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學的啓濛書 ,“俗說經典”的常銷書——自20世紀90年代齣版以來,領銜在內地掀起“俗說經典”熱潮;
2、讀者對象老少皆宜——通俗妙解文化古籍 ,生動展現經典魅力,將復雜深奧的經典淺顯化地錶達;
3、品質高,選材廣——跨越經典經史子集的分類,囊括數韆年中國傳統精華;
4、整體性強——收錄5輯37種40冊,整體展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全貌作品;
5、獨具辨識度和收藏價值的典藏設計——設計創新、印刷工藝考究,彰顯瞭蔡誌忠作品藝術感和想象力。
1999年蔡誌忠獲得“剋勞斯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的再創造”。他的漫畫古籍作品《》《》《漫畫禪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在世界各地擁有大批讀者群。在內地,20世紀90年代蔡誌忠古籍漫畫領銜掀起瞭“俗說經典”的熱潮,成為瞭經典常銷書。至今有不少讀者從那時開始熟悉並喜歡他的漫畫古籍作品,視為“兒時記憶的國學啓濛書”。
中信齣版社此次齣版的 “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共收錄蔡氏漫畫古籍作品5輯37種40冊,整體展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的全貌;力求設計齣蔡氏作品新高度——適閤大眾閱讀、有辨識度、有質感、可以收藏的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加入古籍原文,輔助閱讀;同時將蔡誌忠作品的藝術感、想象力通過包裝設計的創新、印刷工藝的考究展現齣來。
《漫畫心經》蔡誌忠先生以漫畫形式對《心經》經典進行演繹,增加“學僧”形象、用問答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以260字簡明概括瞭大乘般若經的核心內容、大乘般若思想的精華與心要、佛陀“空”觀智慧的精髓;是篇幅比較小、內涵豐富、被人持誦講解*多的大乘經典,對宗教、社會大眾乃至中國文化影響至深。
蔡誌忠,著名漫畫傢、漫畫界的“達芬奇”。1948年生,颱北彰化人。開創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
4歲開始畫漫畫,15歲入行。1983年開始畫四格漫畫《大醉俠》《光頭神探》和中國古籍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
1999年獲得“荷蘭剋勞斯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史無前li的再創造”。
29歲成立動漫公司,拍攝瞭《老夫子》《烏龍院》等14部動畫電影,《老夫子》曾獲1981年“金馬奬**卡通片奬”。愛好數學、物理、橋牌、動畫、古銅佛像收集……曾獲得150多個橋牌冠亞軍,從1991年開始,已收集數韆尊古銅佛像。
目前,仍積極活躍在動漫創作領域。
蔡先生的漫畫原本就具有禪者的幽默,時時令人會心一笑。如今,佛陀、菩薩、阿羅漢……到瞭他的筆下,不論一語一默,或吟或唱,生動的錶情,祥和的氣質,無不令觀者自然産生歡喜心。
--星雲大師(佛學大師)
你們真應該切開他的腦袋,看看裏麵是什麼結構,怎麼可以一麵物理、數學的邏輯那麼好,一麵又是禪宗、漫畫,還兼具詩性與幽默。
--焦雄屏(電影學者、影評傢、劇作傢)
沒過幾天,我收到一本美麗的書,書名叫作《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在那個深夜裏,我捧著一本漫畫書,看見我心深愛的哲人--莊子的思想,經過漫畫,成為瞭一本人人可讀、可懂、可賞的圖畫故事,內心的激蕩是無可言喻的。
我同時也在想:“為什麼前人從來沒有想到,中國看似艱深的哲學思想,可以通過漫畫的管道,走嚮一條更通俗,更被人接受的路上去。”
就是蔡誌忠的智慧,使一些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瞭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三 毛 (著名作傢)
蔡誌忠的內在感覺極為敏銳,具有創發性的新意念,他繪製的眾多作品,技巧圓熟,趣味盎然。非但取材麵廣闊,而且都能夠抓住作品的質點,凝聚他的意念;一部分作品,從文化生活、曆史生活、超現實的靈幻生活中取材,卻時時能考慮到時代和現實的需求,掌握多變中不變的人生至理,給人以可大可久的藝術感動;這種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錶現,可以說高度融閤瞭傳統與現代的精神,形成蔡誌忠的創作境界和魅力。
多年來,漫畫作者,以中國的傳奇小說作為題材者比比皆是,問題是在於作品神髓的掌握和適度取捨上,這和漫畫傢本身的學識、素養有關;當然高度的呈現技巧,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必須兩者配閤,方能收得紅花配綠葉的效果;我看過蔡誌忠的很多作品,使我樂而忘年,仿佛又迴到童年期的燈前,那個充滿靈性、充滿溫馨的世界,能在他的筆下復活,我不禁為現代的中國兒童慶幸,它的價值和意義,隻有深受浸淫的生命纔能體悟吧。
--司馬中原 (著名作傢)
他永不脫稿。筆下的人物除大醉俠外,還有肥龍過江、光頭神探。每個人物,原來他早畫好瞭一韆多個錶情和姿勢。構思好之後,加以描繪就是。他想得很快,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吃消夜,我遲到瞭,他在等我的短短一段時間裏,已經想好九段題材,他每天晚上大約在淩晨四點之後纔上床睡覺。
--李碧華 (著名作傢、編劇)
從前,我頗為禪的公案與故事不能普傳而感到遺憾,尤其是希望這些優美健康的生命風格能夠使忙碌的人也能讀到,甚至也能種在兒童的心田裏。這個工作,恐怕是文字難以做到的,直到讀到蔡誌忠的漫畫,纔覺得這是使禪的故事流傳的好方法。
--林清玄 (著名作傢)
畫莊子的寓言不能用寫實的筆法--全成瞭倆老頭的對話,毫無趣味。也不能用一筆一筆機械式的日本漫畫,會令原文的主旨盡失。隻有用蔡先生的固有筆法尤為適當。他善以工整而不寫實的筆調畫古裝人物。那光頭神探居然穿上瞭古裝扮演瞭莊周,畫中的大人物身體大,小人物身體小,也十分有趣。
--夏元瑜 (文化名人)
蔡誌忠的漫畫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因為他用自己的哲學,將艱澀的古籍,畫成容易消化的漫畫,深入淺齣,老少皆宜,達到瞭寓教於樂的功能。他的漫畫,令看過的人會心一笑,他能夠畫齣境界,能夠影響知識分子。以前的知識分子根本不看漫畫,這就是蔡誌忠的魅力所在。
--王菊金 (金馬奬**導演)
許多人談及中國文化時,大都承認一樁事實,中國文化的基調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曆代纔智之士的著述,也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但是我們對於幾韆年來的文化遺産卻少有認識,少有理解,莊嚴的外錶和艱深的內容,産生瞭嚇阻的效果,拒絕接近,使我們無法由其中吸取智慧與教訓。誌忠由於感到漫畫的親和力,傾全力創作,幫助讀者進入古代經典的大門,與智者坐而論道,實在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柴鬆林 (颱灣著名政論傢)
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似乎特彆具有指點人生的意味;同時又在指點人生中,透露齣藝術的美感與趣味。
--龔鵬程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係教授)
不同層次的人讀蔡誌忠的漫畫,也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在蔡誌忠的漫畫中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因為他的漫畫是古人的智慧與個人纔氣的結閤,我們在他的漫畫中可以讀到莊子、老子,也可以讀到蔡誌忠。
--王孝廉 (颱灣神話學傢)
小時候好背詩詞,幾乎每首蔡誌忠畫的詩詞,都能有印象或朗朗上口,看到心愛的詩詞被畫成圖像,先是一陣感動,“英雄所見略同”嘛!
--李 昂 (颱灣著名小說傢)
大傢說
蔡誌忠與漫畫IV
自序 龍的傳人應瞭解自己的文化VIII
序 漫話《漫畫心經》XII
前 言
色與受、想、行、識 007
空 013
色與空 017
《心經》本文
《心經》的故事
工作時工作,休息時休息 042
各有特質 043
不問前生,隻問今世 044
象牙佛珠 045
蠶與蜘蛛 046
過分要求 047
兩隻蛙 048
蟬與狐 049
銀子與石頭 050
不知足是病 052
惡魔的幫手 054
鐵杵磨針喻 055
握在手上的纔切實際 056
自知之明好量力 057
狐狸與葡萄園 058
每個人該有兩個生日 060
野驢與傢驢 061
撈過界的屠夫 062
驢叫和蟬鳴 064
蚊與牛 066
人生就是過程 067
何謂真『象』 069
小草的覺悟 072
水與咖啡 075
人生沒有對錯 077
道 079
刻意 082
小指的悲哀 085
佛與糞 088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089
蛻變自己 090
談禪令人嘔吐 091
“是”而非“有” 092
擁有與融入 093
蛻變 094
扮演自己的角色 095
盡情做自己 096
誕生自己 097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98
真空妙有 099
輸與贏 100
人生的牢獄 101
魚與鳥 102
大與小 103
前生今世 104
有與無 105
寂寞與嘮叨 106
山不長腳,人長腳 107
自在地做一隻都市的熊 109
真理看不見 111
兩種觀點 115
你擁有自己嗎? 117
大、小、多、少 119
人生的意義 121
萬物的本質 123
自省為先 125
雲想衣裳花想容 126
輪迴 127
失即是得 128
1的故事 129
用心若鏡
齣版說明:
首次整體展現瞭蔡氏漫畫古籍全貌 彰顯蔡氏藝術感和想象力的典藏設計
5輯×37種×40冊 國學的啓濛書 “俗說經典”的經典符號
1999年蔡誌忠先生獲得“荷蘭剋勞斯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史無前例的再創造”。在此之前,他花數10年精力,主要緻力於研讀中國古籍和禪語漫畫,創作齣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漫畫禪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以高品質、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妙解古籍,跨越中國經典經史子集的分類界限,串聯數韆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創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據悉,作品已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大批的讀者群。
蔡誌忠古籍漫畫在內地的傳播可上溯到20世紀90年代,領銜掀起瞭“俗說經典”的熱潮,成為瞭經典常銷書。至今蔡誌忠的粉絲中仍有不少是從那時開始熟悉並喜歡上其作品的。他們視蔡誌忠的漫畫古籍作品為“兒時記憶國學的啓濛書”,在今天的網絡上還在發齣“從小就喜歡看蔡誌忠的漫畫”、“真的好喜歡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管是10年前還是現在”這樣的呼聲。
中信齣版社此次齣版的 “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共收錄瞭蔡氏漫畫古籍經典作品5輯37種40冊,在內地首次整體展現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全貌。對蔡氏漫畫古籍經典作品的打造,力求設計齣蔡氏作品的新高度——做適閤大眾閱讀的、有辨識度的、有質感的、可以收藏的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加入古籍原文,輔助閱讀;同時將蔡氏漫畫古籍作品的藝術感、想象力通過包裝設計的創新、印刷工藝的考究全麵展現齣來。
自 序 龍的傳人應瞭解自己的文化
蔡誌忠
是誰發明瞭文字?
是誰發明瞭書本?
這是智者和作傢的事。
誰能將艱澀難懂的文字說清楚?
這是漫畫傢的任務。
我15歲時,到颱北當漫畫傢,齣版瞭很多武俠漫畫,長大之後自學動畫,創辦龍卡通動畫公司,拍瞭無數動畫廣告和4部動畫電影。
36歲那年,已經營瞭7年動畫,擁有3棟房子、存款860萬颱幣,從此隻要不賭錢、不投資、不藉彆人錢、不替人擔保,活到80我還有錢吃方便麵。
我對自己說:“夠瞭!這一生為錢做事的日子到此為止。從此我的生命不零售,將整個後半生批發給自己,我要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於是我結束動畫公司,重拾漫畫之筆畫四格漫畫,在颱灣、香港,以及新、馬的新聞媒體連載,同時我也進軍日本,在《芳文社》、《雙葉社》、《少年畫報社》等四格漫畫周刊連載。
1984年年底,我到東京齣席《少年畫報社》所舉辦的漫畫傢望年會。席間,有一位漫畫傢市川立夫跟我說:“以後你來東京彆住飯店瞭,可以跟我一起住,大傢分攤房租。”
跟日本漫畫傢一起住?光聽起來就很有趣,我答應瞭,當場跟他要電話。
隔年四月,我做好準備前往日本,搭車到東京,在東池袋練馬區櫻花颱,跟市川立夫一起閤租一名叫芳葉莊的アパト(簡陋閤屋)。
有一天晚上,跟市川立夫聊天,我提到“莊周夢蝶”這美麗的故事。
市川立夫說:“好像柏拉圖也有類似的故事。”
我一時猛然想到:何不將先秦諸子百傢思想畫成漫畫呢?
剛好我隨身正帶著幾本莊子、老子、墨子哲學思想,當下便停止聊天,開始研讀莊子。
我發現我自己跟莊子很像,追求天人閤一、清靜無為、凝神寂誌,不把名利看在眼裏。莊子首創以寓言方式談哲學,裏麵有無數有趣的故事,非常適閤用漫畫錶現。於是我很興奮地開始動筆把莊子思想改編成漫畫。
緊接著我又繼續畫老子、孔子、孫子兵法、韓非子等先秦諸子百傢思想,齣版之後果然大受歡迎。
我自己知道受歡迎的原因不是我很有名,而是莊子、老子、孔子、孟子、孫子等至聖先賢們的思想,經由漫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古聖先賢的智慧,纔是受歡迎的主因。
我們有幸生活於21世紀數碼革命時代的今天,通過計算機、網絡,我們可以上網聊天打發時間;也可以藉助數碼科技,大量吸收古今中外知識,使自己躍升為各個領域能力超強的精英。
全球單一市場的今天,隻有兩種無往不利的産品:一種是帶動風潮流行、引領風騷、走在時代尖端。例如最新科技智能手機、平闆電腦或巴黎時裝;另一種是全球獨一無二的秘籍,而東方特有的文化思想正是有彆於全球單一化的獨門秘籍。
身為中國人,傳承龍的血脈,當然有義務瞭解自己的文化思想,這也是過去十幾年來央視《百傢講壇》廣受歡迎的主因。
文化思想是一個民族的根,儒傢、道傢更是中國思想的根本。孔子、老子、孫子等先賢的言論成為2500年來人們生活行為的指導原則和恒久不變的普世價值。
如何在全球一片物欲狂潮下,不迷失自己?
我認為應該珍視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堅定自己的心誌,站穩腳步走嚮未來,成為立足於世界的厲害角色。
我認為漫畫是一種語言,漫畫是一種錶達手法,以幽默有趣的手法傳達各種知識,讓讀者能輕易邁入經典大門,與古聖先賢並肩論道。
我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有著深厚的感情,但很多時候,由於古籍的語言風格和錶達方式與現代社會存在較大的距離,導緻我們在閱讀和理解上會遇到不少障礙。尤其是像《心經》這樣,字字珠璣,卻又意蘊深邃的經典,更是讓我感到無從下手。直到我看到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智慧也可以如此輕鬆地被“翻譯”和“傳遞”。蔡誌忠先生的漫畫,有一種獨特的魔力,能夠將最抽象的概念,用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他用簡潔的綫條,勾勒齣人物的錶情和場景,卻能傳遞齣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我特彆欣賞他解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的畫麵。他並沒有進行枯燥的理論分析,而是通過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比如將事物比作泡影,或是水中月,來展現“色”與“空”的相互依存和轉化。這種“化抽象為具象”的解讀方式,讓我這個對佛學研究尚屬初學者,也能迅速領悟其精髓。書中,他對《心經》中“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概念的解釋,也並非生硬的羅列,而是將其融入到一個個小故事和比喻中,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其中的含義。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僅僅是對《心經》的圖解,更是對《心經》精神內核的一種全新闡釋,他讓我們看到瞭,如何將佛陀的智慧,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如何去體悟“諸法空相”,如何去達到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評分我一直以來都對哲學和宗教抱有一種好奇心,但常常因為文本的古老和語言的障礙,難以深入。尤其是像《心經》這樣言簡意賅卻意蘊深遠的經典,更是讓我感到一種力不從心。直到偶然間看到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我纔仿佛找到瞭通往智慧殿堂的捷徑。蔡誌忠先生的漫畫,總是能以一種齣人意料卻又閤乎情理的方式,將深奧的道理講解得淋灕盡緻。他用簡潔的綫條和生動的錶情,將《心經》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化為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場景。當我看到他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讀時,他並沒有進行枯燥的理論分析,而是通過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畫麵,比如將事物比作水中的倒影,或是在不斷變化的水流,來展現“色”與“空”的相互依存和轉化。這種直觀的呈現方式,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其中的奧妙。書中,他將《心經》中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概念,都通過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漫畫,變得生動起來。例如,當講解“無眼耳鼻舌身意”時,他並沒有否定感官的存在,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當我們不再執著於這些感官的獲得和滿足時,心境會變得多麼的開闊。這本書,不僅讓我輕鬆地掌握瞭《心經》的基本內容,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深入思考,如何將《心經》的智慧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如何纔能達到一種更加自在、更加豁達的人生境界。
評分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略知一二的普通讀者,我深知《心經》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理解其內涵,對我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以往接觸到的《心經》解讀,要麼是晦澀難懂的佛經注解,要麼是過於簡略的概述,總感覺難以窺其全貌。直到我發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我的看法纔徹底改變。這本書真的是將“化繁為簡”發揮到瞭極緻。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僅僅是簡單的插圖,而是他對《心經》深刻理解的視覺化呈現。他用極富想象力和錶現力的筆觸,將《心經》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場景展現齣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他描繪“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時,他並不是直接畫齣衰老和死亡,而是通過一些人物麵對“無常”時的不同反應,來暗示“無老死”的本質,並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超越對生死的恐懼。這種“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讓我覺得學習《心經》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而是一種充滿樂趣的探索過程。更重要的是,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並非是對經典的麯解或淺化,而是深入挖掘瞭其智慧的內核,用一種更易於現代人接受的方式進行傳遞。他通過漫畫,引導讀者去體悟“空性”的智慧,去理解“緣起”的奧秘,去實踐“般若”的力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傳統文化鮮活的一麵,也讓我對《心經》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長久以來,我總覺得《心經》是一部高高在上的經典,它的字句背後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但對我這樣沒有係統學習佛學的人來說,理解起來睏難重重。市麵上關於《心經》的解讀,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簡略,總覺得難以觸及核心。直到我發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我纔真正感受到,原來智慧也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活潑有趣。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以其獨特的風格,將《心經》的精髓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他用寥寥幾筆,卻能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用生動的畫麵,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解讀“照見五蘊皆空”時,他並沒有進行大段的理論闡釋,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而富有想象力的漫畫,將“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的變幻無常,比作流動的雲彩、變幻的潮汐,讓我們在輕鬆的閱讀中,體會到“空性”的本質。書中,他將《心經》中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術語,如“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等等,都用巧妙的比喻和故事串聯起來,讓我能夠饒有趣味地理解其背後的含義。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僅僅是對《心經》的圖解,更是對《心經》精神內核的一種全新闡釋,他讓我們看到瞭,如何將佛陀的智慧,融入到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如何去體悟“諸法空相”,如何去達到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古典哲學和宗教經典有著特彆的喜愛,但很多時候,這些經典由於年代久遠,語言風格和思維方式都與現代社會有所隔閡,導緻閱讀起來常常事倍功半,甚至産生誤解。所以,當我看到《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時,我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早就聽說過蔡誌忠先生在漫畫領域的影響力,他能夠將深奧的道理以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解讀,這本身就是一種瞭不起的藝術。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果不其然,這本書帶給瞭我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蔡誌忠先生的畫風簡練卻富有神韻,他用簡單的綫條勾勒齣人物的形態和情感,同時又巧妙地將《心經》中的每一個核心概念融入其中,使文字與畫麵達到瞭完美的結閤。例如,在解讀“照見五蘊皆空”時,他沒有直接給齣枯燥的解釋,而是通過一係列的畫麵,將“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一一呈現,並用巧妙的比喻,說明它們是如何如同水中月、鏡中花一般,是虛幻不實的。這種“以形捕形,以意會意”的解讀方式,讓我這個對佛學研究尚屬初入門者,也能迅速把握其精髓。書中不僅對《心經》的文字進行瞭闡釋,更深入地挖掘瞭其背後蘊含的人生智慧,比如關於“苦”的本質,關於“空”的境界,以及如何通過實踐“道”來達到解脫。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讓古老的智慧煥發齣新的生命力,為我提供瞭一種理解和踐行《心經》的新視角。
評分我一直對佛學和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現實中那些厚重的古籍,尤其是《心經》這樣的經典,往往讓我望而卻步。文字的晦澀、哲理的深奧,都像是一道道無形的門檻,阻礙瞭我深入理解的腳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纔仿佛撥開瞭雲霧,看到瞭通往智慧的另一條途徑。蔡誌忠先生以其獨有的漫畫風格,將《心經》中的般若智慧,用一種極其生動、形象、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那些看似抽象的佛法概念,在他的筆下變得觸手可及,仿佛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躍然紙上。我特彆欣賞他漫畫中人物錶情的刻畫,寥寥幾筆,便將人物內心的微妙變化勾勒得淋灕盡緻,讓人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意。例如,當描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他並沒有生硬地解釋,而是通過一些意象化的場景,將“色”與“空”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錶現齣來,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比任何冗長的文字解釋都更具說服力。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傳播,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它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體驗中,領略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我開啓瞭對佛法智慧的初步探索之旅,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奇妙。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快節奏生活中奔波的現代人,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對生活的意義也時常感到迷茫。那些關於“苦”、“集”、“滅”、“道”的道理,在日常的瑣碎中顯得遙不可及。然而,《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齣人意料的方式,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畫,更像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看到瞭《心經》所揭示的超越世俗煩惱的另一種可能性。他筆下的人物,雖然簡單,卻充滿瞭生命力,他們的悲喜、他們的睏惑,都仿佛是我們自己的影子。當他描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時,我並沒有感到這是對感官的否定,反而體會到一種“放下”的智慧——當我們不再執著於錶麵的感官體驗,纔能更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質。書中的每一個畫麵,都充滿瞭禪意,既有幽默感,又不失深刻性。我尤其喜歡他將一些復雜的佛學概念,轉化為一些生活化的場景,比如,當他講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時,他用瞭一個小故事,講述瞭主人公如何從執著於過去和擔憂未來中解脫齣來,活在當下。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無明”並非高高在上的哲學概念,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麵臨的睏境,而“無明盡”則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轉變,一種智慧的獲得。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老朋友,在不經意間點醒瞭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開始思考如何纔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評分我一直覺得,我們現代人離古老的智慧越來越遠,很多經典的價值,都被時間和語言的隔閡所掩蓋。尤其像《心經》這樣,字數不多,卻蘊含著宇宙人生的終極奧秘,要靠一己之力去理解,實在是一件難事。偶然間翻閱到《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瞭燈塔。蔡誌忠先生的漫畫,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將最復雜的概念,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他筆下的人物,雖然是漫畫形象,但每一個錶情,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瞭生命力和哲學思考。我尤其欣賞他解讀“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時的畫麵。他沒有直接講什麼“惑”與“破惑”,而是通過一個不斷嘗試、不斷失敗、又不斷學習的小人物,來展現“無明”帶來的睏惑,以及通過智慧的光芒最終“無明盡”的過程。這種“從生活齣發,迴歸智慧本源”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心經》並非高高在上的教條,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指引。書中,他對“苦”的本質,對“空性”的理解,對“般若波羅蜜多”的闡釋,都通過一係列富有想象力的漫畫,變得妙趣橫生。他不僅僅是翻譯瞭《心經》的文字,更是解讀瞭《心經》的精神內核,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體會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為我開啓瞭對人生意義更深層次的思考。
評分作為一個長期在現代社會中摸索的個體,我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對生活的意義也時常感到迷茫。那些關於“苦”、“集”、“滅”、“道”的道理,在日常的瑣碎中顯得遙不可及。然而,《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齣人意料的方式,觸動瞭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畫,更像是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看到瞭《心經》所揭示的超越世俗煩惱的另一種可能性。他筆下的人物,雖然簡單,卻充滿瞭生命力,他們的悲喜、他們的睏惑,都仿佛是我們自己的影子。當他描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時,我並沒有感到這是對感官的否定,反而體會到一種“放下”的智慧——當我們不再執著於錶麵的感官體驗,纔能更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質。書中的每一個畫麵,都充滿瞭禪意,既有幽默感,又不失深刻性。我尤其喜歡他將一些復雜的佛學概念,轉化為一些生活化的場景,比如,當他講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時,他用瞭一個小故事,講述瞭主人公如何從執著於過去和擔憂未來中解脫齣來,活在當下。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無明”並非高高在上的哲學概念,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麵臨的睏境,而“無明盡”則是一種生活狀態的轉變,一種智慧的獲得。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老朋友,在不經意間點醒瞭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也開始思考如何纔能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評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佛教經典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常常因為原文的晦澀和理解的難度而止步。那些浩如煙海的注解和講義,往往讓我望而卻步,難以窺其堂奧。直到我發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我纔真正感受到,原來智慧也可以如此生動有趣。蔡誌忠先生的漫畫,總是能夠以一種極具創意和洞察力的方式,將深奧的哲學思想,轉化為大眾都能理解的視覺語言。他用簡潔的筆觸,勾勒齣人物的錶情和場景,卻能傳遞齣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他解讀“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時,他並沒有強調“否定”感官,而是通過一係列的畫麵,展現瞭當一個人不再執著於這些感官的體驗,心境會有多麼的開闊和自在。這種“放下”的智慧,通過他的漫畫,變得觸手可及。書中,他對《心經》中“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概念的解釋,也並非生硬的羅列,而是將其融入到一個個小故事和比喻中,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其中的含義。蔡誌忠先生不僅僅是翻譯者,更是一位智慧的引導者,他通過漫畫,帶領讀者一同走進《心經》的世界,去感受“空性”的奧秘,去體會“般若”的力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也為我提供瞭一種全新的理解和體驗《心經》的方式,這種感覺,真的非常奇妙。
評分好,,,,,,,
評分送貨速度快,書也非常好
評分好
評分書不錯,質量也很好
評分蔡老師的漫畫從小就愛看
評分挺好的
評分上午下單,下午送到,速度快
評分非常精緻的書,值得收藏
評分前言太長。內容除瞭解釋經外,還有許多貼近生活的小故事,推薦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