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魏晋风流多少事》以《世说新语》为蓝本对魏晋风流人物进行解读,包括了王羲之、王献之、谢安、阮籍、王戎、桓温、谢道韫等,用散文的笔法和美学的眼光再现了魏晋名士风流,从中既可以了解魏晋时期的名士生活,也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并将魏晋风流与现实相观照,以使得与魏晋名士之心有通达而增益于当下。
作者简介
理洵,书评人、作家,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开始发表作品,以随笔、书评等文艺评论见长,曾在《信息时报》《西安晚报》《天涯读书周刊》等报刊开设专栏,出版有随笔集《与书为徒》《猎书记》。
目录
序 /1
丘壑独存 /1
学驴叫 /3
三字做官 /6
文与情 /9
妈妈的见识 /11
人何以堪 /13
名士是何物 /16
踩鸡蛋 /19
才女的想象力 /21
才女的心事 /23
恭维 /26
宁作我 /28
国标妈妈 /30
裆中物 /33
日近长安近 /36
敲门 /39
所谓“贤媛” /42
究竟谁比谁狠 /45
不敢有功 /48
刀尖上的风度 /50
何段身后千载名 /53
一种婚姻,几时心情 /57
苹果的故事 /61
出世和入世 /64
软肋 /67
不会装傻 /70
王献之的婚姻生活 /73
直是怕他 /76
我不生气 /79
势利的兄弟们 /82
瓦缸摔碎之后 /85
咄咄怪事 /88
丹田守不住 /91
人己之心相度 /94
雅人深致 /97
清谈误国何所自 /100
我自为之,干卿底事 /103
绝知此事要躬行 /106
读书人的本分 /109
有钱任性 /112
惺惺相惜 /115
尿不在一个壶里 /118
身教第一 /121
吉人辞寡 /124
生之留恋 /127
腹有诗书 /130
无为而治 /133
忠与孝 /136
相亲的故事 /139
传神 /142
恐吓 /146
好财与好屐 /149
宽慰与谄媚 /152
出仕之悔 /155
序里辛甘 /158
谢安的失态 /161
德治为尚 /164
潜台词 /167
超俗的审美 /170
文运兴衰话《语林》 /173
芝兰玉树 /176
望尘兴叹 /179
挖坑 /182
谢万的傲慢 /185
书圣的晚年生活 /188
甄氏之死 /191
曹操与歌妓 /194
俗物败兴 /197
哀而不怨 /200
志在远山 /203
精彩书摘
丘壑独存
叶圣陶 1977年 1月写信给俞平伯:“谢国桢属弟书篆字联,点戏用朱彊村之句‘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头风范而丘壑独存’。弟不晓‘小头风范’何意,敢以为问。”而后书信往来,探究其故,终于在同年 2月 3日复信给俞平伯说:“谢刚翁覆书已至,‘小头风范’之‘头’字系彼误书,询之陈从周,当作‘颓’字。”事见二人书信集《暮年上娱》。
这副对联后来就成为很有名的联语了,在很多的有关叶圣陶和谢国桢的文字资料中都有出现。据谢国桢说,对联词句是陈从周送与他的。大致“头”“颓”之误,很可能是因汉字繁简在抄写过程中出现的笔误,“头”字的繁体“頭”手写是比较像“颓”字的,这是我的猜测。而在陈从周有名的《说园》系列文字中,“小颓”一词确实出现过,“童俊老人曾谓,拙政园‘苔藓蔽路,而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真小颓风范,丘壑独存,此言园林苍古之境,有胜藻饰”。这意境是能感觉出来的。
其实“小颓风范,丘壑独存”这些字,在《世说新语》“容止门”第二十四篇中可能是出现得最早的。太尉庾亮在武昌镇守时,一个秋夜佐吏殷浩、王胡之等人登上南楼吟诗,他穿着木屐带着随从突然到了现场,大家都要回避却被他劝住,说他于此也有兴趣,于是就和大家讽咏戏谑,毫无拘束地尽情欢乐。后来,王羲之把这件事说与丞相王导,王导说:“元规(庾亮字)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羲之回答说:“唯丘壑独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那时,元规的风度不得不稍有减损”“但是胸中高雅的情趣还是存在的”。“丘壑独存”,是指闲逸、超脱的胸怀情趣。
人的内在美是以人的智慧、品格、才华为基础的,《世说新语》“容止门”各篇就特别注重人的内在美的表现,把人超凡脱俗的风姿神韵通过“容止”表现出来了。其中,对庾亮的描写就相当成功。倘若用时下的现象比照,就是说领导忽然放下了架子,与下属放纵声色卡拉 OK了一回,不过那时是理调吟诗罢了。明袁中道看到这则故事时称是“韵事”,而韵事倒写出了太尉的真性情,虽在外人看来风度稍减,但骨子里内在的神韵还是掩饰不了。孙绰《庾亮碑文》中说:“公雅好所托,常在尘垢之外,虽柔心应世,蠖屈其迹,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更是说出了庾亮内在的美,两篇文字是能够相互印证的。
“信步园林以诗酒自适,小颓风范而丘壑独存”,有着很好的意境,以此联谓谢刚主,应该是妥帖的。
原文:
【容止14?24】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佐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
前言/序言
《世说新语》品读系列文字断断续续写了有八年之久,历年勤懒不一,今年写得多了一些。在这几年里,这些文字曾经受到《信息时报》《天涯读书周刊》等纸媒、网刊的青睐,都以专栏的面目出现过,江苏盐都画院院刊刊载时还为每篇文字匹配了一位画家的作品,使它增色不少。这样的境遇,让作者除了感激与欣慰之外,就还想着能多写一些。
《世说新语》这本书,自它面世以后,就让其他同时期的同类书籍变得逊色起来,有些便湮没于历史的长河而不复见于人间了,但它却在一千五百余年中一直受到读书人的欢迎而长盛不衰。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的光彩还将耀人地持续下去,并与日月争辉。它是小说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大众的,所以生命力旺盛。有人说它是才子必读书,也有人说它是名士教科书,大抵可以看出它的内容与价值;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家有万贯不如手有《世说》一本”,亦可见它在民间的影响力了。风烛月残,繁华易凋,而现时的人们,还能读到这样一本书,应该是很幸运的。
我读《世说新语》的本子,是明嘉靖袁褧嘉趣堂翻刻的南宋陆游刻本。它是太老了,以至于阅读起来让人感到吃力。它的文字不好理解,方言口语较多,涉猎知识面广,如果以现代的语境去体会,往往会有所偏差,再加上它流传的版本较多,有些疑难问题就很不好推敲。但还是喜欢读它。在闲时阅读它,自己也会忽略一些小的障碍,而去寻求一种心灵的愉悦,但偶尔也会较真起来,在一个知识点上较劲,去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尽量使心里的疑问有所冰释,于是随手记下一些阅读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品读系列文字了。窃不敢以为高明,所记不过是一些私人阅读的体会罢了,它甚至于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倘能传递出一些因为阅读所获得的知识、情趣和襟怀,则实是大有裨益的事。
天生我才无用,所以总是闲的时候多。有闲的时候,就翻翻《世说新语》,从书中的故事寻找心灵的寄托与安慰,以打发自以为无趣的光阴。读书于己,大抵只是消费时光的一种方式,实在亦无什么特别的意义。人谓读书无用,甚至于读书无益,个体差异有别,都不能算作罪过,而于自己,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亦只好读书去了。况且,读诸如《世说新语》一类的书籍,总能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让人觉得生活多少还有些意思,毕竟是让人感到高兴的。阅读之外,再能借题闲说,而并无春秋大义存焉,则就是分外的高兴了。
读者鉴之。
理洵
2015年12月30日于古长安
魏晋风流多少事:趣解 世说新语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