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過程中.編製組總結瞭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經驗,對災區設防烈度進行瞭調整,增加瞭有關山區場地、框架結構填充牆設置、砌體結構樓梯間、抗震結構施工要求的強製性條文,提高瞭裝配式樓闆構造和鋼筋伸長率的要求。此後,繼續開展瞭專題研究和部分試驗研究,調查總結瞭近年來國內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經驗教訓,采納瞭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慮瞭我國的經濟條件和工程實踐,並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求瞭有關設計、勘察、科研、教學單位及抗震管理部門的意見,經反復討論、修改、充實和試設計,最後經審查定稿。
1 總則
2 術語和符號
2.1 術語
2.2 主要符號
3 基本規定
3.1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3.2 地震影響
3.3 場地和地基
3.4 建築形體及其構件布置的規則性
3.5 結構體係
3.6 結構分析
3.7 非結構構件
3.8 隔震與消能減震設計
3.9 結構材料與施工
3.10 建築抗震性能化設計
3.11 建築物地震反應觀測係統
4 場地、地基和基礎
4.1 場地
4.2 天然地基和基礎
4.3 液化土和軟土地基
4.4 樁基
5 地震作用和結構抗震驗算
5.1 一般規定
5.2 水平地震作用計算
5.3 竪嚮地震作用計算
5.4 截麵抗震驗算
5.5 抗震變形驗算
翻開這本規範的某一章節,那種撲麵而來的“官方感”和“不可置疑性”是其他技術書籍無法比擬的。它就像一部法律條文,每一個字都代錶著國傢層麵對安全性的最高承諾。然而,這種嚴謹性也帶來瞭閱讀上的巨大挑戰——它的敘事邏輯是自上而下的、由一般原則推導至具體條文的,很少有循序漸進的引導。舉個例子,在討論“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正常使用”這一部分時,規範直接給齣瞭苛刻的位移角限值,但對於位移角超限可能導緻的非結構構件破壞機理,以及如何通過優化設計手段來“繞過”這些限製,書裏提及得非常少。我更希望看到一些詳細的圖示和對比分析,比如一個采用不同阻尼耗能措施的結構模型,在模擬地震下的性能差異。這本書像是直接把最終的“答案”擺在瞭我們麵前,卻省略瞭通往答案的“解題過程”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使得閱讀過程更像是在執行任務而非學習知識,需要不斷地在不同章節間來迴跳轉對照,耗費大量精力去構建知識體係的內在聯係。
評分從一本工程技術手冊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排版和符號係統顯得過於保守和傳統。雖然這是規範的特點,但對於習慣瞭現代化、可視化學習方式的年輕一代工程師來說,閱讀體驗確實有待提高。例如,公式的引用和標注方式,往往需要反復核對上下文纔能確定變量的取值範圍和適用條件,如果能在重要的公式旁增加更直觀的注釋或者流程圖,將會大大提高查找和應用的效率。更讓我感到遺憾的是,盡管它是2016年修訂版,但對於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結構新材料和新型抗震技術(如隔震支座的優化設計、智能減震係統等)的集成和應用指導,內容略顯滯後和保守。它更多地關注瞭傳統鋼筋混凝土和鋼結構的基本抗震要求,而對於如何將這些前沿技術有效地納入規範框架內進行校核,缺乏深入的論述。我感覺自己拿著一本堅實可靠的“基石”,但要搭建起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可能還需要另尋他法去補充那些關於前沿技術的實踐指導。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規範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構建瞭我們行業內進行抗震設計必須遵守的底綫。但這種深度有時也意味著極度的抽象化。在處理一些特殊的結構體係時,比如復雜扭轉體係或者不規則平麵布置的高層建築,規範給齣的通用性公式和係數調整方法,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安全冗餘”的體現,而非精確的工程計算。當我試圖用它來解決一個結構高度不對稱的難題時,發現規範提供的“調整係數”往往需要設計者憑藉大量的經驗進行主觀判斷,這讓我對計算結果的精確性産生瞭一絲睏惑。它似乎默認瞭讀者已經具備瞭相當的結構動力學背景,能夠理解背後的隨機性和概率性,並能在特定條件下“靈活”地運用這些條文。這種高度的概括性使得初級設計人員很難判斷自己應用的是否恰到好處,生怕因為過度簡化而觸碰瞭安全紅綫,或是因為過度保守而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評分這本《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2016年版)》著實讓我這個剛踏入結構設計領域的新人感到既敬畏又有些無措。我原本期望它能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樣,清晰地指引我如何一步步化解地震的威力,但實際閱讀下來,更像是在研讀一本深奧的哲學典籍。首先,規範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論推導,雖然嚴謹至極,但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天書。比如,那些關於“場地類彆劃分”和“特徵周期確定”的描述,字裏行間充滿瞭專業術語的堆砌,我不得不反復查閱大量的參考資料纔能勉強理解其背後的力學意義。尤其是針對不同結構形式(如框架、剪力牆、筒體結構)的抗震等級取值和校核要求,復雜程度讓人望而卻步。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對照著圖集和軟件的輸入界麵,纔勉強弄明白在某個特定烈度區,如何正確選擇計算模型。它更側重於“規定”和“極限狀態”,而非“啓濛”和“案例分析”。對於需要快速上手做實際工程的人來說,這本書更像是最終的裁判捲宗,而不是入門的教科書,需要極強的自學能力和工程經驗纔能真正駕馭。
評分這份規範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所承載的“標準”和“一緻性”。所有在中國土地上建設的工程,都必須遵循這個統一的語言。然而,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在參與一場漫長的“閤規性審查”,而不是一次充滿創造力的設計探索。每一個參數的選取,每一步驗算過程的推導,都必須嚴格地指嚮規範條文,以確保在未來的質量審查中能夠順利通過。這種對“閤規”的極緻追求,在無形中限製瞭設計思維的活躍度。我希望看到更多關於“為什麼是這個係數”的背景材料,而不是僅僅記住“在這個工況下必須用這個係數”。它很少提供“最優設計”的思路,而是專注於“安全通過”的路徑。對於我這樣的學習者來說,它教會瞭我如何避免犯錯,但尚未完全點燃我如何進行富有想象力且同樣安全的抗震創新的火花,更像是一把重量級的“安全鎖”,而非一把開啓未來工程技術的“萬能鑰匙”。
評分規範是正版,印刷精美,字跡清晰,想好好學習的筒子們可以考慮入手哈,比實體店便宜,方便,還省去瞭來迴交通所消耗的時間,總體購物非常滿意。
評分質量還好,是不是正版我不知道,希望今年能如願考上就行。
評分單位買的,正品,比書店實惠多瞭!必須支持!
評分京東真坎,用京東支付便宜3分錢,開票時也減掉3分,nnd,那7分錢我怎麼報銷呢?
評分非常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很好,以後會再買,這次京東自營的規範比以前多瞭不少
評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加油考試當大師。
評分書是正版。規範類書籍,正版都一個樣,不會少啥,也不會多啥!
評分好書,希望考試能考高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