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

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宁,何培英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零部件
  • 工程制图
  • CAD
  • 零件图
  • 装配图
  • 图学
  • 表达方法
  • 实例
  • 制造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2244
版次:1
商品编码:119819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7
字数:5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 本书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樊宁、何培英编著的《典型机械零部件画法300例》内容丰富、可参考性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强。本书所列举的图样全部为工程实例,可以直接加工生产;书中内容涉及到常用机械产品的各个方面,可供读者设计绘图时参考。
2、可读性强。应用计算机3D建模技术,将产品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
3、涉及的产品范围广。常用零件图样不但包括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还列举了焊接图的表达及标注、弹簧的零件图、塑性成形零件以及塑料零件的使用图例。常用部件图样有联轴器、千斤顶、夹紧钳类、气动元件、阀门类、油泵、减速器、可调座以及其他常见的工业产品。
4、创新性地提出采用三步法标注尺寸,在机械图样中从尺寸基准出发,快速、正确地标注尺寸,使其符合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
5、全部采用我国新颁布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标准。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图例按新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书中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可直接用于生产加工;各种零部件图样具有示范作用,可作为设计表达过程中的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图样的基本知识 001
 1.1 图样画法的基本规定 002
  1.1.1 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 002
  1.1.2 尺寸标注的基本知识(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 007
  1.1.3 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009
  1.1.4 三步法标注尺寸 009
 1.2 图样的形成 010
  1.2.1 三视图的形成 010
  1.2.2 三视图的画法 011
  1.2.3 第三角投影 013
 1.3 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 016
  1.3.1 视图 016
  1.3.2 剖视图 019
  1.3.3 断面图 027
  1.3.4 其他表达方法 029
  1.3.5 装配图的常用表达方法 033
  1.3.6 轴测图 038

 第2 章 标准件、齿链轮、弹簧和零件常见工艺结构画法 049
 2.1 螺纹及螺纹连接 049
  2.1.1 螺纹的要素 049
  2.1.2 螺纹常见的工艺结构 050
  2.1.3 工件上螺纹的画法 050
  2.1.4 螺纹的标注方法 053
  2.1.5 螺栓连接 054
  2.1.6 螺钉连接 054
  2.1.7 双头螺柱连接 057
  2.1.8 常见的英制螺纹 058
 2.2 键和销连接 059
  2.2.1 键连接 059
  2.2.2 销连接 061
 2.3 齿轮和链轮 063
  2.3.1 齿轮 063
  2.3.2 链轮 067
 2.4 弹簧的表达 070
  2.4.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070
  2.4.2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 071
  2.4.3 其他种类的弹簧 071
  2.4.4 弹簧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071
 2.5 滚动轴承的画法(GB/T 4459.7—1998) 072
  2.5.1 绘制滚动轴承的基本规定 072
  2.5.2 滚动轴承的简化画法 072
  2.5.3 常用几种滚动轴承的特征画法和规定画法 073
  2.5.4 轴承安装的常用结构画法及配合尺寸标注 074
 2.6 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 075
  2.6.1 螺纹常见工艺结构及参数 075
  2.6.2 零件上的倒角与倒圆 076
  2.6.3 砂轮越程槽 077
  2.6.4 燕尾槽 078
  2.6.5 T 形槽(GB/T 158—1996) 079
  2.6.6 铸造圆角 080
  2.6.7 中心孔 081

 第3 章 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及其表达方法 084

 第4 章 常用零件图样 113
 4.1 绘制零件图常识 113
  4.1.1 绘图的一般原则 113
  4.1.2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113
 4.2 轴套类零件 115
  4.2.1 轴套类零件结构特点 115
  4.2.2 常见轴套类零件实例 116
 4.3 轮盘类零件 121
  4.3.1 轮盘类零件常见结构特点 121
  4.3.2 轮盘类零件图的主要内容 122
  4.3.3 轮盘类零件实例 123
 4.4 叉架类零件 131
  4.4.1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 132
  4.4.2 叉架类零件图的主要内容 132
  4.4.3 叉架类零件实例 132
 4.5 箱体类零件 139
  4.5.1 箱体类零件的铸造工艺结构 139
  4.5.2 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内容 139
  4.5.3 箱体类零件实例 140
 4.6 焊接图 146
  4.6.1 焊缝的符号表示法 146
  4.6.2 焊接图的主要内容及特殊表达方法 151
 4.6.3 焊接图样实例 151
 4.7 弹簧的零件图 154
  4.7.1 弹簧零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54
  4.7.2 圆柱螺旋弹簧的计算方法 154
 4.8 其他零件(塑性成形零件、塑料零件) 156
  4.8.1 塑性成形零件(冲压件、折弯件) 156
  4.8.2 塑料件 159
  4.8.3 节能灯泡 162

 第5 章 常用工业产品图样 163
 5.1 联轴器 163
  5.1.1 十字滑块联轴器 163
  5.1.2 膜片联轴器 163
  5.1.3 万向联轴器 168
 5.2 千斤顶 170
 5.3 夹紧钳类 173
  5.3.1 木工用G 型夹紧钳 173
  5.3.2 平口钳 175
  5.3.3 铝合金桌虎钳 183
  5.3.4 台虎钳 187
 5.4 气动元件 193
  5.4.1 上下式手动换向阀 193
  5.4.2 三位四通旋转式手动换向阀 195
  5.4.3 机控换向阀 200
  5.4.4 单向阀 204
  5.4.5 快速接头 206
 5.5 阀门类 209
  5.5.1 水龙头 209
  5.5.2 螺纹连接球阀 212
  5.5.3 法兰连接球阀 216
  5.5.4 旋塞阀 223
  5.5.5 角阀 225
 5.6 油泵 231
  5.6.1 偏心柱塞泵 231
  5.6.2 轴向柱塞泵 237
  5.6.3 叶片泵 245
  5.6.4 齿轮油泵 252
 5.7 减速器 265
  5.7.1 直齿单级减速器 265
  5.7.2 蜗轮减速器 273
 5.8 可调顶尖座 281
 5.9 其他产品 290
  5.9.1 合页 290
 5.9.2 万向磁力表座 292
  5.9.3 红酒启瓶器 298
  5.9.4 订书机 301
  5.9.5 茶杯饮料瓶折叠支架 309
  5.9.6 多用途酒瓶 314
 参考文献 317

前言/序言

工程图样具有“一图胜千言”“世界工程界语言”的功能。进入21世纪,在第40个“国际扫盲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不会读图和不会使用计算机定义为“功能型文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铁路、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了实现中国由制造向创造、由跟踪向创新、由大国向强国发展的中国梦,为了提高人才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复合创新性人才,研究先进成图技术的手段、创新成图载体的方法尤为重要,为此特编著本书。
鉴于机械类、工业设计类学生的学习及机械工程、工业设计人员的工作需要,从设计、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各种机械零部件、工业产品的表达方法,绘制了大量机械零部件实用图例,供读者在设计中参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实用性强
机械产品的工程图样是设计者把设计思想转变成产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书所列图样全部为工程实例,可以直接加工生产;其内容涉及常用机械产品的各个方面,可供读者设计绘图时参考。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零件使用的材料、加工工艺、成型工艺等要素,确定零件的结构形状和表达方法。
(2)可读性强
应用计算机3D建模技术,将机械产品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使得难于阅读的工程图样变得易读易懂。
(3)涉及的产品种类多
书中零件图样包括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箱体类零件,还列举了焊接图的表达及标注、塑性成形零件以及塑料零件的使用图例。常用部件图样有联轴器、千斤顶、夹紧钳类、气动元件、阀门类、油泵、减速器、可调顶尖座以及其他常见的工业产品。
(4)适用范围广
本书不但能满足机械工程人员设计绘图的需要,还可以为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相关设计提供帮助,在书的前三章分别介绍了图样的基本知识,标准件、齿链轮、弹簧和零件常见工艺结构画法,简单形体的三视图及其表达方法等内容,后两章重点介绍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和图样实例。
(5)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具有两点:
① 书中提出三步法标注尺寸的方法,能够满足机械图样中从尺寸基准出发,进行快速、正确标注尺寸,使其符合设计和加工工艺要求;
② 首次在书中使用二、三维图形同时表达产品图样的方法。
(6)内容新
本书全部采用我国新颁布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标准。
在工程图样的表达中,结合当前计算机绘图的技术发展,更多的是考虑到看图人的方便,强调易看易懂。按传统的图样表达方法,有些视图可能看似“多余”,但用计算机绘图而言,由三维模型生成各种视图很容易,故以看图者方便为原则。
本书由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教授樊宁(原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和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授何培英编著,本书在编写出版过程中,卓庆庆、郭鑫鑫、梁晓同学协助测绘了部分零部件,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及经验所限,书中涉及产品广泛,领域众多,难免在设计过程中,图形表达、结构工艺、技术要求、尺寸标注有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著者
《精微制造: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图解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零部件图解表达方法。内容涵盖了现代机械工程中最为核心和普遍应用的零部件类型,从基础的紧固件、连接件,到传动、密封、支撑类零件,再到复杂的功能部件,力求通过详实严谨的图文结合,解析各类机械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功能原理以及标准化的工程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连接与固定——机械世界的基石 本部分将深入剖析各类连接与固定元件,这是机械结构得以稳固组装的基础。我们将详细介绍: 螺纹连接件: 螺栓、螺钉、螺母: 涵盖标准公制、英制螺纹的识别、画法(包括剖视图中的螺纹表示)、基本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的选择原则,以及常见的头部形状(如六角头、圆柱头、沉头)和尾部形状(如普通尾、带孔尾)。将详细阐述螺纹的完整表示法、简化表示法和剖视图中的表示法,并辅以实际应用案例,说明不同螺纹副的选择依据,如强度要求、装配便利性、防松动设计等。 垫圈: 介绍平垫圈、弹簧垫圈、齿形垫圈等的功能,如图纸中的标准表示、尺寸标注及材料选用。重点讲解垫圈在分散应力、防止松动、保护零件表面的作用。 销、键、花键: 详细阐述圆柱销、圆锥销、内六角销、平键、半圆键、斜键、以及渐开线花键、直线花键的结构特点、基本尺寸标注、公差等级选择,并展示其在轴与轮毂连接中的典型图示。将重点解析其受力特点和传递扭矩的机理,以及在安装与拆卸上的工艺要求。 焊接与铆接: 焊接符号: 详尽介绍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各类焊接符号,包括焊缝的形状(角焊缝、坡口焊缝)、尺寸(焊脚、焊缝厚度)、位置(单面焊、双面焊)、工艺方法(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的图纸标注方式。将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准确地在图纸上表达焊接接头的质量要求。 铆接: 介绍铆钉的种类(如普通铆钉、沉头铆钉)、铆接方法(如冷铆、热铆)及其在图纸上的标准表示,以及铆接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检验要点。 第二部分:传动与运动——机械的动力之源 本部分聚焦于实现动力传递和改变运动形式的关键部件,展现机械的活力。 齿轮传动: 渐开线圆柱齿轮: 详细介绍齿轮的几何参数(模数、压力角、齿数、基准齿顶高、基准齿根高、齿顶高、齿根高、齿厚、齿距、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度圆直径),以及它们的标准标注方法。将展示各种齿轮的图形表示,包括全齿、剖视图中的齿形,并讨论齿轮的精度等级、材料选用和热处理要求。 蜗轮蜗杆: 介绍蜗轮蜗杆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主要参数(模数、蜗杆头数、蜗轮齿数、中心距)的标注,以及其在减速和改变传动方向中的应用。 带传动与链传动: 皮带轮: 介绍三角带轮、同步带轮的结构、尺寸标注(如轮槽尺寸、锥度),以及材料选择和表面处理。 链轮: 讲解链轮的结构特点(如齿形)、主要参数(模数、齿数)的标注,以及与链条的配合。 轴与轴承: 轴类零件: 涵盖普通轴、阶梯轴、空心轴的绘制方法,重点讲解轴的直径、长度、倒角、圆角、轴肩、轴槽、花键等特征的设计与标注。将深入探讨轴的强度、刚度设计原则,以及其表面处理(如热处理、镀层)的要求。 轴承: 介绍滚动轴承(如深沟球轴承、调心球轴承、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的基本结构、型号表示、外形尺寸标注、公差配合选择,以及轴承座的设计与安装要求。将阐述不同轴承类型在承受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混合载荷方面的能力。 联轴器: 固定联轴器、弹性联轴器、可调速联轴器: 介绍各类联轴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连接方式、主要尺寸标注,以及在轴系对中、减震缓冲方面的作用。 第三部分:支撑与密封——保障机械稳定运行 本部分关注支撑机构和密封技术,它们是保证机械设备稳定、可靠、清洁运行的关键。 支架与底座: 焊接支架、铸造支架、型材支架: 介绍各类支架的结构设计、尺寸标注、材料选择、焊接或装配要求,以及其在承载、定位中的作用。 机床底座、设备底座: 重点阐述底座的刚度设计、减震处理、安装孔的布置与精度要求,以及铸造或焊接底座的工艺表达。 弹簧: 螺旋压缩弹簧、螺旋拉伸弹簧、板弹簧、碟形弹簧: 详细介绍弹簧的主要参数(如线径、圈数、外径、中径、自由高度、工作高度)、材料选用、以及在图纸上的标准表示方法。将解释弹簧的载荷-变形特性及设计选型原则。 密封元件: O形圈、油封、垫片密封: 介绍各类密封件的结构、材料、标准尺寸、安装槽设计、以及在图纸上的表示方法。重点讲解密封的原理、失效原因及选择密封件的依据,以防止流体泄漏和外部污染。 第四部分:其他关键零部件——实现特定功能 本部分将介绍一些在特定机械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零部件。 阀门与泵: 通用阀门: 介绍球阀、截止阀、闸阀、蝶阀等在图纸上的标准图形符号、连接方式、公称通径、公称压力等参数的标注。 常用泵: 介绍离心泵、齿轮泵、柱塞泵等的基本结构、连接尺寸、性能参数的表达。 仪表与传感器: 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 介绍在机械系统中常用的测量仪表在图纸上的图形符号、连接方式、量程等标注。 传感器: 介绍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在图纸上的安装方式和电气连接示意。 本书特色: 系统性强: 覆盖机械工程中大部分基础和核心零部件类型,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文并茂: 每类零部件都配有清晰、标准的工程图示,结合文字讲解,直观易懂。 注重标准: 严格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确保图纸表达的规范性和通用性。 侧重应用: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分析零部件的设计思路、功能实现及图纸表达的要点。 实用性高: 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机械零部件的识别、理解和准确绘制能力,提升工程实践水平。 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机械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制造工程师、CAD/CAM技术人员、机械专业在校学生,以及从事机械设备维护、技术支持等工作的相关人员。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本书都将是您提升专业技能的宝贵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作为一个刚刚涉足机械设计领域的初学者,我之前常常被那些复杂的工程图纸搞得晕头转向,各种符号、线条、标注,感觉像是在解读天书。无数次,我对着图纸上的某个零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它究竟代表着什么,更别提理解其背后的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了。我曾经尝试过一些基础的机械制图书籍,但它们往往过于理论化,讲解的都是最基础的概念,遇到实际工程中的复杂零部件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我需要的,是一种能够直接上手,并且能够解答我各种实际疑问的工具,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 它不是那种堆砌大量枯燥理论的教材,而是以“案例”为核心,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每一种零部件,都配有清晰的图示,并且对各种表达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我尤其欣赏它在尺寸标注、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处理。以前,我总是对这些数值的含义模棱两可,不知道它们具体影响的是什么。但在这本书里,我能看到每一个标注背后所代表的实际含义,例如某个尺寸的公差是如何影响零件的装配间隙,某种表面粗糙度要求又是如何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功能。书中的350个案例,涵盖了从最基础的轴、孔、螺纹,到更复杂的齿轮、轴承、连接件等等,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典型机械零部件。 而且,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人性化。它不会上来就给你讲一大堆术语,而是从最直观的图纸入手,一步步引导你理解。即使是一些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复杂表达方式,通过书中精心设计的图例和说明,我也能豁然开朗。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书中关于“局部剖视图”的讲解,就觉得非常震撼。以前我总是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把零件剖开,以及剖开后那些看不见的内部结构是怎么表示出来的。这本书通过一个实际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局部剖视图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帮助工程师更有效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表达方法的对比分析。有时候,同一个零部件,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这本书就会针对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方法更合适。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它不仅教我“怎么做”,更教我“为什么这么做”,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犯低级错误。我曾经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因为对某个零件的表达方式理解错误,而与同事产生了争执,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当时我读过这本书,我想我一定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图纸,并且更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细节的关注。很多时候,一个小的标注,或者一条细微的线条,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这本书就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会提醒你注意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比如,关于形位公差的标注,我之前一直觉得非常复杂难懂。但是在这本书中,它通过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形位公差概念,与实际的零件功能联系起来,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公差如此重要,以及它们是如何保证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的。我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是真正站在读者的角度,用最清晰易懂的方式来讲解知识。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深知图纸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多么重要。一份模糊不清或者表达有误的图纸,不仅会给制造带来困难,甚至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严重问题。而《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就像一本“图纸表达的字典”和“疑难解答集”。我经常会把它放在手边,遇到不确定的地方,立刻翻阅查找。它提供的350个鲜活的案例,让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对照,快速解决问题。它让我对各种标注、符号、视图的含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自信地去阅读和绘制工程图纸。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的表达方法也有涉及。例如,在处理铸件、锻件、焊接件等不同类型零件的图纸时,其表达方式是有所区别的。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接触不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复杂的铸件时,对如何表达其内部的圆角、过渡等细节感到困惑,后来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相关的案例,才豁然开朗,顺利完成了设计。 这本书不仅对于初学者非常有帮助,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能从中受益。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和系统的零部件表达方法库,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忘记了一些更简洁、更有效的表达方式。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学习到新的技术和方法。我经常会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案例,交流彼此的看法,这种学习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它所教授的“方法”,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从读者的角度去理解图纸,如何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如何用最简洁、最准确的方式来表达设计意图。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一个机械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发现,自从我开始研读这本书,我在阅读图纸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也更能体会到设计细节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所有机械设计从业者,特别是新手,拥有的“宝藏”。它不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提升专业能力、拓宽设计视野的良师益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任何一个在机械设计领域奋斗的人,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评分

我一直认为,机械制图不仅仅是画图,更是一种严谨的语言,而《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就是这门语言的“字典”和“语法书”。作为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图纸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那种理论书籍的晦涩难懂,也没有那种过于简略的指导手册的肤浅,而是以一种非常实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画”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这么画”的层面。它通过350个精选的案例,将抽象的表达方法,与实际的零件功能、加工工艺、装配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倒角”和“圆角”的标注时,它不仅告诉我们怎么画,还解释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比如消除应力集中、方便装配等。这种解释,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细节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书中对于复杂零部件的表达,处理得尤为出色。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带有复杂内部通道的泵体时,就因为如何清晰地表达这些通道而犯愁。后来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类似的案例,它通过巧妙的剖视图组合,以及详细的尺寸标注,将内部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让我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结构。 而且,这本书对公差和配合的讲解,也做得非常细致。它区分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不同公差等级对零件性能的影响。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因为对公差的要求不明确,而导致了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在讲解过程中,会穿插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和经验性的建议,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或者一般的技术书籍中很难学到的。比如,它会提醒我们在标注一些关键尺寸时,应该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或者在表达一些易损件时,应该强调其耐久性要求。 它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清晰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不太熟悉的表达方法,通过书中精心设计的图例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我也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一位得力助手。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能够帮助我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设计。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机械设计的朋友们。

评分

拿到《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我首先就被它那“350例”的庞大数据量所吸引,这足以说明内容之丰富,涵盖之广泛。作为一名在这个行业打拼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是连接设计理念与实际生产的关键环节,一个看似微小的标注错误,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这本书,就是一本帮助我们规避这类风险的“宝典”。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并没有选择枯燥地罗列规则,而是巧妙地将每一项表达方法,都融入到一个具体的零部件案例中。这种“实战演练”的方式,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为什么某个零件要这样画,为什么这个尺寸会有这样的公差,为什么这个表面粗糙度要这样要求。它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表达背后的逻辑。 书中对各种视图的讲解,也做得非常到位。我曾经在处理一些形状复杂、内部结构繁多的零件时,感到非常吃力。这本书通过展示各种剖视图、局部视图、旋转视图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让我能够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特征,避免了信息传递的模糊。 它在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方面的讲解,更是细致入微。它不仅区分了各种类型的尺寸标注,还详细解释了公差等级、配合制对零件功能的影响。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就因为对某些关键尺寸的公差要求不够明确,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的表达方法,比如对于铸件、锻件、焊接件等不同类型的零件,其图纸表达也有所区别。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接触不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知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经验性的提示和建议,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指导你。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推荐给我的同事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评分

我拿到《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我知道,对于机械工程师来说,图纸表达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本书,就像一个庞大的案例库,为我提供了350个鲜活的范例,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各种零部件的表达方法。 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各种视图选择时的逻辑性。为什么在表达某个零件时,需要采用三个基本视图?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增加辅助视图或者局部视图?这本书通过具体的案例,清晰地解释了这些选择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零件的形状和结构。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带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时,就因为视图选择不当,导致图纸难以理解,而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解释。这本书提供的案例,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 在尺寸标注方面,这本书做得尤为细致。它不仅区分了各种类型的尺寸标注,还详细解释了如何进行尺寸链的标注,以及如何控制公差配合。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就因为对关键尺寸的标注不够清晰,而导致了生产中的误解和偏差。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的表达方法,比如对于铸件、锻件、焊接件等不同类型的零件,其图纸表达也有所区别。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接触不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知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经验性的提示和建议,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指导你。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推荐给我的同事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评分

刚拿到《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我就被它厚实的内容和清晰的排版所吸引。作为一名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程师,我见过太多技术书籍,但这本书的实在和实用性,还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深知,在机械设计领域,图纸是工程师之间沟通的“通用语言”,而对零部件的精准表达,则是这门语言的基础。很多时候,一个设计思路的实现,甚至一个产品的成败,都可能取决于图纸上某个小小的标注,或者某个特定的视图选择。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以“350例”这个具体的数量,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详实的案例库。它没有空泛地讲授理论,而是将各种表达方法,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零部件图例,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赞赏它对复杂零部件的分解和剖析。很多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零件,其内部结构异常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文字来描述,是难以想象的。这本书通过精妙的剖视图、局部视图,以及相关的标注,将这些复杂的内部特征清晰地展现出来,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其结构和功能。 它对尺寸标注、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的讲解,也做得非常到位。这些内容,对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性能至关重要。书中通过大量对比鲜明的案例,展示了不同公差和配合对零件装配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标注来避免潜在的设计缺陷。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上,就因为对某些关键尺寸的公差要求不够明确,而导致了不必要的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而且,这本书对一些特殊零件的表达,比如轴承座、齿轮箱、曲轴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些零件往往结构复杂,并且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书中通过详细的图例和文字说明,揭示了这些复杂零件的典型表达方法,以及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巩固机会。 我特别喜欢它对同一零件采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有时候,同一个零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每种方式都有其侧重点。这本书通过展示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表达策略。这让我不仅仅是停留在“复制”和“模仿”的层面,而是能够理解其背后的设计逻辑。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严谨而专业,但又不失可读性。它就像一位资深导师,用经验和智慧,为我指点迷津。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不太熟悉的表达方法,通过书中清晰的图解和精炼的文字,我也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推荐给我的同事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评分

翻开《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严谨而又不失亲切的风格所吸引。作为一名在机械设计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图纸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而这本书,无疑是这方面的“宝藏”。它没有那种理论书籍的枯燥感,也没有那种过于简略的指导手册的肤浅,而是以一种非常实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 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画”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这么画”的层面。它通过350个精选的案例,将抽象的表达方法,与实际的零件功能、加工工艺、装配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在讲解“倒角”和“圆角”的标注时,它不仅告诉我们怎么画,还解释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比如消除应力集中、方便装配等。这种解释,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细节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书中对于复杂零部件的表达,处理得尤为出色。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带有复杂内部通道的泵体时,就因为如何清晰地表达这些通道而犯愁。后来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类似的案例,它通过巧妙的剖视图组合,以及详细的尺寸标注,将内部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让我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结构。 而且,这本书对公差和配合的讲解,也做得非常细致。它区分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不同公差等级对零件性能的影响。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因为对公差的要求不明确,而导致了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在讲解过程中,会穿插一些行业内的“潜规则”和经验性的建议,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或者一般的技术书籍中很难学到的。比如,它会提醒我们在标注一些关键尺寸时,应该考虑到加工的便利性,或者在表达一些易损件时,应该强调其耐久性要求。 它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清晰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我之前不太熟悉的表达方法,通过书中精心设计的图例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我也能够很快地理解和掌握。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一位得力助手。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能够帮助我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设计。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机械设计的朋友们。

评分

我第一次接触《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就感觉像是找到了一个久违的“老朋友”。作为一名在机械行业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见过太多关于机械制图的书籍,有的过于理论化,有的过于陈旧,有的则内容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但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变得简单易懂。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那种“以点带面”的讲解方式。它并没有罗列一大堆枯燥的规则和公式,而是通过350个具体、典型的零部件案例,来展示各种表达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在讲解“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画符号,还通过图例展示了不同粗糙度数值在实际零件上的效果,以及它们对零件功能的影响。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那些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蕴含着如此重要的意义。 而且,这本书对于各种尺寸标注的讲解,也做得非常细致。它不仅区分了基准尺寸、特征尺寸、定位尺寸等不同类型的尺寸标注,还强调了标注的完整性和清晰性。我经常看到一些图纸,因为尺寸标注不完整,或者存在歧义,而导致加工人员无法准确理解,从而出现问题。这本书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让我们学会如何避免这些低级错误。 书中还对一些非常实用的表达技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如何正确使用剖视图、断裂图、局部放大图等,来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和关键特征。我记得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复杂的轴承座时,就因为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表达其内部的油槽和冷却孔,而花费了很多时间。后来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类似的案例,才豁然开朗,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表达方式。它还会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比如铸造、锻造、焊接等,来介绍相应的表达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同一种零部件,在不同的制造工艺下,其图纸表达也会有所不同。这种深入的讲解,对于提升我们的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知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经验性的提示和建议,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指导你。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我反复阅读和学习的工具书。它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库,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设计思维。我坚信,这本书将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不断进步的有力助手。

评分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领域的从业者,我一直深信,图纸是工程师之间沟通的“语言”,而《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就是这门语言的“词典”和“语法指南”。它以一种非常直观、非常实用的方式,为我打开了机械零部件表达的新世界。我之前在学校里学习的制图知识,虽然基础,但面对实际工作中各种复杂的设计,总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重要的空白。 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并没有选择枯燥乏味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350个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零部件案例,来展示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我尤其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例如,在讲解“表面粗糙度”的标注时,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画符号,还通过图例展示了不同粗糙度数值在实际零件上的效果,以及它们对零件功能的影响。这种“由点及面”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细节的重要性。 书中对于各种视图的运用,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曾经在处理一些形状复杂、内部结构繁多的零件时,感到非常吃力。这本书通过展示各种剖视图、局部视图、旋转视图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如何相互配合,让我能够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内部特征,避免了信息传递的模糊。 在尺寸标注和公差配合方面,这本书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区分了各种类型的尺寸标注,还详细解释了公差等级、配合制对零件功能的影响。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就因为对某些关键尺寸的公差要求不够明确,而导致了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的表达方法,比如对于铸件、锻件、焊接件等不同类型的零件,其图纸表达也有所区别。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接触不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知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经验性的提示和建议,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指导你。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的一位得力助手。它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能够帮助我更准确、更高效地进行设计。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机械设计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给我这个刚入行不久的机械设计新人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之前在学校学到的制图知识,感觉就像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等到真正进入工作岗位,面对各种实际的零件图纸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足。那些图纸上的符号、标注、线条,常常让我感到茫然,不知道它们究竟代表了什么,也无法准确地理解设计者的意图。我尝试过翻阅一些比较专业的机械制图手册,但那些书籍往往内容庞杂,而且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来说,更像是天书,很难找到我真正需要的信息。 《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看懂”机械图纸,并且是如何“正确地表达”机械零件。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书。它提供了整整350个实际的零部件案例,每一个案例都配有清晰的图纸,并且对图纸上的每一个标注、每一个符号都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为什么这个零件要这样画,为什么这个尺寸会有这样的公差,为什么这个表面会有这样的要求。 书中对于各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比如轴、套、盘、齿轮、弹簧、联接件等等,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表达方法。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公差和配合的部分。以前,我总是对各种公差数值感到困惑,不知道它们对零件的功能有什么实际影响。但是通过这本书中的案例,我能够看到,一个微小的尺寸变化,可能就会导致零件无法装配,或者影响其使用寿命。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画出图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图形来表达零件的功能、精度和可靠性。 它也教会了我很多在学校里可能没有学到过的“潜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形状,或者需要强调某些关键特征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视图和标注方法。书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表达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方法的优劣,并且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避免了我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走了很多弯路。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案例并不是孤立的。它还通过一些案例,将不同的零部件联系起来,展示它们是如何在实际的机构中协同工作的。这让我能够更宏观地理解零件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个零件的层面。我能够从中体会到,每一个零部件的表达,都与整个机械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这种整体性的理解,对于我提升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经常会把这本书带到办公室,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就翻阅查找。它就像一本“零部件表达的百科全书”,能够迅速地为我提供准确的答案。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易于阅读。即使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通过书中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我也能够轻松理解。 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了“怎么画”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怎么想”。它让我学会了从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每一个标注背后的意义,去体会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这对于我未来在机械设计领域的深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坚信,这本书将会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机械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来说,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就像一本“武功秘籍”,能够让我不断精进。而《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就恰恰是这样一本“秘籍”。它并没有故弄玄虚地卖弄理论,而是用最实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提供了350个经典的零部件表达案例,让我受益匪浅。 我最欣赏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在机械设计中,一个小小的标注,一个细微的线条,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它会提醒你注意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比如,关于形位公差的标注,我之前一直觉得非常复杂难懂。但是在这本书中,它通过大量的实例,将抽象的形位公差概念,与实际的零件功能联系起来,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公差如此重要,以及它们是如何保证零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可靠性的。 书中对各种视图的运用,也做得非常出色。我曾经在设计一个带有复杂内部通道的泵体时,就因为如何清晰地表达这些通道而犯愁。后来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类似的案例,它通过巧妙的剖视图组合,以及详细的尺寸标注,将内部结构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让我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了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结构。 而且,这本书对公差和配合的讲解,也做得非常细致。它区分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并且通过大量的图例,展示了不同公差等级对零件性能的影响。我曾经在一些项目中,就因为对某些关键尺寸的公差要求不够明确,而导致了返工。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让我在尺寸标注上更有底气。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特殊工艺和材料的表达方法,比如对于铸件、锻件、焊接件等不同类型的零件,其图纸表达也有所区别。这本书就针对这些情况,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导和示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接触不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它用一种非常清晰、简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知识,即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晦涩难懂。而且,它在讲解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经验性的提示和建议,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指导你。 总而言之,《典型机械零部件表达方法350例》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它为机械工程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零部件表达方法指南。我将会把它作为我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参考,并且推荐给我的同事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机械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评分

看上去挺好用的,正品,和图片一样

评分

书中把设计、材料、结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材料、成形工艺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评分

内容比较充实,印制的字体清晰,挺满意。

评分

纸质不错,很好,字迹很清晰。

评分

图书正版。好

评分

图例按新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制而成,复杂图样采用二、三维同时表达的方法,降低了识图门槛,便于快速读图。对于复杂装配图,采用3D图形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装拆顺序等。

评分

图书正版。好

评分

很好,有参考价值,印刷也不错

评分

本书以机械图样绘制基本知识为基础,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实用图例为中心,从工程设计实际出发,归纳展示了350例常用机械零部件和工业产品的设计图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