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2017年4月号)

看历史(2017年4月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婕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化
  • 杂志
  • 时事
  • 社会
  • 观点
  • 深度阅读
  • 人文
  • 历史研究
  • 2017年4月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看历史杂志编辑部
ISBN:977209508517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405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看历史(2017年4月号)

目录

前言/序言


《看历史》(2017年4月号) 封面故事: 穿越时空的目光——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与象征 本期封面故事,我们将带您踏上一段穿越千年的服饰之旅。从黄帝的玄衣黄裳,到唐朝的华丽锦缎,再到明清的等级分明,中国古代服饰不仅仅是遮体御寒的布料,更是社会地位、文化认同、哲学思想乃至国家命运的直观体现。 我们将深入探究不同朝代的代表性服饰形制,细致描绘其纹饰、色彩、材质的独特之处,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礼仪制度、审美潮流,解读这些衣裳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例如,汉代的曲裾深衣如何展现士人的儒雅风度?唐代胡服的流行又折射出怎样的开放与包容?明代的补服又是如何将官职等级镌刻在衣衫之上?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古代服饰中的一些有趣细节:刺绣、缂丝、印染等精湛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不同地域、民族服饰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士人、贵族、庶民在服饰上的差异与互动。让我们一同透过这些斑斓的色彩和精美的纹样,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韵味。 专题策划: 烽火与书声——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抗争与坚守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变革。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一代知识分子肩负着民族的命运,他们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书写了一曲曲悲壮激昂的抗争之歌,也坚守着对真理、自由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本专题将聚焦于几位或几批具有代表性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通过他们的个人经历、思想著作、社会活动,展现他们在面对外侮、内乱时的抉择与困境。我们将回顾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启蒙,在抗日战争中的民族担当,在建国前夕的政治参与,以及在不同政治思潮中的摇摆与坚持。 “求是”与“启蒙”: 探讨知识分子在思想解放道路上的探索,以及他们如何用笔杆子唤醒国人的民族意识。 “救亡”与“图存”: 分析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如何从学术研究走向社会实践,为民族独立贡献智慧与力量。 “理想”与“现实”: 审视知识分子在复杂社会变迁中,如何平衡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与精神抉择。 我们将努力呈现一个立体、多元的知识分子群像,展现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思考与超越,以及他们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深度报道: 运河千年:流淌的文明与变迁 京杭大运河,这条举世闻名的水上长河,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它不仅是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奇迹,更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经济命脉,是中华文明得以繁荣的重要载体。 本篇深度报道将沿着大运河的轨迹,探寻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开凿,到隋朝大规模的修建,再到元明清各代的疏浚与利用,我们将追溯大运河不同历史时期的修建历程、工程技术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同时,我们将聚焦大运河沿线的古镇风情,描绘那些因运河而兴盛,又因时代变迁而焕发新生的古老城市。通过对沿线水利设施、码头遗址、商贸遗迹的考察,展现运河曾经的繁华景象,以及其在经济、文化、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关注运河在当代的新使命。在保护与传承的背景下,运河文化如何被重新发掘与利用?它在现代社会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将带您一同思考运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历史人物: “黑土地上的智者”——一位东北抗日联军指挥官的传奇一生 本期历史人物聚焦,我们将走近一位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传奇的抗日英雄。他出身贫苦,却胸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他出身草莽,却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领导着一支英勇无畏的队伍,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我们将通过详实的史料梳理,还原这位指挥官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他早年的革命经历,到他如何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再到他在创建和发展东北抗日联军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将重点讲述他在面对严峻的敌情、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内部的复杂因素时,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带领战士们一次次突破困境,取得胜利。同时,我们也将关注他与其他抗日力量的联系与合作,以及他对整个抗战局势的贡献。 他的事迹,是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那段烽火岁月,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 其他栏目: 史海钩沉: 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相。 历史随笔: 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 读者来信: 分享读者与历史的情感连接,交流历史心得。 书影评介: 推荐与本期主题相关的优质历史读物和影视作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期《看历史》(2017年4月号)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通常对历史类杂志的态度是“看看就好”,但这次的选题角度相当刁钻,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杂志开篇的那篇文章,讲的是一段被主流史书忽略的民间抗争史,叙事方式非常生动,像是亲历其境一般。作者不仅梳理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还细致描写了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不屈,其中对一些细节的刻画,比如人物的对话、生活习惯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处理得极其到位,一下子就把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光辉传递了出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阅读文字,更像是走进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而且,杂志在视觉呈现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配图的选择非常考究,既有历史文献的截图,也有一些现代艺术家根据史料创作的插画,为冰冷的历史增添了不少温度和想象空间。整本杂志读下来,我感觉思维被极大地拓展了,原来历史并非只有帝王将相、金戈铁马,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生活和选择同样能讲述出震撼人心的篇章。

评分

这一期的《看历史》(2017年4月号)可以说是“干货”满满,尤其是关于“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科技创新的非预期后果)这个专题,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思考。它并没有歌颂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而是着重探讨了那些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被忽视或者未曾预料到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古代的某些发明,如某个农业工具的普及,到近代的某个工业技术的发展,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说明了这些技术在带来生产力提升的同时,可能对环境、社会结构,甚至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改变。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水利工程的案例,虽然它在当时解决了粮食问题,但长远来看,也可能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变。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需要审慎地评估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杂志的整体风格非常严谨,但同时又充满人文关怀,让人在阅读中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引发对社会和历史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对特定历史时期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来说,《看历史》(2017年4月号)的这期内容简直是量身定制。我尤其喜欢关于“cultural exchange and its impact”(文化交流及其影响)的深度报道。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更是深入探讨了这些交流是如何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艺术风格,甚至是科技发展。文章以几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为例,比如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与思想的碰撞,或者早期基督教在亚洲的传播,都分析得非常透彻。我被其中关于艺术风格融合的描述所吸引,比如一些东方元素是如何被引入西方艺术,又或者西方的一些建筑理念是如何影响了东方。这种跨文化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历史并非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充满了相互的渗透和影响。杂志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但语言却依然保持了通俗易懂,让人能够轻松地吸收这些复杂的历史信息。

评分

老实说,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历史细节的读者,而《看历史》(2017年4月号)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最感兴趣的板块是关于“everyday life in ancient civilizations”(古代文明中的日常生活)的专题。它没有讲宏大的战争场面,而是聚焦于普通人在古代是如何生活的,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到娱乐方式,再到家庭关系和职业构成,都做了细致的梳理。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墓葬壁画、出土文物、古代文献中的只言片语,甚至是一些民间歌谣,来还原当时的真实生活场景。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古代厨房的介绍,各种炊具、食材的描述,以及当时人们的烹饪方式,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还有关于古代儿童的游戏,那些我从未听过的玩具和玩法,都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这种从微观视角切入历史的方式,让我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感知,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概念。

评分

不得不说,这一期的《看历史》(2017年4月号)在选题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关于“ forgotten empires ”(被遗忘的帝国)的系列报道,简直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它并没有选择那些耳熟能详的强大王朝,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些在历史上昙花一现,却也曾辉煌一时,甚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明。文章对这些文明的兴衰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地理环境、经济模式到文化交流,甚至是一些政治决策的失误,都解释得非常清晰。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介绍这些古老文明时,并没有用枯燥的学术语言,而是穿插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的神话传说,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引人入胜。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那些早已消失的城市、那些失传的语言,以及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部分。杂志的编排也很合理,不同板块之间过渡自然,不会让人感到突兀。

评分

好产品好书非常完美

评分

很好看很好看

评分

博物馆这期封面太耀眼,看历史这杂志总是错字较多,但是内里文章大都短小适中,极适合闲时阅读。

评分

很好,很满意,昨天下单,今天就送到了,很不错,满意。

评分

博物馆主题经久不衰这次啥花样呢?

评分

东西不错,活动的时候买的

评分

博物馆这期封面太耀眼,看历史这杂志总是错字较多,但是内里文章大都短小适中,极适合闲时阅读。

评分

博物馆主题经久不衰这次啥花样呢?

评分

看历史(2017年4月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