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係列叢書”由多本既獨立又有豐富內在聯係的大數據時代思維、技術與應用的教材組成。《大數據可視化》是其中的一本。
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人們用大數據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産生的海量數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企業內部的經營信息,互聯網世界中的商品物流信息,人與人的交互信息、位置信息等,數量將遠遠**現有企業的IT架構和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實時性要求也將大大**現有的計算能力。除瞭數據的數量,對於身處大數據時代的企業而言,成功的關鍵還在於找齣大數據所隱含的真知灼見。以前,人們總說信息就是力量,如今,對數據進行分析、利用和挖掘纔是力量所在。
大數據可視化這種新的視覺錶達形式是隨著信息社會的蓬勃發展而齣現的——因為我們不僅要呈現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呈現來處理更龐大的數據,理解各種各樣的數據集閤,錶現多維數據之間的關聯。換句話說,就是歸納數據內在的模式、關聯和結構。復雜數據可視化既涉及科學,也有關設計,它的藝術性在於使用獨特手法展示萬韆世界的某個局部,從而提齣問題。大數據可視化,位於科學、設計和藝術三個學科的交叉領域(準確地說,應該是位於三個不同維度的人類活動的交叉領域),蘊藏著無限可能性。
本書係統、全麵地介紹瞭大數據可視化的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能,詳細介紹瞭大數據與大數據時代、數據可視化之美、數據可視化工具、Excel數據可視化方法、Excel數據可視化應用、數據引導可視化設計、數據可視化的過程、數據可視化組織、Tableau數據可視化入門、Tableau數據可視化設計以及課程設計與實驗總結等內容,具有較強的係統性、可讀性和實用性,適閤作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經濟管理等專業教學的教材,也適閤對大數據技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這是一個大數據爆發的時代。麵對信息的激流、多元化數據的湧現,大數據已經為個人生活、企業經營,甚至國傢與社會的發展帶來瞭機遇和挑戰,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産業中*具潛力的藍海。
大數據可視化這種新的視覺錶達形式是應信息社會蓬勃發展而齣現的——因為我們不僅要呈現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呈現來處理更龐大的數據、理解各種各樣的數據集閤、錶現多維數據之間的關聯。換句話說,就是歸納數據內在的模式、關聯和結構。復雜數據可視化既涉及科學也有關設計,它的藝術性實際上是使用獨特手法展示萬韆世界的某個局部,從而提齣問題。大數據可視化,位於科學、設計和藝術三學科的交叉領域(準確地說,應該是位於三個不同維度的人類活動的交叉領域),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
大數據可視化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本書根據計算機、信息管理、經濟管理和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係統、全麵地介紹瞭關於大數據技術及其可視化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詳細介紹瞭大數據與大數據時代、數據可視化之美、數據可視化工具、Excel數據可視化方法、Excel數據可視化應用、數據引導可視化設計、數據可視化的過程、數據可視化組織、Tableau數據可視化入門、Tableau數據可視化設計以及課程設計與實驗總結等內容,共11章,各章還配套設計瞭導讀案例、延伸閱讀、實驗與思考等部分,具有較強的係統性、可讀性和實用性。
本書是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大數據可視化”、“數據媒體設計”等課程全新設計編寫的,具有豐富實踐特色的主教材,也可供有一定實踐經驗的軟件開發人員、管理人員作為參考和繼續教育的教材。
第1章大數據與大數據時代1
1.1什麼是大數據3
1.1.1數據與信息3
1.1.2天文學——信息爆炸的起源3
1.1.3大數據的定義5
1.1.4用3V描述大數據特徵6
1.1.5大數據的結構類型8
1.2思維變革之一: 樣本=總體9
1.2.1小數據時代的隨機采樣10
1.2.2大數據與喬布斯的癌癥治療13
1.2.3全數據模式: 樣本=總體14
1.3思維變革之二: 接受數據的混雜性14
1.3.1允許不精確15
1.3.2大數據的簡單算法與小數據的復雜算法16
1.3.3紛繁的數據越多越好17
1.3.45%的數字數據與95%的非結構化數據18
1.4思維變革之三: 數據的相關關係19
1.4.1關聯物,預測的關鍵19
1.4.2“是什麼”,而不是“為什麼”20
1.4.3通過因果關係瞭解世界20
1.4.4通過相關關係瞭解世界21第2章數據可視化之美28
2.1數據與可視化30
2.1.1數據是什麼30
2.1.2數據的可變性31
2.1.3數據的不確定性33
2.1.4數據所依存的背景信息332.1.5挑戰圖像的多變性35
2.1.6打造最好的可視化效果35
2.2數據與圖形36
2.2.1地圖傳遞信息36
2.2.2數據與走勢37
2.2.3視覺信息的科學解釋39
2.2.4圖片和分享的力量39
2.2.5公共數據集40
2.3實時可視化41
2.4數據可視化的運用42
2.5數據可視化的挑戰44第3章數據可視化工具52
3.1傳統的數據分析圖錶55
3.2數據可視化的5個方麵56
3.2.1大型企業軟件供應商應用56
3.2.2最優性能應用58
3.2.3流行的開源工具60
3.2.4設計公司61
3.2.5創業、網站服務及其他資源62
3.3可視化工具62
3.3.1Microsoft Excel62
3.3.2Google Spreadsheets63
3.3.3Tableau64
3.3.4針對特定數據的工具64
3.4編程工具66
3.4.1R語言66
3.4.2JavaScript、HTML、SVG和CSS67
3.4.3Processing67
3.4.4Flash和ActionScript68
3.4.5Python68
3.4.6PHP68
3.5插圖工具68
3.6數據統計68第4章Excel數據可視化方法75
4.1Excel的函數與圖錶77
4.1.1Excel函數78
4.1.2Excel圖錶79
4.1.3選擇圖錶類型83
4.2整理數據源85
4.2.1數據提煉86
4.2.2數據清理88
4.2.3抽樣産生隨機數據89
4.3數理統計中的常見統計量91
4.3.1比平均值更穩定的中位數和眾數91
4.3.2概率統計中的正態分布和偏態分布92
4.3.3應用在財務預算中的分析工具93
4.4改變數據形式引起的圖錶變化96
4.4.1用負數突齣數據的增長情況96
4.4.2重排關鍵字順序使圖錶更閤適96第5章Excel數據可視化應用101
5.1直方圖: 對比關係105
5.1.1以零基綫為起點105
5.1.2垂直直條的寬度要大於條間距107
5.1.3慎用三維效果的柱形圖108
5.1.4用堆積圖錶示百分數109
5.2摺綫圖: 按時間或類彆顯示趨勢110
5.2.1減小Y軸刻度單位增強數據波動情況110
5.2.2突齣顯示摺綫圖中的數據點112
5.2.3通過麵積圖顯示數據總額113
5.3圓餅圖: 部分占總體的比例114
5.3.1重視圓餅圖扇區的位置排序114
5.3.2分離圓餅圖扇區強調特殊數據115
5.3.3用半個圓餅圖刻畫半期內的數據116
5.3.4讓多個圓餅圖對象重疊展示對比關係117
5.4散點圖: 錶示分布狀態117
5.4.1用平滑綫連接散點圖增強圖形效果118
5.4.2將直角坐標改為象限坐標凸顯分布效果118
5.5側重點不同的特殊圖錶120
5.5.1用子彈圖顯示數據的優劣120
5.5.2用溫度計展示工作進度121
5.5.3用漏鬥圖進行業務流程的差異分析122第6章數據引導可視化設計127
6.1可視化對認知的幫助131
6.1.1科學可視化131
6.1.2七個數據類型132
6.1.3七個基本任務134
6.2新的數據研究方法135
6.3信息圖形和展示137
6.4走進數據藝術的世界139
6.5掌握可視化設計組件141
6.5.1視覺隱喻141
6.5.2坐標係146
6.5.3標尺148
6.5.4背景信息149
6.5.5整閤可視化組件149第7章數據可視化的過程156
7.1分析數據,指導視覺探索158
7.1.1你擁有什麼數據159
7.1.2關於數據,你想瞭解什麼160
7.1.3應該使用哪種可視化方式161
7.1.4你看到瞭什麼,有意義嗎161
7.2分類數據的可視化161
7.2.1整體中的部分161
7.2.2子分類162
7.2.3看清數據的結構和模式163
7.3時序數據的可視化164
7.3.1周期164
7.3.2循環166
7.4空間數據的可視化167
7.5讓可視化設計更清晰169
7.5.1建立視覺層次169
7.5.2增強圖錶的可讀性170
7.5.3允許數據點之間進行比較171
7.5.4描述背景信息173第8章數據可視化組織187
8.1可視化組織的快速發展190
8.1.1什麼是數據驅動190
8.1.2新的互聯網環境191
8.1.3更好的數據工具192
8.1.4更透明的組織193
8.1.5競爭新態勢: 有樣學樣193
8.1.6元數據和源數據194
8.2典型的可視化組織——Netflix195
8.2.1創辦Netflix195
8.2.2Netflix自我顛覆196
8.2.3大數據整閤戰略的構成197
8.2.4Netflix文化灌輸197
8.3創業公司的數據可視化199
8.3.1Wedgies的創業200
8.3.2用戶體驗至高無上200
8.3.3應用開源工具202
8.4可視化組織的四層架構203
8.5建立可視化組織205
8.5.1數據提示205
8.5.2設計提示207
8.5.3技術提示208
8.5.4管理提示209第9章Tableau數據可視化入門215
9.1Tableau概述218
9.1.1Tableau的數據可視化技術218
9.1.2Tableau的主要特性219
9.2Tableau的産品體係220
9.2.1Tableau Desktop220
9.2.2Tableau Server221
9.2.3Tableau Online221
9.2.4Tableau Mobile221
9.2.5Tableau Public222
9.2.6Tableau Reader222
9.3下載與安裝222
9.4Tableau的工作區224
9.4.1工作錶工作區225
9.4.2儀錶闆工作區227
9.4.3故事工作區228
9.5菜單欄和工具欄229
9.5.1菜單欄229
9.5.2工具欄230
9.6Tableau的文件管理230第10章Tableau數據可視化設計240
10.1認識Tableau數據242
10.1.1數據角色243
10.1.2字段類型245
10.2創建視圖245
10.2.1行列功能區245
10.2.2標記卡247
10.2.3篩選器251
10.2.4頁麵251
10.2.5智能顯示252
10.2.6度量名稱和度量值252
10.3創建儀錶闆254
10.4保存工作成果255第11章課程設計與實驗總結263
11.1課程設計263
11.2課程實驗總結265
11.2.1實驗的基本內容265
11.2.2實驗的基本評價266
11.2.3課程學習能力測評267
11.2.4大數據可視化實驗總結268
11.2.5實驗總結評價(教師)268主要參考文獻269
拿到這本《大數據可視化》時,我本來滿懷期待,想著終於能有一本係統介紹如何將海量數據轉化為直觀圖錶的書瞭。封麵設計得很吸引人,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躍動的彩色數據流,似乎預示著一場視覺盛宴。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卻有些迷失瞭方嚮。書中大量篇幅都在探討大數據技術本身的架構和底層原理,比如Hadoop、Spark的集群搭建、分布式存儲機製,以及各種數據預處理的算法。這無疑是技術含量極高的內容,對於想要深入理解大數據技術棧的讀者來說,或許是寶藏。但對我而言,一個主要目的是想學習如何“可視化”的讀者,這些內容顯得有些過於“硬核”瞭,讓我感覺像是走錯瞭一間教室,本應在數據分析和錶現力的殿堂,卻誤入瞭數據庫管理的密室。我期望看到的是關於不同圖錶類型的選擇、不同可視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D3.js等)的詳細使用教程,以及如何根據數據特點和目標受眾設計齣富有洞察力的可視化報告。書中關於數據建模、數據清洗的章節也相當詳盡,這固然重要,但總覺得和“可視化”這個核心主題有些疏離。我更希望作者能在數據準備階段之後,把重點放在如何將這些準備好的數據“講”齣來,如何用最恰當、最有效的方式呈現其內在的規律和價值。
評分《大數據可視化》這本書,從內容上看,更像是一本關於“數據科學方法論”的普及讀物,而非一本純粹的“可視化工具指南”。它花瞭大量篇幅來介紹數據科學的研究流程,包括問題定義、數據探索、模型構建、結果解釋等關鍵環節。書中對統計學概念的講解也非常細緻,比如概率分布、假設檢驗、相關性分析等,這對於理解數據背後的統計規律至關重要。此外,它還探討瞭大數據分析在不同行業中的實踐,例如金融風險評估、醫療健康診斷、智能製造等,通過一些案例研究來展示數據科學的價值。這些內容無疑讓讀者對整個數據分析過程有瞭更全麵的認識。然而,作為一名希望快速掌握數據可視化技巧的讀者,我感覺這本書的“落腳點”有些偏離。我期望看到的是關於如何使用Excel、Python庫(如Pandas、Matplotlib)或專門的可視化軟件(如Tableau)來創建圖錶、製作儀錶盤的實用教程。書中雖然提到瞭圖錶的重要性,但對於具體圖錶類型的選擇、繪製技巧、色彩運用等細節,並未做深入的探討。它更像是為你描繪瞭一幅宏大的“數據藍圖”,但具體的“施工指南”卻相對簡略。
評分剛拿到《大數據可視化》這本書,就立刻被它厚重的體量所吸引,感覺內容一定非常豐富。然而,當我沉浸其中閱讀後,發現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大數據“哲學”和“工程學”的著作。書中大量探討瞭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影響、倫理挑戰,以及如何構建一個穩定、高效的大數據生態係統。例如,它深入分析瞭數據驅動決策的潛力和風險,探討瞭算法偏見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數據倫理框架來規避潛在的負麵影響。此外,對於大數據平颱的選型、架構設計,以及雲服務在其中的應用,也做瞭非常詳盡的論述,包括容錯機製、性能優化等方麵。這些內容無疑對於想在大數據領域深耕的架構師、管理者或研究者非常有價值。但是,對於像我這樣,更專注於數據“呈現”和“溝通”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可視化”部分似乎隻占瞭很小的比例,而且更多地是點到為止,沒有深入展開。我渴望看到的是如何使用Python的Matplotlib、Seaborn,或者JavaScript的D3.js庫來創建引人注目的圖錶,如何進行數據故事的敘述,以及如何通過可視化的方式來洞察隱藏的業務價值。這本書更像是在為你鋪設通往大數據世界的“高速公路”,而我卻在尋找如何在高速公路上“描繪風景”的指南。
評分這本書在拿到手的時候,讓我對“大數據可視化”這個主題有瞭新的理解,因為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宏觀的視角。它並沒有局限於單一的技術或工具,而是從整個大數據價值鏈齣發,探討瞭數據從産生、收集、存儲、處理到最終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書中詳細闡述瞭各種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算法在理解數據中的作用,比如聚類、分類、迴歸等,並解釋瞭它們如何幫助我們發現數據中的模式和關聯。此外,對於數據可視化在商業智能、市場營銷、科學研究等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也進行瞭不少介紹,這有助於讀者理解可視化的實際價值。然而,我個人覺得,在“可視化”這個具體的操作層麵,書中的內容顯得有些“意猶未盡”。我期待的是更具體的“怎麼做”,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圖錶來錶達特定的統計關係,如何在設計可視化時考慮用戶體驗,以及如何使用各種軟件工具來實現這些想法。書中雖然提到瞭“儀錶盤”和“報告”的概念,但具體的製作方法和設計原則講解得並不算深入。它更像是在告訴你“大數據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可視化”,以及“可視化能做什麼”,但對於“如何可視化”這個核心問題,似乎留給讀者更多的探索空間。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廣闊的農場裏,我本想摘取成熟的水果,結果卻被帶去看種子是如何培育的,土壤是如何改良的,以及灌溉係統是如何工作的。它花瞭相當多的篇幅來講解數據收集的渠道、數據采集的倫理問題、以及不同數據源的格式轉換。這些都是大數據世界裏非常基礎且重要的一環,確實為理解整個大數據流程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書中還詳細介紹瞭隱私保護在數據使用中的重要性,以及數據治理的一些基本原則。對於從事數據安全、閤規性工作的朋友來說,這部分內容絕對是乾貨滿滿。但是,作為一名渴望學習數據可視化技巧的普通讀者,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繞瞭遠路。我希望書能更直接地告訴我,如何將傳感器收集到的海量時間序列數據,用一幅動態圖錶展示其波動趨勢;如何將用戶行為日誌數據,用交互式地圖可視化其地理分布和遷移模式;如何將復雜的社會網絡數據,用節點和連綫的方式清晰地呈現齣社群結構。我期待的是關於色彩搭配、圖錶交互設計、信息層級構建的指導,而不是對數據“原材料”的深度挖掘。這本書更像是一部大數據“生産綫”的百科全書,而我卻在尋找“成品展示”的說明書。
評分挺不錯的啦 一起買瞭挺多本的 還沒開始看 不過隨便翻翻覺得挺好 希望自己能看懂?
評分太髒瞭,封麵上髒死瞭。
評分好吃,好吃,好吃,好吃
評分非常好的書,值得再次購買。。。!
評分滿減+用券活動時買的,超級超級劃算
評分一次性買瞭很多書,配送很快,書也很實用
評分非常好一直使用非常好一直使用
評分適閤新手,簡單易懂。。
評分不錯,講瞭一些軟件操作,非常好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