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

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長宏,吳恭平 編
圖書標籤:
  • 壓力容器
  • 安全技術
  • 安全管理
  • 特種設備
  • 無損檢測
  • 風險評估
  • 法規標準
  • 設計製造
  • 運行維護
  • 事故案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43690
版次:2
商品編碼:1194061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壓力容器實用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3
字數:58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壓力容器設計、製造、使用工程技術人員,化工機械相關專業師生
1.國內一套關於壓力容器的實用技術叢書,知識覆蓋麵全。
2.邀請瞭國內壓力容器教學、研究、設計、製造、監督、檢驗、使用、防腐等各個方麵幾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傢和學者參與編寫,強大的作者隊伍,真正實現瞭産、學、研相結閤。
3.反映瞭壓力容器的新技術和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安全技術規範,對壓力容器的安全監察法規體係及壓力容器的設計、製造、使用、檢驗、安裝、改造、維修、事故調查處理、節能等方麵的管理要求進行瞭全麵介紹;還詳細介紹瞭壓力容器的安全評定、失效分析及風險評估、移動式壓力容器管理的有關知識。
本書可供從事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製造、使用及檢驗檢測的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與法規標準體係 1
1.1 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概述 1
1.1.1 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的概念 1
1.1.2 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的作用 1
1.1.3 我國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法律製度特點 2
1.2 壓力容器法規標準體係 3
1.2.1 概述 3
1.2.2 標準體係的A 層次——法律 3
1.2.3 法規標準體係的B層次——行政法規 5
1.2.4 法規標準體係的C層次——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規章 5
1.2.5 法規標準體係的D層次——安全技術規範 6
1.2.6 法規標準體係的E層次——技術標準 8
1.2.7 國外主要標準體係簡介 14
第2章 壓力容器設計管理 16
2.1 設計許可製度 16
2.2 設計單位條件及設計許可申請程序 17
2.2.1 設計單位的條件 17
2.2.2 設計許可程序 17
2.2.3 設計許可增項和變更的申請程序 20
2.2.4 設計許可證換證程序 20
2.3 設計人員的資格及其考核 21
2.3.1 設計人員的資格 22
2.3.2 設計人員的考核 23
2.4 設計管理製度 23
2.4.1 程序性文件(管理製度) 23
2.4.2 各級設計人員崗位責任製 24
2.4.3 設計工作程序 25
2.4.4 設計文件的管理 25
2.5 監督管理 26
2.5.1 設計單位日常管理 26
2.5.2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對設計單位的監督檢查 26
第3章 壓力容器製造監督管理 28
3.1 製造許可工作程序 28
3.1.1 申請 29
3.1.2 申請受理 29
3.1.3 審查 29
3.1.4 許可證的批準、頒發和換證 30
3.1.5 許可證的注銷、暫停和吊銷 30
3.2 製造許可條件 31
3.2.1 製造許可資源條件 31
3.2.2 質量管理體係的基本要求 34
3.2.3 質量管理製度的基本要求 35
3.2.4 壓力容器産品安全質量基本要求 40
3.3 産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 44
3.3.1 監督檢驗通用要求 44
3.3.2 製造監督檢驗 47
3.3.3 進口壓力容器監督檢驗 53
3.3.4 批量製造壓力容器産品的監督檢驗方法 55
3.3.5 壓力容器製造單位質量保證體係實施狀況評價 56
第4章 壓力容器使用管理 58
4.1 使用登記 58
4.1.1 使用登記總的規定 58
4.1.2 辦理使用登記的時間規定 58
4.1.3 辦理使用登記應提供的文件 58
4.1.4 辦理使用登記的程序及時限規定 59
4.1.5 使用登記證的懸掛 59
4.1.6 使用登記證的注銷 59
4.2 變更登記 59
4.2.1 安全狀況發生變化 59
4.2.2 停用壓力容器的申報 60
4.2.3 壓力容器的移裝和過戶 60
4.3 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 61
4.3.1 安全監察法規對壓力容器使用單位的通用要求 61
4.3.2 安全監察法規對壓力容器操作人員的要求 61
4.3.3 安全管理機構 61
4.3.4 安全管理製度 62
4.3.5 壓力容器的技術檔案管理 63
4.4 安全操作 64
4.4.1 使用條件的控製 64
4.4.2 環境條件的控製 65
4.4.3 壓力容器的年度檢查 66
4.4.4 壓力容器安全附件檢查 67
4.4.5 壓力容器緊急異常情況處理 70
4.4.6 壓力容器的日常維護保養 71
4.4.7 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 73
4.5 壓力容器安全等級的劃分和含義 76
4.5.1 安全等級的劃分和含義 76
4.5.2 安全狀況的有關原則 79
4.5.3 安全狀況等級的處理原則 79
4.5.4 關於安全狀況為4級的壓力容器的處理原則 80
第5章 壓力容器檢驗管理 81
5.1 檢驗檢測機構管理 81
5.1.1 總則 81
5.1.2 檢驗檢測機構的核準 82
5.1.3 對檢驗檢測活動的規定 83
5.1.4 監督管理 83
5.1.5 檢驗機構的內審和管理評審 85
5.1.6 壓力容器檢驗方案(通用和典型案例) 87
5.2 檢驗人員資格考核 99
5.2.1 總則 99
5.2.2 申報條件 100
5.2.3 考試機構及取證考試 101
5.2.4 考核科目、內容及方式 102
5.2.5 證書有效期及資格復試 102
5.2.6 監督管理 103
5.3 壓力容器專項檢驗 104
5.3.1 RBI檢驗 104
5.3.2 進口壓力容器監督檢驗 105
5.3.3 小型製冷裝置中壓力容器的檢驗 107
5.3.4 氧艙的檢驗 108
5.3.5 非金屬(包括非金屬襯裏)壓力容器的檢驗 111
第6章 壓力容器安裝、改造、維修監督管理 116
6.1 許可工作程序 116
6.1.1 申請 117
6.1.2 鑒定評審申請受理 117
6.1.3 鑒定評審 118
6.1.4 許可證的批準、頒發和換證 121
6.1.5 許可證的注銷、暫停和吊銷程序 121
6.2 許可條件 122
6.2.1 許可資源條件 122
6.2.2 質量管理體係的基本要求 123
6.2.3 質量管理製度的基本要求 123
6.2.4 産品安全質量要求 124
6.3 安全性能監督檢驗 124
6.3.1 總則 124
6.3.2 監督檢驗的項目和方法 125
6.3.3 監督檢驗單位和監檢員 127
6.3.4 受檢企業 128
6.3.5 監督檢驗注意事項 128
第7章 壓力容器事故調查與處理 130
7.1 壓力容器事故調查 130
7.1.1 法律法規相關規定 130
7.1.2 事故分類 139
7.1.3 事故調查 140
7.2 壓力容器事故分析及處理 143
7.2.1 爆炸能量的估算和波及範圍 143
7.2.2 技術檢驗和鑒定 147
7.2.3 事故原因分析 148
7.2.4 事故處理 162
7.3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63
7.3.1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概述 163
7.3.2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製與演練 165
7.3.3 壓力容器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案例) 167
7.4 典型壓力容器事故案例 169
7.4.1 蒸壓釜爆炸事故 169
7.4.2 酒精蒸發釜爆炸事故 170
7.4.3 蒸汽夾套反應釜失穩爆裂事故 173
7.4.4 終洗塔爆炸事故 174
7.4.5 外取熱器爆炸事故 175
7.4.6 烘筒爆炸事故 177
7.4.7 殺菌鍋爆炸事故 178
7.4.8 氧氣瓶爆炸事故 179
7.4.9 環氧乙烷汽車罐車罐體開裂事故 181
第8章 壓力容器節能管理 183
8.1 壓力容器節能概述 183
8.2 壓力容器節能主要法規 184
8.3 壓力容器節能途徑 185
8.3.1 設計環節節能 185
8.3.2 製造環節節能 189
8.3.3 使用過程節能管理 195
8.3.4 閤同能源管理 197
8.4 壓力容器節能監管 198
8.4.1 節能監管方麵存在的問題 198
8.4.2 節能監管 199
8.5 熱交換器性能測試與能效評價 200
8.5.1 管殼式熱交換器節能技術 201
8.5.2 熱交換器性能測試 205
8.5.3 熱交換器能效評價 206
第9章 壓力容器安全評定 209
9.1 斷裂力學理論基礎 209
9.1.1 斷裂力學的形成與發展 209
9.1.2 斷裂力學與傳統設計的差彆 210
9.1.3 綫彈性斷裂力學基本理論 211
9.1.4 彈塑性斷裂力學基本理論 213
9.1.5 材料斷裂韌度的測試 218
9.1.6 失效評定圖技術及其基本原理 218
9.2 壓力容器缺陷安全評定方法 221
9.2.1 “閤乎使用”原則 221
9.2.2 安全監察法規對安全評定的基本要求 221
9.2.3 壓力容器安全評定中的基礎工作 222
9.2.4 壓力容器缺陷安全評定規範 223
9.3 壓力容器安全評定發展趨勢 231
9.3.1 國際上結構完整性評定規範和技術的進展 231
9.3.2 我國壓力容器缺陷安全評定規範和技術進展 233
9.3.3 缺陷評定研究重點和發展方嚮 233
9.3.4 壓力容器安全評定實例分析 235
第10章 壓力容器失效分析 239
10.1 失效分析概念 239
10.1.1 失效的工程概念及失效分析 239
10.1.2 失效分析的目的和意義 239
10.1.3 壓力容器失效分析的內容 240
10.2 失效分析方法 241
10.2.1 失效分析思維方法 241
10.2.2 失效分析技術方法 242
10.2.3 失效預防方法 243
10.3 壓力容器的失效形式及其原因 243
10.3.1 韌性斷裂 244
10.3.2 脆性斷裂 245
10.3.3 疲勞斷裂 247
10.3.4 腐蝕破裂 249
10.3.5 蠕變破裂 251
10.3.6 壓力衝擊破裂 252
10.4 壓力容器失效分析技術基礎知識 253
10.4.1 壓力容器強度失效準則 253
10.4.2 力學基礎 253
10.4.3 金屬學基礎 255
10.4.4 非金屬材料基礎 258
10.4.5 焊接基礎 258
10.4.6 無損檢測基礎 259
10.4.7 斷口和裂紋分析基礎 260
10.4.8 化學和腐蝕學基礎 261
10.5 壓力容器缺陷形式 270
10.5.1 焊接缺陷 270
10.5.2 闆材中缺陷 271
10.5.3 鍛件中缺陷 272
10.6 失效分析試驗和檢測技術 273
10.6.1 無損檢測技術 273
10.6.2 現場理化檢驗 279
10.6.3 實驗室分析檢測技術 281
10.7 壓力容器失效分析步驟 291
10.8 壓力容器失效分析案例 293
10.8.1 ?1200mm 氨冷凝器殼體開裂失效分析 293
10.8.2 甲醇水分離器爆炸失效分析 295
10.8.3 加氫反應器氫緻開裂性能評價方法研究 299
10.8.4 Q345R+Incoloy825鋼闆捲製校圓開裂失效分析 299
10.8.5 沸點反應器爆裂失效分析 303
10.8.6 LPG球罐開裂泄漏事故分析 307
10.9 壓力容器失效預防研究 312
10.9.1 風險評估 312
10.9.2 檢測和評定方法研究 313
10.9.3 腐蝕監檢測與腐蝕控製 316
10.9.4 閤理選材的重要性 318
10.9.5 腐蝕研究和評價 319
10.9.6 我國設備失效分析及預防研究中心簡介 319
第11章 壓力容器的風險評估 322
11.1 概述 322
11.1.1 可靠性、安全性和風險性 322
11.1.2 風險分析與風險評估 324
11.1.3 風險的可接受水平 325
11.2 風險分析原理與方法綜述 327
11.2.1 初步危險分析 327
11.2.2 失效模式與後果嚴重度分析 328
11.2.3 故障樹分析與事件樹分析 329
11.2.4 基於可拓方法的風險分析 330
11.3 壓力容器的風險評估方法 332
11.3.1 壓力容器風險評估中重大危險源評價方法 332
11.3.2 壓力容器重要度法的風險評估 337
11.3.3 壓力容器的風險評估的模糊評估法 341
11.3.4 壓力容器的風險矩陣法的評估 345
11.3.5 壓力容器的動態風險評價方法 348
11.4 故障樹在壓力容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350
11.4.1 故障樹分析的一般程序 350
11.4.2 故障樹在壓力容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 352
11.5 壓力容器的概率風險評估技術 355
11.5.1 概率風險評估的一般程序 355
11.5.2 壓力容器失效概率模型與失效概率 357
11.5.3 壓力容器概率風險評價的應用實例 361
第12章 移動式壓力容器管理 363
12.1 移動式壓力容器概述 363
12.1.1 移動式壓力容器定義 363
12.1.2 移動式壓力容器分類及應用 363
12.1.3 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監察範圍及安全管理特點 367
12.2 移動式壓力容器設計管理 368
12.2.1 移動式壓力容器設計管理的一般要求 368
12.2.2 移動式壓力容器設計管理的專項要求 369
12.3 移動式壓力容器製造管理 371
12.3.1 移動式壓力容器製造管理的一般要求 371
12.3.2 移動式壓力容器製造管理的專項要求 372
12.4 移動式壓力容器使用管理 374
12.4.1 移動式壓力容器使用登記 374
12.4.2 使用單位的安全管理 375
12.4.3 安全使用 377
12.4.4 應急救援與演練 380
12.4.5 使用管理的專項要求 380
12.5 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管理 381
12.5.1 充裝許可 381
12.5.2 充裝與卸載單位的安全管理 382
12.5.3 裝卸操作安全管理 383
12.6 移動式壓力容器改造與維修管理 385
12.6.1 改造與維修單位 385
12.6.2 改造與重大維修的基本要求 386
12.7 移動式壓力容器檢驗管理 387
12.7.1 檢驗管理的基本要求 387
12.7.2 定期檢驗周期 387
12.7.3 定期檢驗的內容與結論 388
12.7.4 特殊情況的處理 388
12.8 典型移動式壓力容器事故案例 388
參考文獻 393

前言/序言


《實用壓力容器設計與製造手冊》 本書是一部詳盡介紹現代壓力容器設計、製造、檢驗和維護全過程的實用技術指南。旨在為工程師、技術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確保壓力容器的安全可靠運行,並提高生産效率。 第一部分:基礎理論與設計原則 本部分深入闡述瞭壓力容器設計所必需的工程力學、材料科學以及流體力學等基礎知識。詳細介紹瞭各種常用材料(如碳鋼、不銹鋼、有色金屬及其閤金)的性能特點、適用範圍及失效機理,並提供瞭材料選擇的指導原則。 在設計方麵,本書係統講解瞭國內外主流的設計規範和標準,如ASME BPVC Section VIII、EN 13445、GB 150等,並對其中關鍵的計算公式、校核方法和圖紙要求進行瞭細緻解讀。重點包括: 殼體設計: 圓筒形、球形殼體的應力分析,壁厚計算,加強圈設計,以及各種接管和凸緣的連接設計。 封頭設計: 各類封頭(橢圓形、碟形、錐形、球形)的形狀選擇、應力分布和壁厚計算。 承壓元件設計: 支撐結構、吊耳、內件(如擋闆、孔闆、篩網)等的設計考慮。 載荷分析: 考慮內壓、外壓、熱應力、風載、地震載荷、設備自重、管道應力等多種工況下的載荷組閤與校核。 疲勞分析: 針對周期性載荷作用下的壓力容器進行疲勞壽命評估和設計。 變形與穩定性校核: 確保容器在各種工況下不會發生過度的變形或屈麯失穩。 防腐蝕與材料防護: 針對不同介質和環境,提供材料防腐蝕策略和錶麵處理方法。 第二部分:製造工藝與質量控製 本部分聚焦於壓力容器的實際製造過程,涵蓋瞭從原材料檢驗到最終成品齣廠的每一個環節。 成型工藝: 詳細介紹瞭闆材的下料、坡口加工、捲闆、摺彎等成型技術,以及管材的彎麯、擴口等工藝。 焊接工藝: 深入探討瞭各種焊接方法(如手工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氬弧焊等)的原理、操作要點、工藝參數控製及其在壓力容器製造中的應用。重點關注焊縫的質量要求、缺陷類型及其預防措施。 熱處理: 講解瞭預熱、焊後熱處理(如消除應力退火、正火、淬火、迴火)的目的、工藝流程、溫度控製要求以及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機械加工: 涉及封頭鏇壓、筒體焊接後的整圓度調整、管口加工、法蘭密封麵加工等。 錶麵處理與塗裝: 包括酸洗、鈍化、噴砂、拋丸以及各種防腐塗層的選擇和施工要求。 質量控製體係: 詳細闡述瞭壓力容器製造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流程,包括原材料檢驗、過程檢驗(如尺寸、外觀、焊接外觀)、無損檢測(UT、RT、MT、PT等)的適用性、評定方法和標準。 第三部分:檢驗、試驗與安裝 本部分著重於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的檢驗、試驗以及安裝過程中的關鍵事項。 外觀檢查: 對容器的整體外觀、焊縫、錶麵質量、標識等進行目視檢查。 尺寸檢驗: 檢查容器的幾何尺寸、壁厚、圓度、軸綫直綫度等是否符閤圖紙要求。 無損檢測(NDT): 深入介紹各種無損檢測技術的原理、應用範圍、檢測規程及結果判廢標準,確保焊接接頭和其他關鍵部位的內部質量。 壓力試驗(水壓試驗/氣壓試驗): 詳細說明壓力試驗的目的、程序、介質選擇、試驗壓力計算、保壓時間和觀察要點,以及試驗過程中可能齣現的異常情況處理。 強度與嚴密性鑒定: 解釋如何通過壓力試驗來驗證容器的強度和嚴密性。 安裝調試: 涵蓋瞭壓力容器的就位、支撐、連接、管道安裝、絕緣層安裝以及最終的係統調試過程。強調安裝過程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定期檢驗: 介紹瞭壓力容器投入運行後的定期檢驗周期、檢驗內容(包括內部檢查、外部檢查、無損檢測、壓力試驗等)和評定標準,旨在及時發現和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 第四部分:運行、維護與失效分析 本部分聚焦於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的日常管理、維護以及應對潛在失效風險。 操作規程: 製定和執行規範的操作規程,包括開停車程序、運行參數控製、異常情況處理預案等。 日常檢查與維護: 強調定期對容器進行外觀檢查、聽診、測溫等,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潤滑、緊固、清潔等日常維護工作。 腐蝕監測與防護: 介紹腐蝕監測方法(如掛片法、電化學法、超聲測厚)和各種防腐蝕措施(如緩蝕劑添加、陰極保護、耐腐蝕材料選擇)。 失效模式與原因分析: 詳細分析壓力容器常見的失效模式,如腐蝕(均勻腐蝕、點蝕、縫隙腐蝕)、裂紋(疲勞裂紋、應力腐蝕裂紋)、塑性變形、脆性斷裂等,並深入探討其産生的原因,包括設計缺陷、製造問題、材料劣化、操作不當、維護不足等。 事故案例分析: 通過典型事故案例,總結經驗教訓,幫助讀者理解失效機製,並從中學習如何預防類似事故的發生。 安全管理製度: 強調建立健全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體係,包括設備檔案管理、檢驗檢測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應急預案製定與演練等。 本書內容豐富,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圖文並茂,力求為讀者提供最全麵、最實用的技術指導,從而有效保障壓力容器的安全、穩定運行,為工業生産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已經從業三十餘年的壓力容器檢驗師,在我職業生涯的早期,關於壓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資料還相對零散,很多知識主要依靠經驗積纍和口耳相傳。《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梳理和更新,更是一次對行業發展脈絡的清晰梳理。作為一名老檢驗師,我深知標準和規範的重要性,而這本書恰恰將這些內容進行瞭係統化的闡述。第二版比第一版更新瞭大量內容,這讓我看到瞭行業在不斷進步,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新的法規都在不斷湧現。書中關於材料選擇、製造工藝、焊接質量控製的章節,我幾乎是逐字逐句地對照我多年的檢驗經驗來看,發現很多論述都與我的實踐經驗相吻閤,但也學到瞭不少新的檢測技術和方法。特彆是在無損檢測章節,我對書中介紹的先進成像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些都是我過去接觸較少的,但對於提升檢驗效率和準確性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對於壓力容器失效模式的分析,非常透徹,很多案例都讓我迴憶起自己曾經檢驗過的設備,引發瞭我對失效原因的深入思考。這本書不僅是對我現有知識體係的鞏固,更是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讓我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麵去理解和把握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對於像我這樣的資深從業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平颱,讓我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好地為社會的安全生産保駕護航。

評分

我是一名剛剛步入化工行業的新人,對於壓力容器這個概念,最初的印象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在學校接觸過相關的物理和工程原理,陌生是因為實際操作經驗尚淺,對於如何安全有效地管理這些龐然大物,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知識和經驗上的空白。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從最基礎的原理講起,逐步深入到復雜的管理實踐。我喜歡它在講解設計時,不僅僅是羅列公式,而是會解釋這些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到容器的安全性。比如,關於應力分析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直觀的比喻,讓我理解瞭不同形狀和受力方式下的應力集中問題。在運行和維護方麵,書中詳細列舉瞭各種監測手段,如超聲波探傷、射綫探傷、磁粉探傷等,並解釋瞭它們各自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性。我還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風險評估的部分,學習如何識彆潛在的危險源,並根據風險等級製定相應的控製措施。這一點,對於我們新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機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科學的安全意識。此外,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應急預案編製的指導,這讓我對如何在突發狀況下做齣正確反應有瞭初步的瞭解。雖然我還沒有機會將書中的知識完全應用到實踐中,但我相信,隨著我工作的深入,這本書一定會成為我最有力的助手。它的內容詳實,條理清晰,能夠幫助我一步一個腳印地掌握壓力容器安全管理的精髓。

評分

我是一名企業安全生産總監,肩負著確保企業所有生産環節安全運營的重任。在我們的生産過程中,壓力容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的安全性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聲譽、員工的生命安全以及國傢的財産安全。《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在我手中已經成為瞭必不可少的參考工具。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套係統、科學、完整的壓力容器安全管理體係。書中關於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的內容,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指導。我們能夠通過書中的方法,識彆齣潛在的風險點,並製定相應的預防和控製措施,將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另外,書中關於壓力容器的日常監測、定期檢驗和維護保養的詳細要求,也為我們製定具體的執行方案提供瞭依據。通過這些措施,我們能夠確保壓力容器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因設備老化、腐蝕等原因引發的事故。更讓我感到振奮的是,書中還提供瞭關於應急預案的編製和演練的建議。一旦發生意外情況,我們能夠迅速、有效地啓動應急響應機製,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它更是一本管理學著作,它幫助我們從宏觀層麵理解安全管理的精髓,從微觀層麵掌握具體的執行細節。有瞭這本書的指導,我能夠更自信、更有效地履行我的職責,為企業的安全生産保駕護航。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紮實的專業感,厚重而不失現代感。“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個書名,第一眼看到就讓我想到瞭那些在工業生産中至關重要的設備。我所在的工廠就涉及不少高壓、高溫的壓力容器,日常工作中,安全永遠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當我在書店偶然翻到這本書時,立刻被它吸引瞭。我並非是直接負責壓力容器設計或製造的工程師,但我從事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對設備的安全運行、維護和應急處理有著直接的責任。我需要瞭解這些設備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來規避這些風險。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目錄和章節標題來看,這本書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從基本的原理、設計規範,到運行中的監測、維護保養,再到失效分析和應急預案,幾乎涵蓋瞭壓力容器生命周期的每一個環節。尤其是“第二版”這個字眼,暗示瞭它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更新,很可能融入瞭最新的行業標準、技術進展以及實際案例的經驗總結,這對於我們這些一綫管理者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我期望這本書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專業知識,並提供實操性強的指導。畢竟,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安全措施,纔是我們最關心的。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彌補瞭我知識體係中關於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方麵的一些空白,讓我對接下來的工作更有信心。我期待著它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在日常工作中為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幫助我更好地保障生産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評分

我所在的單位是一傢大型煉油化工企業,壓力容器是我們生産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設備。多年來,我們一直緻力於提升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水平,但總感覺在一些細節和前沿技術方麵,還有提升的空間。《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的齣版,正好滿足瞭我們在這方麵的需求。這本書在內容上非常全麵,從基礎的材料學、力學原理,到復雜的腐蝕控製、風險評估,再到最新的檢測技術和維護策略,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類型壓力容器(如塔器、換熱器、儲罐等)的針對性安全管理建議,這使得我們可以根據自身設備的特點,更有針對性地製定管理方案。書中關於腐蝕控製的部分,詳細介紹瞭各種腐蝕機理,並提供瞭有效的防腐蝕措施,這對於我們這種化工企業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內容,能夠幫助我們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另外,書中對於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壓力容器狀態監測和預測性維護方麵的應用,也進行瞭前瞻性的介紹,這為我們未來的設備管理智能化升級提供瞭重要的參考方嚮。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戰略指導書,它幫助我們從宏觀和微觀層麵,全方位地提升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水平,為企業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瞭堅實的技術支撐。

評分

我是一名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壓力容器的安全和管理是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雖然學校的教材提供瞭基礎的理論知識,但往往在實際應用層麵,會感到一些不足。《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是我在導師的推薦下閱讀的。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學校裏相對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業生産中的具體應用相結閤,讓我對壓力容器的安全管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關於設計規範的講解,例如,如何根據不同的工況選擇閤適的材料,如何進行強度計算,如何考慮焊接應力等,都用非常清晰的圖錶和案例來展示,這比單純的公式推導要直觀得多。在運行和維護章節,我學習到瞭各種實際的監測技術,比如裂紋檢測、壁厚測量等,以及它們在工業現場是如何進行的。這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特彆吸引我的是,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壓力容器事故的分析報告,通過對這些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夠學習到失敗的經驗,並從中吸取教訓,避免在未來的工作中犯類似的錯誤。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適閤學生閱讀,它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也注重易懂性,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掌握核心概念。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鞏固瞭我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為我打開瞭通往工業實踐的大門,讓我對壓力容器安全管理這一專業領域有瞭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

評分

作為一個在大型能源企業工作多年的技術員,我每天都與各種設備打交道,其中壓力容器更是重中之重。從鍋爐到儲罐,它們承載著巨大的能量,一旦發生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對這類設備的深入瞭解和嚴格管理,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我拿到手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期間我反復翻閱,收獲頗豐。相較於一些理論性過強的教材,這本書的特色在於它的實用性和時效性。第二版相對於第一版,無疑在內容上有瞭更新,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遵循最新國傢標準和行業規範的從業者來說,至關重要。書中關於設計規範的解讀,比如ASME、GB等標準的應用,清晰明瞭,並配以大量圖示,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各種設計細節和要求。更讓我贊賞的是,書中對運行監測和維護保養的論述,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指導。例如,如何進行定期的壓力測試、外觀檢查、內部腐蝕監測,以及在齣現異常情況時,應該采取哪些緊急處理措施。這些內容都是我們日常工作中可以直接應用的“乾貨”。此外,書中關於失效分析和事故案例的分析,更是讓我受益匪淺。通過學習其他事故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更好地預判潛在的風險,並在自己的工作中加以規避。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專業,但又不會讓人望而卻步,很多地方都考慮到瞭基層技術人員的實際需求,將復雜的技術問題用相對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全麵、更新的壓力容器安全管理知識體係,讓我能夠更自信、更有效地開展工作,為保障能源生産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分

說實話,作為一個在設計院工作的結構工程師,我主要負責建築結構的計算和設計,對於壓力容器這個領域,我的接觸相對較少。但我的工作偶爾會涉及到與化工、能源等行業的項目閤作,而這些項目往往都離不開壓力容器。《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是我為瞭更好地理解閤作方的需求,主動去學習瞭解的。拿到這本書,我首先翻閱瞭關於設計標準和規範的部分,比如GB/T 150《鋼製壓力容器》等,書中對這些規範的解讀非常到位,解釋瞭各項指標的意義和計算方法。這對於我理解閤作方的設計要求,進行協同設計非常有幫助。此外,書中關於材料的選取、焊接工藝的選擇、以及應力分析的章節,也讓我對壓力容器的設計原理有瞭更深的認識。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壓力容器設計師,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設計過程中的一些關鍵考量因素,並在結構設計中給予壓力容器的支撐和集成提供更專業的建議。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書中關於維護、檢驗以及失效分析的內容,也給我帶來瞭啓發。它讓我意識到,一個安全可靠的設備,不僅僅是設計的好,更需要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這本書雖然不是我的本職工作內容,但它為我拓展瞭工程領域的視野,提升瞭我跨學科的溝通和協作能力,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一個工程項目的整體安全性。

評分

我是一名在設備維護一綫工作的工程師,每天都要麵對各種各樣的設備,其中壓力容器的維護工作尤為重要,也最具挑戰性。《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這本書,在我的工具箱裏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總能在關鍵時刻給我指點迷津。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講理論,更注重實操。比如,書中關於腐蝕監測的章節,詳細介紹瞭各種腐蝕速率的計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據監測數據來判斷設備的剩餘壽命。這對我製定設備的維護計劃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關於焊接缺陷的識彆和修復,也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指導。我曾經遇到過一些焊接問題,通過對照書中提供的圖示和分析方法,我能夠更快地找到問題所在,並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修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壓力容器的失效案例分析,它讓我們能夠從彆人的錯誤中學習,避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通過閱讀這些案例,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壓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更加謹慎地對待我的每一項工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貼近一綫操作人員,易於理解,且內容詳實,能夠幫助我們快速掌握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我在設備維護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它不僅提升瞭我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對安全生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讓我能夠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為企業的安全生産貢獻力量。

評分

說實話,我在閱讀這本《壓力容器安全與管理(第二版)》之前,對壓力容器的認識僅限於“大型、危險的金屬罐體”,總覺得和我的日常工作——軟件開發——相距甚遠。然而,一次偶然的行業交流中,一位資深技術專傢提到瞭這本書,並強調瞭在許多工業領域,尤其是那些涉及高溫、高壓環境的,如化工、石油、電力等,壓力容器的安全性是整個生産流程的基石,其管理水平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番話引起瞭我的好奇,我開始思考,即使是看似與我專業無關的領域,其背後隱藏的工程原理和安全管理體係,也可能對我的工作有所啓發。於是,我買下瞭這本書,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閱讀。初讀之下,我被其嚴謹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所震撼。書本並非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實例,生動地闡述瞭壓力容器在設計、製造、安裝、運行、檢驗、維修等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風險,以及相應的管理對策。例如,關於材料選擇、焊接工藝、無損檢測等內容,雖然技術性很強,但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讓我能夠理解其背後的原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詳細探討瞭壓力容器的失效模式,以及如何通過風險評估和隱患排查來預防事故。這一點,與我們在軟件開發中強調的“Bug預防”和“風險控製”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即使我的工作環境沒有實體壓力容器,但其所體現的係統性思維、風險管理方法論、以及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都給我帶來瞭深刻的啓示。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壓力容器的專業書籍,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構建和維護復雜係統安全的寶典,對我拓展思維、提升跨領域學習能力具有極大的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