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系是台湾

魂牵梦系是台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秀莉 著
图书标签:
  • 台湾
  • 旅行
  • 文化
  • 散文
  • 游记
  • 个人随笔
  • 风土人情
  • 怀旧
  • 情感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1621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4829
品牌:日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92
字数:18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本书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台湾,内容翔实,文字流畅,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同生动的描述一起呈现台湾风貌。书中不止涉及视觉享受,更深层次挖掘台湾风土民情,回味历史与体验现代相结合,层次感丰富。装帧精美,制作精良,是出行前必备的旅行指导书。


内容简介

  本书《魂牵梦系是台湾》是台湾旅游的指导书,着重列出了如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淡水等一些独具特色的景点。全书共分为五章,条理清晰,既有总括性的综述,又有具体的详细介绍,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结构台湾,便于读者了解台湾。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相结合,将台湾更为具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台湾的美不仅止于视觉,来台湾,泡温泉、赏民俗、购物品小吃……七彩的民俗风情,同样让人不虚此行。

作者简介

  王秀莉,女,专业撰稿人,热爱生活热爱旅行,善于发现和欣赏美,长期从事大众阅读领域的写作,已发表作品百万余字。

目录

Chapter 01俯瞰——四季如春话宝岛
台湾地理美丽之岛/10
台湾简史分离,是为了重逢/12
台湾文化缤纷的万花筒/14
Chapter 02凝眸——那一眼,地老天荒
阳明山不畏浮云遮望眼/18
和平岛自然是把美工刀/22
野柳岬听岁月流逝的声音/24
太鲁阁大峡谷天梯石栈相钩连/26
清水断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30
阿里山碧水围着青山转/32
合欢山她藏在童话里/36
玉山玉在山而草木润/39
日月潭太阳和月亮终于走到一起/42
太平山幽兰生山谷/46
乌来清泉石上流/48
雪霸一块孤独的石头/50
垦丁如果大海能够带走哀愁/52
花莲最后的净土/58
宜兰鱼米之乡/62
老梅石槽惊艳的绿色长河/64
绿岛月夜里摇呀摇/68
Chapter 03追寻——她一路留下的足迹
历史:神游意往
台北故宫博物院不能忘却的纪念/74
明延平郡王祠一个人,一座岛/77
国父纪念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80
安平古堡屈辱与荣光/82
赤嵌楼一个民族的悲喜剧/85
筠园听,谁在唱歌/88
都市:24小时的灯火
台北冬季到台北来看雨/90
高雄爱河滋养的城市/93
基隆心灵的港湾/96
台中岁月静好/98
怀旧:赭红的风烟往事
淡水不怕老去/100
澎湖外婆的臂弯/102
马祖列岛迷雾之海/104
金门炮火中的城市/107
鹿港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迎空/110
兰屿心怀感恩/112
Chapter 04领略——台湾的滋味
农场:别一片青天绿地/116
福寿山农场视觉的盛宴/118
清境农场城市外的慢镜头/122
武陵农场误入桃花源/124
水果:非凡王国/126
槟榔醒能使人醉/128
芭乐水果之冠/130
茶:怡情养性/132
猫空观光茶园小猫挠过的地方/134
坪林茶叶博物馆茶的故事/135
Chapter 05解构——别样风情
交通:天地任我行/138
高铁一日看尽台湾/141
机车穿梭在闹市间的青春/142
温泉:恣肆泡汤/144
关子岭温泉黑色温泉/146
阳明山温泉把酒言欢/148
北投温泉温泉水暖洗凝脂/150
庙宇:香火缭绕/152
万华龙山寺虔诚的香火/154
佛光山佛祖的莲台宝座/156
台北孔庙仰之弥高,钻之弥坚/159
大天后宫永远的铭记/162
民俗:觅古通幽/164
妈祖崇拜母亲的思念/166
布袋戏富贵归掌上/168
歌仔戏不停歇的戏台/170
平溪天灯飘向天空的祝福/172
美浓油纸伞丁香一样的怒放/174
三义木雕将军下笔开生面/176
头城抢孤继往开来/178
购物:乱花渐欲迷人眼/180
新光三越百货购物天堂/182
101大楼 世界最高屋顶/184
夜市:笙歌夜夜到天明/186
西门町不到西门町,不知道台北的热闹/188
华西街夜市乡土之乐/190
圆环夜市繁华过后/191

精彩书摘

  从台北出发,向北16千米,就是沉静的阳明山。一片起伏的山峦,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以它自身的壮美或者恬淡,呈现在长久以来未曾发现的世人眼前。看不见它的时候,它的魅力和你的心灵一起归于静寂;看见它的时候,它的魅力和你的心灵一起复活并且摇曳多姿。

  阳明山原名“草山”。《台湾府志》记载:“草山以多生茅草,故名。”从自然的角度来探讨事物的本源,草山实在比阳明山更美。那不可想象的榛莽和荒凉,似乎从中找不到一条可以攀登而上的蹊径。茅草是一种富含有文化气息的植物,“苞茅”在周王朝就作为地方诸侯向王室进贡的贡品。茅草在祭祀的时候可以用来缩酒,以至于若干年以后它似乎还浸透着浓郁的酒香。

  于是草山的美就难以独守深闺了。赋予它“阳明山”的名字的那个人,一定是王阳明的信徒和黑格尔的崇拜者,知晓自然美在人的心灵中能够激发感动,也能够把握住文化的血脉在胸腔里的流转和传承。于是阳明山,就和浙江的绍兴联系起来,和贵州的龙场联系起来,和儒学联系起来,和“知行合一”联系起来。

  阳明山傍倚着1090米的大屯山主峰七星山。七星山因山顶的7座小峰像是北天的七颗星斗落下来化成而得名。而实际上给人带来以心灵的震撼的,也正是头顶上的星星和肃穆的山峰,两者皆终古无语,但每一次仰望都是一种启示和转机。七星山呈完满的圆锥状,是典型的火山造型。它的最近一次喷发也要追溯到30万年以前。不过正如谁也不能猜测火山的沉默,作为上一次火山喷发的遗留或者下一次火山喷发的征兆,现在还能看见山石罅隙间由于激烈的硫气喷射形成的温暖磺泉。硫气遇冷,其中的元素迅速凝结,成为有针纵纹理的硫磺凝块。这些沉淀水底的硫磺凝块也叫作“愚人金”,是许多单纯人的富贵清梦。阳明山的西侧是纱帽山。简单意义上阳明山就是七星山和纱帽山之间的那块海拔443米的马鞍形台地,广意义上则是包括七星山、纱帽山、北投、士林、淡水等数座山峰以及乡镇的,面积达10000多公顷的公园。

  没有湖泊的山峰是寂寞的、单调的、形只影单的和未被上天所钟爱垂青的。阳明湖虽然过于精致小巧了一些,但是它是阳明山的瞳仁。而这颗瞳仁里,可以看见它所包含的阳明山的种种一切之倒影。水的婉约极有效果地收敛了山的过分粗放,正如在粗犷的男子身畔的江南佳丽。她缄默不语,以至于让人无从知道在她的湖泊一样的安静的心底沉淀和隐藏了多少故事。

  有多少山峰就有多少种类的杜鹃花。杜鹃花开放的时候,碧青的枝头顶簇着几乎有些拥挤的花瓣。洁白的固然如玉,热烈的又像是愤怒的火焰。然而玉的温和或者寒冷,火焰的燃烧和奔腾,都似乎不曾受到玷染或者式微以至于熄灭。杜鹃的开放将历时弥久,历时弥久的还有因它的呼唤而驻扎的珍贵的春光,有一个名字叫作“草山之春”。

  到了秋天,黄栌,红枫,各种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槭树是最热闹的,山坂上的茅草似乎已经悄悄地退到了让人熟视无睹的境地。就是这些茅草,草秆已经青黄,花穗已经干枯,但是无数的花穗连在一起,竟掀动起一片白色的海洋。晚上的月明之下,白色的茅草花穗比月光更白,比芦花更白——比一夜的乡愁更白。

前言/序言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路也许有许多条。其中,最温情的一条是思念,是乡情;最美的一条是风光,是旅行;最近的一条,则是两岸刚刚达成的通邮、通商、通航……
  我们未曾想到,这本书策划在我们的思恋中,完成于最美的行程里,而出版自“大三通”的伊始。
  也许这是巧合的天意。
  于是开始我们的行程。那么多宝岛最美的地方,有充满传说和清丽气息的日月潭,山歌在耳边欢快流淌的阿里山,神奇瑰丽的地质奇观野柳岬,还有更多的充满清新、明快、绚烂之意的绝美景致,太鲁阁、老梅、雪霸、绿岛……
  而那些熟悉亦或全新的历史,还等待着你去翻开、领略。博物院、纪念堂、古堡,古往今来的记忆全部跃然纸上;台北、高雄、基隆等大都市,摩登时尚的风采展现无遗;而当《绿岛小夜曲》响起,当《外婆的澎湖湾》在耳边喃喃低吟,又有多少欢乐、惆怅的回想,让你怀旧的思绪开始荡漾……
  诉不尽的,还有它大大小小的七彩风情——来台湾泡温泉、赏民俗、购物、品小吃吧,那将是无尽地写意。
  于是你醇美并丰富的台湾之行,将于这本《魂牵梦系是台湾》起,在华美的图片和娓娓道来的文字中经过,之后,去追寻真正的,属于你自己的,宝岛印象……

《山海异闻录:寻踪苗疆》 卷首语: 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传说。当现代文明的脚步踏入这片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古老的歌谣与崭新的故事便开始交织,谱写出一段段惊心动魄的传奇。这不仅仅是一次对未知的探索,更是一场对自身根源的回溯。 引子: 21世纪的繁华都市,一纸泛黄的家族信笺,勾起了历史系青年学者林枫内心深处的迷惘。信中语焉不详地提及他早已逝去的祖父,与一位神秘的“苗疆蛊师”的过往,以及一件关乎家族隐秘的“锁魂玉”。林枫原以为这只是祖辈的奇谈怪论,然而,一系列诡异的事件却接踵而至。他发现自己开始频繁地被相同的梦境困扰,梦中是一个被浓雾笼罩的奇异村落,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用他听不懂的语言低语着,手中晃动着一枚散发着幽光的玉佩。更令人不安的是,他开始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巧合,仿佛有什么无形的力量在引导着他,或者说是警告着他。 第一章:初探边陲 在好奇与不安的双重驱使下,林枫决定踏上追寻祖父过往的旅程。他从故纸堆中搜集零散的线索,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被称为“云雾之境”的偏远地区——苗疆。这里的山峦叠嶂,云海翻腾,原始的自然风貌与浓厚的民族文化交融,宛如一个与世隔绝的独立世界。 抵达这个被当地人称为“黑苗寨”的村落时,林枫的内心充满了陌生感。寨子坐落在深山之中,与外界的联系极其微弱。这里的房屋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建,木质结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草药香气,混合着炊烟的味道,让人心生宁静,却也带着一丝难以言说的神秘。 寨子里的居民对外来者保持着一种谨慎的警惕。他们的服饰色彩斑斓,绣工精湛,每一个图案似乎都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寓意。林枫尝试着用他学到的几句蹩脚的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却发现沟通异常困难。语言的隔阂,加上村民们脸上不露声色的探究,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说了关于“蛊”的传说。村民们低语着,关于下蛊、解蛊,关于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之间的微妙平衡。许多故事都充满了敬畏与恐惧,仿佛“蛊”是这片土地上无处不在的神秘力量。林枫起初以为这不过是民间的迷信,但随着他深入了解,他开始发现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第二章:迷雾重重 为了寻找关于祖父和“锁魂玉”的线索,林枫开始走访村里的老人。然而,关于祖父的记忆,在村民们口中变得模糊而碎片化。他们只记得一个“来自远方、穿着奇怪衣服的男人”,他曾在这里停留过,对一些古老的物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似乎与寨子里一位年轻的女子有过一段“不寻常的交集”。 那位女子,在老人们的口中,被描述为“有着如同夜空般深邃的眼眸,懂得草药,也懂得一些旁人不知道的东西”。寨子里流传着关于她能“与鬼神沟通”的说法,甚至有人小声议论,她曾掌握着某种“蛊术”。林枫隐约感觉到,这个女子,很可能就是他梦中出现的那个女子,而她的身上,或许就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 林枫试图找到这位女子,却被告知她早已“随风而逝”。村民们对此讳莫如深,只是摇摇头,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林枫觉得,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枫在村子边缘的一处废弃的古老祭坛附近,发现了一些被掩埋的痕迹。他挖掘之后,竟然找到了一本用兽皮制成的古籍,以及一枚古朴的、刻有奇异纹路的铜锁。古籍上的文字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符号,但出乎意料的是,通过他家族世代流传的一枚玉坠(与“锁魂玉”有着相似的纹路),他竟然能够勉强辨认其中一部分内容。 古籍中记载的,竟然是关于苗疆蛊术的初步介绍,以及一些关于“锁魂玉”的模糊记载。它并非一件简单的玉佩,而是一种能够“封锁魂魄、连接生死的媒介”。而那个铜锁,似乎是某种封印的关键。林枫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预感:祖父当年留下的,不仅仅是传说,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危险的秘密。 第三章:蛊术疑云 林枫将古籍和铜锁带回了他在村里租住的简陋屋子,夜不能寐地研究。他越发觉得,自己与苗疆的联系,比想象中要紧密得多。梦中的场景也变得更加清晰,那个女子,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伤与告诫。 一天,寨子里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平日里与人无争的老者,突然性情大变,行为乖张,声称自己被“鬼魂附体”,神志不清。寨子里的巫师束手无策,村民们陷入恐慌。林枫在无意中,从古籍中看到了一些关于“蛊毒发作”的症状描述,与老者的情况十分相似。 他冒险找到了寨子里的巫师,试图提出自己的猜测。巫师是一位沉默寡言的老妇人,她看着林枫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一切。在林枫展示了古籍中的部分内容后,巫师沉默了许久,最终坦承,寨子里确实流传着一些关于“蛊”的古老技艺,但早已失传,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其皮毛。而老者的情况,确实可能与蛊毒有关。 巫师向林枫透露了一些关于“蛊”的更深层信息。蛊并非简单的毒药,而是一种利用特定生物(如蛇、虫、蝎子等)的毒性,结合秘法,从而达到控制、伤害甚至吞噬他人魂魄的邪术。而“蛊师”,则是掌握这种禁忌技艺的人。 林枫更加确信,他梦中的女子,很可能就是一位蛊师,而祖父的到来,很可能与她所掌握的某种蛊术有关。他追问关于“锁魂玉”的事情,巫师的表情变得凝重。她告诉林枫,“锁魂玉”并非苗疆的产物,而是从一个古老而强大的外部力量流入此地,其力量深不可测,能够影响生死,也能够引来不祥。 第四章:魂归故里 在巫师的指引下,林枫终于找到了那位传说中的女子的墓地。那是一处隐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简陋坟冢,周围被一种奇特的植物环绕,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在墓碑前,林枫看到了与他梦中女子一模一样的画像,画中的她,眼神依然深邃而忧伤。 在墓旁,林枫发现了一个被藤蔓覆盖的石洞。进入石洞后,他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洞内壁上刻满了古老的符号,与古籍上的文字相似。在洞穴的最深处,他看到了一个被铜锁紧锁的石台。石台上,静静地躺着一块温润的玉佩,正是他梦中见到的那枚“锁魂玉”。 在玉佩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皮袋,里面装着几封泛黄的书信。这些书信,赫然是他的祖父留下的!祖父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他来到苗疆的缘由,以及他与那位女子的故事。 原来,那位女子并非一般的苗疆女子,而是被选中的“蛊神”继承者,肩负着守护寨子与苗疆秘密的重任。而“锁魂玉”,是她与寨子古老守护神沟通的媒介,也承载着她自身的灵魂之力。祖父当年来到苗疆,并非偶然,他是一名古籍研究者,发现了关于“锁魂玉”和苗疆古老秘密的线索,并与女子相遇。 然而,一股来自外部的邪恶势力,盯上了“锁魂玉”的力量,企图利用它来达成某种阴谋。女子为了保护“锁魂玉”和寨子,耗尽了自身的力量,将“锁魂玉”封印起来,而她自己也因此牺牲。祖父则留下了保护封印的线索和方法,并将部分关于“锁魂玉”的记载带走,希望能在将来找到合适的人来守护它。 林枫手中的铜锁,正是封印“锁魂玉”的关键。他终于明白,为何他会梦到那位女子,为何那枚玉坠能够帮助他解读古籍。他,就是祖父选择的继承者,肩负着守护“锁魂玉”的使命。 尾声: 林枫最终将“锁魂玉”带回了自己家中,并遵照祖父的嘱托,将其妥善保管。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苗疆的秘密,蛊术的传说,以及潜藏在阴影中的危险,都将伴随他的人生。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的历史系学生,他成为了一个秘密的守护者。 他明白,“魂牵梦系”并非只是他对一个遥远地域的思念,而是他与这片土地,与那些古老传说,与那段刻骨铭心的过往,早已注定的深刻羁绊。他将带着这份羁绊,继续探索,继续守护,直到永远。 (全文约1600字)

用户评价

评分

《魂牵梦系是台湾》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集体记忆。书中那些关于老一辈台湾人的故事,那些在时代洪流中坚韧生活的身影,都深深触动了我。作者并没有刻意煽情,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过往的珍视和对传统的守护,却极具感染力。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在日据时期努力求生的先辈,看到了国民党迁台后,新一代台湾人的奋斗与迷茫。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其中蕴含的温情脉脉,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无数生命故事交织而成的画卷。那些关于离散、关于乡愁、关于身份认同的探讨,让我对台湾社会有了更细腻的体察。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将台湾视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和情感的特殊存在。它让我思考,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被铭记和传承的东西。

评分

读《魂牵梦系是台湾》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它像一部用文字构筑的电影,画面感极强,让我身临其境。作者对于台湾自然风光的描绘,简直是诗意的挥洒,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阳明山上的雾气,太平洋海风的咸湿,以及花东纵谷的辽阔。那些细腻的描写,比如“阳光穿透雨后初霁的叶片,在湿润的泥土上留下斑驳的光影”,或者“海浪轻柔地舔舐着沙滩,留下一串串晶莹的泡沫”,都让我驻足回味。然而,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还巧妙地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 interwoven,使得整个叙述更加立体丰满。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台湾人民的热情好客的描写,那些不经意间的善意和淳朴的笑容,都让我感受到了台湾社会独特的温暖。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美丽而又饱含深情的台湾。

评分

《魂牵梦系是台湾》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强烈的共鸣和情感的触动。书中那些关于台湾社会的点滴,关于普通人的生活,关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都让我感同身受。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她没有回避台湾社会存在的种种挑战和矛盾,而是以一种平和而深刻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我看到了台湾人民在追求民主与自由过程中的艰辛,看到了他们在身份认同上的挣扎,也看到了他们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故事,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文学的体验,更是一次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它让我思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追寻幸福的。它让我更加珍视和平与理解,也让我对台湾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评分

这本《魂牵梦系是台湾》就像一场盛大的台湾风物嘉年华,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每一次翻开它,都仿佛置身于台北熙攘的街头,空气中弥漫着蚵仔煎的香气,耳边回荡着闽南语的亲切呼唤。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温度,他/她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将台湾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壮丽的山海景观,还是静谧的巷弄民居,都注入了灵魂。我特别喜欢关于夜市的描写,那些闪烁的霓虹灯、琳琅满目的小吃摊、以及讨价还价的欢声笑语,都跃然纸上,让我忍不住吞咽口水,恨不得立刻穿越时空,去品尝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味道。从高耸的101大楼,到古老的庙宇,从热闹的阿里山小火车,到宁静的垦丁海滩,作者都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台湾丰富多元的面貌。读这本书,不只是阅读,更像是一次深度的心灵旅行,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和向往。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台湾的某种情愫,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评分

《魂牵梦系是台湾》这本书,让我对台湾的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解读了台湾的饮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民俗风情。那些关于各种特色小吃背后的故事,关于庙宇的香火鼎盛,关于传统节日的习俗,都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对台湾的了解可能比较片面,多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印象,但这本书则深入到了台湾文化的肌理之中。它让我看到了台湾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看到了它如何在历史的沉淀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夜市里的小吃到精致的台湾菜,从妈祖的信仰到道教的仪式,作者都做了细致入微的介绍,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激发了我对深入了解台湾文化的浓厚兴趣。

评分

物美价优送货快 服务到位评五星

评分

多读书,读好书,追求进步,积极向上,每月都有一笔固定的收入用来买书是件幸福的事情,加油,2018会更好!

评分

不错的商品不错的商品不错的商品

评分

在有优惠的情况下购买感觉还是挺值得的

评分

一下买了好几本,这本有折页的地方,其他的还行

评分

还行吧,当散文看了

评分

不错,特价囤货购买的。内容丰富,性价比高。

评分

喜欢看这些旅游的书

评分

哈哈!挺好的,台湾我一定要去玩一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