


2.5.8 创建文档目录(95)


2.5.9 在文档中添加引用内容(96)


2.6 修订及共享文档(98)


2.6.1 快速比较文档(99)


2.6.2 删除文档中的个人信息(99)


2.6.3 标记文档状态(100)


2.6.4 使用文档部件(100)


2.6.5 共享文档(100)


2.7 使用邮件合并技术批量处理文档(101)


2.7.1 认识邮件合并(101)


2.7.2 使用合并技术制作信封(101)


2.7.3 使用合并技术制作邀请函(102)


课后总复习(105)


第3章 使用Excel 2010创建并处理电子表格(106)


3.1 Excel制表基础(108)


3.1.1 在表格中输入数据(108)


3.1.2 整理与修饰表格(112)


3.1.3 格式化工作表高级技巧(118)


3.1.4 工作表的打印输出(121)


3.1.5 在相邻的单元格中填充相同的数据(125)


3.2 工作簿与多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28)


3.2.1 工作簿的基本操作(128)


3.2.2 工作簿的编辑(130)


3.2.3 工作簿模板的使用与创建(138)


3.2.4 工作簿的隐藏与保护(139)


3.2.5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40)


3.2.6 保护工作表(145)


3.2.7 对多张工作表同时进行操作(146)


3.2.8 工作窗口的视图控制(147)


3.3 Excel公式和函数(148)


3.3.1 使用公式的基本方法(148)


3.3.2 名称的定义及引用(149)


3.3.3 使用函数的基本方法(150)


3.3.4 Excel中常用函数的应用(150)


3.3.5 公式与函数的常见问题(152)


3.4 在Excel中创建图表(153)


3.4.1 创建及编辑迷你图(153)


3.4.2 创建图表(155)


3.4.3 编辑图表(155)


3.4.4 打印图表(159)


3.5 Excel数据分析及处理(159)


3.5.1 合并计算(159)


3.5.2 数据排序(161)


3.5.3 数据筛选(162)


3.5.4 分级显示及分类汇总(165)


3.5.5 数据透视表(167)


3.5.6 数据透视图(170)


3.5.7 模拟分析及运算(171)


3.6 Excel与其他程序的协同及共享(172)


3.6.1 共享、修订、批注工作簿(172)


3.6.2 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数据(174)


3.6.3 宏的简单应用(176)


课后总复习(176)


第4章 通过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178)


4.1 PowerPoint的基础知识(180)


4.1.1 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180)


4.1.2 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180)


4.2 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182)


4.2.1 新建演示文稿(182)


4.2.2 插入和删除幻灯片(182)


4.2.3 编辑幻灯片的信息(183)


4.2.4 编辑文本(185)


4.2.5 复制和移动幻灯片(187)


4.2.6 放映幻灯片(188)


4.3 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192)


4.3.1 普通视图(192)


4.3.2 幻灯片浏览视图(192)


4.3.3 备注页视图(192)


4.3.4 阅读视图(193)


4.4 演示文稿的外观设计(193)


4.4.1 主题的设置(193)


4.4.2 背景的设置(196)


4.4.3 幻灯片母版制作(198)


4.5 编辑幻灯片中的对象(207)


4.5.1 形状的使用(208)


4.5.2 图片的使用(208)


4.5.3 图表的使用(209)


4.5.4 表格的使用(210)


4.5.5 SmartArt图形的使用(211)


4.5.6 音频及视频的使用(212)


4.5.7 创建艺术字(214)


4.6 幻灯片交互效果设置(215)


4.6.1 对象动画效果设置(215)


4.6.2 幻灯片切换效果(219)


4.6.3 幻灯片链接操作(221)


4.7 幻灯片的放映和输出(223)


4.7.1 幻灯片放映设置(223)


4.7.2 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225)


4.7.3 演示文稿的打印(226)


课后总复习(228)


附录(229)


附录1 上机指导 (229)


附录2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最新版)(232)


附录3 Excel常考函数一览表(234)


附录4 课后总复习参考答案 (236)


精彩书摘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如图1��1所示。这台计算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但功能远不及现在的普通微型计算机。


图1��1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


ENIAC长30.48m,宽1m,占地面积约170m2,有30个操作台,约相当于10间普通房间的大小,重达30t,耗电量150kW,造价48万美元。同时,它包含了17468个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70000个电阻器、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多个开关,每秒执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数学家冯·诺依曼总结并归纳了以下3点。


●采用二进制:在计算机内部,程序和数据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存储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即程序存储的概念。计算机执行程序时无需人工干预,能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并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计算机具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功能部件。


ENIAC的诞生宣告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其意义在于它奠定了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开辟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计算机时代和微型计算机时代。


1.大型计算机时代


人们通常根据计算机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这4个阶段的计算机分别被称为第一代~第四代计算机。在这4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越来越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


●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


●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内存容量仅为1000~4000字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处于最低阶段,用一串0和1表示的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了汇编语言;尚无操作系统出现,操作机器困难。


●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


●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不易掌握,维护困难。


●代表机型为UNIVAC-I。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主要元件是晶体管。


●大量采用磁芯做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做外存储器。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内存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节。


●应用已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


●体积小,重量轻,耗电量少,速度快,可靠性高,工作稳定。


●代表机型为IBM公司的IBM-7094计算机和CDC公司的CDC1604计算机。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年)


●主要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和中规模集成电路(MSI)。


●开始采用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存储器。


●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及过程控制。


●功耗、体积、价格等进一步下降,而速度及可靠性相应提高。


●代表机型为IBM-360计算机系列。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主要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应用领域不断向社会各个方面渗透。


●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4004 在Intel公司诞生,标志着计算机进入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微处理器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物,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通常人们以微处理器为标志来划分微型计算机,如286机、386机、486机、Pentium机、PentiumⅡ机、PentiumⅢ机和Pentium Ⅳ机等。因此,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史。微处理器一直遵循摩尔(Moore)定律,其性能以平均每18个月提高一倍的高速度发展着。Intel公司的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直领导着芯片业的潮流,在宏观上可划分为80X86时代和Pentium时代。


1981年,IBM公司首次推出了配置Intel 8088芯片的准16位IBM PC(个人计算机),1983年又推出了IBM PC/XT机,使微型计算机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仅仅20多年的时间,微处理器已发展到Pentium 41/42,与最初的IBM PC相比,其性能已不可同日而语。


(1)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86,1979年又推出了Intel 8088,其集成度是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它的内部数据总线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属于准16位微处理器,地址总线为20位,寻址范围为1MB 内存。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1982年,全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286 芯片问世,其集成度为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达到了20MHz,内、外部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4位,寻址范围为16MB内存。1984年,IBM公司以Intel 80286芯片为CPU推出IBM-PC/AT 机。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1985年,Intel公司推出全32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80386,其集成度为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或33MHz,内、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寻址范围为4GB内存。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1989年,Intel 公司研制出新型的个人计算机芯片Intel 80486。它将80386和80387协处理器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它的集成度为12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25MHz/33MHz/50MHz。80486机的性能比带有80387协处理器的80386机提高了4倍。


(5)第五代微型计算机


1993年,Intel 公司推出Pentium(奔腾)芯片,这是一种速度更快的微处理器,被称为586或P5。它的集成度为31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60MHz、75MHz、90MHz、100MHz、120MHz和133MHz。1996年,又相继推出了Pentium Pro和Pentium MMX 处理器。其中,Pentium Pro 的集成度为55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50MHz、166MHz、180MHz和200MHz。


(6)第六代微型计算机


1997年5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Ⅱ芯片。可以说,Pentium Ⅱ是将Pentium Pro 的精华与MMX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


(7)第七代微型计算机


1999年,Intel公司推出新一代产品——Pentium Ⅲ 处理器,它的集成度达到800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50MHz或500MHz。2000年,Intel公司推出了时钟频率为1GHz的PentiumⅢ芯片。同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

时钟频率为1.5GHz的Pentium Ⅳ芯片。以Pentium Ⅳ为CPU的微机早已替代Pentium Ⅲ机而成为第八代微型计算机。目前,微处理器仍在不断发展之中,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前言/序言


《信息时代的数据编织者:Excel与Access深度探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决策、优化流程、洞察趋势的核心要素。无论您是企业管理者、市场分析师、科研人员,还是任何希望在数字世界中游刃有余的专业人士,掌握高效的数据处理与管理技能都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旅程,带您深入探索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Access这两款强大工具的精髓,让您成为信息时代的真正“数据编织者”。 Excel:从数字的海洋中提炼智慧 Excel,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表格软件,其强大之处远不止于简单的数字计算。本书将带您超越基础的单元格操作,解锁Excel的潜能,让您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见解。 数据处理的艺术: 您将学习如何利用Excel进行复杂的数据清洗、转换与整理。告别手动复制粘贴的低效,掌握高级筛选、排序、分列、文本到列等功能,将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井井有条。我们将深入探讨数据验证的设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源头上杜绝错误。 公式与函数的威力: 公式和函数是Excel的灵魂。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Excel的常用函数,从基础的SUM, AVERAGE, COUNT到更复杂的IF, VLOOKUP, HLOOKUP, INDEX, MATCH组合,再到日期时间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等。您将学会如何巧妙运用这些函数,构建强大的计算模型,实现自动化分析。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引导您理解函数背后的逻辑,培养独立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能力,甚至触及数组公式的奥秘,让您的数据分析能力跃升一个台阶。 数据可视化的魅力: “一图胜千言”。本书将带领您掌握Excel强大的图表制作能力,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可视化图表。从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的常规应用,到散点图、气泡图、雷达图的个性化展示,再到条件格式的应用,让您的数据报告更具说服力。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如何通过图表的美化和定制,使其成为沟通数据的有力工具。 透视表与透视图: 当数据量庞大时,传统的分析方法显得力不从心。透视表和透视图是Excel中用于快速汇总、分析和呈现海量数据的利器。本书将详细讲解如何创建和操作透视表,实现多维度的数据交叉分析,快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与关联。您将学会如何拖放字段,调整布局,添加计算字段和项目,并利用切片器和时间线实现更灵活的交互式分析。透视图则能将透视表的分析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使数据洞察更加清晰。 数据分析工具箱: Excel内置了丰富的分析工具,本书将引导您逐一探索。您将学习如何使用“规划求解”来优化决策,如何运用“单变量求解”和“数据表”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模拟运算”来预测未来的趋势。此外,我们还将介绍Excel的一些进阶功能,如数据透视表的高级应用、外部数据连接、Power Query(数据转换)和Power Pivot(数据建模)的入门,这些都将极大地拓展您在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 Access:构建坚实的数据基石 在处理大量、结构化数据时,Excel的电子表格模型会显得捉襟见肘,甚至难以维护。Microsoft Acces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帮助您构建稳定、高效、易于管理的数据系统。本书将带您从零开始,掌握Access的核心概念和实用技巧。 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理解数据库设计的原理是构建高效Access应用的关键。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如表、字段、记录、主键、外键、关系等。您将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确保数据的规范化和无冗余。我们将强调数据类型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设置字段属性,提高数据输入的效率和准确性。 创建与管理数据表: 您将学习如何使用Access的界面工具,直观地创建和编辑数据表。掌握定义字段、设置数据类型、主键、索引等操作。本书还将介绍导入外部数据到Access的方法,以及如何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安全。 查询的魔力: 查询是Access的核心功能之一,它允许您从数据库中提取、筛选、排序和组合数据。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种查询类型: 选择查询: 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择特定的字段和记录,并应用各种条件进行筛选。 操作查询: 执行数据更新、删除、添加等操作,自动化数据管理任务。 参数查询: 允许用户在运行查询时输入参数,实现更灵活的数据提取。 交叉表查询: 类似于Excel的透视表,用于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组分析。 查找重复记录查询与查找不匹配记录查询: 用于数据审计和清理,发现和解决数据不一致问题。 您将学会如何使用Access的查询设计器,通过可视化界面构建复杂查询,甚至触及SQL语言的基础,从而实现更强大、更精细的数据检索。 表单的设计与应用: 表单是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主要界面。本书将指导您如何设计美观、易用的数据录入表单,提高数据录入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您将学习如何添加各种控件,如文本框、列表框、组合框、复选框、命令按钮等,并设置它们的属性和事件,实现数据的校验和导航功能。 报表的制作与呈现: 报表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格式化输出,以便于打印或导出。本书将带您制作各种类型的报表,从简单的列表报表到复杂的分类汇总报表,再到套打报表。您将学习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组、排序、汇总,以及如何添加页眉页脚、计算字段、图表等元素,使您的报表信息一目了然,专业性强。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 随着数据库的使用,性能优化和维护变得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如何优化数据库性能,如创建索引、压缩数据库等。同时,您还将了解如何处理数据库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安全备份与恢复,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Excel与Access的融合:构建强大的数据解决方案 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我们不仅仅是分别介绍Excel和Access,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索如何将这两款强大的工具巧妙地结合起来,构建出更具弹性和效率的数据解决方案。 Excel作为Access数据的前端: 您将学习如何将Access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Excel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可视化,或者将Excel数据导入Access数据库。 使用Access管理Excel无法胜任的大型数据: 当Excel文件变得庞大而难以管理时,Access可以提供一个更稳健的后端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而Excel则可以作为前端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表制作。 利用Access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导入和导出: 您将了解如何通过Access的链接表和导入/导出功能,与Excel或其他数据源进行数据交互,实现自动化流程。 谁适合阅读本书? 无论您是: 希望提升数据分析能力的职场人士: 销售、市场、财务、人力资源、运营等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需要掌握数据分析技能来支持决策。 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进行研究的学者与学生: 科学研究、社会调查、学术论文都需要严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数据管理和应用感兴趣的初学者: 本书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帮助您快速入门。 希望优化现有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的个人或团队: 掌握Excel和Access的强大功能,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 本书的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清晰的讲解和贴近实际的案例,帮助您理解并掌握。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巧,由浅入深,确保读者能够逐步提升。 注重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读者理解原理,而非死记硬背操作步骤。 前瞻性视角: 触及部分新兴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为读者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掌握Excel和Access,您将不再是数据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能够主动驾驭数据,从中发掘价值,并将其转化为驱动成功的力量。踏上这场“数据编织者”的探索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帮了我大忙,我之前对Excel的一些高级功能一直摸不着头脑,像是那些复杂的公式、数据透视表和图表制作,总是觉得力不从心。拿到这本《201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操作,通过清晰易懂的讲解,变得异常简单。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每一个步骤,还配有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边学边练。特别是关于VBA编程的部分,我原本以为会非常枯燥,但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宏录制到更深入的自定义函数,循序渐进,让我逐渐掌握了自动化的强大力量,真正体会到MS Office在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高效性。而且,书中的练习题设计得也非常贴合实际应用场景,做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对Excel的理解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

拿到这本《2018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之前在工作中偶尔会用到Office,但总觉得效率不高,很多操作摸不着头脑,特别是那些需要多软件协同工作的场景,更是让我头疼。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Excel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部分,讲解得非常透彻,那些之前让我望而生畏的函数和图表类型,现在我都能熟练运用了,数据分析的效率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而且,对于Access的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我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会了如何构建更有效率的数据库系统。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贴近实际应用,我感觉自己学到的东西都能直接用到工作上去,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在Office的使用上比较“小白”,特别是那些高级的功能,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考试教程,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技能提升手册。我在学习Excel的时候,被书中关于数据透视表和高级筛选的讲解深深吸引,这些功能让我能够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我做数据统计和分析非常有帮助。同时,书中对于Word文档的排版和样式设置的详细讲解,也让我能够更专业、更规范地制作各种报告和文档。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PowerPoint的动画设计和演示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制作更具吸引力和专业性的演示文稿,这在我的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讲解也很到位,感觉自己掌握了Office的“十八般武艺”。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真是太全面了!我之前一直以为MS Office只是简单的文档处理工具,但通过这本书,我才真正认识到它的强大之处。除了Excel和Access,书中对于Word的精通技巧也让我大开眼界。从长文档的排版、样式设置,到交叉引用、目录生成,再到文档的修订和比较,每一个功能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让我能够更专业地处理各种文档。特别是书中关于模板的应用,让我明白了如何高效地创建和使用模板,极大地节省了重复性的排版时间。而且,我还学到了PowerPoint的高级演示设计,比如母版的使用、幻灯片切换效果和动画的合理搭配,让我的演示文稿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充满了视觉冲击力和逻辑性。这本书简直就是MS Office使用者的一本百科全书。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处理数据的能力,尤其是Access数据库的管理方面。在学习之前,我对数据库的概念了解不多,总觉得它离我的日常工作很遥远。然而,这本书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案例,将数据库的构建、查询、报表生成等过程讲解得透彻明了。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合理的表结构,如何通过复杂的查询语句提取我想要的信息,甚至是如何创建出美观又实用的报表,这对于我之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动整理信息的工作来说,简直是颠覆性的改变。书中还涉及到了PowerPoint的动画效果和演示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制作更具吸引力的演示文稿,这些技能在面试、汇报工作时都能派上大用场。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非常强,让我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评分

物流很快,宝贝很好,品质很好,快递小哥很辛苦。很愉快的一次购物,相信京东。

评分

操作性很强,希望我多多学习,补足自身短板

评分

看起来像是正品 慢慢看…

评分

包装牢固,发货速度快,订购方便快捷,考试必备。

评分

书收到了,质量和包装都挺好的,快递送的也很快,挺满意

评分

这书用着不错 我也是别人推荐买的

评分

挺不错的,书看起来很舒服,很好。对自己的帮助很大

评分

刚报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同学推荐的书目,感觉还不错,一套书其实可以两个人一起用!我们同学一起团购的,也比较便宜!

评分

不错,印刷很好,很喜欢。希望计算机二级一次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