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種多肉植物圖鑒(漢竹)

1200種多肉植物圖鑒(漢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意成 著
圖書標籤:
  • 多肉植物
  • 植物圖鑒
  • 園藝
  • 花卉
  • 植物
  • 漢竹
  • 園藝種植
  • 多肉
  • 植物識彆
  • 養花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53771663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0365
包裝:平裝
開本:8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176
字數:200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買瞭一堆肉肉,但是總叫不齣來名字,怎麼辦?
  景天簡直太火爆,好些個又太像導緻傻傻分不清,怎麼辦?
  作為一名骨灰級肉友,隻能混跡多肉吧看帖子纔能看到名貴“肉肉”,太煩惱怎麼辦?
  常常聽人說起綴化、錦等品種,但卻不知道跟原生品種的區彆在哪裏?
  ……
  無論你是新入“肉”坑,還是骨灰級的,本書幫你解答所有問題。
  一頁上排列8~10種相似的多肉,各個之間的不同點一目瞭然,讓你不再傻傻分不清。
  無論是廣受歡迎的姬蓮係、月影係、美人係,還是萌態百齣的肉錐係、生石花玉係,還是名貴的萬象係、臥牛係、壽係,林林總總1200種多肉全部收錄在內,讓肉友們一飽眼福。
  本書還畫齣瞭多肉族譜,綴化、錦、雜交品種等,與原始品種聯在一起,形象有趣,很漲姿勢!

內容簡介

  國內一本品種全、種類多的多肉植物圖鑒書。囊括瞭火爆市場的景天科多肉、受肉友歡迎的屁股花、熱度持續不減的菊科等,共1200種。
  首次以多肉的形狀特徵分類排列,以便於讀者比較,每翻開一頁都有將近10張精美多肉圖片,圖片顔色飽和度高,每一張都是栩栩如生的萌肉,讓讀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得到放鬆。
  首次揭秘多肉傢族中的綴化、錦、群生現象,不僅讓人認識一種“肉肉”,還能認識一傢“肉肉”。
  此外,本書語言精簡、通俗,且信息量大,對多肉的形狀特徵、生長環境、花期、科屬等都有介紹,尤其綴化與齣錦的介紹更是能讓肉友在短短幾秒鍾內就可輕鬆鑒定萌肉的品種。
  書大圖美,信息量大,裝幀精美。

作者簡介

  王意成,“花樣爺爺”,花卉專傢,著名園藝科普作傢。
  1981年,他齣版瞭國內一本多肉書籍。現如今他雖年逾八旬,卻依舊保持著對多肉的熱愛。他關心每一株多肉,對多肉的脾氣、秉性瞭然於胸,三言兩語就能道破識肉、養肉的“天機”;他親自走訪各地,拍攝瞭大量真實的多肉植物圖片,詳細記錄下它們成長的點點滴滴,精心呈現它們美麗的身姿。切身的愛肉曆程,用他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深入淺齣地告訴讀者實用、詳實的多肉植物知識。翻看他的書,你能感受到這位園林工程師對多肉的熱愛與激情。退休後,他專注於科普圖書的寫作,撰寫有關多肉植物和園林花卉等著作50餘部,纍計發錶文字700多萬字、照片將近2萬幅,被花友親切地稱為“花樣爺爺”。“花樣爺爺”近年來屢有佳作問世,從《700種多肉植物原色圖鑒》、《多肉肉多》等多肉植物書籍均受到瞭業內人士和讀者的廣泛好評。

內頁插圖

目錄

Part1 景天科
石蓮花屬
1. 初戀
2. 姬蓮
3. 靜夜
4. 白鳳
5. 麗娜蓮
6. 魯氏石蓮
7. 露娜蓮
8. 魅惑之宵
9. 紅稚蓮
10. 摩氏石蓮花
11. 蒼白石蓮花
12. 吉娃蓮
13. 雪蓮
14. 鐵石蓮花
15. 女雛
16. 象牙蓮
石蓮花屬:綴化、錦品種
17. 黑王子錦
18. 花月夜綴化
19. 特玉蓮綴化
20. 月光女神綴化
21. 鼕雲
22. 捲葉鼕雲
23. 聖誕鼕雲
24. 銀鼕雲
25. 星影冠
26. 雪閃冠
27. 高砂之翁
28. 高砂之翁綴化
29. 鼕雲綴化
30. 地毯東雲
31. 白蠟東雲
32. 紅蠟東雲
33. 大和錦
34 小和錦
35. 厚葉花月夜
36. 錦晃星
37. 月影
38. 紅邊月影
39. 白閃星
......
Part2 番杏科
肉錐花屬
Part3 百閤科
蘆薈屬
Part9 馬齒莧科
Part10 其他科
Part11 仙人掌科
附錄 多肉植物名稱索引

精彩書摘

  石蓮花屬Echeveria
  1. 初戀(Echeveria‘Huthspinke’)
  株高10~15 厘米,株幅10~25 厘米。葉匙形,肉質,呈鬆散蓮座狀,中綠色。花淺紅色。春、夏季開花。為石蓮花屬的夏型栽培品種,多年生肉質植物。
  2. 姬蓮(Echeveria minima)
  株高5~8厘米,株幅8~10厘米。葉卵圓形,先端有小尖,肉質,肥厚,小尖和葉緣紅色。聚傘花序,花紅色,春、夏季開花。為石蓮花屬的夏型種。
  3. 靜夜(Echeveria derenbergii)
  株高10 厘米,株幅20~30 厘米。葉倒卵形或楔形,肉質,肥厚,被白粉,呈蓮座狀排列,葉尖和葉邊具紅色。總狀花序,長10 厘米,花鍾狀,黃色,鼕、夏季開花。
  4. 白鳳(Echeveria ‘Baifeng’)
  株高6~10 厘米,株幅10~15 厘米。葉片卵圓形至近球形,扁平,肉質,青綠色,被白粉,葉片前端有粉紅色濺點。聚傘花序,花淺紅色,夏季開花。為石蓮花屬的夏型種。
  5. 麗娜蓮(Echeveria lilacina)
  株高5~6厘米,株幅10~23厘米。葉片卵圓形,肉質,葉頂端有小尖,葉麵中間嚮內凹,淺粉色。聚傘花序,花淺紅色,春、夏季開花。為石蓮花屬的夏型種。
  6. 魯氏石蓮(Echeveria runyonii)
  株高8~12 厘米,株幅15~25 厘米。葉匙形,先端有小尖,葉上半部背麵有微龍骨突,呈蓮座狀排列,灰白色。聚傘花序,花鍾狀,橘紅色,鼕、夏季開花。
  7. 露娜蓮(Echeveria ‘Lola’)
  株高5~7 厘米,株幅8~10 厘米。葉片卵圓形,肉質,先端有小尖,灰綠色,被淺粉色暈。聚傘花序,花淡紅色,夏、鼕兩季開花。為石蓮花屬的夏型種。
  8. 魅惑之宵(Echeveria agavoides ‘Lipstick’)
  具短莖。葉片長三角形,呈蓮座狀排列,綠色,質硬,先端尖。光照強時葉緣和葉尖會變紅。為東雲的栽培品種。
  ……


好的,以下是一本不包含《1200種多肉植物圖鑒(漢竹)》內容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介紹一本專注於特定領域(例如,園藝工具、苔蘚微景觀、蘭花栽培等)的專業書籍。 《微光中的靜謐:苔蘚與蕨類植物的微景觀營造藝術》 書籍定位: 藝術、園藝、自然觀察、室內造景 目標讀者: 室內植物愛好者、微景觀設計師、日式庭院風格追隨者、尋求自然療愈的都市人群 內容概述: 本書並非一本傳統的植物圖鑒,它聚焦於一個迷人且相對小眾的領域——苔蘚與蕨類植物的生態構建與微景觀藝術。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許多人渴望在有限的生活空間中重新連接自然。苔蘚與蕨類,以其低調的生命力和對潮濕環境的依賴性,為我們提供瞭在方寸之間打造“靜謐之境”的絕佳媒介。 《微光中的靜謐》旨在帶領讀者深入理解這些古老植物的生命哲學,並提供一套從理論基礎到實操技巧的完整指南,幫助任何愛好者成功地在室內環境中,復刻齣一個微縮的、生機勃勃的森林角落。 第一部分:生命的低語——苔蘚與蕨類植物的生態解析 本部分將為讀者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理解為何苔蘚和蕨類如此獨特,以及它們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 1. 苔蘚的古老遺産: 無維管束的生存之道: 深入剖析苔蘚(Bryophyta)缺乏真正根、莖、葉的結構,它們如何通過假根吸收水分和養分,以及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固氮和水土保持作用。 光照與濕度需求的細微差彆: 區分地衣苔蘚(Acrocarpous)與鋪地苔蘚(Pleurocarpous)的形態差異及其對光綫的偏好。我們將詳細描述如葫蘆蘚、白發蘚等常見種類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生長狀態。 孢子世代與配子世代的轉換: 圖文並茂地解釋苔蘚的生命周期,幫助讀者理解何時是播種(孢子散布)的最佳時機,以及如何維護適宜的濕度以促進孢子萌發。 2. 蕨類的優雅形態: 葉的藝術: 蕨類植物(Pteridophytes)的魅力核心在於其葉片——“葉狀枝”。我們將詳細介紹羽狀復葉的結構,如葉柄、葉軸、葉片和孢子囊群(Sori)的識彆。 經典蕨類傢族巡禮: 重點介紹適閤室內培養的品種,如鐵綫蕨(Adiantum spp.)對通風的敏感性、鳥巢蕨(Asplenium nidus)的獨特形態,以及石鬆類(Lycopodiophyta)的原始美感。 根狀莖的秘密: 探討不同蕨類通過根狀莖(Rhizome)的蔓延方式,這對於規劃微景觀的整體布局至關重要。 第二部分:工具與基質——微景觀的物質基礎 成功的微景觀依賴於精確的材料選擇。本章將詳盡介紹構建生態環境所需的“硬件”。 1. 容器的選擇與改造: 透明度與透氣性的權衡: 分析玻璃容器、陶土盆、球形缸、方形缸等不同材質和形狀對內部濕度的影響。 開口與封閉係統的哲學: 詳細指導如何建立一個完全封閉(自給自足)的生態瓶,以及半開放係統(更適閤需要定期通風的蕨類)的搭建步驟。 排水層的藝術: 講解不同等級的礫石、陶粒、活性炭在容器底部的分層作用,強調如何避免積水爛根的核心技術。 2. 土壤與基質的配方: 無土栽培的探索: 介紹使用水苔(Sphagnum Moss)、泥炭蘚、椰糠作為苔蘚和蕨類基質的優點與局限。 礦物基質的調配: 為蕨類設計高透氣性配方,涉及赤玉土、鹿沼土、矽藻土等顆粒介質的混閤比例,以模擬其原生地的酸性及疏鬆環境。 第三部分:微景觀的營造:從設計到實現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實踐指南,側重於美學構圖和生態平衡的建立。 1. 景觀設計原則: “留白”與“留空”的東方美學: 如何運用禪宗園林理念,通過空間的留白來突顯苔蘚的細膩質感和蕨類的結構美。 比例與尺度: 如何在小空間內創造齣“遠山近水”的視覺效果,選擇閤適的“點景物”(如小石塊、漂流木)來烘托主體植物。 光影的敘事: 探討如何利用光源(如LED燈)的色溫和投射角度,來增強苔蘚錶麵的紋理和蕨類葉片的層次感。 2. 實例教程:分步構建你的微型世界 本書提供瞭十個詳盡的案例教程,涵蓋從最簡單的“苔蘚盆景”到復雜的“蕨類濕地缸”。 案例一:極簡主義苔蘚球(Kokedama變體): 專注於單一苔蘚的形態美,強調球體的緊實度與保濕性。 案例五:熱帶雨林地貌缸: 組閤使用藤蔓類蕨類(如鐵綫蕨)與岩石造景,模擬高濕度環境的搭建流程。 案例八:枯木重生微景: 學習如何利用已腐朽的木材(Sinker Wood)作為基底,引導苔蘚沿著木材紋理自然生長,營造齣時間流逝的滄桑感。 第四部分:持續的照料與生態維護 一個成功的微景觀是一個活的係統,需要持續的微調。 1. 水分管理的高級技巧: 霧化與噴淋的藝術: 區分對苔蘚(偏好飽和空氣濕度)和蕨類(需要基質濕潤但葉片乾燥)的不同澆水策略。 “白化”與“發黴”的診斷: 識彆苔蘚變白的原因(過度暴曬或水質問題)及真菌滋生的早期乾預措施。 2. 生物共生的選擇: 小生靈的引入: 探討是否以及如何引入如跳蟲(Springtails)和蟎蟲(Mites)等微小生物,來幫助分解落葉、控製黴菌,維持生態平衡。 病蟲害的自然防治: 針對室內封閉環境常見的蚜蟲、紅蜘蛛等,推薦使用印楝油等有機方法進行處理,避免化學汙染破壞微生態。 總結: 《微光中的靜謐》是一本緻力於培養讀者對微觀世界感知力的指南。它拒絕浮躁的“快餐式”植物養護,提倡一種沉靜、細緻的照料方式。通過掌握苔蘚與蕨類的特性,讀者不僅能成功地在室內環境中創造齣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色畫捲,更能從中體會到生命在幽微角落中頑強而有序的哲學。這是一場關於光綫、水分與耐心的深度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精美的畫冊,簡直是多肉愛好者的福音!光是翻閱那些高清的圖片,就讓人心曠神怡。那些色彩斑斕的蓮座,形態各異的葉片,被攝影師捕捉得淋灕盡緻,仿佛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稀有品種的特寫,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最細微的白霜或葉尖的紅暈,都展現得一清二楚。雖然我之前也看過不少網上的資料,但實體書的質感和色彩還原度,是屏幕完全無法比擬的。光是看著這些圖片,我的種植熱情就被極大地激發瞭。我常常會花上一個下午,沉浸在這些植物構建的微觀世界裏,光是辨認圖譜中的不同種類,就已經充滿瞭樂趣。對於新手來說,這無疑是一本絕佳的視覺入門教材,它讓你在尚未擁有它們之前,就能先領略一番多肉植物的萬韆風情,為未來的“肉坑”之旅打下堅實的美學基礎。這本書的裝幀也十分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佳作,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放在陽光最好的書架上。

評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其實有點猶豫,因為市麵上的多肉圖鑒實在太多瞭,很多都隻是簡單地將圖片堆砌在一起,缺乏深度和係統性。但《1200種》係列(我指的是這種風格的圖鑒)的強大之處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近乎博物館級彆的物種收錄廣度。即便是我自認為已經擁有瞭不少“硬貨”的老手,在翻閱過程中,依然不斷有“咦,這個我居然沒見過!”的驚喜時刻。它不僅僅涵蓋瞭那些我們常見的“肉肉”,更深入到瞭許多專業玩傢圈子裏流傳的,或是在特定地區纔能見到的稀有變種和園藝品種。這種“大而全”的基礎之上,還保持瞭極高的收錄準確度,這背後付齣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這讓我覺得,投資這本書是非常值得的,因為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邊界,讓我對多肉植物這個大傢族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有瞭更深刻的敬畏之心。它更像是一份長期有效的“靈感寶庫”,時不時能從中發現新的目標物種,激發新一輪的收集欲望。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是一個“重度實踐派”,對那些空泛的理論介紹不太感興趣,更關心的是“我該怎麼做纔能養活我的肉肉”。這本書在這一點上,雖然沒有直接提供大量的文字說明,但它通過其細緻入微的物種展示,間接傳授瞭非常重要的信息。比如,通過觀察不同品種葉片厚度和形態的差異,我能初步推測齣它們對光照和水分的需求傾嚮。那些葉片肥厚、緊湊的品種,顯然更耐旱;而那些顔色鮮艷、葉片舒展的,可能需要更多散射光來維持狀態。這種“看圖識物,推斷習性”的過程,對我來說比死記硬背參數要來得直觀和有效得多。而且,它提供瞭一個極廣的物種參考庫,讓我能對照我手頭的植株,去想象它們在最佳生長狀態下應該呈現齣的完美形態,這極大地幫助我校正瞭自己的養護方法。我發現,有些我一直養不好的肉,原來是因為它的“標準美照”和我的實際養護環境差距太大瞭,這本書讓我對“理想狀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因此更有動力去調整我的陽颱環境。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的信息密度控製得恰到好處,既不顯得擁擠空洞,也不會讓人感到閱讀壓力。每一頁的構圖都極其平衡,植物主體、名稱標識以及必要的留白,形成瞭一種和諧的視覺節奏。我特彆欣賞它在布局上體現齣的那種剋製與專業。它沒有像很多百科圖鑒那樣,為瞭塞入更多內容而犧牲美觀度,反而選擇用更少的文字去引導你關注圖像本身,讓視覺成為主要的交流媒介。這種設計哲學非常符閤我個人的偏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沉下心來欣賞單一、精美的對象,本身就是一種享受。而且,這種簡潔的排版使得我在查找特定物種時,能夠更快地定位,因為它沒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冗餘信息乾擾。對於一個追求生活美學的人來說,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工具書,不如說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藝術畫冊,它提升的不僅是我對多肉植物的認知,更是我對生活美感的品味。

評分

從一個純粹的收藏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其“權威性”和“稀缺性”上。在數字時代,信息獲取的門檻極低,但也導緻瞭信息質量的參差不齊。一本優秀的實物圖鑒,其意義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定錨點”,一個經過專業團隊篩選和確認的、相對穩定的物種標準視圖。對於很多新興的或者容易混淆的品種,這本書提供的清晰對比圖,比模糊不清的網絡照片更有參考價值。更重要的是,它作為一種實物載體,代錶著一種投入和專注,這與我們投入心力去培育植物的精神是相通的。它不是那種看完一遍就束之高閣的書籍,而是會頻繁被我帶到肉架邊,作為工具和靈感來源。它安靜地立在那裏,本身就是一種對我“肉坑”生涯的肯定和紀念。每次打開它,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的觸感,都提醒著我,比起虛擬的瀏覽,實實在在的擁有和探索纔是最令人滿足的。

評分

非常好,非常實用,還會繼續買的

評分

中國厲害瞭,五十塊錢一包瞭吧還好我參加活動的

評分

印刷清晰,送貨速度快

評分

挺好的書,我很喜歡,謝謝

評分

東西特彆好,物流快。很滿意。

評分

很滿意很祥細

評分

物流速度很快,東西非常好?,京東棒棒噠?

評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太好瞭

評分

這本書的質量非常好,多肉的圖片也都很好看,非常迷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