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2版)

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羊惠君 编
图书标签:
  • 人体解剖学
  • 解剖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材
  • 彩色图解
  • 解剖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育
  • 人体结构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03913
版次:2
商品编码:1193714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8
字数:453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羊惠君主编的《实用人体解剖彩色图谱》第2版按照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课程进度安排章节内容,方便医学生学习使用。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人体的运动、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组成。第2章至第8章依次为下肢、上肢、胸、腹、盆与会阴、背、头与颈。第9章为中枢神经系统,集中介绍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联系。
  本图谱信息量丰富,为充分显示这些结构复杂的局部器官,使用了381件精心制作的实物标本、22幅手绘示意图、4张活体彩色照片和1张牙齿的X线片。
  标本制备细致,照片质量高,结构标注详尽。学生在解剖学实验室用本图谱对照观察解剖出来的结构器官,可很快准确理解他们所应掌握的解剖学理论和知识。

目录

第1章 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图1.1 全身骨骼Skeleton of human body
图1.2 骨的形态Shape of bones
图1.3 骨的构造(股骨上端剖面)Structure of bone(section of upper part of femur)
图1.4 骨的类型Typc of bones
图1.5 骨骼肌形态Shape of skeletal muscles
图1.6 呼吸系统(前面观)Respiratory system(anterior view)
图1.7 消化系统(前面观)Digestive system(anterior view)
图1.8 肠壁的层次Layers of intestinal wall
图1.9 男性膀胱和生殖系统(前面观)Male urinary bladder and reproductive system(anterior view)
图1.10 女性生殖系统(前面观)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anterior view)
图1.11 男性内分泌器官(前面观)Endocrine organs of male(anterior view)
图1.12 神经系统(前面观)Nervous system(anterior view)
第2章 下肢 Chapter 2 Lower Limb
图2.1 右侧髋骨Right hip bone
图2.2 右侧婴儿髋骨(外面观)Right infant hip bone(external view)
图2.3 右侧股骨Right femur
图2.4 右侧髌骨Right patella
图2.5 右侧胫骨与腓骨Right tibia and fibula
图2.6 右侧足骨Bones of right foot
图2.7 右侧足纵弓Longitudinal arches of right foot
图2.8 骨盆的连接Joints of pelvis
图2.9 右髋关节Right hip joint
图2.10 右膝关节Right knee joint
图2.11 剖开的右膝关节Dissected right knee joint
图2.12 右侧膝关节半月板(上面观)Meniscuses of right knee joint (superior view)
图2.13 右侧膝关节矢状切面Sagittal section through fight knee joint
图2.14 右侧小腿骨连接(前面观)Joints of fight leg(anterior view)
图2.15 右侧踝关节周围的韧带Ligaments around right ankle joint
图2.16 右侧足骨关节Joints of right foot
图2.17 右下肢浅静脉Superficial veins of the right lower limb
图2.18 右股前内侧区的浅层结构Superficial structures of anteromedial region of the right thigh
图2.19 右股前内侧区的深层结构(I)Deep structures in anteromedial region of right thigh(I)
图2.20 右股前内侧区的深层结构(Ⅱ)Deep structures in anteromedial region of right thigh(11)
图2.21 右股前内侧区的深层结构(Ⅲ)Deep structures in anteromedial region of fight thigh(UI)
图2.22 右侧闭孔神经和血管(前面观)Right Obturator nerves and vessels (anterior view)
图2.23 右侧臀区和股后区的皮神经Cutaneous nerves of fight gluteal region and posterior region of thigh
图2.24 右侧臀区和股后区的肌Muscles of right gluteal region and posterior region of thigh
图2.25 右侧臀区的肌、神经和血管(Ⅰ)Muscles,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of fight gluteal region(I)
图2.26 右侧臀区的肌、神经和血管(Ⅱ) Muscles,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of right gluteal region(Ⅱ)
图2.27 右股后区的肌Muscles of posterior region of right thigh
图2.28 右股后区的肌、神经和血管Muscles,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of posterior region of right thigh
图2.29 右胭窝的神经和血管Nerves and blood vessels in right popliteal fossa
图2.30 右胭动脉及其分支Branches of right popliteal artery
图2.31 右膝关节动脉网Right genicular aterial anastmosis
图2.32 右股中部横断面(下面观)Transverse section through middle of right thigh(inferior view)
图2.33 右小腿浅静脉Superficial veins of fight leg
图2.34 右小腿后区结构Structures in posterior compartment of right leg
图2.35 右小腿前外侧区和足背Anterolateral compartment of fight leg and dorsum of foot
……
第3章 上肢 Chapter 3 Upper Limb
第4章 胸 Chapter 4 Thorax
第5章 腹 Chapter 5 Abdomen
第6章 盆与会阴 Chapter 6 Pelvis and Perineum
第7章 背 Chapter 7 Back
第8章 头与颈 Chapter 8 Head and Neck
第9章 中枢神经系统 Chapter 9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索引 INDEX

前言/序言


《医学影像学诊断学》 第一部分:影像学基础知识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成像原理、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从X射线到核医学,从超声到磁共振,逐一剖析各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基础、设备构造、成像过程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 第一章 放射学基础 X射线的产生与性质: 深入讲解X射线管的工作原理,电子加速、靶材相互作用产生X射线的物理机制。阐述X射线的穿透性、电离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等基本性质,以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基础。 X射线成像技术: 详细介绍传统的X射线成像技术,包括曝光原理、胶片成像、数字X射线成像(DR、CR)的成像链、影像质量控制等。重点阐述各种技术在提高影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进展。 X射线防护: 强调医学影像检查中的辐射安全问题。系统介绍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包括设备屏蔽、防护材料、操作规程、剂量监测等,确保医患双方的安全。 第二章 超声学基础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讲解压电效应在超声换能器中的应用,产生和接收超声波的原理。阐述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包括反射、折射、衰减、多普勒效应等,这些是形成超声图像的关键。 超声成像原理与技术: 详细介绍A型、B型、M型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二维(2D)、三维(3D)及四维(4D)超声成像技术,以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脉冲多普勒技术在血流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超声设备与图像质量: 介绍超声诊断仪的组成部分,包括探头、信号处理器、显示器等。分析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因素,如频率、穿透深度、焦点、增益等,并指导读者如何优化参数以获得最佳图像。 第三章 CT成像技术 CT成像原理: 深入剖析CT的成像原理,从X射线束的扫描、探测器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的图像重建过程。详细介绍扇形束CT(2D CT)、螺旋CT(Spiral CT)及多层螺旋CT(MSCT)的工作模式及其优势。 CT图像特性与伪影: 分析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等关键指标。讲解CT图像中的常见伪影及其产生原因,如运动伪影、金属伪影、散射线伪影等,并介绍相应的消除或减轻方法。 CT增强扫描: 阐述CT增强扫描的原理,包括对比剂的种类、给药方式、扫描时机等。重点介绍不同脏器和病变在增强扫描中的强化特征,这对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第四章 MRI成像技术 MRI物理基础: 详细讲解核磁共振现象的物理原理,包括质子的核自旋、外加磁场、射频脉冲的激发、弛豫过程(T1弛豫、T2弛豫)以及梯度磁场的作用。 MRI成像序列: 系统介绍各种常用的MRI成像序列,如自旋回波(SE)、梯度回波(GRE)、反转恢复(IR)、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分析不同序列对组织对比度的影响,以及其在特定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MRI对比剂: 介绍MRI对比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安全性。讲解对比增强MRI在病灶检出、定性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MRI伪影与伪影伪影: 分析MRI成像中常见的伪影,如运动伪影、金属伪影、磁化率伪影等,并提供相应的校正或避免措施。 第五章 核医学成像技术 放射性核素与显像剂: 介绍常用的医用放射性核素及其物理性质,以及各种显像剂的特点和在不同脏器、系统显像中的应用。 SPECT与PET成像: 详细讲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成像原理、设备构造及图像特点。重点阐述SPECT/CT、PET/CT、PET/MRI等融合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核医学显像的应用: 介绍核医学显像在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领域的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各系统影像学诊断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影像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主要系统和器官的影像学表现,包括正常解剖结构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特征。 第六章 神经系统影像学 颅脑影像学: 详细介绍CT、MRI在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颅内肿瘤、脑外伤、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等诊断中的应用。重点分析CT平扫、增强、MRI T1WI、T2WI、FLAIR、DWI、ADC图、SWI、DTI等序列的价值。 脊髓影像学: 阐述CT、MRI在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脊髓炎等疾病的诊断。 第七章 胸部影像学 肺部影像学: 详细介绍X线、CT在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栓塞、间质性肺病等常见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重点讲解CT肺窗、纵隔窗的观察要点。 纵隔与胸膜影像学: 介绍CT在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等疾病的诊断。 第八章 腹部影像学 肝脏、胆囊、胰腺影像学: 详细介绍超声、CT、MRI在肝脏肿瘤、肝硬化、胆囊结石、胆囊炎、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的诊断。重点分析增强CT、MRI的肝脏特异性序列。 胃肠道影像学: 介绍X线、CT、MRI在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梗阻等疾病的诊断。 泌尿系统影像学: 阐述超声、CT、MRI在肾结石、肾囊肿、肾脏肿瘤、肾盂肾炎、膀胱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脾脏、肾上腺影像学: 介绍CT、MRI在脾脏肿大、脾脏肿瘤、肾上腺腺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的诊断。 第九章 心血管影像学 心脏影像学: 介绍超声心动图、CT、MRI在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病、冠状动脉疾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诊断。 血管影像学: 重点介绍CTA、MRA、血管造影在动脉瘤、动脉狭窄、血管畸形、静脉血栓等疾病的诊断。 第十章 骨骼肌肉影像学 骨骼影像学: 介绍X线、CT、MRI在骨折、脱位、关节炎、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的诊断。 肌肉与软组织影像学: 阐述MRI在肌肉损伤、肌腱断裂、软组织肿瘤、炎症等疾病的诊断。 第十一章 乳腺影像学 乳腺X线摄影: 介绍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及BI-RADS分类。 乳腺超声与MRI: 阐述超声和MRI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在年轻女性和致密型乳腺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与其他 盆腔影像学: 介绍妇科、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甲状腺、涎腺等影像学: 简要介绍相关检查方法及常见疾病。 第三部分:影像学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 详细介绍PET/CT、SPECT/CT、PET/MRI等功能与解剖影像融合技术,其在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在影像学中的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AI)在影像识别、病灶检测、定量分析、辅助诊断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影像引导介入治疗: 介绍影像技术在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如导管介入治疗、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 影像学发展新方向: 展望分子影像学、功能影像学等前沿领域。 本书力求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既注重理论基础的讲解,又强调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旨在为广大医学生、临床医师、影像技术人员提供一本实用、可靠的医学影像学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所提供的“深度”。虽然它以“实用”和“易读”著称,但其内容的深度却丝毫不打折扣。它在很多方面都触及了医学领域的核心知识,并且在必要的时候,会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和延伸。我发现,在很多我之前难以理解的解剖学问题,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例如,在讲解脊柱的解剖时,书中不仅介绍了脊椎骨的形态和排列,还深入探讨了椎间盘的结构、脊髓的走向以及相关的神经压迫问题。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身体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一些日常的身体不适有了更科学的理解。而且,书中引用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使得内容更加前沿和权威。这对于希望在某个领域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和宝贵的参考。它不仅仅是一本入门读物,更是一本可以陪伴你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宝典”。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编排对我来说相当具有启发性。它并非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章节顺序进行堆砌,而是巧妙地将人体不同系统和部位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更具逻辑性和实操性的学习路径。我发现,它在介绍某个器官或结构时,会非常自然地引出与其相关的生理功能、常见病变以及临床意义,使得知识点不再孤立,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和深度。例如,在讲解心脏时,它不仅详细描绘了心脏的腔室、瓣膜和血管,还紧接着解释了血液循环的动力机制,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原理。这种关联性的讲解,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人体的运作。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深对解剖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这对于我这个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出版质量令人印象深刻。从纸张的厚度和质感到印刷的清晰度和色彩的鲜艳度,都透露着一种严谨和用心。打开书页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高质量彩色插图就足以吸引我的目光。这些插图不仅仅是简单地标注出各个器官或组织的名称,而是通过精细的细节和逼真的色彩,将人体内部结构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它在展示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时,所采用的细腻过渡和多角度视角。例如,在描述神经系统时,书中不仅有宏观的神经通路图,还有微观的神经元结构图,并且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神经束,使得复杂的网络关系一目了然。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远比文字描述来得更加深刻和持久。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仔细观察每一幅图,从中发现新的细节,理解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复杂解剖区域的处理方式也非常巧妙,比如一些深层结构,它会通过分层剥离的方式来展示,让我们能层层深入地了解其组成和毗邻关系。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盛宴。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一直以来,我对人体结构的奥秘都充满了好奇,但很多时候,那些枯燥的文字描述总让我觉得难以消化。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那种感觉瞬间改变了。首先,它的“实用”二字绝对名副其实。里面的内容不是那种象牙塔里的理论,而是直击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与人体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在介绍骨骼系统时,它不仅仅是列出骨骼的名称和位置,还会生动地讲解骨骼的构成、功能,甚至是一些常见的骨骼损伤和预防措施。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肌肉运动时,配合着精美的彩色插图,让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运动方向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这对于我这个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不会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或者老师,在你身边循循善诱地讲解,而不是冷冰冰地给你灌输知识。我甚至开始尝试在家里跟着书里的讲解,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感受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连接。这本书真的让我从“看热闹”变成了“看门道”,让我不再对人体的复杂性感到畏惧,反而激发了我更深入探索的兴趣。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易读性”。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一直担心会因为缺乏基础知识而无法读懂医学类的书籍,但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使用的语言清晰、简洁,并且在首次出现专业术语时,都会给出简要的解释,非常友好。即使是那些听起来很复杂的概念,在书中的图文并茂的阐释下,也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采用的“引导式”学习方式,它不是一股脑地把所有信息抛给你,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你一步步地去探索和理解。比如,它会先介绍一个大体的结构,然后再放大细节,让你能够逐步聚焦。而且,书中的配色方案也非常和谐,既不会过于花哨分散注意力,又能有效地突出重点,让我能够快速抓住关键信息。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是一位耐心且善于引导的导师,让我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让我不再对复杂的医学术语感到头疼。

评分

是时候更新知识了。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解剖图谱

评分

书本不错,比学校发的清清晰好多,字体清晰,图画色彩也不错?

评分

好得很,图片清晰,主要是价格便宜?

评分

高端大气上档次,东西真的很好,质量杠杠的,推荐大家购买,物流极快,以后还会在这里买,保真还便宜,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质量很好,图很清晰,就是有点味儿。

评分

只有图和对应的名称,没有详细的介绍,可以用来熟悉解剖图,书角有点折,没有破损,其他还可以。

评分

学习用的工具书,质量不错,要用的物有所值啊。

评分

很有用的一本书,虽然不能说是医生一样的专业但是也很详细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