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美好生活研究所1》里,“独立”成为了本书的主题,70余来自各界的堆糖达人一起进行了一场隔空的分享和交谈。他们有人用勤学不辍的画笔赚取了自己的第*笔零花钱,有人背起背包环游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人致力于研究如何吃出生活细节滋味里的幸福感,有人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工作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马克?斯特兰德曾这样写道:“美好生活没有预告,它经受住绝望的氛围,然后出现,步行而来,不被认识,不带来什么,而你就在那儿。”
这本《美好生活研究所1》不仅仅是纯粹的生活分享,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去探索生活的一切,在每一个细节之中发掘美,不断沉淀积累,以苦难和流泪幻化成为勇气与希望,鼓励更多的人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而又美好的个体。
有一群人,他们正在研究美好。
从第*份收入的去向到如何改造自己的住家生活,从培养学习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到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71位插画家、摄影师、旅游家、设计师、生活家等齐聚,从自我经验聊到美好畅想,为当代年轻人呈现生活的更多美好可能。
堆糖网出品的《美好生活研究所1》是一本探讨当代人生活方式的图书,诚邀美食、住家、插画、美容、旅行等不同领域71位堆糖达人,针对逾20万不同职业、年龄的堆糖用户发起年度大调查,展示当代人独立生活之美。
堆糖:堆糖网,6000万用户量的高人气生活社群平台,涵盖生活态度、饮食文化、阅读观影、旅行摄影、绘画手作、好物推荐……主张每天研究一点点,生活美好一点点。在堆糖美好生活研究所,让更多人在信息时代学会好好生活。
生活这个命题如此之大,千人定当有千人的定义。我们想界定一种关于美好的生活,这个想法并不算是太容易。而《美好生活研究所1》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点滴的、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生活图景。
——漫友文化 图书出版编辑
一部女人的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独立战争。纤细的身体要淌过多少琐碎的尘埃和伪善的面具,才能收获一枚笃定和自由的灵魂。好在一路都不是孤独的,生活中的微光闪烁、清风流淌,堆糖都为我们收集了。感谢这些朴素却真挚的用心,足以温暖每一颗独立路上风尘仆仆的心。打开它,《美好生活研究所?独立的开始》。
——豆瓣红人、资深摄影师 七七小菇凉
序001
一个人的生活之道 1
关于“独立”这件事的调 2
不将就的独立生活 3
理想型住宅 11
打造私人空间 12
十佳“宅”家好物 17
关于一个人住的30条建议 19
好吃 23
关于“一个人吃饭”的调查 24
一个人吃,不孤独 27
只要碗是满的,一个人也很幸福 37
你真的“会吃”吗 49
花钱的哲学 65
经济独立后,关于“花费”的调查 66
一个包的生活日常 76
一人之“ 趣” 91
他们的周末 93
开始的那一刻 99
趣味的生长 105
在路上 109
为什么选择独自出发 130
票选十大*适合一个人去的地方 132
旅行的意义 144
我不得不说,《美好生活研究所1》这本书,它真的像一道清泉,滋润了我疲惫的心灵。我平时工作很忙,压力也挺大的,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些麻木。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突然发现,原来生活可以不只是工作和琐碎的日常,原来我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可能性。它没有给我画大饼,也没有给我开空头支票,而是从最微小、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入手,一点点地引导我去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我记得其中有提到关于“仪式感”的部分,我以前觉得这东西虚头巴脑,但读完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我们生活里那些看似普通的瞬间,如果加上一点点用心,就可以变得特别起来。比如,我开始尝试给我的咖啡杯选一个好看的,或者是在周末的早晨,为自己泡一杯花茶,然后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看书。这些小小的改变,真的让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特别吸引我,它有一种温暖的亲切感,读起来一点压力都没有,反而觉得像是在和一位知心的朋友聊天,听她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它让我意识到,原来“美好生活”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只需要我们用一颗敏锐的心去捕捉,用一点点行动去实践。我现在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读它,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有力量,也更有耐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了。
评分《美好生活研究所1》这本书,真的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一直觉得,自己过着一种还算不错的生活,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但就是不那么“满足”。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心中那份模糊的渴望。它不是那种让你看完之后就立刻去改变生活的“激进派”读物,而是像一个温柔的向导,一点一点地启发你,让你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我特别喜欢它探讨的“自我关怀”的部分,以前我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放在前面,很少顾及自己的感受。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去面对世界。它教我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如何给自己留出独处的时间,去进行一些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放松的事情。我开始尝试每天冥想几分钟,虽然一开始有点走神,但坚持下来,确实感觉内心更加平静了。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加积极地与人沟通,不再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过度担忧。这本书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框架和方法,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和运用。每次读完,我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更多可能性。它让我明白,原来“美好生活”是一种持续的修行,是一种不断靠近自己内心的过程。
评分我最近真是被一本叫做《美好生活研究所1》的书给深深吸引住了!说实话,我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它,但没想到,它就像一个老朋友,娓娓道来,用一种特别舒服的方式,一点点渗透进我的生活。这本书没有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理论,也没有生硬的人生大道理,它更像是在我耳边低语,分享着一些细微却又极其重要的生活智慧。比如,它会讲到如何用心地准备一顿简单的早餐,感受食材的新鲜和烹饪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又或者,它会引导你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比如清晨窗边洒落的阳光,或者一段悠扬的旋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慢下来”的讨论,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匆匆忙忙,错过了太多风景。这本书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去体会,去连接。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怎么去感受”。每一次阅读,我都感觉像是在给心灵做一次SPA,让那些焦虑和浮躁都慢慢沉淀下去,留下的是一种宁静和满足。我常常会在读完一章后,停下来,思考一下,然后不自觉地去尝试书里的一些小建议。比如,我开始更关注自己身体的信号,不再逼迫自己去做那些不舒服的事情,也开始更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不再让手机占据所有碎片时间。这本书真的让我看到了生活更温柔、更有温度的一面。
评分《美好生活研究所1》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一直对“如何过得更开心”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市面上也读过不少相关的书,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让人觉得有些遥远。而这本书,却让我切实感受到了“美好”是可以被触及的。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哲学,而是用最朴素、最贴近生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从日常的点滴中汲取快乐和力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整理”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指物理空间的整理,更是心灵的整理。作者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的物品,审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学会断舍离,把那些不再需要、不再有意义的东西放手,从而为真正重要的事情腾出空间。我跟着书里的建议,清理了衣橱里很多许久不穿的衣服,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有些东西是“为了拥有而拥有”,是否有些时间是被无意义的消耗。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美好生活”不是物质的堆砌,也不是表面的光鲜,而是内心的丰盈和对生活的热爱。它让我开始更注重“质”而非“量”,更懂得珍惜当下,也更愿意去尝试那些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小事。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柔的语言,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如何去拥抱生活。
评分我最近在读一本叫做《美好生活研究所1》的书,坦白说,这本书真的超出我的预期太多了!我本来以为会是一本比较说教或者干巴巴的书,结果完全不是。它更像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随笔集,作者用一种非常平实却又充满智慧的笔触,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义的感悟。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连接”的探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虽然身处物理上的近距离,但精神上的距离却越来越远。这本书鼓励我们去重新建立和人、和自然、甚至和自己内心的连接。它讲到如何通过真诚的倾听,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何通过观察四季的变化,去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如何通过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我试着在和朋友聊天时,放下手机,全神贯注地听他们说话,真的感觉我们的关系都变得更亲近了。我还开始每天晚上花五分钟,写下当天最让我感激的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能让我感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必须”要做的事情,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方向,让我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美好”。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心灵的指南针,指引我走向一个更温暖、更充实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