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计量与测试 [Eletrosta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静电计量与测试 [Eletrosta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存礼,王书平,杨洁,孙永卫,张希军 等 编
图书标签:
  • 静电测量
  • 静电计量
  • 静电测试
  • 电荷测量
  • 表面电荷
  • 静电放电
  • 材料电荷
  • 工业静电
  • 静电控制
  • 电介质测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81080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6595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Eletrosta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字数: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静电作为一种自然危害源,给人类社会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军事领域,静电放电使火箭弹发生意外点火;在石化工业中,静电放电使油料起火爆炸;在电子工业中,静电放电损坏电子元器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静电防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对静电危害与静电防护的研究离不开测试手段。静电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危险静电源参数的测试和有关材料、制品静电性能的检测。表征静电源的参数主要包括电压、电量、电容、电场强度和放电能量等,表征材料、制品静电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体电阻率、表面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衰减时间、面电荷密度、摩擦带电电压等,开展静电危害及防护研究依赖于以上参数的测量和检测。
  另一方面,对静电测试设备或仪器同样要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虽然静电计量的溯源标准来源于电学,但其具体的量传并非沿用传统的电学模式,许多是静电专用的测量标准。也就是说,静电计量标准不完全是现有的、通用的,而是需要根据需求研究建立专用标准,从而保证静电测试设备和仪器的测量准确度。
  《静电计量与测试》从简明的静电测试与计量原理人手,系统阐述了静电测试相关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原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静电计量测试站现有条件对测试设备、仪器的原理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针对静电测试与防护的标准,介绍了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静电测试与计量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静电参数测试;第3章介绍静电计量标准;第4-6章分别介绍防静电织物性能测试、电火工品静电感度测试、静电放电模拟与测试等专项测试技术;第7章介绍静电参数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静电测试与计量基础知识
1.1 静电测试基础知识
1.1.1 静电测试的内容
1.1.2 静电测试的特点
1.1.3 静电测试的环境影响因素
1.2 静电计量基础知识
1.2.1 静电计量概念
1.2.2 常用的计量术语
1.2.3 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
1.2.4 描述测量器具计量特性的术语
1.2.5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与评定

第2章 静电参数测试
2.1 静电电位的测量
2.1.1 接触式测量
2.1.2 非接触式测量
2.1.3 动态测试
2.1.4 静电电压表的检定/校准
2.2 电阻、电阻率的测量
2.2.1 电阻的测量方法
2.2.2 介质材料电阻(率)的测量
2.2.3 液体电阻率的测量
2.2.4 接地电阻的测量
2.2.5 静电接地电阻的测量
2.2.6 静电泄漏电阻的测量
2.2.7 常用电阻测量仪器的检定
2.3 电容的测量
2.3.1 交流测量法
2.3.2 直流测量法
2.3.3 电容测量仪器的检定
2.4 静电电量的测量
2.4.1 直接测量带电体电位的方法
2.4.2 利用法拉第筒测量带电量的方法
2.4.3 运动物体局部电荷量的测量
2.4.4 面电荷密度的测量
2.4.5 空间电荷密度的测量
2.4.6 静电放电电量的测量
2.4.7 静电电量测量仪器的校准
2.5 静电衰减时间测量
2.5.1 电晕喷电式测量
2.5.2 充电式测量
2.5.3 摩擦式测量
2.5.4 Cross-over效应
2.5.5 静电衰减时间测量仪器的校准
2.6 静电屏蔽性能测量
2.6.1 电容充放电法
2.6.2 双极性高电压脉冲放电法
2.6.3 静电屏蔽性能测量仪器的校准
2.7 人体静电参数测量
……

第3章 静电计量标准
第4章 防静电织物静电性能测量
第5章 电火工品静电感度测试
第6章 静电放电敏感度与抗扰度测试
第7章 静电参数综合测试系统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静电作为一种自然危害源,给人类社会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军事领域,静电放电使火箭弹发生意外点火;在石化工业中,静电放电使油料起火爆炸;在电子工业中,静电放电损坏电子元器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静电防护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对静电危害与静电防护的研究离不开测试手段。静电测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危险静电源参数的测试和有关材料、制品静电性能的检测。表征静电源的参数主要包括电压、电量、电容、电场强度和放电能量等,表征材料、制品静电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体电阻率、表面电阻率、泄漏电阻、电荷衰减时间、面电荷密度、摩擦带电电压等,开展静电危害及防护研究依赖于以上参数的测量和检测。
  另一方面,对静电测试设备或仪器同样要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虽然静电计量的溯源标准来源于电学,但其具体的量传并非沿用传统的电学模式,许多是静电专用的测量标准。也就是说,静电计量标准不完全是现有的、通用的,而是需要根据需求研究建立专用标准,从而保证静电测试设备和仪器的测量准确度。
  本书从简明的静电测试与计量原理人手,系统阐述了静电测试相关技术与方法,并结合原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静电计量测试站现有条件对测试设备、仪器的原理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针对静电测试与防护的标准,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全书共分7章:第1章介绍静电测试与计量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静电参数测试;第3章介绍静电计量标准;第4-6章分别介绍防静电织物性能测试、电火工品静电感度测试、静电放电模拟与测试等专项测试技术;第7章介绍静电参数综合测试系统的设计、研究。
  全书由刘存礼提出编著纲目并统稿,王书平撰写第3章、第4章以及第2章的部分内容,杨洁撰写第5章的内容,孙永卫撰写第2章的第1节至第4节的内容,张希军、原青云撰写第6章的内容,其余章节由刘存礼撰写。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魏光辉教授、武占成教授等同志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在此谨致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和学识有限,书中难免出现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精密测量: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 内容简介 《精密测量: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是一部深度剖析现代测量科学的百科全书式著作。本书系统性地梳理了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核心概念,并广泛触及了从原子尺度到宇宙尺度的各类精密测量技术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它不仅为读者呈现了测量学发展的壮丽图景,更引导我们深入理解“测量”这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fundamental 行为背后的深邃智慧与尖端科技。 本书的架构严谨,内容涵盖广泛,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测量学的基石与演进 本部分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础,从测量学的定义、目的、分类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测量的基本概念,如测量对象、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等。作者追溯了测量学从早期朴素的度量衡发展到现代精密测量学的历史轨迹,重点介绍了牛顿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革命如何深刻地推动了测量技术的革新。例如,对于误差理论的探讨,本书不仅介绍了经典误差分析方法,还深入剖析了现代统计学在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关键作用,强调了“测量是有代价的”这一核心思想,即任何测量都伴随着不确定性,而科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量化和减小这种不确定性。 此外,本部分还详细介绍了量值传递与溯源的概念,阐述了国际单位制(SI)的演变及其在实现全球测量结果互认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科学原理的梳理,读者将深刻理解测量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是所有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石,也认识到其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二部分:微观世界的精密测量 本部分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极其微小的粒子和结构,探讨了在原子、分子、纳米尺度上进行的精密测量技术。本书详细介绍了包括: 原子干涉与原子钟: 深入解析了利用原子能级跃迁进行时间测量和频率测量的原理,重点阐述了原子钟的结构、工作机制以及其在导航、通信、基础物理学研究中的颠覆性应用。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为何原子钟的精度能够达到每秒的误差小于10的负18次方,并探讨了量子光学和原子物理学如何共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详细阐述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SPM技术的成像原理、工作模式及其在原子级分辨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和电子结构方面的强大能力。书中不仅介绍了各种SPM技术的具体实现细节,还列举了其在半导体制造、生物医学成像、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利用AFM观察DNA分子的三维结构,或者利用STM操纵单个原子构建纳米器件。 X射线衍射与光谱学: 深入探讨了X射线在探测材料晶体结构、化学键合和元素组成方面的原理与技术。本书将介绍不同类型的X射线技术,如X射线衍射(XRD)用于分析晶体材料的结构信息,X射线荧光光谱(XRF)用于元素定量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用于研究材料表面化学态。这些技术在材料鉴定、故障分析、污染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质谱技术: 详细介绍了各种质谱技术(如飞行时间质谱、四极杆质谱、磁质谱等)的原理,它们如何实现对物质的精确质量测量,从而鉴定和定量分析各种化合物。本书将阐述质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研发、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关键作用,例如,如何利用高分辨质谱识别微量污染物,或如何通过蛋白质质谱分析疾病标志物。 本部分旨在揭示如何通过精密的探测手段,窥探微观世界的奥秘,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科学数据,从而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根本属性。 第三部分:宏观世界的精密测量与传感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更为宏观的尺度,探讨了在工程、环境、天文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精密测量技术和传感器。主要内容包括: 激光测量技术: 详细介绍了激光测距、激光扫描、激光干涉等技术,阐述了激光在精密工程测量、三维建模、光学干涉测量中的独特优势,以及其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地质勘探等方面的应用。例如,本书将介绍激光雷达(LiDAR)如何用于构建高精度地图,或者激光干涉仪如何用于监测微小的形变。 射电天文学与空间探测: 深入介绍了射电望远镜阵列、射电干涉合成技术,以及各种空间探测器(如哈勃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如何实现对遥远宇宙的精密观测。本书将探讨射电天文学如何揭示黑洞、星系形成等宇宙现象,以及空间探测器如何为我们提供关于行星、恒星乃至宇宙起源的宝贵数据。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广泛介绍地震波勘探、地磁勘探、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测量方法,以及它们在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书将阐述这些技术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分布。 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系统: 详细阐述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的原理、误差源及其在高精度测量中的应用,例如,在精密农业、自动驾驶、大地测量等领域。本书还将探讨惯性导航系统(INS)与GNSS的融合应用,以实现更鲁棒和精确的定位。 环境监测传感器: 重点介绍用于测量空气质量、水质、噪声、辐射等环境参数的各类传感器技术,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例如,本书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气体传感器如何检测温室气体或有毒物质,以及水质传感器如何监测重金属或污染物。 本部分强调了测量技术在理解和管理我们所处宏观世界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测量工具应对现实世界的挑战。 第四部分:测量学的未来展望与交叉应用 本部分着眼于测量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 量子计量: 深入介绍量子计量学,包括量子传感、量子时钟、量子干涉等前沿技术,以及它们如何突破经典测量的极限,实现前所未有的测量精度。本书将探讨量子计量在基础物理学研究、精密导航、精密测量等领域的颠覆性潜力。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测量中的应用: 探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赋能测量过程,实现测量数据的智能处理、异常检测、模型优化和预测性维护。本书将展示如何通过AI算法提高测量效率,解读复杂测量数据,甚至实现自主测量。 虚拟测量与数字孪生: 介绍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测量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孪生概念如何通过实时数据驱动的虚拟模型来模拟和预测物理系统的行为,从而实现远程监控、优化设计和预警维护。 交叉学科应用: 重点阐述测量学在生物医学(如医学成像、基因测序)、金融(如高频交易中的时间同步)、材料科学(如先进材料的表征)、能源(如智能电网的监测)等新兴交叉领域的创新应用。 《精密测量:从微观到宏观的探索》是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于一体的著作。它不仅适合物理学、工程学、计量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也同样适合对测量科学及其应用感兴趣的广大科研工作者、工程师和科技爱好者阅读。通过本书,读者将对“测量”这一人类最古老、也最现代的活动有全新的认识,领略科学探索的严谨与魅力,并激发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无限想象。本书致力于通过详实的内容和清晰的逻辑,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测量学知识体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因为工作需要,开始接触一些跟电磁兼容性(EMC)相关的知识,而静电放电(ESD)是EMC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听说这本书在静电计量和测试方面有着很深入的探讨,所以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释ESD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哪些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想了解目前行业内通用的ESD测试标准和规范,比如IEC 61000-4-2等,这本书是否会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并且给出相应的测试方法和仪器选型建议。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书中会有一章专门介绍不同类型的静电放电模拟器,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我也很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ESD防护,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防护措施和设计指南。作为一个实际操作者,我更看重的是那些能够直接指导我进行测试和解决问题的“干货”,而不是纯理论的堆砌。

评分

作为一个在精密仪器领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对任何能够提升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技术都非常感兴趣。《静电计量与测试》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理解,在很多高精尖领域,微小的静电荷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科学的静电计量和测试方法。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设计和校准高精度的静电测量仪器,比如静电电压表、静电电荷量传感器等。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例如微弱电荷的探测,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进行精确的静电测量。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不确定度分析和误差评估的指导,这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静电相关的测量难题。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相当专业,估计是面向工程师、研究人员或者对精密测量有深刻需求的读者。我平时虽然不是直接从事静电学研究,但对它在各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充满了好奇。想象一下,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一点点静电积累都可能毁掉昂贵的芯片;在纺织行业,静电会影响面料的性能和穿着舒适度;甚至在一些高精度仪器设备的维护中,静电的精准控制也至关重要。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像一本“静电世界的百科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解静电测量的原理、方法以及各种实际应用。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会不会提到一些最新的、前沿的静电检测技术,比如非接触式测量、实时监测系统,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环境下的干扰因素。而且,如果能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行业是如何通过引入先进的静电计量手段来解决生产难题的,那就更好了。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硬核”的感觉,相信里面一定充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操性的指导。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书纯属偶然,因为我是在一个关于高分子材料特性的研讨会上听到有人提到了“静电”这个关键词,才对它产生了兴趣。我平时对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还比较感兴趣,所以《静电计量与测试》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些经典的物理实验,比如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等。我个人很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理论入手,用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方式来阐述静电的产生、传播和衰减的原理,而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公式推导。我想象中,这本书会配有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会不会介绍一些有趣的、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静电现象,比如为什么在干燥天气里,脱衣服会发出噼啪声,或者毛衣容易吸附灰尘。如果它还能带我们了解一些与静电相关的历史发展,那更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

我不是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最近在学习一些关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知识时,经常会看到“静电防护”这个词。我知道,在这些领域,任何一点小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静电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潜在风险。所以我对《静电计量与测试》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想了解它到底是如何“衡量”和“测试”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静电”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静电在这些关键行业中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比如对电子设备的影响,或者对某些易燃易爆物质的潜在威胁。我特别想知道,它会介绍哪些独特的、在特殊环境下(比如真空、极端温度)进行的静电测量方法。而且,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案例,说明某个重大的安全事件是如何因为静电而发生,或者又是如何通过有效的静电计量和测试来避免事故的,那就更能引起我的兴趣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