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

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亞軍 等 著
圖書標籤:
  • 華為HCNA
  • 網絡基礎
  • 認證學習
  • 網絡工程師
  • HCNA
  • 華為
  • 網絡技術
  • 通信技術
  • 考試指南
  • 學習資料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03784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245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華為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76
字數:667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不僅適閤所有華為HCNA應試人員,同時也可以供需要全麵瞭解IPv4、IPv6的網絡管理人員以及網絡工程開發人員參考。相信書中對協議細節的講解和對網絡實例的探討會讓讀者獲益匪淺。

網絡是復雜的,要想在一個領域取得更多的建樹,打好基礎非常重要。本書是華為網絡認證係列叢書的*一本學習指南,相信本書對大傢打好基礎,通過考試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網絡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也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通過華為網絡技術職業認證HCNA(HCDA)-HNTD(考試代碼為H12-211-CHS)的**學習指南,旨在幫助廣大讀者全麵掌握考試內容,順利通過考試(大傢無須討論證書的重要性,因為它實在是太重要)。本書共18章,內容涉及但不限於網絡基礎、華為網絡操作係統VRP操作、二層網絡技術及其實現、三層網絡技術及其實現、OSPF協議及其實現、廣域網技術及其實現、NAT技術及其實現、IPv6網絡及其實現等。網絡技術是一門復雜的應用科學,為瞭使得廣大工程師可以更加實際地應用和操作,每章都配備瞭小結用於簡明扼要地說明重點,多個章節配備瞭案例分析練習題,使讀者可以迅速和準確地通過華為HCNA認證的考試。本書不僅適閤所有華為HCNA應試人員,同時也可以供需要全麵瞭解IPv4、IPv6的網絡管理人員以及網絡工程開發人員參考。相信書中對協議細節的講解和對網絡實例的探討會讓讀者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周亞軍(網名安德),思科&華為講師,CCIE#283**、HCIE#21**,思科、華為高級金牌講師,資深考試輔導專傢,是乾頤堂網絡實驗室創始人之一,當今*具實力的優秀名師之一,其編著有《思科CCIE路由交換V5實驗指南》。主講思科路由交換方嚮CCNA、CCNP、CCIE培訓考試等課程。安德老師深諳培訓考試之道,通過深入研究思科、華為路由交換考試命題趨勢,深度把握考試重點,根據考試知識結構,使培訓輔導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輕鬆高效。  安德老師授課的*大特點就是深入淺齣,幽默生動,互動感強,能夠站在備考學生角度抓住輔導關鍵點,從而達到高效輔導。安德老師通過現場、網真及YY課堂等各種方式授課,深受廣大考生歡迎,是乾頤堂網絡技術在綫教育開創者。他門下有數百名CCIE、HCIE以及若乾數的在職網絡工程師,主持和開拓瞭在綫網絡工程師教育,經典《TCP/IP路由技術第一捲》視頻讓人耳熟能詳,《思科CCIE路由交換V5實驗指南》也被讀者受捧。

目錄

目 錄
第1章 華為數據通信認證指南和基礎實驗環境 1
1.1 華為認證體係介紹 1
1.2 使用eNSP搭建基礎網絡 2
1.2.1 eNSP模擬器的基本設置方法 2
1.2.2 使用eNSP搭建簡單的端到端網絡 7
1.2.3 eNSP使用Wireshark捕獲報文 12
1.2.4 eNSP常見故障解決方案 13
1.3 網絡協議模型基礎 13
1.3.1 網絡通信模型的意義 13
1.3.2 OSI參考模型 14
1.3.3 TCP/IP參考模型 18
1.4 小結 19
1.5 練習題 19
第2章 網絡類型、傳輸介質和VRP基礎 21
2.1 局域網和廣域網的區彆 21
2.2 物理拓撲和邏輯拓撲 22
2.3 傳輸介質和通信方式 23
2.4 認識VRP係統 24
2.4.1 什麼是VRP 24
2.4.2 VRP發展史 25
2.5 VRP命令行基礎 26
2.5.1 命令行視圖 27
2.5.2 命令行功能和在綫幫助 30
2.6 登錄和管理設備 32
2.6.1 通過Console登錄和管理設備 33
2.6.2 通過Mini USB登錄和管理設備 36
2.6.3 通過Telnet登錄設備 38
2.7 VRP基本配置 40
2.7.1 配置係統時鍾 40
2.7.2 配置標題消息 41
2.7.3 命令行等級劃分 42
2.8 VRP文件係統 43
2.8.1 VRP文件係統 43
2.8.2 VRP文件係統基本命令操作 43
2.8.3 配置文件管理 48
2.8.4 配置文件重置 50
2.8.5 指定係統啓動配置文件 51
2.8.6 存儲設備管理 53
2.9 VRP係統升級與管理 55
2.9.1 理解産品和VRP版本命名方式 55
2.9.2 FTP和TFTP的應用 59
2.9.3 VRP係統升級 61
2.9.4 指定下次啓動係統 63
2.9.5 ISSU特性介紹 63
2.10 補丁文件激活和管理 69
2.10.1 補丁(patch)分類 70
2.10.2 上傳並激活補丁 70
2.10.3 指定下次啓動補丁 71
2.10.4 卸載補丁 72
2.11 小結 72
2.12 練習題 72
第3章 以太網和交換機基礎 74
3.1 以太網介紹 74
3.1.1 衝突域 76
3.1.2 廣播域 76
3.1.3 CSMA/CD 77
3.1.4 半雙工和全雙工 78
3.1.5 自協商 79
3.2 以太網幀結構 80
3.2.1 MAC地址 80
3.2.2 以太幀格式 81
3.3 交換網絡基礎 85
3.3.1 以太網交換機 85
3.3.2 交換機3種轉發行為 86
3.3.3 交換機轉發原理 87
3.4 小結 89
3.5 練習題 90
第4章 STP生成樹協議 91
4.1 交換機環路問題分析 91
4.2 STP的選舉 93
4.2.1 根橋選舉 96
4.2.2 根端口選舉 96
4.2.3 指定端口選舉 99
4.2.4 替代端口選舉 100
4.2.5 邊緣端口 100
4.2.6 STP端口角色及端口狀態 101
4.3 STP報文類型 102
4.3.1 配置BPDU 102
4.3.2 TCN BPDU 103
4.3.3 STP收斂時間 106
4.4 STP配置舉例 108
4.4.1 啓用和禁用STP 108
4.4.2 修改交換機STP模式 109
4.4.3 修改端口開銷、控製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選舉 112
4.4.4 配置邊緣端口 117
4.5 小結 117
4.6 練習題 118
第5章 VLAN虛擬局域網 119
5.1 VLAN的作用 120
5.2 VLAN幀格式(802.1Q) 122
5.3 VLAN鏈路和端口類型 123
5.3.1 Access端口 124
5.3.2 Trunk端口 125
5.3.3 Hybrid端口 126
5.3.4 VLAN劃分方法 127
5.4 VLAN實驗 130
5.4.1 VLAN劃分實驗 130
5.4.2 Access端口和Trunk端口綜閤實驗 138
5.4.3 Hybrid端口綜閤實驗 143
5.5 小結 149
5.6 練習題 149
第6章 IP基礎 152
6.1 IP報文介紹 152
6.1.1 IP地址格式 154
6.1.2 層次化的IP編址方案 155
6.1.3 特殊地址 157
6.1.4 私有IP地址 157
6.1.5 子網劃分 158
6.2 ARP 166
6.2.1 ARP工作原理 166
6.2.2 ARP分類 166
6.2.3 ARP報文格式 168
6.3 小結 169
6.4 練習題 169
第7章 TCP與UDP 171
7.1 TCP 171
7.1.1 TCP協議特性 171
7.1.2 TCP報文格式 171
7.1.3 TCP會話的建立 173
7.1.4 TCP會話的終止 175
7.1.5 TCP的確認與重傳 176
7.1.6 TCP滑動窗口 178
7.1.7 應用端口 180
7.2 UDP 180
7.2.1 UDP特性 180
7.2.2 UDP報文格式 180
7.3 小結 181
7.4 練習題 181
第8章 P路由基礎 183
8.1 P轉發原理 183
8.2 路由協議概述 184
8.3 路由選路原則 188
8.3.1 最長匹配原則 188
8.3.2 路由優先級 189
8.3.3 路由開銷 190
8.4 靜態路由 192
8.4.1 靜態路由配置 192
8.4.2 默認靜態路由配置 200
8.5 小結 201
8.6 練習題 202
第9章 RIP 203
9.1 RIP基本原理 203
9.1.1 RIP報文格式 205
9.1.2 RIPv1和RIPv2的區彆 207
9.1.3 RIP計時器 209
9.1.4 RIP防環機製 211
9.2 RIP的實現 213
9.2.1 RIPv1案例 213
9.2.2 RIPv2案例 217
9.3 小結 227
9.4 練習題 227
第10章 OSPF 228
10.1 OSPF基本原理 229
10.1.1 OSPF和RIP的區彆 229
10.1.2 OSPF區域分層結構 231
10.1.3 OSPF支持的網絡類型 232
10.1.4 OSPF報文類型 234
10.1.5 鏈路狀態與LSA 237
10.1.6 OSPF鄰居與鄰接 238
10.1.7 OSPF鄰居狀態機變遷 239
10.1.8 DR與BDR選舉 241
10.2 單區域OSPF實現 242
10.3 多區域OSPF 248
10.4 小結 253
第11章 VLAN間路由 254
11.1 多臂路由實現VLAN間通信 254
11.2 單臂路由實現VLAN間通信 259
11.3 三層交換機實現VLAN間通信和現網應用 263
11.4 小結 264
11.5 練習題 264
第12章 鏈路聚閤 266
12.1 鏈路聚閤原理及適用場景 266
12.2 鏈路聚閤模式 268
12.3 LACP基礎 275
12.4 二層鏈路聚閤實現 278
12.5 三層鏈路聚閤實現 283
12.6 小結 289
12.7 練習題 290
第13章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291
13.1 Smart Link概述 291
13.1.1 Smart Link基本原理 291
13.1.2 Smart Link負載分擔 294
13.1.3 Smart Link配置 295
13.2 Monitor Link概述 304
13.2.1 Monitor Link實現 305
13.2.2 Monitor Link配置舉例 305
13.3 小結 313
13.4 練習題 313
第14章 NAT網絡地址轉發 314
14.1 NAT基本工作原理 314
14.2 NAT的實現 316
14.2.1 靜態NAT實現 317
14.2.2 NAT服務器實現 321
14.2.3 Easy IP實現 324
第15章 廣域網 326
15.1 串行鏈路介紹 326
15.2 HDLC 328
15.2.1 HDLC介紹 328
15.2.2 HDLC幀結構 329
15.2.3 HDLC實現 330
15.2.4 藉用地址 332
15.3 PPP 335
15.3.1 PPP應用場景 335
15.3.2 PPP組件 336
15.3.3 PPP數據幀格式 336
15.3.4 PPP PAP認證 339
15.3.5 PPP CHAP認證 341
15.4 PPPoE 346
15.4.1 PPPoE應用場景 347
15.4.2 PPPoE報文格式 348
15.4.3 PPPoE會話建立過程 349
15.4.4 PPPoE案例 351
15.4.5 PPPoE的優化和調整 352
15.5 小結 353
15.6 練習題 354
第16章 網絡安全 355
16.1 ACL訪問控製列錶 355
16.1.1 ACL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場景 355
16.1.2 基本ACL和實驗 357
16.1.3 高級ACL和實驗 367
16.1.4 基於時間的ACL和實驗 374
16.2 AAA 377
16.2.1 AAA基本概念 378
16.2.2 AAA認證和授權 378
16.2.3 AAA基本配置實驗 379
16.2.4 小結 384
16.3 練習題 384
第17章 IPv6和基礎路由 386
17.1 IPv6基礎 387
17.1.1 IPv6地址格式 387
17.1.2 IPv6地址分類 388
17.1.3 EUI-64計算IPv6地址 391
17.1.4 IPv6基本報頭 393
17.1.5 IPv6擴展包頭 394
17.1.6 IPv6無狀態自動配置實現 397
17.1.7 IPv6地址衝突檢測(DAD) 400
17.2 IPv6路由基礎(RIPng) 401
17.2.1 RIPng基本原理 401
17.2.2 RIPng實驗 403
17.2.3 RIPng的優化案例 407
17.3 IPv6路由基礎(OSPFv3) 410
17.3.1 OSPFv3基礎 410
17.3.2 OSPFv3報文格式 412
17.3.3 OSPFv3基本配置實驗 415
17.3.4 OSPFv3實例ID實驗 419
17.3.5 OSPFv3認證 422
17.4 小結 423
17.5 練習題 423
第18章 HCNA企業網綜閤實戰 424
18.1 網絡拓撲描述 424
18.2 網絡實施需求描述 425
18.3 網絡配置和實施 425
18.3.1 配置BORDER接口PPPoE撥號連接 426
18.3.2 配置單臂路由 426
18.3.3 配置兩颱CORE交換機Eth-Trunk連接 428
18.3.4 在交換機上創建VLAN並修改相連接口的模式 430
18.3.5 配置交換機的生成樹模式 437
18.3.6 在BORDER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務 439
18.3.7 配置NAT 443
18.3.8 在BORDER設備上配置默認路由 444
18.4 服務器相關配置和PPPoE服務器端配置 449
附錄A 術語 454
附錄B 部分練習題答案 458

前言/序言

本書為乾頤堂網絡實驗室軍哥(周亞軍)等編著的一本關於華為數據通信技術的書籍,整個編寫曆經近一年時間,該書的主旨非常簡單:盡量多地涵蓋華為HCNA認證考試的內容以及為後續更深層次的認證(華為HCNP、HCIE)打好基礎。

華為公司作為一個世界五百強企業,涉及的産業越來越多,但其最核心的業務還是基於網絡通信內容的,而網絡方麵的認證,真正紅火起來還是近3年的事情。當然,這主要還要歸功於作為領頭認證的頂尖級彆的華為HCIE認證有所建樹。華為的eNSP軟件是一款正在逐步完善的華為設備仿真軟件,在本書中,絕大部分案例內容都來源於此,它也可以作為工程師在日常設計網絡、規劃網絡、模擬網絡過程中一款非常實用的軟件,請讀者好好利用。當然,該軟件還存在很多弊端,而華為正在逐步改善並更新版本。

網絡技術是非常復雜的,雖然業界在近幾年提齣瞭SDN(軟件定義網絡),力圖實現網絡簡單化和可編程化,而現實是要掌握和利用好SDN技術,沒有深層次的網絡知識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網絡基礎的鞏固度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基礎正是從初級的知識開始積纍,我相信本書可以幫助到讀者。當然,也希望廣大網絡工程師在查閱本書的同時利用好互聯網,它纔是全球最大的圖書館。當然,到達一定的高度,你會發現知識是無窮無盡的,而互聯網正是它的載體:學無前後達者為先!

本書特色

本書清晰地描述瞭華為職業認證框架,擴展性地講解瞭華為數據通信方嚮、HCNA認證知識體係,通過精準的案例演示說明瞭知識點和現網常用知識。

圖文結閤是本書的另一大特色。本書使用瞭大量的拓撲講解、演示華為HCNA知識,理論和實踐相結閤,使讀者快速而精準地掌握知識,是備考華為HCNA認證的必讀書籍。

本書作者為擁有十多年網絡工作經驗和六年以上教學經驗的專業網絡講師,會從更加簡練和實用的角度講解華為網絡技術,去繁就簡,使讀者更快速掌握相關知識。

關於作者

本書編著者為乾頤堂網絡實驗室軍哥(周亞軍)和他的“老夥計”們(楊學寶、徐建錕等)。確實如此,我們都已經算是大齡IT青年瞭,平均年齡35歲以上,軍哥為3 IE認證專傢講師(兩個思科CCIE認證和一個華為HCIE認證)。在乾頤堂這個專注於筆試服務的網絡技術培訓的實驗室中,我們培養瞭很多優秀的HCIE認證人纔,如HCIEv2.0升級版第一名HCIE、澳洲第一名HCIE等。乾頤堂網絡實驗室華為項目組開拓性地在本地實驗室、互聯網上講解網絡知識,華為網絡學員已達7000多人;同時創造性地在課堂上布置作業,而且堅持工作日答疑8小時。這是一個注重服務的實驗室,乾頤堂實至名歸成為華為網絡技術培訓互聯網教育第一品牌。在本書齣版之後,我們將繼續推齣本係列叢書的HCNP級彆、HCIE級彆的學習指南,歡迎關注我們的學習討論QQ群:542537984。

筆者的話

界定是否為Paper HCIE的標準是什麼?是一顆HCIE的心,能配置、能排錯;是一顆無往不利、勇於查閱的心,這就是HCIE的心,否則就是Paper HCIE!

這其中包含瞭很多學習的方法(多配置和排錯)和學習的態度(查閱),成為華為的最高級HCIE認證工程師其實並不遙遠,讀者完全可以從HCNA開始積纍,甚至其中的很多知識點就是HCIE認證必考的內容,如生成樹、VLAN接口類型、PPP、RIP等。也就是說,本書其實已經包含瞭很多HCIE認證考試的要點。

適用讀者

本書是“華為係列叢書”的第一本學習指南,後續我們還會推齣華為數通HCNP級彆、HCIE級彆的學習指南。本書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涵蓋瞭很多案例詳解,更好地幫助讀者順利通過華為初級認證,即HCNA認證考試。而網絡是復雜的,要想在一個領域取得更多的建樹,打好基礎非常重要,筆者也看到過很多好高騖遠的例子,不注重基礎會影響後期技術的提高。相信本書對大傢打好基礎、通過考試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網絡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也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編著者



《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 開啓雲網絡時代的技術之門 在飛速發展的數字時代,網絡技術的演進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石。尤其是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蓬勃興起的今天,掌握先進的網絡知識與技能,已成為每一位IT從業者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認證體係一直備受業界認可,尤其以HCNA(Huawei Certified ICT Associate)認證為起點,為廣大技術愛好者和專業人士構建起通往華為ICT認證體係的堅實橋梁。 本書《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技術手冊,更是一份係統性的學習路綫圖,旨在為讀者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HCNA認證知識解析與實踐指導。本書的目標群體涵蓋瞭剛剛踏入IT行業的學生、尋求職業轉型的IT新人、希望鞏固和提升網絡基礎知識的初級網絡工程師,以及所有對華為ICT技術生態感興趣的技術愛好者。本書力求以最清晰、最易懂的方式,引領讀者穿越復雜的網絡技術迷宮,最終順利通過HCNA認證,為更高級彆的華為認證(如HCNP、HCIE)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內容亮點與結構解析: 本書的編寫遵循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學習原則,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力求覆蓋HCNA認證考試的全部核心知識點,並融入瞭大量的實踐指導,幫助讀者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真正做到學有所用。 第一部分:HCNA認證體係概覽與準備 HCNA認證價值與職業前景: 本章首先會深入探討HCNA認證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分析其在當前ICT市場中的價值,以及獲得HCNA認證後所能打開的職業大門。我們將詳細介紹HCNA認證所涵蓋的技術領域,以及這些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場景。 HCNA考試大綱解析: 詳細解讀最新版的HCNA考試大綱,分解每個考點所代錶的技術概念和掌握要求。我們將逐一分析大綱中的各個模塊,為讀者提供清晰的學習方嚮和重點。 學習方法與資源推薦: 提供高效的學習方法論,包括如何製定學習計劃、如何理解抽象概念、如何進行有效的知識鞏固等。同時,會推薦官方學習資料、在綫課程、模擬測試等優質資源,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學習支持體係。 第二部分:基礎網絡知識精講 網絡基礎概念迴顧: 對TCP/IP協議族、OSI七層模型等基礎網絡理論進行係統迴顧和深化,確保讀者對網絡通信的基本原理有紮實的理解。 IP地址與子網劃分: 深入講解IPv4和IPv6的地址結構、分類,以及子網劃分(Subnetting)的核心技術和計算方法。本書將通過大量的實例,幫助讀者熟練掌握IP地址規劃和管理。 交換技術與VLANs: 詳細介紹以太網幀結構、MAC地址、交換機的工作原理,以及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技術在網絡隔離和廣播域控製中的關鍵作用。本書會演示如何配置和管理VLAN,實現網絡的高效劃分。 路由技術基礎: 闡述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錶的構成,以及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如RIP、OSPF等基礎概念)的基本配置與工作流程。 第三部分:華為設備與命令行操作 華為設備架構與界麵: 介紹華為企業級網絡設備(如AR路由器、S係列交換機)的硬件架構、操作係統(VRP)以及基本操作界麵。 命令行基礎(CLI): 這是HCNA認證的核心技能之一。本書將係統性地講解華為設備的命令行操作,包括用戶視圖、係統視圖、接口視圖等命令層級,以及常用的配置、查看、調試命令。我們將提供大量的命令示例,並指導讀者如何理解命令的參數和返迴值。 基本配置實踐: 帶領讀者完成一係列基礎配置任務,如設備初始化、接口配置、IP地址配置、啓動配置文件保存等,確保讀者能夠熟練地在命令行下對設備進行基礎操作。 第四部分:IP路由技術詳解 靜態路由配置與管理: 詳細演示如何配置靜態路由,包括直連路由、默認路由、指嚮下一跳的路由等。我們將分析靜態路由的應用場景和優缺點。 動態路由協議RIP: 深入講解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路由更新過程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本書將通過實際案例,展示RIP協議的配置與故障排除。 動態路由協議OSPF: 對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進行全麵而深入的講解。我們將解析OSPF的五種報文類型、鄰居建立過程、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的概念、DR/BDR的選舉機製,以及區域劃分等核心內容。本書會提供詳細的OSPF配置步驟,並引導讀者理解其工作機製。 路由策略與流量工程初步: 介紹路由策略(如路由過濾)在實際網絡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路由控製實現流量的優化。 第五部分:華為交換技術與VLAN實踐 高級交換機配置: 深入講解交換機的端口模式(Access、Trunk)、端口聚閤(Link Aggregation)、端口鏡像(Port Mirroring)等高級配置。 MSTP(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詳細解析MSTP的工作原理,以及它與STP/RSTP的區彆和優勢。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配置MSTP,防止網絡中的二層環路。 QinQ技術: 介紹QinQ(Queued Network)技術,以及它在運營商網絡中的應用。 ACL(Access Control List)在交換機上的應用: 講解如何配置ACL來控製二層流量,實現安全訪問控製。 第六部分:網絡服務與安全基礎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詳解DHCP的工作原理、報文交互過程,以及在華為設備上配置DHCP服務器和客戶端的方法。 DNS(Domain Name System): 介紹DNS的層級結構、工作原理,以及DNS客戶端的配置。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深入講解NAT的各種類型(靜態NAT、動態NAT、PAT),及其在公私網地址轉換中的作用。本書將提供詳實的NAT配置示例。 基本網絡安全概念: 介紹防火牆的基本概念、端口安全、用戶認證等網絡安全基礎知識。 第七部分:綜閤實驗與考前衝刺 典型場景模擬實驗:本書將設計一係列貼近實際工作場景的綜閤實驗,涵蓋路由、交換、VLAN、DHCP、NAT等多個知識點。通過動手實踐,讀者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並熟悉網絡設備的基本配置流程。 HCNA模擬試題與解析: 提供一套高質量的HCNA模擬試題,覆蓋所有考試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實驗題)。每道題目都附有詳細的解析,幫助讀者查漏補缺,鞏固薄弱環節。 考試技巧與注意事項: 分享參加HCNA認證考試的實用技巧,如時間管理、題目審題、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等,幫助讀者以最佳狀態迎接考試。 本書的獨特之處: 1. 理論與實踐深度融閤: 每一章節都配有大量的配置命令示例、原理圖示和實驗指導,確保讀者不僅理解“是什麼”,更能掌握“怎麼做”。 2. 易於理解的語言風格: 采用清晰、簡潔、生動的語言,避免使用過多晦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網絡基礎薄弱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 3. 緊貼官方大綱: 所有內容均嚴格按照華為官方HCNA認證考試大綱編寫,確保考試覆蓋度和準確性。 4. 由淺入深的講解: 從最基礎的網絡概念講起,逐步深入到華為設備的具體配置和高級技術,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 5. 大量的案例分析: 通過分析實際網絡場景下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幫助讀者理解技術在真實世界中的應用價值。 擁有《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您將獲得通往華為ICT認證體係的專業嚮導。本書將陪伴您一起,從零開始,逐步構建起堅實的網絡技術基礎,自信滿滿地迎接HCNA認證的挑戰,為您的IT職業生涯開啓一扇通往更廣闊天地的大門。無論您是初學者還是希望係統梳理知識的從業者,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學習伴侶。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個對網絡技術充滿好奇,並且希望在IT領域深耕下去的人,我對《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猜測,這本書不僅僅是在教授網絡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網絡工程師不僅僅是要記住各種命令和配置,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背後的原理,並且能夠根據實際需求設計和優化網絡。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高階的應用場景分析,讓我看到HCNA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落地,比如如何構建一個企業級的局域網,如何保障網絡的安全和穩定運行等等。我還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去關注一些行業的發展趨勢,比如雲計算、SDN等等,讓我對未來的學習方嚮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網絡技術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它不僅能幫助我獲得HCNA認證,更能激發我對網絡技術更深層次的探索欲望。

評分

對於即將參加華為HCNA認證考試的我來說,一本權威且全麵的學習資料是成功的關鍵。《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這個書名,無疑給我吃瞭一顆定心丸。我預計這本書的編寫團隊對HCNA的考綱有著非常深入的瞭解,並且能夠準確地把握考試的重點和難點。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每一個考點最精準的解讀,以及最貼近真實考試風格的題目。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包含大量的模擬試題,並且這些試題能夠覆蓋到HCNA認證的各個方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些模擬試題能夠附帶詳細的解析,讓我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以及正確的解題思路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建立起對考試的信心,讓我知道自己離通過認證還有多遠,並且能夠有針對性地去復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備考過程中的“聖經”,讓我能夠事半功倍地通過HCNA認證,開啓我的IT職業生涯。

評分

作為一名初入IT行業的職場新人,我對華為HCNA認證垂涎已久,一直想通過係統學習來夯實網絡基礎。這本《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的書名瞬間就吸引瞭我。雖然我還沒有真正翻開它,但光是書名所傳達的“詳解”和“學習指南”這幾個關鍵詞,就讓我充滿瞭期待。我設想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考試知識點,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個概念,讓我這個小白也能理解得明明白白。我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帶著我一步步走進華為的網絡世界,從最基礎的TCP/IP協議講起,到路由交換的原理,再到一些常見的網絡安全知識。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實際案例和實驗指導,畢竟,理論知識學得再好,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鞏固。我想象著書中會有詳細的實驗步驟,清晰的拓撲圖,以及對實驗結果的深入分析,讓我能夠親手搭建網絡環境,親身體驗不同配置帶來的效果。我堅信,隻有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技能,纔能真正應對未來的工作挑戰。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通往HCNA認證之路的曙光。

評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任何一門技術,尤其是像網絡這樣體係龐大、概念繁多的領域,找到一本好的入門書籍至關重要。《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這本書,在我眼中,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猜測,它應該會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學習脈絡,不會讓我感到迷茫。從一開始對網絡一無所知,到最終能夠熟練掌握HCNA認證所需的各項技能,這個過程的引導者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做到循序漸進,將復雜的知識點拆解開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我非常看重書中對概念的深度剖析,比如對於IP地址的劃分、子網掩碼的作用、路由選擇的原理等等,希望能有詳細的圖示和比喻,幫助我建立直觀的理解。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引導我去思考,而不是僅僅被動地接受知識。比如,在講解某個協議時,能告訴我它解決瞭什麼問題,為什麼會這樣設計。我對書中是否包含一些“為什麼”的解答充滿瞭好奇,因為這些往往是區分一本優秀教材和普通參考書的關鍵。這本書如果能滿足我的這些期待,那它將是我學習HCNA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評分

說實話,我曾經嘗試過一些網絡相關的學習資料,但總感覺缺乏係統性,或者過於理論化,難以落地。當我看到《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這本書的名稱時,我立刻被它所吸引。“詳解”二字,讓我看到瞭它深入挖掘知識本質的決心,“學習指南”則錶明瞭它清晰的學習導嚮。我預感這本書不僅僅是堆砌知識點,更會注重方法的傳授。我特彆期待它能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論,比如如何高效地記憶知識點,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係,以及如何在考前進行有效的復習和模擬。我設想,書中可能會包含一些學習建議,指導我如何結閤實際操作來加深理解,如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鞏固所學。我還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相關的學習資源鏈接,比如官方的文檔、社區論壇、或者一些免費的實驗環境,這樣我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更多的學習渠道。對我而言,一本優秀的學習指南,不僅要講授知識,更要教會我如何去學習,如何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

評分

內容不錯,但感覺紙張質量不怎麼樣

評分

是本不錯的好書,希望對考NA的朋友有所幫助

評分

正版 知識量很大很有用

評分

講解挺好的

評分

質量不錯,正版

評分

剛開始看。

評分

給公司買的,我反正是看不懂,不好評價

評分

不錯

評分

華為HCNA認證詳解與學習指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