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尔雅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奇光,方环海 注
图书标签:
  • 尔雅
  • 先秦古籍
  • 中国古代文学
  • 经典注译
  • 文化典籍
  • 语言文字
  • 古汉语
  • 国学
  • 传统文化
  • 名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2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2988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0
字数:59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国学经典,名家译注,用词精准,文字晓畅。

内容简介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训诂学的始祖,也是一部被晚唐政府开列为“经书”的上古汉语词典。《尔雅译注》多抉择先哲时贤的研究成果及资深辞书的解说;译文简明畅达。

作者简介

  胡奇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典语言学史、汉语文艺语言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小学史》、《文笔鸣凤——历代作家风格章法研究》、《中国文祸史》、《尔雅译注》等。

目录

前言 ………… 1
译注说明 ………… 1
释诂第一………… 1
释言第二………… 118
释训第三………… 220
释亲第四………… 268
释宫第五………… 283
释器第六………… 297
释乐第七………… 316
释天第八………… 322
释地第九………… 345
释丘第十………… 361
释山第十一………… 370
释水第十二………… 378
释草第十三………… 388
释木第十四………… 456
释虫第十五………… 486
释鱼第十六………… 505
释鸟第十七………… 519
释兽第十八………… 546
释畜第十九………… 569
附录
《尔雅》词语笔画索引………… 585
《尔雅》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字书,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化、历史的珍贵文献。它按照辞书的体例,对汉代以前的字词进行解释和分类,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器物、礼仪、人物等诸多方面,堪称一部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尔雅》的起源与编纂 《尔雅》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传统说法认为《尔雅》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但现代学者多认为其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经过多人累积修订而成。这部书并非由一人一时之功,而是汇集了当时学者对汉字、词语的理解和解释,逐步形成。其内容之丰富,考据之精详,反映了古代士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知识的渴求。 《尔雅》的内容构成与特点 《尔雅》全书共十九篇,每篇都有一个主旨。篇名如下: 《释诂》:解释古代的词语,收录了大量当时常用的词汇,是理解古文的重要基础。 《释训》:解释训诂,即词语的引申意义和用法。 《释亲》:解释亲属称谓,梳理了古代复杂的宗法和血缘关系。 《释鱼》:解释鱼类名称,记录了当时人们认识和利用的各种鱼类。 《释鸟》:解释鸟类名称,描绘了古代丰富的鸟类资源。 《释兽》:解释兽类名称,收录了当时人们所认识的各种野兽。 《释木》:解释植物名称,涉及树木、草本植物等。 《释草》:解释草本植物名称。 《释畜》:解释家畜名称。 《释犬》:专释犬的种类和名称。 《释马》:专释马的种类和名称。 《释车》:解释车马的结构、名称和相关器物。 《释宫》:解释宫室、建筑的名称和结构。 《释乐》:解释古代的音乐、乐器和乐理。 《释天文》:解释天文现象、星宿名称和历法知识。 《释地》:解释地理名称、山川河流、地貌特征等。 《释丘》:解释古代的山丘名称。 《释水》:解释水流、河流、湖泊等名称。 《释尺》:解释古代的度量衡单位,如长度、容量等。 《尔雅》的显著特点在于其“训诂”的体例。它不同于后世的字典、词典,不按部首或拼音排序,而是将同一类别的词语汇集在一起解释。这种体例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某一类事物的概念和名称,也反映了古人“类聚”的思维方式。 《尔雅》的价值与影响 《尔雅》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 语言学价值:它是研究汉字、汉语词汇演变和古代语源的重要依据。通过《尔雅》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许多古语词的本义、引申义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许多后世已失传的词语,在《尔雅》中仍可追溯其踪迹。 文化价值:《尔雅》内容包罗万象,几乎触及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对书中名称的解读,我们可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等,是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窗口。例如,通过《释亲》,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的宗法制度;通过《释乐》,可以了解古代的礼乐文化;通过《释天文》和《释地》,可以了解古人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学术价值:《尔雅》作为一部最早的训诂学著作,为后世的字书、词典编纂奠定了基础,对训诂学、文字学、古代史、古文献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学者为《尔雅》作注,形成了众多的《尔雅》注本,如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昺的《尔雅疏》,明代陆西星的《尔雅蒙求》等,这些注本进一步丰富和阐释了《尔雅》的内容,也成为研究《尔雅》本身的重要资料。 教育价值:在古代,《尔雅》是士人必读的书目之一,常与《诗经》、《尚书》等经典一同学习。《尔雅》的训诂知识,对于理解和掌握古代经典至关重要。 《尔雅》的历代传衍与研究 自汉代起,《尔雅》就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历代学者对《尔雅》进行注释、疏解,形成了众多版本。其中,晋代郭璞的《尔雅注》以其考证严谨、义理精深而成为最受推崇的注本之一。宋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对《尔雅》的音训进行了梳理,也极具参考价值。 在现代,《尔雅》的研究依然活跃,学者们从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与考古发现的对照,许多《尔雅》中的记载得到了印证,也为理解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更鲜活的视角。 结语 《尔雅》虽然是一部古老的字书,但其蕴含的智慧和信息量却极其巨大。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阅读和研究《尔雅》,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古代的词汇和知识,更能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它是古代文人认识世界、理解宇宙、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很多古代的典籍之所以难以企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言的隔阂,而这套《尔雅译注》恰恰消弭了这一鸿沟。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翻译家,将《尔雅》这座“文字迷宫”中的宝藏一一呈现。译文部分,作者显然花了很多心思去揣摩原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本意,不仅仅是字面的对译,更注重意境的传达。很多时候,我会发现,经过译文的转换,那些原本佶屈蠖(jié qū xuè)的句子瞬间变得豁然开朗,仿佛一层窗户被推开,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而注释部分,则是我眼中这套书最闪光的亮点。它们不是简单的字义解释,而是对词语背后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民俗等进行的多维度解读。比如,书中对某些植物、动物名称的解释,往往会引申出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自然观,甚至是他们的审美情趣,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尔雅》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其价值远不止于文字本身,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化瑰宝。这套书的译注,让我从“看热闹”变成了“看门道”,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爱好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深入理解古代经典的书籍。这套《尔雅译注》无疑是近期我最满意的一次阅读体验。它的译注方式相当别致,既保持了原文的古朴风貌,又通过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进行阐释,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古今之间。我特别欣赏它对词语的解释,很多时候,一个词语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定义,更可能关联着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习俗、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注释部分可以说是相当的详尽,它不仅仅是字面意义的罗列,更像是为我打开了一个古代文化的“知识库”。通过对词语的深入解读,我仿佛看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了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这套书的编者显然对《尔雅》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他们在注释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并且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判,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倍感信服。总而言之,这套书不愧为“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中的佼佼者,它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套《尔雅译注》着实让我惊喜连连,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理解经典文本的桥梁,而这套书无疑就是一座坚实的桥梁。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选用上乘纸张,印刷清晰,无论是触感还是视觉上都极具收藏价值。翻开书页,译注部分更是精益求精。译文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翻译,而是力求贴近原文的神韵,用现代汉语的逻辑和表达方式,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语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这个非古文专业出身的读者也能轻松领会其意。更难能可贵的是,注释部分详尽而富有启发性。编者们似乎穷尽了对《尔雅》研究的智慧,对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辨析,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作为佐证,并对不同的解释进行了比较和评价,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学识深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学术殿堂,与先贤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入《尔雅》的知识海洋,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尔雅》的了解仅限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仅此而已。但当我真正捧起这套《尔雅译注》,我才意识到自己对它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一把“金钥匙”。译文部分,我惊叹于作者们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他们并非简单地将古文字“翻译”成现代文,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那些充满古意的词语,用现代的语汇重新“雕琢”出来,使得原文的意境和哲思得以完整地保留,甚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抽象概念的解释,通过生动的语言,将那些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古代先哲的思想光辉。而注释部分,更是让我目不暇接。作者们对每一个词条都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不仅解释了字面意思,更深入到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甚至是文化象征意义。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语,在注释的解读下,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让我不禁拍案叫绝。这套书,彻底改变了我对《尔雅》的认知,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和广博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拿到这套《尔雅译注》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诚意”。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认真打磨的学术著作显得尤为珍贵。首先,它在内容的呈现上,选择了最直观的“原文-译文-注释”的结构,这种清晰的排版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但“直观”并不代表“肤浅”,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清晰的结构,为深入的理解提供了可能。译文部分,我特别欣赏其力求“信达雅”的平衡。它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传达,又不会让译文显得过于生硬或直白,而是保留了一定的文言韵味,让读者在理解意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原文的魅力。而注释部分,则堪称“细节控”的福音。对于每一个容易混淆、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注释都给出了详尽的考证,甚至会提及不同的学者对此的观点,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倍感安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会穿插一些与词条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的介绍,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总而言之,这套书的编纂者显然是怀着一份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得以呈现如此高质量的译注本。

评分

经典书籍,里面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是文化的积淀,值得我们细细评味!

评分

一套好书,快买全了。

评分

“春秋”本来是中国古代纪事史书的通称,各国都有自己的《春秋》,因为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所以《春秋》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鲁《春秋》的专用名词。《春秋》的作者一向认为是孔子,说是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孔子有感于自己的道义不行于天下,所以取鲁史所修《春秋》进行加工编撰,想要让人们从中得到扬善弃恶的教训。全书纪事从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六年(前479),计244年,后人因此称这一时期为“春秋时代”。书虽用的是鲁国纪元,却兼记各国事,所以它不仅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也是现存的第一部中国通史。

评分

这套书不错,字很大,有注有题解,唯一美中不足,封面设计不好啊,这太容易脏了,连个塑料膜也没有。

评分

好书!十个字怎么能评价?

评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书一向有保障,买到了我好开心(●°u°●)? 」

评分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中华古籍中辉炳千秋的重要文献。

评分

挺好的,送货很快,包装不错

评分

包装精美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