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分析与设计(MATLAB版第3版)》作者 马哈夫扎为**雷达技术专家。全书讨论了雷达基本 概念和技术原理,具体描述了雷达横截面、极化、匹 配滤波器和雷达模糊函数及雷达波传播的*新进展, 并给出了PRN码、多径和折射、高距离分辨率、杂波和 MTI处理的有关内容。新版增加了*多的习题,包含丰 富的MATLAB程序代码,可用于雷达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无论是雷达系统入门者 、研究生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益。
本书适合从事雷达系统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 术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高等学校电子工程系雷达专 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
**部分 雷达原理
**章 定义和术语
1.1 雷达系统的分类和波段
1.2 脉冲和连续波(CW)雷达
1.3 距离
1.4 距离分辨率
1.5 多普勒频率
1.6 相干性
1.7 分贝的算法
习题
附录1-A **章MATLAB程序清单
第2章 基本脉冲和连续波(CW)雷达操作
2.1 雷达距离方程
2.2 低PRF雷达方程
2.3 高PRF雷达方程
2.4 监视雷达方程
2.5 带干扰的雷达方程
2.5.1 自屏蔽干扰器(SSJ)
2.5.2 烧穿距离
2.5.3 远距离干扰器(SOJ)
2.6 距离缩减因子
2.7 双基地雷达方程
2.8 雷达损耗
2.8.1 发射和接收损耗
2.8.2 天线方向图损耗和扫描损耗
2.8.3 大气损耗
2.8.4 折叠损耗
2.8.5 处理损耗
2.9 噪声系数
2.10 连续波雷达
2.10.1 连续波雷达方程
2.10.2 频率调制
2.10.3 线性调频(LFM)连续波雷达
2.10.4 多频连续波雷达
2.11 MATLAB函数“range_calc.m”
习题
附录2-A 第2章MATLAB程序清单
第二部分 雷达信号与信号处理
第3章 线性系统与复信号表示法
3.1 信号分类
3.2 傅里叶变换
3.3 系统分类
3.3.1 线性与非线性系统
3.3.2 时不变与时变系统
3.3.3 稳定与非稳定系统
3.3.4 因果与非因果系统
3.4 用傅里叶级数的信号表示法
3.5 卷积与相关积分
3.5.1 能量与功率谱密度
3.6 带通信号
3.6.1 解析信号(前置包络)
3.6.2 带通信号的前置包络与复包络
3.7 一些常规雷达信号的频谱
3.7.1 连续波信号
3.7.2 有限持续时间脉冲信号
3.7.3 周期脉冲信号
3.7.4 有限持续时间脉冲串信号
3.7.5 线性调频(LFM)信号
3.8 信号带宽与持续时间
3.8.1 有效带宽与持续时间计算
3.9 离散时间系统与信号
3.9.1 采样定理
3.9.2 Z变换
3.9.3 离散傅里叶变换
3.9.4 离散功率谱
第三部分 雷达系统的特殊考虑
第四部分 雷达检测
第五部分 关于雷达的一些特殊主题
参考文献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虽然我不是雷达系统的开发者,但很多分析和设计的方法,都可以迁移到我自己的工作领域。比如说,书中关于信号处理的章节,虽然聚焦于雷达,但其中关于滤波、变换、估计等概念的阐述,在很多通信系统和数据分析中都能找到应用。而它关于系统建模和仿真的部分,更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框架,让我思考如何用数学工具去描述和优化复杂的工程系统。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思路,尝试构建一些简单的模型,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种“授人以渔”的感觉非常棒,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一个答案,而是教会你如何找到答案,如何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雷达工程师的必读,对于其他理工科背景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来说,也能带来很多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怎么描述呢?它就像一个非常详尽的手册,或者说是深度研究报告。它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各种复杂模型的推导,再到具体的算法实现,一步步深入。我尤其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完,但感觉理解起来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资料都要透彻。它不会直接抛给你一堆公式,而是会循序渐进地解释每一个变量的含义,每一个推导过程的物理意义,让你不仅仅是“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编写风格对于想要深入理解雷达系统背后原理的读者来说,绝对是宝藏。而且,它还引用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为我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线索,感觉作者在这本书上投入了巨大的心血,并且具有非常扎实的学术功底。
评分阅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彻底改变了我对雷达系统复杂性的认知。我原本以为雷达系统只是一个简单的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但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其背后蕴含的深厚理论和精妙设计。它让我看到了雷达系统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精确地探测、识别和跟踪目标,这背后涉及了信号处理、信息论、控制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书中对各种干扰和噪声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都让我叹为观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让我对工程科学的严谨和创新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嗯,怎么说呢,有点过于“专业”了,那种硬邦邦的字体和配色,一眼就能看出是技术类书籍。拿到手里,厚度相当可观,纸张的质感还不错,摸上去挺扎实的,不是那种轻飘飘的。书页边缘处理得很整齐,油墨印刷清晰,阅读的时候眼睛不容易疲劳。封底的出版社信息和条形码也都很规整,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正规出版物,没有廉价感。书本的装订方式看起来也比较牢固,应该能经得起翻阅,不会轻易散架。虽然它侧重于技术内容,但一个好的外观也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至少它传达了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我一直对雷达技术很感兴趣,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这次的购书经历,从包装到印刷,都让我觉得这次的投入是值得的,因为它在硬件层面就已经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在阐述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我看到书中提到了很多经典的雷达系统设计案例,并且详细分析了它们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挑战。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带有鲜活的工程实践色彩,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工程问题联系起来。例如,在讲解目标跟踪算法时,它会结合实际的雷达探测场景,分析不同算法在不同条件下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这种方式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更能激发我对雷达技术的兴趣。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我真的要从事雷达系统设计工作,这本书将是我的案头必备,它提供了从原理到实践的完整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