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传奇,从读懂原著开始
○书香累世的陈微明,何以由“名儒”变身“武痴”?
○得杨澄甫亲传,《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重现太极拳授受过程
○二水居士广据史料经典,严谨点校
○阐明“抟气致柔、动静交修”之拳理
陈微明出生在累世为儒的家族,担任过《清史稿》的编修,他何以会开设拳社、鬻拳课徒?又怎么以文入武,以武入道,走上性命之学践行之路?
著名太极学者二水居士通过解读《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揭秘了以太极拳为代表的近代武学,如何向先秦至宋明的圣人之学汲取精华,升华为修身明道的大学问。
本书在民国原版影印的基础上加以全新校注,载陈微明之师杨澄甫早期拳照,为研究杨家太极拳的重要史料。
陈微明(1881—1958年),湖北蕲水人,曾任清史馆纂修之职,30岁习太极拳,以文入武,终成武术名家。师从孙禄堂、杨澄甫等武术大师,创立致柔拳社,是继杨澄甫之后的杨式太极中兴人物。
二水居士,著名太极学者,师从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
创立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校注出版《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太极法说》等书。
老子曰: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解此,可以读是编矣。
——陈三立
观是书,知太极拳术之体用与道合矣。
——潜道人
《太极拳术》
张真人传
太极拳源流
太极拳十要
太极拳式
合步推手
顺步推手
活步推手
太极拳论注
太极合老说
……
《太极剑》
……
《太极答问》
太极拳源流之补遗与小说之辩正
太极拳之姿式
太极拳之推手
太极拳之散手
太极拳之劲
太极拳之导引及静坐法
学太极拳者之体格及成就
太极拳之效益
太极拳单式练法
太极拳单式图
……
太极拳术源流
拳术有内外家之别,外家传自少林,内家始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元帝①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注释
①元帝:玄帝,指道教所奉的真武帝。清初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玄帝”为“元帝”。
……
余幼闻武当派太极拳之名,心慕之而未遇知者。乙卯游燕,得见完县孙禄堂先生,授以形意、八卦。闻友言,广平杨氏世传太极。丁秋,访得杨露禅先生之孙澄甫,不介而往见。问曰:“人言太极杨氏最精,而弗轻传人。然乎?不乎?”澄甫先生笑曰:“非不传人,愿得其人而传也。吾祖受之河南陈氏,今将归之陈。君如好之,吾不秘惜。”于是从学七年,以澄甫先生口授之太极拳,及大小诸式,笔之于书,以传于世。
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深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它绝不适合那种只想快速获取“速成秘籍”的读者。它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反复去咀嚼才能体会到其精髓。我发现,即便是对某个概念已经有所了解,在书中读到作者基于历史演变和不同流派思想熔铸出的独特见解时,依然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因为作者简单地告诉我“是什么”,而是因为他详细地梳理了“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它又是如何演变的”。这要求读者必须投入精力去跟上作者的思维节奏,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我更推荐给那些真正对这个领域抱有深厚兴趣,并且愿意投入时间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考的同道中人。这是一本需要你拿出诚意来对待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展现出一种清晰而富有逻辑性的智慧。它不是那种松散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杂文集,而更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所有的知识点都紧密地环环相扣。开篇的概述部分,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宏观的认知框架,如同为攀登高山准备好地图;紧接着,每一章节都像是一段独立的攀登路线,但又与其他路线保持着明确的关联性。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在关键的转折点设置了回顾与展望的段落,这使得读者的思绪始终能保持在一条清晰的主线上,有效避免了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这种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乐趣,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了一场有目的、有指引的探索之旅。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个人的心境产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影响。它不仅仅是在传授技艺或理论,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内省”的对话。书中探讨的那些关于意、气、形之间的微妙关系,迫使我不得不将目光从外部世界收回到自身的感受上。我开始更加留意自己日常呼吸的节奏,关注身体在不同姿态下的细微变化。这种由外而内的审视,让我的精神状态也随之沉淀下来,日常的浮躁感似乎被某种内在的宁静所取代。这本书没有直接给我“如何做到”的答案,但它提供了一种思考的“维度”,一种看待事物和审视自我的全新视角,这种精神层面的启发,其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知识内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古朴的气息。封面采用了较为典雅的深色调,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有质感。纸张的选择也很考究,内页的触感细腻平滑,印刷的清晰度更是无可挑剔,字体的排布疏密得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装订,非常结实牢固,即便是频繁翻阅,也无需担心松散的问题。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追求,无疑为阅读体验增添了极大的愉悦感。对于喜爱收藏实体书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做工绝对算得上是精品,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从翻开第一页到合上最后一页,那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是难以言喻的。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说实话,比我预想的要更加深入和严谨。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扎根于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石,层层递进地剖析着其核心思想。语言上,虽然专业术语运用得当,但绝非晦涩难懂的“天书”,作者总能找到巧妙的过渡句,将复杂的概念用相对直观的方式阐释出来,这对于我们这些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谦逊和审慎的态度,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似乎总是在提醒读者,任何理论的形成都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修正。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整本书读起来充满了可信度和厚重感,让人不得不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论断背后的逻辑支撑。
评分可以吧,速度快啊
评分赞一个
评分包装很好
评分赞一个
评分快递给力
评分赞一个
评分包装很好
评分快递给力
评分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