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扫码听微课程,学习历年真题。本书每部分第一章节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考试真题,除文字解析外,还配有中公名师视频讲解,通过扫描二维码可实现在线学习,中公名师一对一授课。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名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总结出各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力求为各位考生呈现每一道题目的快解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突破瓶颈,从而提升考生的竞争力。 
 购书立享中公移动自习室(www.mzixi.com)+680元中公名师精讲课程(c.offcn.com)。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系统讲解了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四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  
 本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讲解:  
 1.解读新真题——以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真题为基础,分析江苏省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的特点,总结各大专项的重要考点,指导考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2.精讲核心考点——讲解典型真题,结合详尽的解析过程。在每个章节均设置了针对全章考点进行讲解的高清微视频。考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相关作答技巧。  
 3.实战提升训练——每部分后均设置了“实战提升训练”板块,精选各题型的对应练习题供考生练习,帮助考生对行测考试有进一步的了解,巩固基础,突破短板。     
目录
   第一章最新真题解读(2)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4)  
第一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4)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4)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6)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8)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10)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11)  
六、分式数列(14)  
七、组合数列(16)  
八、整数拆分数列(17)  
九、创新数列(19)  
第二节图形形式数字推理(21)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21)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22)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23)  
四、其他图形形式数字推理(24)  
第三节数字推理实战技巧(25)  
一、数项特征分析(25)  
二、运算关系分析(27)  
三、整体特征分析(28)  
第三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30)  
第一节数学运算的基础知识(30)  
一、数的整除特性(30)  
二、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31)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33)  
四、同余与剩余(33)  
五、尾数法(35)  
第二节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35)  
一、计算问题(35)  
二、和差倍比问题(38)  
三、行程问题(39)  
四、工程问题(41)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43)  
六、几何问题(47)  
七、利润问题(49)  
八、容斥问题(51)  
九、推理问题(52)  
十、运筹问题(53)  
十一、浓度问题(54)  
十二、抽屉原理(55)  
十三、牛吃草问题(56)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56)  
十五、盈亏问题(57)  
十六、日期问题(58)  
十七、方阵问题(58)  
十八、植树问题(59)  
十九、年龄问题(60)  
二十、时钟问题(61)  
第三节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61)  
一、代入排除法(62)  
二、特殊值法(63)  
三、方程法(64)  
四、图解法(67)  
五、十字交叉法(69)  
实战提升训练(70)  
第一章最新真题解读(74)  
第二章选词填空(76)  
第一节词义辨析(76)  
一、词语的理性义(76)  
二、词语的色彩义(78)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80)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80)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82)  
第三节成语(84)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84)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87)  
第四节虚词(88)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88)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89)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91)  
第三章语句表达(93)  
第一节病句辨析(93)  
一、病句六大类型(93)  
二、解题指津(96)  
第二节语句连贯(99)  
一、题型解读(99)  
二、解题指津(99)  
第四章阅读理解(104)  
第一节主旨观点型题目(104)  
一、题型解读(104)  
二、解题指津(104)  
第二节细节理解型题目(107)  
一、题型解读(107)  
二、解题指津(108)  
第三节寓意理解型题目(111)  
一、题型解读(111)  
二、解题指津(111)  
第四节词句理解型题目(112)  
一、题型解读(112)  
二、解题指津(113)  
第五节推断下文型题目(115)  
一、题型解读(115)  
二、解题指津(115)  
第六节标题提炼型题目(118)  
一、题型解读(118)  
二、解题指津(118)  
第七节文章阅读(121)  
一、考查词语(121)  
二、考查句子(123)  
三、考查语句连贯(124)  
四、考查细节信息(125)  
五、考查主旨观点(127)  
六、考查文章标题(128)  
第五章言语理解与表达实战技巧(130)  
第一节语境分析法(130)  
一、对应分析法(130)  
二、情境展开法(132)  
第二节关键信息识别法(133)  
一、关键词(134)  
二、关键句(137)  
三、关键暗示信息(138)  
实战提升训练(140)  
第一章最新真题解读(148)  
第二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51)  
第一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51)  
图形构成(151)  
一、点线角面(151)  
二、封闭开放(154)  
三、图形部分(155)  
四、图形种类(156)  
五、元素位置(158)  
几何性质(159)  
一、对称性(159)  
二、重心(160)  
三、面积和体积(160)  
图形转化(161)  
一、移动、旋转、翻转(161)  
二、图形叠加(162)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63)  
一、类比型图形推理(163)  
二、顺推型图形推理(164)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65)  
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67)  
五、其他形式图形推理(169)  
第三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71)  
第一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71)  
必然性推理(171)  
一、直言命题(171)  
二、复言命题(177)  
可能性推理(184)  
一、削弱型题目(185)  
二、加强型题目(188)  
三、前提型题目(191)  
四、解释型题目(193)  
五、评价型题目(195)  
六、结论型题目(198)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199)  
一、找突破口法(200)  
二、假设法(202)  
三、排除法(203)  
四、排序法(203)  
五、图表法(204)  
六、计算法(205)  
第四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207)  
第一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207)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207)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208)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208)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208)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210)  
一、单定义判断(210)  
二、多定义判断(216)  
第五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218)  
第一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218)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218)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219)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220)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221)  
第二节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223)  
一、概念间关系(223)  
二、近反义关系(224)  
三、描述关系(225)  
四、条件关系(226)  
五、语法关系(227)  
第六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229)  
第一节事件排序解题基础(229)  
一、事件排序基础知识(229)  
二、事件排序解题步骤(229)  
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全攻略(229)  
一、直接排序法(229)  
二、代入排序法(230)  
三、排除法排序(230)  
四、首尾排序法(231)  
第三节事件排序实战技巧(231)  
一、综合运用解题方法(231)  
二、合理运用背景知识(232)  
三、比较选项得出答案(232)  
实战提升训练(233)  
第一章最新真题解读(242)  
第二章资料分析概念(244)  
第一节计算型概念(244)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244)  
二、增长量(245)  
三、增长率(247)  
四、比重(250)  
五、倍数和翻番(251)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51)  
七、进出口额(252)  
八、指数(253)  
第二节理解型概念(253)  
第三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57)  
一、尾数法(257)  
二、首数法(257)  
三、有效数字法(258)  
四、特征数字法(259)  
五、范围限定法(259)  
六、乘除法转化法(260)  
七、同位比较法(261)  
八、运算拆分法(262)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62)  
第四章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268)  
一、计算题(268)  
二、排序题(269)  
三、计数题(270)  
四、趋势判断题(272)  
五、综合判断题(273)  
六、假设条件题(275)  
实战提升训练(276)  
江苏省事业单位笔试课程(279)  
江苏省事业单位面试课程(28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81)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数量关系  
  从近年来江苏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来看,数量关系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中属于常考题型,主要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数字推理要求考生寻找数字之间存在的运算规律;数学运算通常会给出一个算术式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者推出结果。该部分用于解题的时间有限,题目难度大,因此更加讲究对数据关系的快速分析判断和运算技巧的应用。  
  ■  
  新真题11,4,13,28,49,()  
  A.64B.76  
  C.81D.99  
  中公解析:二级等差数列。  
  14132849(76)  
  ■作差  
  391521(27)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  
  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解读:本题考查二级等差数列。观察题干发现各项逐渐递增,差值越来越大,且相邻两项之间不能整除,可优先考虑作差。  
  新真题21,7,7,49,343,()  
  A.4201B.16807  
  C.14096D.117649  
  中公解析: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下一项为49×343,尾数为7,选择B项。  
  考点解读:题干数列呈递增趋势,且增幅逐渐加大,发现前两项的乘积等于第三项,考虑其为积数列。  
  新真题320243,1781,1427,119,83,()  
  A.47B.49  
  C.51D.53  
  中公解析:将各项拆分为两部分,构成两个新的数列,第一个数列为20、17、14、11、8、(5),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第二个数列为243、81、27、9、3、(1),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应填51,选C。  
  考点解读:题干所给数列递减幅度大,不存在作差规律。且含有质数83,不存在作商规律。第一个数字位数较多,可考虑组合数列。  
  新真题4红、白、蓝、紫四色纱巾各7条混放在一个纸箱中,要保证闭着眼从箱中摸出5条同色的纱巾,则至少要摸出()条纱巾才行。  
  A.15B.17  
  C.19D.21  
  中公解析:先红、白、蓝、紫四色纱巾各取4条,然后再任取一条即可。总共取了4×4+1=17(条)。  
  考点解读:题干中出现“至少……才能保证……”等提问方式时,首先考虑运用差原则解题。  
  新真题5A、B、C三种手机价格依次为2955元、3500元、2250元,分别打整数折后(1、2、……、9折)总价为6373元。问手机A打了多少折?  
  A.5B.6  
  C.7D.8  
  中公解析:由题可知,手机B无论打几折,价格尾数为0,手机C为0或者5,则手机A打完折后尾数是3或者8。结合四个选项来看,当手机A打六折时尾数为3,B正确。  
  考点解读:本题是利润问题的考查情景,但实质是一个整数问题。根据数字特征,选择对应的方法可快速破题。  
  新真题6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要10小时到达,一列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要15小时到达,两车同时从两城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距离两城中点60千米。则甲乙两城相距()。  
  A.720千米B.610千米  
  C.600千米D.490千米  
  中公解析:慢、快车速度之比为10∶15=2∶3,即两城相距5份,快车比慢车多走1份;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走60×2=120(千米),1份相当于120(千米),则甲乙两城相距120×(2+3)=600(千米)。  
  考点解读:本题考查行程问题,运用行程问题的比例关系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模型即可求得到答案。  
  ■  
  其一,抓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多,但不难,认认真真地掌握,为解题打下基础。  
  其二,抓重点题型。数字推理集中突出数列形式的考查;数学运算则集中对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容斥问题、年龄问题等问题的考查。掌握这些题型的公式、分析思路和常见解题模型,就能得到考试的基本分数。  
  其三,做一定量的练习。复习数量关系必须勤动笔,多计算,提高解题的速度。  
  ■  
  第一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的题干是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应试者观察各项之间的关系,确定其中的规律,选择符合条件的选项。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是考试中典型、常见的数字推理题型。因此分析数列形式数字推理就成为备考数字推理的重中之重。本节我们先从五大基本数列及其变式入手,进行详细讲解,之后是较为特殊的分式数列、整数拆分数列、组合数列,后是形式与结构都很特别的创新数列。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指通过作差寻求规律的数列。  
  (一)等差数列基本形式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该数列就叫作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该等差数列的公差。典型的等差数列就是1,2,3,4,5,…这个自然数列,公差是1。  
  二级等差数列:一次作差后得到的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称为二级等差数列。  
  三级等差数列:两次作差后得到的差数列是等差数列的称为三级等差数列。  
  (二)等差数列变式  
  等差数列变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作差(或持续作差)得到其他基本数列或其变式,是常考查的等差数列规律。  
  (2)包含减法运算的递推数列。这类递推型数列主要包含两种基本形式,其一是两项分别变换后相减得到第三项,如2a1-3a2=a3。其二是两项相减后再变换得到第三项,如(a1-a2)×■=a3。  
  综上,等差数列变式是与作差紧密联系的。      
前言/序言
     透析核心考点 精讲快解方法 中公名师伴学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江苏省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阶段的必考科目,经过多年发展变化,体系逐渐成熟。试题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数学、逻辑、语文、历史、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学科,不仅题量大、题型多,且灵活性更强。考生只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备考,在掌握核心考点的基础上,达到实战状态,才能取得能够进入面试的理想分数。    
本书系统讲解了江苏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大专项所有题型的核心考点,并结合考试中的经典真题讲述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各部分的快解方法,将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帮助考生化解行测考试知识量大和时间紧张两个方面的压力,提升解题能力。    
总览全书,本书有以下四大特色:      
■      
对于考生,真题无疑是了解命题人思想的直接途径。只有学习历年真题中的考点精华,掌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中占得先机。    
本教材尤其注重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总结。每个部分中,在细致讲解核心考点和快解方法之前,设置了“新真题解读”一章,介绍了近年来江苏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的基本情况,并精选了部分新真题,通过对其核心考点的挖掘,给出详尽的解析,帮助考生熟悉各专项的具体考情,明确备考方向。      
■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才能在考试中做到又快又准就成为成功的关键所在。本书囊括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中各部分题型的快解方法,并对每一方法的特点、适用题型进行了分析,以便考生在实战中能够熟练运用各题型的快解方法,从而有效突破分数瓶颈。    
全书采用双色印刷形式,突出核心内容,让大家能够一目了然,分清主次。对于考查频率高的知识点,书中均对其原理、特性、出题思路及解题模式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设置有“点拨”“易错警示”板块,对精选的经典真题及时分析,及时点拨重难点,帮助考生切实掌握解题方法。      
■      
深入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很多内容需要自己琢磨和领悟,但图书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相对枯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题目无处求教等等。    
基于此,本书不仅在“新真题解读”中为每道真题配套了同步高清微视频。而且在每个章节均设置了针对全章考点进行讲解的高清微视频。考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中公名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相关作答技巧。      
■      
要想真正把握核心考点,掌握各部分各题型的快解方法,必须通过实战训练来巩固和练习。本教材在各部分的后均设置了“实战提升训练”板块,其中精选了各题型的对应练习题,这些习题均是结合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以及本书中所讲的核心考点和快解方法来选取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典型性。通过这一部分的练习,帮助考生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有进一步的了解,巩固基础,突破短板,真正掌握这一题型。        
本书所用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殷切期待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本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教材编研团队    
2016年7月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实战精讲与模拟演练》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报考江苏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备考方案。本书紧密围绕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以“精讲精练,直击考点”为核心,力求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高效掌握考试核心知识,提升应试能力,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 体系化构建,全面覆盖考查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涉及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多个模块。本书在内容编排上,严格按照考试科目进行划分,每个模块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 本模块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准确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本书将该模块细分为多个考点,例如:言语理解(片段阅读、语句表达)、逻辑填空、成语选用、病句辨析、概括归纳等。每一类考点都提供清晰的定义、核心考查方式、常见误区及针对性的解题技巧。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帮助考生识别题干信息,快速锁定正确选项,并教会考生如何在选项之间进行有效排除。特别是在片段阅读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如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查找、细节判断、下定义、关联词语使用等,并提供一系列精选例题,让考生在实战中熟练运用。     数量关系: 本模块考查考生运用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将其划分为基础运算、数字推理、数学应用题等多个部分。在基础运算部分,我们将系统讲解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浓度问题、数字数列的规律寻找等常见考点,并提供多种速算技巧和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在数字推理部分,我们将深入分析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间隔数列、分组数列、组合数列等常见数列规律,并提供大量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题,帮助考生快速识别数字间的内在联系。在数学应用题部分,我们将重点解析与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类应用题,如经济类(平均数、利润、打折)、工程类(工作效率)、行程类(追及、相遇、流水行船)、几何类(面积、体积)、概率统计等,帮助考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判断推理: 本模块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重头戏,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本书将该模块细分为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逻辑关系、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论证评价)、事件排序、常识判断等。在图形推理部分,我们将系统梳理图形的翻转、旋转、对称、图形的叠加、图形的组合与分割、图形的周期性变化、图形的九宫格等经典题型,并提供图示化的解析,让考生直观理解图形变化规律。在定义判断部分,我们将强调“形式要件”和“内容要件”的分析,帮助考生准确抓住定义的关键信息,并排除与定义不符的选项。在类比推理部分,我们将从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入手,如属性关系、功能关系、因果关系、对应关系、组成关系等,讲解如何快速找到题干词语间的对应关系。在逻辑判断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选言推理、假言推理、联 काळजी、联言推理、否定前件、肯定后件、否定后件、肯定前件等各类逻辑推理规则,并通过大量经典例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掌握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同时,我们将重点讲解削弱、加强、评价等可能性推理题型的解题策略,以及如何识别和分析论证结构。事件排序部分,我们将侧重讲解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因果顺序、逻辑顺序等,帮助考生构建合理的事件链条。常识判断部分,我们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强调考生平时积累的常识性知识,但本书也会提炼出一些高频考点进行梳理。     资料分析: 本模块考查考生快速阅读、理解、分析和处理文字、图表等统计资料的能力。本书将该模块分为文字、表格、图形三大类资料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提供详细的分析方法。我们将重点讲解查找信息、定位数据、提取关键信息、多角度解读数据、计算(增长率、比重、倍数、平均数、指数等)的技巧,并传授多种快速计算的速算法,如首数法、尾数法、估算技巧、截位法等。同时,我们将提供大量历年真题及模拟题中的典型资料,让考生在实操中掌握不同图表(饼图、柱状图、折线图、雷达图等)的分析方法,学会将文字、图表信息有机结合,快速准确地得出结论。  二、 深度解析,直击考点与难点  本书的每个知识点讲解都力求做到“精而透”。我们不仅会介绍考查的知识点本身,更会深入分析该知识点在考试中的“考法”,包括:     出题角度: 分析命题者通常从哪些角度来设计题目,常见的陷阱和干扰项有哪些。    核心原理: 讲解支撑该知识点的核心原理和基本概念,帮助考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解题技巧: 总结并提炼出一套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力求让考生“一看就懂,一练就会”。    易错点提示: 针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和混淆,进行特别提示和纠正。  三、 海量例题,巩固提升学习效果  理论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本书精心挑选了大量与考试真题难度相当、题型一致的例题,覆盖了各个知识点。     精选例题: 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配有精选例题,并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分析,让考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模拟演练: 在每个模块的最后,都会设置专题模拟演练,帮助考生检验对该模块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全真模拟: 在全书的最后,我们提供了与真实考试形式、题量、难度高度一致的四套全真模拟试卷,并附有详细参考答案及解析。考生可以通过模拟测试,提前感受考场氛围,检验整体应试能力,并根据测试结果查漏补缺。  四、 科学备考,助力考生高效提分  本书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考生的备考需求和时间安排。     分步进阶: 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复杂题型,层层递进,帮助考生逐步建立信心。    重点突出: 对高频考点、核心题型、常考误区进行重点强调,引导考生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需要的部分。    实战导向: 所有讲解和练习都紧密围绕考试,力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考试分数。  本书特点总结:  1.  紧扣大纲,精准预测: 严格依据最新考试大纲,精准捕捉命题趋势。 2.  模块细分,考点全析: 将考试内容细致划分,对每一个考点进行深度解析。 3.  技巧方法,一网打尽: 总结大量实用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 4.  海量真题,实战演练: 精选历年真题和高仿真模拟题,提供充分的练习机会。 5.  答案解析,透彻易懂: 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理解错误原因,掌握正确方法。 6.  常识积累,拓展视野: 在常识判断部分,提供常识性知识的梳理,帮助考生拓展知识面。  我们相信,通过系统学习本书,结合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巩固,考生一定能够有效提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应试水平,为成功迈入事业单位的大门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