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拓 著
图书标签:
  • 冲压模具
  • 模具设计
  • 机械设计
  • 制造业
  • 工业设计
  • 图解
  • 技巧
  • 冲压工艺
  • 模具制造
  • 金属成形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20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343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3
字数:60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供从事冲压加工和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阅读
吴拓编著的《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一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本书以图为主,精选了大量来自于生产实际的冲压模具设计图例。
2、对各类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作了简要介绍,从理论上指导涉足冲压模具设计不久的技术人员和初学者开展冲压模具设计工作。
3、抓住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关键,归纳了设计技巧.
4、介绍了335例与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以及非钢模具等有关的冲压模具设计典型结构。

内容简介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通过对335例冲压模具典型结构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归纳总结了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以及非钢模具等冲压模具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技巧。
  所讲图例涉及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通信、军工、玩具、日用品等各领域产品,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为冲压模具典型结构图册供参考。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可供从事冲压加工和冲压模具设计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概要
1.1冲压工艺1
1.1.1冲压工艺的基本概念1
1.1.2冲压工艺的分类1
1.1.3冲压材料4
1.1.4冲压设备5
1.2冲压模具8
1.2.1冲压模具概述8
1.2.2冲压模具的分类8
1.2.3冲压模具的构成8
1.2.4冲压模具标准件9
1.2.5冲压模具材料19
1.3冲压模具设计23
1.3.1冲压模具的技术要求23
1.3.2冲压模具的设计方法23
1.3.3冲压模具设计的安全措施24
1.4冲压技术展望27
1.4.1冲压工艺的发展趋势27
1.4.2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28
1.4.3冲压设备及冲压生产自动化29
第2章冲压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2.1冲裁工艺与冲裁模具概述30
2.1.1冲裁工艺概述30
2.1.2冲裁模具概述31
2.2冲裁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32
2.2.1冲裁模具设计要点32
2.2.2冲裁模具典型结构34
第3章弯曲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3.1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概述70
3.1.1弯曲工艺概述70
3.1.2弯曲模具概述73
3.2弯曲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75
3.2.1弯曲模具设计要点75
3.2.2弯曲模具典型结构77
第4章拉深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4.1拉深工艺与拉深模具概述135
4.1.1拉深工艺概述135
4.1.2拉深模具概述138
4.2拉深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141
4.2.1拉深模具设计要点141
4.2.2拉深模具典型结构142
第5章成形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5.1成形工艺与成形模具概述177
5.1.1成形工艺概述177
5.1.2成形模具概述177
5.2成形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178
5.2.1成形模具设计要点178
5.2.2成形模具典型结构181
第6章复合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6.1复合冲压模具概述226
6.1.1复合冲压模具及其分类226
6.1.2复合冲压模具的特点227
6.2复合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227
6.2.1复合冲压模设计要点227
6.2.2复合冲压模具典型结构228
第7章级进模设计要点与技巧
7.1级进模概述262
7.1.1级进模及其分类262
7.1.2级进模的特点及应用263
7.2级进模设计要点与技巧264
7.2.1级进模设计要点264
7.2.2级进模的典型结构266
第8章非钢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
8.1锌合金模具315
8.1.1锌合金模具概述315
8.1.2锌合金模具设计要点316
8.1.3锌合金模具典型结构317
8.2聚氨酯橡胶模具323
8.2.1聚氨酯橡胶模具概述323
8.2.2聚氨酯橡胶模具设计要点324
8.2.3聚氨酯橡胶模具典型结构326
8.3硬质合金模具335
8.3.1硬质合金模具概述335
8.3.2硬质合金模具设计要点336
8.3.3硬质合金模具典型结构337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冲压模具是一种特殊的工艺装备,具有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批量大、材料利用率高、加工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冲压件互换性好等特点,用冲压模具生产的制件所具有的高精度、高一致性是任何其他加工方法都不能比拟的。冲压模具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各业均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我国作为一个制造工业发展大国,几十年来,在冲压原理的深入研究、冲压工艺的不断创新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冲压工艺日趋成熟,冲压模具日见精细。然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工艺应用范围,是每个工艺设计者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我国冲压技术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整理、借鉴、继承前人的优秀作品、成功经验,是工程技术人员提高个人专业水平的一条捷径。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和教学经验以及积累的大量优秀设计案例编撰此书,以期对从事冲压技术工作的广大同仁有所裨益。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① 以图为主,精选了大量来自生产实际的冲压模具设计图例,是一本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的冲压模具设计图册。
② 图文并茂,对各类冲压模具设计要点做了简要介绍,能够从理论上指导涉足冲压模具设计不久的技术人员和初学者开展冲压模具设计工作。
③ 抓住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关键,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一些设计技巧,以传承前辈们从事冲压模具设计的宝贵经验。
④ 冲压模具结构是冲压模具的灵魂,本书介绍了335例与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复合模、多工位级进模以及非钢模具等有关的冲压模具设计典型结构,涉及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子、通信、军工、玩具、日用品等各类产品,这些典型结构图例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对从事冲压模具设计的技术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可供生产一线从事冲压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编著者
《冲压模具设计实务:从基础到精通》 本书是一本全面深入探讨冲压模具设计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技术书籍。旨在为冲压模具设计工程师、制造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易于理解的学习资料。全书内容紧扣行业实际需求,从基础概念的梳理到复杂工艺的解析,层层递进,力求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掌握解决实际设计难题的关键技巧。 第一部分:冲压模具设计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从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出发,为读者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冲压工艺概述:详细介绍冲压加工的定义、分类(如落料、冲孔、弯曲、拉伸、成形等),以及冲压与其它金属加工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着重阐述冲压过程中涉及的塑性变形机理、应力应变关系以及影响冲压质量的关键因素。 模具结构与组成:深入剖析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系统、压料机构、卸料机构、推件机构等关键组件的功能与设计原则。详细介绍各种模具零件的名称、用途以及常用的材料选择依据。 材料性能与冲压要求:系统讲解常用冲压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的力学性能、塑性变形特性以及对模具设计的影响。分析不同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回弹特性和表面质量要求,为后续的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冲压力的计算与分析:阐述冲压过程中各种力的计算方法,包括冲裁力、弯曲力、拉伸力、成形力等的理论计算公式及其应用。重点讲解如何考虑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参数,以及如何通过经验公式和仿真软件进行更精确的力学分析。 第二部分:冲压模具主要工艺的设计与实现 本部分将聚焦于几种常见的冲压工艺,详细讲解其模具的设计思路、关键要素和难点解析。 落料模设计: 工艺分析:深入分析落料过程中的切削机理、冲裁间隙的确定原则及其对零件质量(如切口光洁度、尺寸精度)的影响。 模架结构:讲解固定卸料板式、浮动卸料板式等不同结构的落料模设计,以及导向件、导套、导柱等的设计要求。 刃口设计:详细介绍刃口的斜度设计、刀口圆角半径、硬质合金镶块的应用等,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刃口几何形状来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 间隙与精度控制:系统阐述冲裁间隙对零件尺寸精度、切口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材料厚度、硬度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间隙。 冲孔模设计: 工艺分析:讲解冲孔过程中的挤压、断裂机理,以及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圆角要求。 凸模与凹模设计:详细介绍凸模和凹模的形状、尺寸、材料选择,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凸模前角、后角和凹模入口形状。 卸料板与推件装置:讲解卸料板的作用、结构设计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卸料力。介绍简单的推件装置在冲孔模中的应用。 废料排出:探讨废料在冲孔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卡料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废料口设计和排料方式来解决。 弯曲模设计: 工艺分析:深入剖析弯曲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应力分布以及回弹现象。重点讲解影响回弹的因素(材料、弯曲半径、模具结构等)和控制回弹的常用方法。 V型弯曲与U型弯曲:详细介绍V型弯曲和U型弯曲模具的设计要点,包括下模板的槽口形状、尺寸、凸模的行程等。 弯曲力与压料装置:计算弯曲力,并讲解压料装置(如压料脚、压料弹簧)的设计,以防止工件在弯曲过程中发生移位或起皱。 角度控制与精度保证:介绍如何通过调整模具间隙、凸模行程、增加辅助定位元件等手段来精确控制弯曲角度。 拉伸模设计: 工艺分析:详细阐述拉伸过程中的材料变形、应力集中、起皱和拉裂等现象。讲解拉伸比、拉伸系数的概念及其对成功拉伸的影响。 拉伸模结构:介绍整体拉伸模、分级拉伸模等结构,以及凸模、凹模、拉伸筋、压料筋的设计。 压料力计算与调节:重点讲解压料力的确定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弹簧、气囊、液压缸等方式实现可调压料。 材料流动控制:分析如何通过拉伸筋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来控制材料的流动,避免起皱或拉裂。 复杂成形模设计: 工艺特点:介绍翻边、缩口、胀形、旋压等复杂成形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模具设计策略:探讨针对复杂成形工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思路,包括组合模具、多工位模具的设计。 应力分析与仿真:强调复杂成形过程中应力集中的重要性,并建议使用有限元分析等工具进行模拟和优化。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复杂成形模具的设计过程和关键技术。 第三部分: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在实际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模具材料选择与热处理: 常用模具钢材:详细介绍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的种类、性能特点、适用范围。 热处理工艺:讲解淬火、回火、渗碳、氮化等热处理工艺对模具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案。 表面处理技术:介绍表面涂层(如TiN、CrN)的应用,以及其对提高模具耐磨性、抗粘附性的作用。 模具精度与公差分析: 公差等级:讲解国际和国内通用的公差等级标准,以及在模具设计中如何确定各零件的公差。 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模具精度的主要因素,如加工精度、装配精度、材料变形等。 公差链分析:介绍如何进行公差链分析,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精度。 模具寿命与可靠性设计: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系统分析材料性能、热处理、加工精度、润滑、操作规范等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强化设计:讲解如何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加强应力集中区域、合理选择材料来提高模具的整体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失效分析与预防:初步介绍常见的模具失效模式(如磨损、崩刃、疲劳裂纹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模具标准化与系列化: 标准化零件的应用:强调标准化零件(如导柱、导套、弹簧、螺钉等)在模具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选用。 系列化模具设计:介绍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系列化模具,提高设计效率和生产制造的灵活性。 模具加工与装配: 常用加工方法:简要介绍线切割、电火花加工、数控铣削等模具加工技术。 装配注意事项:强调模具装配的精度要求,以及如何进行初步调试和试模。 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有限元分析(FEA): CAD软件应用:介绍主流的模具设计CAD软件及其在模具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中的应用。 FEA在模具设计中的作用:讲解如何利用FEA软件对模具的受力、变形、应力分布等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优化设计方案,预测模具性能。 第四部分:冲压模具设计实例与发展趋势 本部分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并展望模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典型零件模具设计实例: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冲压零件(如支架类、壳体类、连接件类),详细演示其落料、弯曲、拉伸、成形等工艺的模具设计过程,包括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的设计、关键尺寸的计算、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等。 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总结在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如起皱、拉裂、回弹过大、塌陷、卡料等,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性方法和技术手段。 冲压模具技术发展趋势:探讨模具设计向智能化、数字化、精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以及CAD/CAE/CAM一体化、模具快速成形技术、高性能材料等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本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生动,图文并茂,辅以大量的图例和表格,力求使复杂的模具设计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设计人员,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启发。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独立完成大多数冲压模具的设计任务,并具备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直击痛点的模具设计书籍。它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是把冲压模具设计的核心要点,通过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简洁的语言,一层层地揭示出来。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排气设计”的章节。以往我可能只知道排气的重要性,但具体怎么排、排在哪里、排多大才合适,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这本书给出了非常清晰的指导。它通过剖视图展示了空气在冲压过程中如何被困在型腔内,导致拉伸不良、起皱甚至模具损坏,然后通过大量的图示,演示了不同位置(如凹模的内壁、凸模的顶部、压料筋的边缘等)的排气槽设计,以及排气槽的形状、深度、宽度如何影响排气效果。它还结合了材料的流动性、冲压速度等因素,给出了具体的排气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

(评价三) 读完《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匠心”和“温度”。它不像一本冷冰冰的技术手册,更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傅,把多年积累的经验用最朴实、最易懂的方式传授给我们。书中关于“侧向导向机构设计”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各种导向形式(如斜导柱、滑块等),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导向方式的受力特点、精度保持性、以及在应对复杂零件形状和冲压力的适用性。书中通过大量的二维和三维插图,清晰地展示了导向机构的运动轨迹、间隙的调整方法、以及在承受侧向力时可能出现的变形和失效模式。它还提到了如何根据零件的对称性、冲压方向以及对产品精度的要求,来选择最合适的侧向导向方案。这种深入到细节、关注实际应用的设计思路,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评价七)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这本书,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用“图说”的方式,把冲压模具设计中那些复杂、零散的知识点,梳理得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斜滑块设计”的详细讲解。以往我看过的资料,往往只提到斜滑块的结构,但对于如何计算斜滑块的倾斜角度、滑块与导轨的配合间隙、以及如何保证滑块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却语焉不详。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剖视图和受力分析图,详细地演示了斜滑块的工作原理,以及在承受不同方向的冲压力时,如何通过调整倾斜角度和增加辅助导向来提高其精度和稳定性。它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展示了不同形状零件在斜滑块模具中的加工过程,让我对斜滑块的设计有了非常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评分

(评价二) 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模具设计的书籍,但很多都偏重理论,公式推导多,实际操作的指导性不强。这次拿到《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我真的眼前一亮。《图说》这两个字果然名不虚传!这本书就像一位资深的模具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避免那些让人头疼的“坑”。它不会故弄玄虚,而是用大量生动形象的插图,把原本抽象的设计原理具象化。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卸料板设计”的章节,书中详细地展示了不同类型卸料板的结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它们在保证零件脱模、防止粘模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不同角度的剖视图,我能清楚地看到卸料板与凸模、凹模的配合关系,以及其受力分析。书里还特别强调了卸料板的硬度和耐磨性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这对于我们一线的设计人员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以前可能只是凭经验,现在有了这本书作为指导,我能更科学、更系统地进行卸料板的设计,避免了不少不必要的返工和试模问题。

评分

(评价八) 不得不说,《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这本书,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它以“图说”为特色,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绝对不容小觑。它就像一本浓缩了无数实战经验的“秘籍”,把那些在理论书籍中难以找到的、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的“窍门”都一一罗列了出来。我特别受益于书中关于“脱料板设计”的章节。它不仅讲解了脱料板的结构和功能,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了脱料板在不同冲压工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粘附性、零件的形状和模具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脱料板结构、材料和表面处理方式。书中通过大量图示,展示了脱料板的间隙控制、强制脱料、以及如何防止因脱料板磨损导致的产品变形等问题。这对于我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模具维护次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评分

(评价一) 这本《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用最直观、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冲压模具设计中的那些“秘而不宣”的要点和精妙的技巧,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面前。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实用性。不像有些理论书籍,动不动就抛出一堆公式和概念,让人望而却步,《图说》系列的书名就点明了它的核心优势——“图说”。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美的插图、清晰的剖面图、直观的示意图,配合着简练而精准的文字说明,仿佛每一张图都在对我讲解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个潜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的解决方案。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凸模与凹模间隙的合理设定”那一章节,书中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固定的数值范围,而是结合了材料的屈服强度、板厚、模具钢材的硬度、冲压工艺(如落料、冲孔、弯曲等)以及对产品精度和模具寿命的要求,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的间隙,间隙过大或过小会带来哪些具体的问题,比如尺寸偏差、毛刺、拉伸、甚至模具损坏。这种循序渐进、以图例证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建立起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绝对是冲压模具设计新手入门的“宝藏”!我以前接触冲压模具,总是觉得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隔着一道鸿沟,很多概念听起来懂,但真正到设计时却无从下手。《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扰。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图说”,把那些枯燥的文字描述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送料机构设计”的讨论。它详细讲解了滚轮送料、伺服送料、机械式夹钳送料等不同类型的送料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精度、适用范围和技术要求。通过大量的示意图,我能直观地理解送料轮的磨损、送料行程的调整、送料角度对材料利用率的影响等等。书中还特别强调了送料机构与模具的配合,比如如何设置防滑块、如何调整送料起点和终点,以确保材料能够准确、稳定地进入模具,避免废料和产品尺寸的偏差。

评分

(评价九) 《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将抽象的设计原理,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与实际的生产问题紧密结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材料流线设计”的讲解。以往我只知道要考虑材料的流动,但具体如何通过模具结构的调整来引导材料的流动方向、避免折叠、减少拉伸不均,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示意图,直观地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压料筋、凸模和凹模的配合方式,以及它们对材料流线的影响。它还结合了CAE模拟的结果,清晰地展示了材料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路径和应力分布,让我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设计模具,以获得高质量的冲压件。

评分

(评价十) 这本书,绝对是冲压模具设计领域的一股“清流”。它没有那些冗长晦涩的文字,而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图说”,将冲压模具设计的核心要点和实用技巧,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之所以如此钟爱这本书,是因为它对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比如,关于“凸模固定方式”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几种固定方法,而是详细分析了每种固定方式的优缺点、受力特点、以及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凸模上的适用性。书中通过大量的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螺钉固定、压板固定、键槽固定等方式的结构细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配合间隙和预紧力来保证凸模的稳定性和精度。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评分

(评价六) 我从事模具设计工作多年,自认为对冲压模具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然而,拿到《图说冲压模具设计要点与技巧》后,我依然感到受益匪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涵盖了设计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了那些在实际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细节”和“技巧”。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圆角半径设计”的部分。这看似一个简单的设计参数,但它对材料的塑性变形、应力集中、甚至模具的寿命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圆角半径对材料流动、起皱、断裂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的延展性、板厚和冲压方向来选择最合适的圆角半径。它还结合了CAE模拟的结果,直观地展示了应力分布,让我对圆角半径的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更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