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J2108、PZ4880-01、海德堡Speadermaster 102V等平版印刷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各个工作装置,论述印刷机的结构、运动要求及主要工作装置之间的调节方法。
本书可作为可作为高专高职学生的试用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可供包装印刷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中专、职业高中、技校师生参考。
《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是按照将职业标准融于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方式融于课程评价方式的宗旨,基于企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需要而编写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以常见的现代印刷机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各个工作装置,介绍了印刷机的典型结构、运动要求及主要工作装置之间的调节方法,提供了印刷机主要结构调节的指导。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试用教材和参考书,同时也可供包装印刷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中专、职业高中、技校师生参考。
第一章总论001
第一节概述001
一、印刷机的分类001
二、印刷机的组成002
三、印刷机的命名003
第二节现代平版印刷机的特征005
第三节印刷机的传动006
一、PZ4880-01型四色平版印刷机的传动007
二、高宝105系列多色平版印刷机009
三、无轴传动009
第二章单张纸印刷机的输纸装置011
第一节概述011
一、自动输纸装置的分类011
二、间歇式输纸机与连续式输纸机的比较012
三、双张控制器013
第二节输纸装置的主要机构014
一、分纸机构014
二、齐纸机构016
三、输纸机构016
四、纸堆升降机构020
五、纸张检测机构022
第三节实操调节指导023
一、连续式输纸装置的纸张输送过程023
二、输纸快慢的调节024
三、分纸机构的调节025
四、输纸机构的调节030
五、纸张检测机构调节032
第三章单张纸印刷机的定位与递纸装置034
第一节概述034
一、传递纸张的方式034
二、纸张定位的原理036
第二节定位装置的主要机构037
一、前规037
二、侧规041三、递纸装置的主要机构044
四、递纸装置其相邻装置的交接关系049
第三节实操调节指导050
一、上摆式前规的调节050
二、下摆式前规的调节051
三、滚轮旋转式侧拉规的调节051
四、拉板移动式侧拉规的调节052
五、气动式侧拉规的调节053
六、递纸装置的调节054
第四章印刷装置057
第一节概述057
一、印刷装置的组成057
二、平版印刷机印刷滚筒的排列形式和色组之间的传纸形式057
三、单张纸多色平版印刷机色组之间的传纸形式和特点060
第二节印刷装置的机构061
一、滚筒组成061
二、印版滚筒062
三、橡皮布滚筒063
四、压印滚筒063
五、滚筒咬牙结构及其开闭机构064
六、传纸滚筒065
七、纸张翻转机构066
八、滚筒齿轮068
九、滚筒的轴承070
十、印版位置的调整机构072
十一、离合压机构076
十二、自动清洗机构080
第三节实操调节指导084
一、印刷压力的调节方法084
二、印刷压力的计算及滚筒中心距的调节085
三、筒径仪的使用088
第五章输墨装置与润湿装置089
第一节概述089
一、输墨装置的组成089
二、输墨装置的性能指标089
三、墨路与墨辊排列要求090
四、集中输墨系统093
五、润湿装置的分类及组成097
第二节输墨装置与润湿装置的机构101
一、供墨部分的结构101
二、匀墨部分的结构102三、着墨部分的结构104
第三节实操调节指导107
一、墨斗辊与传墨辊之间接触压力的调节107
二、墨辊的安装和调节107
三、水路111
第六章单张纸印刷机的收纸装置115
第一节概述115
第二节收纸装置的主要机构116
一、收纸滚筒结构116
二、收纸链条咬牙排116
三、纸张的减速机构118
四、齐纸机构和收纸台升降机构121
五、空气导纸系统122
六、辅助装置124
第三节实操调节指导125
一、链条松紧的调节125
二、链条咬牙与压印滚筒咬牙的交接关系126
第七章上光涂布与干燥装置131
第一节概述131
一、利用印刷机机组上光涂布131
二、印刷机联机的独立上光装置132
三、干燥装置134
四、常见的几种带上光与干燥装置的印刷机135
第二节实操调节指导138
一、涂布单元的风量设置138
二、涂布液斗辊和计量辊的啮合138
三、涂布液量的调节139
四、套准调节139
第八章印刷机的自动控制系统141
第一节概述141
第二节海德堡印刷机的自动控制系统142
一、CPC控制系统142
二、CP-tronic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148
三、CP2000型控制系统157
第三节其他印刷机的自动控制系统158
一、罗兰700系列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58
二、高宝KBA RAPIDA105系列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59
三、小森LITHRONE S 40系列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59
四、三菱DIAMOND 3000系列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59
五、良明RYOBI924型机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59
六、秋山J Print 440型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60
七、BEIREN300型机160
八、高斯M600系列印刷机自动控制系统161
第四节实训调节指导——海德堡印刷机CP2000型自动控制系统161
第九章印刷机检测与维护保养166
第一节概述166
第二节印刷机的检测167
一、印刷机检测功能167
二、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167
三、对印刷机检测过程168
第三节印刷机的润滑169
一、印刷机的零件磨损169
二、润滑系统170
第四节印刷机的保养和维护173
一、印刷机的日常清洁保养173
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174
三、主要装置的保养和维护174
四、附属装置的维护和保养177
五、印刷机定期检查178
六、海德堡速霸CD102系列印刷机的维护保养细则178
参考文献181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专业、厚重,而且充满了工业美学。我虽然不是印刷行业内的从业者,但一直以来对机械原理和制造工艺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工业设备。印刷机,作为信息传播的基石,其精巧的结构和复杂的运作过程,一直让我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正好触及了我最想了解的方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个精密的解剖刀,将一台完整的印刷机分解开来,详细展示其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宏观的整体布局,到微观的零件细节,都能够有详尽的描述。我猜测书中会有大量的图解和示意图,用以清晰地展示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比如,驱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传版机构是如何实现的,油墨的供给和分配系统又是如何运作的,以及最终的成品如何被精准地输送和整理。更令我兴奋的是“调节”这个词。我知道,一台印刷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的经验和对细节的把握。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讲解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对印刷机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的纸张类型、印刷颜色需求、以及油墨的粘稠度等因素,来优化机器的运行参数?在出现印刷故障时,又该如何通过科学的调节来解决问题?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说明书,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印刷机“灵魂”的书籍,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能够理解其运作逻辑的“内行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让我感觉非常有质感。厚实的纸张,清晰的排版,以及封面上那一抹带有金属光泽的印刷机图案,都透露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我作为一个对工业制造有着濃厚兴趣的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对那些精密机械背后的运作原理感到着迷。印刷机,作为一种古老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业设备,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精密的调节过程,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立刻就吸引了我,我猜想它应该会像一本详尽的解剖手册,带领读者深入探究印刷机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从最基础的传动系统,到最核心的印刷单元,再到最后的输送和整理装置。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通过大量的实物照片、剖面图以及机械原理图,将印刷机的内部世界展现在我眼前。想象一下,能够清晰地看到滚筒是如何精确地转动的,油墨是如何均匀地涂布在版材上的,纸张又是如何穿梭于各种复杂的机构之间,最终被完美地印刷并输出。这种对机械运作过程的细致描绘,无疑是对我好奇心的一种极大满足。更令我期待的是“调节”这一部分。我深知,任何一台精密机械,要想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都离不开精细的调节。在印刷过程中,涉及到墨量、压力、套印精度、纸张张力等诸多参数的调整,这些微小的变化,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最终印刷品的质量。我非常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这些调节原理和方法的详细阐述,了解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在调节上的异同,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调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印刷机的性能,实现高质量的印刷输出。
评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非常大气,封面上的金属质感和简洁的线条,让我一眼就联想到精密机械的严谨。我本身是一名对工程技术领域充满热情的研究者,尤其对那些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设备有着天然的关注。印刷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其背后蕴含的机械工程原理,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本书的书名“印刷机结构与调节”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直接点出了我对这项技术的关注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对印刷机内部机械结构的深度剖析,从最基础的动力传输系统,到传版、传墨、输纸等各个环节的精密联动,都能够有详尽的阐述。我设想,书中一定会有大量的工程图纸、示意图,甚至是三维模型,来帮助读者理解那些复杂的机械部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协同工作的。对于“调节”这一概念,我更是充满了期待。我深知,任何一台精密仪器,其最终的性能表现,往往取决于细致入微的调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到调节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在面对不同材质的印刷品,或者不同的油墨配方时,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哪些关键的参数调整?这些调整的原理是什么?又该如何通过调节,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印刷效率和产品质量?我坚信,一本优秀的技术书籍,不仅要展现“是什么”,更要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做”,而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具备了这样的潜质,它能够帮助我构建起对印刷机从结构到运作的系统性认知。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封面那种低调而又充满力量的设计所吸引。它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仿佛一本藏着无数工业秘密的宝典。我本身对机械原理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分解到每个精密的零件,并讲述它们如何协同工作的书籍。印刷机,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集大成者,它承载着信息的载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它预示着这本书将带领我深入印刷机的“内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描绘印刷机的“身体”的?它会从最基础的传动系统开始,详细讲解齿轮、链条、皮带是如何传递动力的吗?然后,是否会细致地剖析印刷单元,比如,印版是如何安装的?油墨又是如何被精确地涂布到版材上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配有大量的、高质量的图解和剖面图,能够让我仿佛置身于生产车间,亲眼看到那些冰冷的金属部件如何流畅地运转,又如何在高速中保持惊人的精确度。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调节”这部分。我知道,一台机器的完美运行,离不开精细的“调教”。我非常想了解,在实际的印刷生产中,操作人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纸张、油墨、以及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来对印刷机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和微调的?这些调节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又该如何通过这些调节,来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例如,色彩的还原度、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整体的印刷质量?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印刷机运转的“奥秘”。
评分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就被它那简洁又不失专业感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上那种略带工业风的字体和图案,立刻让我感受到一种严谨和扎实的技术氛围。我是一名对机械工程一直充满兴趣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能够将复杂技术巧妙融合、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设备,有着莫名的情结。印刷机,无疑就是这样的设备。它承载着知识的传播,艺术的呈现,以及信息的传递,其背后隐藏的机械原理,我一直很好奇。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正是点出了我最想了解的核心内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以一种清晰、系统的方式,为我揭示印刷机的内部世界。它会从最基本的机械组件开始讲解,比如,传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动力是如何传递到各个工作单元的?然后,是否会详细介绍印刷过程中最关键的几个环节,比如,版材的装载与拆卸,油墨的供给与控制,以及纸张的进给与输送?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图和图表,能够直观地展示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让即使是不懂印刷的我也能清晰地理解。而“调节”这个词,更是让我对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知道,一台印刷机的运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精细的调整。书中是否会讲解,例如,如何调整墨量以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如何调整压力以确保清晰的图像?又或者,在遇到不同类型的纸张时,需要进行哪些参数上的改变?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不仅学到印刷机的“骨架”,更能懂得它的“脾气”,学会如何通过科学的调节,让它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评分这本书的视觉呈现,从封面上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金属质感,就已经吸引了我。我一直对机械的精密运作和工程学的巧妙设计情有独钟,而印刷机,恰恰是这类机械的代表。它将文字和图像从无形转化为有形,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工具。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直接击中了我学习的兴趣点。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一步步地揭示印刷机的“秘密”。它是否会从最基础的动力传输开始,讲解齿轮、轴承、皮带等基本组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接着,是否会深入到印刷的核心环节,比如,印版是如何制作和安装的?墨辊系统又是如何实现油墨的均匀转移?再者,纸张在高速运转的机器中,是如何被精准地导引和控制的?我对这些机械的“细节”充满了探究的渴望。而“调节”这一部分,更是让我产生了无限的联想。我知道,一台印刷机要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需要无数次的细微调整。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在不同工况下,例如,更换不同厚度的纸张,或者印刷不同色彩的图像时,操作者需要关注哪些关键的调节参数?这些参数的调整原理是什么?又该如何通过合理的调节,来保证印刷品色彩的准确性、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整体的套印精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图例和原理分析,让我能够跨越纯粹的理论,去触碰印刷机的“灵魂”,理解它们在高速运转中,是如何通过精密的结构和巧妙的调节,创造出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印刷品。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厚重感,不仅仅是它本身的重量,更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专业和深入。我的工作与印刷行业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我一直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偏爱那些能够将复杂原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作品。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正是瞄准了我心中那份对技术细节的好奇。我一直觉得,印刷机这样的大型精密设备,其内部的运转逻辑一定充满了智慧和工程学的奇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分解一台印刷机的?它会从哪些核心部件开始讲解?比如,是先从它的动力系统入手,解释能量是如何被传输和转化的?还是直接切入最关键的印刷单元,揭示油墨和版材是如何协同作用,最终将图像信息转移到纸张上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图示,那些能够直观展现齿轮咬合、连杆运动、皮带传动的图解,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科书”。而且,“调节”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技术性和实用性。一台印刷机,即便是结构再优秀,如果不能得到恰当的调节,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印刷机在参数设置上有什么样的考量,比如,针对不同的纸张类型、油墨种类,需要如何进行相应的调节?在印刷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的“节点”需要特别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问题?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印刷机技术的一次系统梳理,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启发读者思考“如何让机器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的宝贵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从封面设计来看,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那种简洁的排版和略带工业感的插图,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精密制造的机械设备。我一直对工业技术,尤其是那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的机械设备,有着浓厚的兴趣。印刷机,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精密的运行机制,更是让我着迷。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非常直接地指出了我想要了解的核心内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着我一步步地解构一台印刷机。它会从最基础的动力源开始,讲解能量是如何被转化为机械运动的吗?然后,是否会深入到各个工作单元,比如,印版是如何被固定和驱动的?油墨又是如何被精准地输送到印版上的?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图例和剖面图,能够清晰地展示那些复杂的齿轮、连杆、轴承等机械部件是如何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实现高速而精确的运作。而“调节”这个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知道,任何一台精密机械,其最终的性能表现,都离不开精细的调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实际的印刷生产中,操作人员是如何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例如,不同的纸张类型、油墨特性、以及对印刷品的要求,来对印刷机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和调整的。这些调节背后蕴含的原理是什么?又该如何通过这些调节,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印刷机技术的介绍,更可能是一本能够启发我思考“如何让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的宝贵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封面上那种古朴又略带科技感的印刷机插图,加上沉稳的标题字体,立刻吸引了我这个对机械原理一直充满好奇的读者。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扉页上的一句话:“每一台印刷机的轰鸣,都是文明跃动的脉搏。”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那个充满油墨香和纸张气息的时代,同时也预示着本书将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术讲解,更蕴含着深刻的行业洞察。虽然我不是印刷行业的专业人士,但从小对机械结构就有一种莫名的迷恋,总觉得那些齿轮、连杆、皮带相互咬合、运转,仿佛拥有着生命一般,能够将无形的思想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字和图像。这本书的开篇,便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印刷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从活字印刷的诞生,到现代高速印刷机的普及,每一页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印刷机发展历程的梳理,那些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印刷机模型,以及它们各自在技术上的突破,都让我对这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印刷机的内部结构,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将复杂的机械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窥见其精妙之处。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会有精美的插图和图表,帮助我们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零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是如何在高速运转中保持精确和稳定的。同时,我也对“调节”这个词充满了兴趣,毕竟,一台机器的完美运行,离不开精细的调节。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进行参数设置,如何应对不同印刷需求时的调整,这些都是我非常想知道的。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一种沉稳而专业的视觉感受扑面而来。封面上那种略带复古工业风的字体和图案,就预示着它并非一本浮光掠影的科普读物,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技术解析。我一直以来都对机械工程的精妙之处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将抽象的科学原理,通过具体的机械装置展现出来的作品。印刷机,作为一种承载着文字和图像的古老而又现代的机器,其内部的复杂结构和运转逻辑,一直是我非常想要深入了解的。本书的标题“印刷机结构与调节”正是我所期待的,它直接点明了书中将要探讨的核心内容。我非常好奇,书中将如何描绘印刷机的“身体”?它是否会从最基本的传动系统开始,详细讲解各种齿轮、轴承、皮带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将动力有效地传递到各个环节?接着,是否会深入到印刷的核心部分,比如,印版是如何被精确地安装和驱动的?油墨又是如何被均匀而稳定地供给和转移的?我尤为期待书中能够配有大量的、高质量的机械图解、剖面图,甚至是三维立体图,用以直观地展示印刷机内部那些精密而复杂的机械构造,让我能够仿佛亲身置于生产线上,去理解每一个零件的功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令我兴奋的是“调节”这一部分。我知道,一台印刷机的完美运行,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印刷需求进行精细的参数调整。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例如,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纸张,调整纸张的张力和输送速度?如何根据不同的油墨特性,调节墨量和墨辊的压力?又该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来保证最终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整体的套印精度?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印刷机“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能够理解其运作原理,甚至懂得如何“驾驭”它的内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