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牛跃听,周立功,方丹 著
图书标签:
  • CAN总线
  • 嵌入式系统
  • 嵌入式开发
  • 汽车电子
  • 工业控制
  • C语言
  • 单片机
  • 实践
  • 开发实战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421004
版次:2
商品编码:119184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程师经验手记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
  CAN总线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楼宇建筑、医疗器械、电梯网络、工程机械等行业,市场每年对该类控制产品需求量巨大。本书从目前几种流行的CAN通信控制电路的器件入手,结合CAN总线通信学习板,详细介绍了CAN总线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CAN控制器和单片机的接口技术、CAN总线在A/D采集控制板传输中的应用、支持片上CANopen协议的LPC11Cxx系列微控制器的CAN应用设计及CAN总线在酒店客房智能化系统中的工程应用。每一种实例都从方案论证、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方面进行庖丁解牛式的论述,并且书中所有硬件电路均制作出电路板,所有程序均在电路板上调试运行通过。本书是再版书,相比第1版,本书更正了一些错误,并增加了部分内容。
  本书旨在为广大嵌入式CAN总线通信技术的研发者提供实战化的软、硬件技术参考,书中的电路图和源程序可以直接拿来参考运用,大大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目录

第1章 CAN 总线基础知识………………………………………………………… 1
1.1 CAN 总线简介………………………………………………………………… 1
1.2 CAN 总线基本工作原理……………………………………………………… 2
1.3 CAN 的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 3
1.4 CAN 的节点硬件构成………………………………………………………… 3
1.5 CAN 控制器…………………………………………………………………… 4
1.6 CAN 收发器…………………………………………………………………… 5
1.7 CAN 总线接口电路保护器件………………………………………………… 6
1.7.1 共模扼流圈……………………………………………………………… 6
1.7.2 ESD防护………………………………………………………………… 7
1.7.3 CAN 总线网络保护……………………………………………………… 7
1.8 CAN 总线通信过程…………………………………………………………… 8
1.9 CAN 总线控制器芯片滤波器的作用………………………………………… 9
1.10 CAN 总线的报文格式……………………………………………………… 10
1.10.1 数据帧………………………………………………………………… 10
1.10.2 远程帧………………………………………………………………… 13
1.10.3 错误帧………………………………………………………………… 14
1.10.4 过载帧………………………………………………………………… 15
1.10.5 帧间空间……………………………………………………………… 16
1.11 振荡器容差………………………………………………………………… 17
1.12 位定时要求………………………………………………………………… 17
1.13 同 步……………………………………………………………………… 18
1.14 位流编码及位填充………………………………………………………… 19
1.15 CAN 总线错误处理………………………………………………………… 20
1.15.1 错误类型……………………………………………………………… 20
1.15.2 错误标志……………………………………………………………… 20
1.16 故障界定…………………………………………………………………… 21
1.16.1 故障界定的方法……………………………………………………… 21
1.16.2 错误计数规则………………………………………………………… 21
1.16.3 错误标记及错误中断类型…………………………………………… 22
1.17 CAN 网络与节点的总线拓扑结构………………………………………… 23
1.17.1 总线结构拓扑………………………………………………………… 23
1.17.2 CAN 总线通信距离…………………………………………………… 24
1.17.3 CAN 中继器…………………………………………………………… 25
1.17.4 CAN 网桥……………………………………………………………… 27
1.17.5 CAN 集线器…………………………………………………………… 28
1.17.6 CAN 网关……………………………………………………………… 28
1.18 CAN 总线传输介质………………………………………………………… 29
1.18.1 双绞线………………………………………………………………… 29
1.18.2 光 纤………………………………………………………………… 33
1.19 改善电磁兼容性的措施…………………………………………………… 34
1.19.1 增加电阻值抑制共模干扰…………………………………………… 34
1.19.2 分开的总线终端……………………………………………………… 35
1.19.3 斜率控制……………………………………………………………… 35
1.20 CAN 网络的实时性能及通信波特率的设置……………………………… 36
1.20.1 网络延时……………………………………………………………… 36
1.20.2 CAN 网络通信速率选择……………………………………………… 37
1.20.3 CAN 网络通信速率的一致性………………………………………… 38
1.21 CAN 总线节点设备的电源………………………………………………… 40
第2章 CAN 控制器SJA1000与8051系列单片机接口设计…………………… 44
2.1 CAN 控制器SJA1000 ……………………………………………………… 44
2.1.1 SJA1000引脚排列及其功能…………………………………………… 44
2.1.2 BasicCAN 模式下内部寄存器地址表………………………………… 47
2.1.3 PeliCAN 模式下内部寄存器地址表………………………………… 48
2.1.4 BasicCAN 和PeliCAN 模式的区别…………………………………… 50
2.1.5 8051系列单片机控制SJA1000的方式……………………………… 50
2.1.6 SJA1000的滤波器设置………………………………………………… 51
2.1.7 CAN 总线通信波特率的计算………………………………………… 56
2.1.8 SJA1000初始化流程…………………………………………………… 58
2.2 CAN 总线驱动器…………………………………………………………… 59
2.2.1 TJA1040概述………………………………………………………… 59
2.2.2 TJA1040功能………………………………………………………… 60
2.3 CAN 总线DC/DC光电隔离技术………………………………………… 61
2.3.1 DC/DC电源隔离模块………………………………………………… 61
2.3.2 高速光耦6N137 ……………………………………………………… 64
2.4 51系列单片机CAN 总线学习板实物图…………………………………… 64
2.5 51系列单片机CAN 总线学习板硬件电路设计…………………………… 66
2.5.1 电路原理图……………………………………………………………… 66
2.5.2 SJA1000晶振的电路设计……………………………………………… 71
2.6 双节点CAN 总线通信……………………………………………………… 73
2.6.1 程序流程框图设计……………………………………………………… 74
2.6.2 SJA1000的硬件接口地址定义………………………………………… 75
2.6.3 程序头文件定义说明…………………………………………………… 76
2.6.4 子函数详解……………………………………………………………… 80
2.6.5 完整的CAN 总线学习板发送源程序………………………………… 89
2.6.6 完整的CAN 总线学习板CAN 转232串口源程序………………… 95
2.6.7 STC89C52单片机串口下载程序…………………………………… 102
2.7 多节点CAN 总线系统的程序设计……………………………………… 104
2.7.1 多节点CAN 总线系统的连接……………………………………… 104
2.7.2 多节点CAN 总线系统地址的定义及功能实现…………………… 105
2.7.3 多节点CAN 总线系统通信数据含义……………………………… 105
2.7.4 多节点CAN 总线系统程序流程图………………………………… 107
2.7.5 多节点CAN 总线通信中的从节点源程序………………………… 108
2.8 CAN 总线地址设置详解…………………………………………………… 113
2.8.1 BasicCAN 的ID设置方法…………………………………………… 113
2.8.2 PeliCAN 的ID设置方法…………………………………………… 113
第3章 CAN 控制器MCP2515与8051系列单片机接口设计………………… 115
3.1 CAN 控制器MCP2515 …………………………………………………… 115
3.1.1 MCP2515概述………………………………………………………… 115
3.1.2 MCP2515的内部寄存器……………………………………………… 118
3.1.3 8051系列单片机怎样控制MCP2515 ……………………………… 119
3.2 CAN 总线学习板(MCP2515)实物图…………………………………… 119
3.3 CAN 总线学习板(MCP2515)硬件电路设计…………………………… 120
3.3.1 电路原理图…………………………………………………………… 120
3.3.2 晶振的选择及CAN 通信波特率的计算…………………………… 125
3.4 双节点通信系统的程序设计……………………………………………… 127
3.4.1 程序头文件定义说明………………………………………………… 127
3.4.2 子函数详解…………………………………………………………… 132
3.4.3 完整的CAN 总线学习板发送源程序……………………………… 140
3.4.4 完整的CAN 总线学习板CAN 转232串口源程序………………… 144
3.5 芯片SJA1000和MCP2515在滤波器设置时的区别…………………… 147
第4章 CAN 总线在A/D 采集控制板传输中的应用…………………………… 149
4.1 ADμC812单片机简介……………………………………………………… 149
4.1.1 ADμC812单片机主要性能及引脚说明……………………………… 149
4.1.2 ADμC812单片机8路12位ADC简介…………………………… 151
4.1.3 ADμC812单片机ADC基准电压…………………………………… 151
4.1.4 ADμC812单片机ADC的输入驱动………………………………… 153
4.1.5 ADμC812单片机ADC工作模式…………………………………… 155
4.2 带有CAN 总线的A/D采集控制板实物图……………………………… 157
4.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58
4.3.1 电路原理图…………………………………………………………… 158
4.3.2 采集信号的调理……………………………………………………… 163
4.4 系统程序设计……………………………………………………………… 164
4.4.1 流程图………………………………………………………………… 164
4.4.2 子函数详解…………………………………………………………… 165
4.4.3 控制源程序…………………………………………………………… 165
4.4.4 ADμC812单片机CAN 总线学习板串口下载程序………………… 173
4.5 带有Flash存储器的CAN 总线采集控制电路………………………… 176
4.5.1 28F320J5存储器简介………………………………………………… 176
4.5.2 存储器芯片与单片机CPU 工作速度匹配问题…………………… 179
4.5.3 单片机与28F320J5的连接………………………………………… 179
4.5.4 ADμC812单片机构成的带有存储功能的振动测量控制板………… 179
第5章 基于LPC11Cxx系列微控制器的CAN 应用设计……………………… 198
5.1 LPC11Cxx系列微控制器………………………………………………… 198
5.1.1 简 介………………………………………………………………… 198
5.1.2 器件信息……………………………………………………………… 198
5.1.3 功能介绍……………………………………………………………… 199
5.1.4 引脚描述……………………………………………………………… 199
5.2 CAN 寄存器………………………………………………………………… 200
5.2.1 CAN 寄存器汇总……………………………………………………… 202
5.2.2 报文接口寄存器……………………………………………………… 207
5.2.3 报文处理程序寄存器………………………………………………… 216
5.2.4 CAN 时钟分频器寄存器……………………………………………… 219
5.3 LPC11Cxx系列微控制器的片上CAN 控制器的结构………………… 219
5.4 基于微控制器和非隔离CAN 收发器的电路…………………………… 220
5.4.1 器件简介……………………………………………………………… 220
5.4.2 接口电路设计………………………………………………………… 221
5.5 基于微控制器和隔离CAN 收发器的电路……………………………… 222
5.5.1 器件简介……………………………………………………………… 222
5.5.2 接口电路设计………………………………………………………… 223
5.6 无须扩展外部CAN 控制器与CAN 收发器的CAN 接口电路………… 223
5.7 基于通用驱动库的CAN 应用编程……………………………………… 224
5.7.1 通用驱动库简介……………………………………………………… 224
5.7.2 CAN 应用编程流程…………………………………………………… 270
5.7.3 编程解决方案………………………………………………………… 271
5.8 应用示例———RS 232C/CAN 总线转换器……………………………… 293
5.8.1 示例简介……………………………………………………………… 293
5.8.2 工具介绍……………………………………………………………… 294
5.8.3 实现原理……………………………………………………………… 301
5.8.4 演示步骤……………………………………………………………… 301
5.9 程序编写…………………………………………………………………… 304
5.9.1 宏配置………………………………………………………………… 304
5.9.2 变量定义……………………………………………………………… 305
5.9.3 主程序………………………………………………………………… 305
5.9.4 程序分解……………………………………………………………… 308
5.10 示例运行…………………………………………………………………… 311
5.10.1 配置上位机软件……………………………………………………… 311
5.10.2 运行示例程序………………………………………………………… 312
第6章 CAN 总线在酒店客房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 316
6.1 功能要求及方案论证……………………………………………………… 316
6.1.1 控制说明……………………………………………………………… 317
6.1.2 网络结构……………………………………………………………… 319
6.1.3 硬件成本……………………………………………………………… 320
6.1.4 通信协议及CAN 地址分配………………………………………… 322
6.2 客房终端…………………………………………………………………… 322
6.3 客房终端硬件电路设计…………………………………………………… 323
6.3.1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323
6.3.2 多按键中断资源设计………………………………………………… 324
6.3.3 多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 325
6.3.4 灯具调光电路设计…………………………………………………… 326
6.3.5 CAN 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326
6.4 软件设计…………………………………………………………………… 328
6.4.1 程序流程图…………………………………………………………… 328
6.4.2 SJA1000控制器CAN 字节协议…………………………………… 328
6.4.3 客房终端源程序……………………………………………………… 330
6.4.4 CAN 总线控制模块…………………………………………………… 345
6.4.5 CAN 总线控制模块原理……………………………………………… 346
6.4.6 CAN 总线控制模块源程序…………………………………………… 347
参考文献……………………………………………………………………………… 356

前言/序言

  自本书第1版和读者见面以来,我们可喜地看到CAN总线技术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书“电路共享、源码开放”的写作理念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这一点可以从读者反馈及当当网的销售评论中得以见证。
  感谢行业内的读者对该书第一版中的错误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本书第2版中已经对其进行了更正。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结合近几年的CAN项目工程实践,本版次中增加了改善电磁兼容性的措施、CAN网络的实时性能及通信波特率设置、CAN总线节点设备的电源等与工程应用结合非常紧密的内容。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代码程序的完整性,愿意和那些注重代码完整性的读者交流,研讨技术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期待和您进一步交流。
  作者
  2016年3月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 深入浅出,引领您掌握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的精髓与实践。 随着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的飞速发展,高效、可靠的通信总线技术成为支撑这些应用的关键。在众多通信协议中,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嵌入式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以其高稳定性、低成本、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灵活的网络拓扑,成为实现分布式控制的理想选择。 本书《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正是一本为致力于掌握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技术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权威指南。作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的全新升级,本书在内容深度、广度及实用性上都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拓展,旨在帮助读者从零基础迅速入门,逐步深入,最终能够独立完成复杂的 CAN 总线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构建和贴近实战的开发流程展现。 第一部分:奠定坚实基础,深入理解 CAN 总线原理 在正式进入嵌入式开发之前,对 CAN 总线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至关重要。本书首先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详细阐述了 CAN 总线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其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读者将在这里了解到 CAN 总线为何能够成为工业界和汽车界广泛采用的标准,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何处。 接着,本书将逐一剖析 CAN 总线的核心技术特性。这包括: 报文帧结构: 深入解析 CAN 报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例如仲裁场、控制场、数据场、CRC 校验以及应答场等。读者将理解不同字段的含义及其在保证通信可靠性中的作用。 通信机制: 详细介绍 CAN 总线的多主总线和事件触发通信方式。理解报文的优先级仲裁机制(基于 CSMA/CD+AMP)是掌握 CAN 总线通信的关键。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实例,清晰地解释不同优先级报文如何进行竞争,以及最终如何保证高优先级报文的优先发送,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传输。 错误检测与处理: CAN 总线之所以稳定可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强大的错误检测和处理机制。本书将深入讲解位错误、填充错误、CRC 错误、格式错误和确认错误等各种类型的错误,以及 CAN 控制器如何主动进行错误报告和错误帧的发送。同时,也会探讨总线关闭(Bus Off)等高级错误状态的管理。 物理层与电气特性: 了解 CAN 总线的物理层设计,包括差分信号传输、总线终端电阻的作用,以及不同 CAN 标准(如 CAN FD)在传输速率和数据吞吐量上的提升。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将建立起对 CAN 总线通信原理的全面认知,为后续的嵌入式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迈入实战,掌握嵌入式开发的关键技能 理论的海洋固然重要,但脱离实践的知识是空洞的。本书的精华之处在于将抽象的 CAN 总线原理与具体的嵌入式开发紧密结合,带领读者一步步走向实战。 硬件选型与配置: 针对不同的嵌入式应用场景,本书将引导读者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MCU)平台,并详细介绍常见的 CAN 控制器接口。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项目需求,从众多的 MCU 系列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并了解不同 MCU 系列的 CAN 外设特性。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熟悉嵌入式开发流程的读者会知道,高效的开发环境是事半功倍的保证。本书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如何进行 CAN 驱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无论是使用特定的 MCU SDK,还是利用通用的 RTOS(实时操作系统)框架,本书都会提供清晰的指导。 CAN 驱动程序设计: 这是本书的重头戏。读者将学习如何编写底层的 CAN 驱动程序,包括: CAN 控制器初始化: 如何配置 CAN 控制器的波特率、工作模式(如正常模式、回环模式、静默模式等)以及邮箱(Mailbox)的分配。 报文发送: 讲解如何构造 CAN 报文,填写标识符、数据长度码(DLC)以及数据内容,并将报文成功发送到总线上。 报文接收: 介绍如何配置接收滤波,以精确地接收目标报文,并讲解如何从接收邮箱中读取接收到的报文数据。 中断处理: 深入讲解 CAN 中断的原理,包括发送完成中断、接收中断、错误中断等,并指导读者如何编写高效的中断服务程序(ISR),以实现实时高效的数据处理。 RTOS 与 CAN 总线集成: 在许多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中,实时操作系统(RTOS)是必不可少的。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将 CAN 总线通信与 RTOS 相结合。这包括: 任务设计: 如何设计独立的任务来处理 CAN 报文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如何利用 RTOS 的同步机制(如信号量、消息队列)来协调任务间的通信。 中断与 RTOS 的配合: 探讨如何在 RTOS 的中断上下文中安全地处理 CAN 中断,以及如何通过发送信号量或消息队列来唤醒等待的任务。 常用 RTOS 平台的 CAN 示例: 可能会针对 FreeRTOS、RT-Thread 等流行的 RTOS,提供具体的 CAN 应用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第三部分:进阶应用与实战项目,夯实技术能力 在掌握了 CAN 总线的基础原理和核心开发技能后,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更高级的领域,并通过一系列贴近实际的开发项目,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AN FD(Flexible Data-Rate)深入解析: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 CAN 2.0B 速率已显不足。本书将详细介绍 CAN FD 的优势,包括更高的比特率、更大的数据载荷,以及如何对现有 CAN 应用进行升级以支持 CAN FD。读者将学习 CAN FD 报文的帧结构差异,以及在硬件和软件上需要进行的相应调整。 CAN 协议栈的理解与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更高级别的协议来规范 CAN 总线上的数据通信。本书将介绍一些常见的 CAN 协议栈,例如: J1939: 在商用车领域广泛应用,本书将介绍 J1939 的基本概念、消息格式以及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 J1939 协议栈。 CANopen: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本书将详细讲解 CANopen 的对象字典(Object Dictionary)、服务数据对象(SDO)、过程数据对象(PDO)和网络管理(NMT)等关键概念,并提供相应的开发指南。 自定义协议设计: 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设计自有的 CAN 通信协议。本书将提供设计高效、可靠自定义 CAN 协议的原则和方法。 CAN 总线网络设计与调试: 一个完整的 CAN 应用不仅仅是单个节点的开发,更重要的是整个网络的协同工作。本书将讨论: 网络拓扑选择: 如何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 CAN 网络拓扑。 报文 ID 分配策略: 讲解如何合理分配 CAN 报文的标识符,以避免冲突,并优化总线利用率。 总线负载分析与优化: 如何通过工具和方法来分析 CAN 总线的负载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总线负载,提高通信效率。 CAN 总线故障诊断与排除: 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 CAN 总线通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典型实战项目: 本书将提供几个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实战项目,例如: 多节点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使用 CAN 总线连接多个传感器节点,并将采集到的数据统一发送到主控节点。 电机控制系统: 通过 CAN 总线实现主控制器与电机驱动器之间的通信,实现精确的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 车载诊断(OBD-II)接口开发: 学习如何通过 CAN 总线与车载诊断系统进行交互,读取车辆故障码和实时数据。 工业机器人通信: 使用 CANopen 或自定义协议实现机器人各关节模块与主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智能家居总线控制: 将 CAN 总线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 这些实战项目将涵盖从硬件连接、软件编写、参数配置到整体调试的全过程,让读者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亮点特色: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有对 CAN 总线原理的深入剖析,又有大量的代码示例和实战项目,确保读者学以致用。 权威性与前沿性结合: 融合了 CAN 总线最新的发展趋势,例如 CAN FD 的应用,以及各种主流的协议栈介绍。 丰富的图示与案例: 大量的原理图、时序图、报文结构图以及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贴近实际开发环境: 针对当下流行的 MCU 平台和 RTOS 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示例演示。 强调调试技巧: 提供了实用的 CAN 总线调试方法和工具使用指南,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适合读者群体: 嵌入式系统初学者: 希望快速掌握 CAN 总线通信技术的工程师和学生。 有一定嵌入式开发经验的工程师: 想要深入了解 CAN 总线,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的开发者。 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行业的从业人员: 需要掌握 CAN 总线技术以应对工作需求的专业人士。 对物联网(IoT)和分布式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 CAN 总线嵌入式开发领域的一位得力伙伴。它将陪伴您从零开始,逐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 CAN 总线开发者,为您的职业生涯开辟更广阔的道路。无论您是想为下一代智能产品注入新的活力,还是想优化现有的工业控制系统,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立即翻开本书,开启您的 CAN 总线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四: 这次购买《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纯属偶然,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作为一名在汽车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CAN总线可以说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绕不开的技术。虽然之前对CAN总线有一定的了解,但总感觉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应用场景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精妙,它没有像一些教材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CAN总线的各个层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CAN协议的解析,作者不仅阐述了帧的构成,还详细解释了每个字段的含义以及在实际通信中的作用。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CAN总线的理解提升了一个档次。 最令我兴奋的是,这本书的“实战”部分。作者提供了大量的代码示例,这些示例不仅是理论的简单复现,更是结合了实际的开发需求。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在自己的开发板上实现了多节点的通信,并且还学习了如何进行数据的封装和解析。书中的调试技巧也非常实用,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让我能够更有效地排查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CAN总线开发知识体系。它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更强调了实践能力。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CAN总线,并且能够独立进行相关项目开发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能够帮助你从“会用”变成“精通”,真正掌握CAN总线嵌入式开发的精髓。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当初选择《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它的“第2版”和“实战”这两个关键词。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关于CAN总线的资料,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很多理论知识学了之后,一到实际项目中就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版,意味着它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内容的迭代,希望能够填补我在实际应用方面的空白。 拿到书后,我首先翻阅了目录,发现它确实覆盖了CAN总线开发的方方面面。从硬件接口的选型到软件驱动的编写,再到上位机通信的实现,都安排得非常全面。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各种CAN控制器和收发器的介绍,作者在这方面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和对比,这对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硬件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亲切感。他能够将复杂的通信协议和底层的硬件细节讲得明明白白,同时又不会让你感到枯燥乏味。书中的代码示例也相当丰富,而且是可以直接运行的,这大大节省了我自己编写和调试的时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错误处理和故障诊断的章节,这对于提高CAN总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作者提供了多种调试手段和分析方法,让我能够更快速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CAN总线嵌入式开发框架。它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做”,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对于提升我的技术深度非常有益。虽然内容相当充实,但我感觉作者一直在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会让人产生“信息过载”的感觉。对于希望在CAN总线领域有所建树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

评价三: 对于《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这本书,我得说,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一直从事嵌入式开发工作,但对CAN总线一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工作中偶尔会遇到需要与CAN总线设备通信的需求,但总是依赖于一些现成的库或者其他同事的帮助,自己始终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这次下定决心,想通过这本书来补齐这块短板。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货满满”。作者在内容组织上非常用心,从CAN总线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到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挑战,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CAN协议细节的讲解,那些繁琐的时序、帧格式、仲词仲裁机制,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易懂。他并没有回避那些技术难点,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攻克。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实战”部分做得非常出色。作者提供的代码示例,不仅仅是简单的“hello world”,而是包含了实际应用场景下的通信逻辑和数据处理。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例子,构建了一个简单的CAN通信网络,并且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书中的调试方法也非常有指导意义,他分享了一些自己多年的开发经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个经验分享的平台。作者在书中融入了大量实际开发中的注意事项和陷阱提示,这些都是书本知识无法直接获得的。对于已经有一定嵌入式开发基础,但想深入掌握CAN总线技术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能够帮助你快速建立起对CAN总线通信的全面认识,并且具备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评价一: 我最近入手了《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个对嵌入式开发充满热情,但又苦于无处下手的新手,我常常感到迷茫。市面上的资料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碎片化严重,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而这本书,从书名就透露出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息,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精炼的书名和厚实的篇幅所吸引。翻开目录,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和枯燥的代码,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CAN总线的世界。从最基础的CAN总线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原理,到实际的开发环境搭建,再到具体的通信协议设计和调试技巧,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概念时,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术语,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图示,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解释CAN帧的结构时,作者就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生活场景来类比,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各个字段的作用和意义。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非常注重“实战”二字。它提供的例程代码清晰易懂,并且涵盖了从简单的点对点通信到多节点通信的各种场景。我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步地在自己的开发板上实现了各种通信功能,那种亲手操作、学以致用的感觉,真的非常棒!书中的调试技巧也十分实用,很多我之前遇到的棘手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找到了清晰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细致地指引我穿梭在CAN总线的海洋中,让我从一个迷茫的初学者,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进行CAN总线嵌入式开发的实践者。

评分

评价五: 对于《CAN总线嵌入式开发—从入门到实战(第2版)》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是一本真正能够“落地”的技术书籍。作为一名从事了几年嵌入式开发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市面上关于CAN总线的资料不少,但真正能够引导读者从零开始,并且最终能够独立完成项目的,却少之又少。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首先为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从CAN总线的基本原理、物理层特性,到数据链路层的通信机制,作者都进行了清晰且详实的阐述。我之前对CAN协议中的一些概念总有些模糊不清,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豁然开朗。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 而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实战”的强调。作者提供的每一个示例代码,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测试,并且附带了详细的注释,让你能够理解每一行代码的含义。我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步地在自己的开发环境中完成了CAN总线通信的搭建,并且能够进行数据的收发和简单的协议处理。书中的调试方法和技巧也极具指导意义,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定位和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CAN总线嵌入式开发指南。它不仅能够帮助新手快速入门,更能够帮助有一定基础的开发者进一步提升技能。它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宝典,能够让你真正掌握CAN总线嵌入式开发的精髓,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CAN总线开发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解决了毕设的大难题,对于很多解决办法都有详细的说明,非常好的一本学习资料

评分

还好还好刚看

评分

好书!正版!清华/北航/邮电书质量好!内容丰富!

评分

不错,很实用

评分

内容详实,通俗,值得一看。

评分

不错,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

支持正版图书,十个字了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