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

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鹏,臧晨阳,葛浩宇,姜琦,王海元 ... 著
图书标签:
  • 移动通信
  • 室内覆盖
  • 工程建设
  • 管理
  • 无线通信
  • 通信工程
  • 5G
  • 4G
  • LTE
  • 信号覆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26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05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以室内覆盖工程建设全流程顺序实施开展为视角,描述工程建设由始至终的全过程要求,可以让通信行业相关专业的人员熟悉和了解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的各环节内容,使相关人员能够从工程项目全局把控建设,减少项目建设的脱节现象,显著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本书以国内某前沿发达省份室内覆盖工程实际工作内容为样板,描述已经历多年的成熟的合理建设和管理要求经验,编制内容完全贴近实际工程建设情况,适用性高。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和分析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全流程各阶段的工作流程、建设要求以及工程管理办法。全书包括“室分工程建设全流程阶段要求指导”和“室分工程建设管理指导”两部分内容,专门针对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提出行之有效的实施和管理指导,涉及工程建设所有阶段全部流程的环节说明,可以有效提高行业人员对整体项目的熟悉程度、项目管理水平以及工程建设效率。

作者简介

吴鹏,资深移动通信行业从业者、专家型领导,现任职位为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工程建设部副总经理。1995年毕业后直接进入江苏省移动通信局、江苏移动工程建设部工作,长期从事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主导制定了多个移动通信工程建设规范和管理办法。历任淮安、南通、扬州分公司和江苏省公司工程建设分管领导,有丰富的通信工程建设实践管理经验。在其工作期间,洞悉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多次提出室分创新建设思路,并在江苏省内率先提出并实施立体网建设的新型室分覆盖方法,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发布于通信类核心期刊。

目录

第一章 室分工程启动阶段 1
1.1 需求分析 1
1.2 可研 1
1.3 立项批复 2
1.3.1 立项批复流程 2
1.3.2 立项批复要求 2
第二章 室分工程规划设计阶段 3
2.1 项目规划 3
2.2.1 规划流程 3
2.2.2 规划原则方法 3
2.2.3 规划项目案例 9
2.2 站点勘察 18
2.3.1 勘察流程 18
2.3.2 勘察要求 19
2.3 系统方案设计 22
2.4.1 设计流程 23
2.4.2 设计要求 23
2.4 信源设计 27
2.5.1 设计流程 27
2.5.2 设计要求 27
2.5 传输设计 30
2.6.1 设计流程 30
2.6.2 设计要求 30
2.6 设计审核 34
2.7.1 方案审核流程 34
2.7.2 方案审核要求 35
2.7 设计评审及批复 47
第三章 室分工程实施阶段 49
3.1 工程项目招标 49
3.1.1 项目招标流程 49
3.1.2 项目招标要求 50
3.2 合同准备 50
3.2.1 合同签订流程 51
3.2.2 合同签订要求 51
3.2.3 合同模板 52
3.3 质量监督申报 86
3.4 配套物资请购 87
3.4.1 配套物资流程 87
3.4.2 配套物资要求 88
3.5 工程项目施工 89
3.5.1 安全施工管理 89
3.5.2 施工安装环境检查 96
3.5.3 施工安装前器件及材料环境检查 96
3.5.4 分布系统施工规范要求 96
3.5.5 机房、信源及配套施工规范要求 99
3.5.6 传输施工规范要求 100
3.5.7 开通调测流程要求 101
第四章 室分工程验收阶段 102
4.1 工程验收流程 102
4.2 施工安装工艺验收 103
4.2.1 信源设备安装验收 103
4.2.2 有源设备安装验收 104
4.2.3 无源器件安装验收 104
4.2.4 线缆布放验收 105
4.2.5 天线安装验收 110
4.2.6 标签 111
4.2.7 加电检查 113
4.3 工程初验 113
4.3.1 初验条件 113
4.3.2 信号源设备验收 154
4.4 工艺指标验收 154
4.4.1 驻波比测试 154
4.4.2 无源器件指标抽检 155
4.4.3 天线口输入功率测试 157
4.4.4 双通道功率平衡性测试 158
4.4.5 上行干扰测试 158
4.4.6 上行接收电平测试 159
4.5.1 测试环境要求 160
4.5.2 性能验收项目 160
4.5.3 公共信道/参考信号覆盖测试 160
4.5.4 业务信道性能测试 165
4.5.5 切换成功率测试 173
4.5.6 初验问题整改 176
4.5 工程试运行 176
4.7.1 试运行要求 176
4.7.2 试运行观察指标 176
4.7.3 试运行问题整改 177
4.6 工程终验 177
4.8.1 终验条件 177
4.8.2 终验内容和要求 177
第五章 室分优化阶段 178
5.1 室分网络优化流程 178
5.1.1 覆盖提升优化流程 178
5.1.2 质量提升优化流程 181
5.1.3 干扰整治优化流程 183
5.1.4 外泄处理优化流程 191
5.1.5 业务量优化流程 193
5.1.6 切换优化流程 197
5.2 室分网络优化测试方法 199
5.2.1 仪表介绍及其使用 199
5.2.2 任务配置 203
5.2.3 测试要求 222
5.2.4 室内外切换测试方法 224
5.2.5 网优建设项目2G网络网络验收测试规范 224
5.2.6 网优建设项目3G网络网络验收测试规范 228
5.2.7 网优建设项目WLAN验收测试要求和规范 235
5.2.8 网优建设项目4G网络验收测试要求和规范 242
5.3 网络优化参数配置 246
5.3.1 2G网络优化参数设置 246
5.3.2 3G网络优化参数设置 263
5.3.3 4G网络优化参数设置 289
5.3.4 WLAN网络优化参数设置 302
5.3.5 网络互操作参数设置 308
第六章 室分维护阶段 340
6.1 工程网络维护流程(作业计划) 340
6.1.1 巡检维护计划制定与审核流程 340
6.1.2 巡检工作流程 341
6.1.3 随工流程图 341
6.1.4 交维验收流程图 342
6.1.5 故障处理流程 343
6.1.6 投诉处理流程 343
6.1.7 应急通信保障流程 344
6.1.8 数据修改流程 344
6.1.9 专项工作任务流程 345
6.2 工程网络维护要求 345
6.2.1 无线设备维护要求(含机房巡检维护要求) 345
6.2.1.1 2G网络基站设备维护 346
6.2.1.2 3G网络基站设备维护 363
6.2.1.3 4G网络 基站设备维护 388
6.2.1.4 WLAN设备维护 412
6.2.2 配套设备维护要求 442
6.2.2.1 高压交流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42
6.2.2.2 变压器运行与维护操作 447
6.2.2.3 低压交流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50
6.2.2.4 发电机组设备运行与维护操作 454
6.2.2.5 直流电源设备运行与维护操作 459
6.2.2.6 UPS 的运行与维护操作 466
6.2.2.7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操作 471
6.2.3 配套线路维护要求 474
6.2.3.1 线路维护人员技能要求 474
6.2.3.2光缆线路维护的主要方法 476
6.2.3.3 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定位 477
6.2.3.4光缆线路障碍点的处理 481
6.2.3.5 线路维护中的安全生产要求 481
6.2.3.6 光缆线路维护日常整治 483
6.2.4 分布系统维护要求 484
6.2.4.1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处理 484
6.2.4.2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及相应解决方法简述 486
6.2.4.3 预防性维护的周期及维护内容 488
第七章 4G室分系统改造及多系统合路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4G室分系统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4G室分系统改造要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1改造工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2改造场景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3室分改造点汇总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4G室分系统改造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1、合路器更换(增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2、增加天线点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3、移位天线点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4、无源器件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5、馈线增加(更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6、电源、传输及信源增加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7、4G新增链路(MIMO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室分技术展望 490
8.1光纤分布系统产品 490
8.1.1新型室分工程建设技术及设备分析比较 491
8.1.2建议适用场景 497
8.1.3 MDAS产品工程建设要点提示 497
8.1.4MDAS类产品透传WLAN覆盖方案 498
8.2 Small Cell覆盖产品 500
8.2.1 Femto的功能特点 500
8.2.2 Femto的关键技术参数 501
8.2.3 3G网络企业级Femto产品与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选择 504
8.2.4 3G网络企业级Femto产品与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案例 512
8.3 信号满格宝 516
8.3.1 信号满格宝的功能特点 516
8.3.2 信号满格宝的关键技术参数 517
8.3.3 信号满格宝电典型应用场景 518
8.4 深度覆盖小基站设备 525
8.4.1 灯杆站Easymacro AAU3240 525
8.4.2 ATOM 526
8.4.3室分用深度覆盖设备类型汇总 528
8.5 新型室内覆盖思路 528
8.5.1 场景分类及特点 529
8.5.2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分类 530
附录一 室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534
1. 管理建设总体原则 534
2. 管理职责 534
3. 合作单位区域划分 535
4. 项目立项管理 535
5. 项目分配管理 536
6. 项目设计与审批管理 536
7. 设备采购供应管理 536
8. 项目施工管理 536
9. 项目监理管理 537
10. 项目验收管理 537
附录二 工程建设合作单位考核办法 538
1. 集成商考核办法 538
2. 设计、监理考核办法 539
3. 设备供应商考核办法 540
专用术语注释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543
《无线信号畅通之道: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指南》 在当今信息时代,无线通信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日常的语音通话、即时通讯,到高清视频流、物联网应用,无一不依赖于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覆盖。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林立、地下空间利用日益广泛的背景下,实现室内区域的无缝、高质量无线信号覆盖,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信号衰减、干扰、盲区、容量瓶颈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用户体验,制约着新兴业务的发展。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具体技术标准或设备型号的枯燥手册,而是一部面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领域的综合性指南。它深入剖析了影响无线信号室内覆盖的核心要素,从宏观的规划设计理念,到微观的施工落地细节,再到长期的运营维护策略,为读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实用的方法论。本书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运营商的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经理、网络规划师,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商、通信设备供应商、房地产开发商的相关负责人——构建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工程的全面认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思路与技术手段。 第一部分:战略规划与设计理念——为无缝覆盖奠定坚实基础 本部分着重于建设工程的起点——战略规划与设计。我们认识到,有效的室内覆盖并非仅仅是简单地部署基站,而是需要与建筑物的整体规划、使用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相协同。 宏观布局与需求分析: 详细阐述如何根据不同场景(如写字楼、商场、医院、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的特性,进行前期的无线覆盖需求分析。这包括评估用户密度、业务类型(数据流量、语音通话、物联网设备连接等)、预期增长率,以及现有网络资源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覆盖目标,如信号强度、信噪比、吞吐量、时延等关键性能指标(KPIs)的设定原则。 系统架构与技术选型: 探讨不同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原理与适用性,例如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小型基站(Small Cell)、Wi-Fi卸载、甚至与建筑集成天线(BIA)等。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项目预算、空间限制、技术成熟度、未来演进性等因素进行最优选型。同时,也将涉及如何考虑多制式、多频段(如4G、5G、NB-IoT等)的共存与协同。 网络规划与仿真优化: 强调在设计阶段利用先进的网络规划与仿真工具进行预测性分析的重要性。介绍如何通过专业的软件模拟室内环境的信号传播特性,预测覆盖效果、识别潜在的干扰源和覆盖盲区。讲解如何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精细化的天线布局、功率配置、参数调整,从而在实际施工前最大限度地优化设计方案,减少后期返工。 标准规范与合规性: 梳理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在不同区域的建设审批流程和环保要求。确保设计方案不仅满足技术要求,更能符合法律法规,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第二部分:精益施工与工程落地——将设计蓝图变为现实 规划再完美,也需要高效、精细的施工执行来落地。本部分聚焦于建设工程的核心环节——施工管理,强调质量、安全与进度并行。 现场勘测与详细设计: 详细说明在施工前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测的必要性,包括建筑物结构、材料、现有管线、电力供应、避雷接地等信息的准确采集。在此基础上,形成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设备选型、布线路径、天线安装位置、电源接口等具体技术细节。 设备选型与质量控制: 探讨如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通信设备、线缆、连接器、电源模块等关键组件。强调建立严格的进场设备检验机制,确保所有材料符合设计规范和质量标准。 布线工程与安装工艺: 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线缆(如同轴电缆、光纤、网线)的敷设规范、连接技术、抗干扰措施。讲解天线、基站单元、馈线、功分器等设备的规范化安装工艺,确保信号传输的损耗最小化,连接的可靠性。特别关注在复杂建筑环境(如老旧建筑改造、异形空间)中的施工技巧。 工程质量管理与测试验证: 阐述建立覆盖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等。介绍各种室内覆盖测试工具与方法,如信号强度测试、信噪比测试、吞吐量测试、切换测试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强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包括高空作业、电气安全、防火防爆等。同时,关注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等,实现绿色施工。 进度管理与成本控制: 介绍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如甘特图、关键路径法等,用于科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并实时跟踪与调整。同时,强调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从材料采购、人工投入到设备租赁,最大化地控制工程成本,实现经济效益。 第三部分:运维优化与持续服务——保障网络生命力 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后期的运维与优化对于保持网络性能、延长设备寿命、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至关重要。 网络监控与故障诊断: 介绍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网络运行数据,发现潜在的性能下降或故障迹象。讲解如何利用专业的诊断工具,快速定位故障点,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性能优化与容量提升: 随着用户数量和业务需求的增长,原有覆盖可能出现容量瓶颈。本部分将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天线参数、优化功率配置、升级设备、增加容量单元等手段,持续提升网络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干扰治理与信号优化: 室内环境复杂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外部信号侵入等,是影响网络质量的重要因素。介绍如何识别和定位各种干扰源,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调整天线方向、优化频率规划、部署滤波设备等。 设备维护与更新换代: 强调定期对通信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同时,关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适时评估现有设备是否需要更新换代,以支持新的业务和更高的性能要求。 用户反馈与体验提升: 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收集渠道,了解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和建议。将用户体验作为网络优化和维护的重要依据,持续改进网络服务质量。 现代化运维模式: 探讨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网络运维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前预警潜在问题。 结语 《无线信号畅通之道: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指南》致力于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和应对室内无线信号覆盖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经验的分享与方法的指导。通过系统地学习本书内容,相信读者能够掌握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执行,再到长效运维的全流程管理能力,为构建稳定、高效、智能的无线通信网络贡献力量,让信息之光无处不在,惠及每个人。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厚重著作,虽然书名听起来颇具专业性,但其内容之丰富,论述之深刻,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本书并非简单地罗列技术规范或施工流程,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现代通信网络建设中,尤其是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作者在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探讨了需求分析的精细化,从运营商的商业目标、用户体验的期望,到不同场景(如高密度办公区、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的特殊需求,都进行了详尽的考量。他强调,只有真正理解了“为何建”和“为谁建”,才能更有效地规划“如何建”。这一点在我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深有体会,很多项目因为前期需求分析不够充分,导致后期返工频繁,成本高昂。此外,书中关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章节也格外引人入胜。作者并没有回避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而是将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风险规避和应对策略。无论是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合同风险,还是环境和政策风险,他都给出了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并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的方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际操作的宝典。

评分

最近拜读了关于“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巨著,其内容之详实,见解之独到,令我受益匪浅。本书在技术理论的深度之外,更着力于探讨管理策略的创新性。作者在书中花费了大量篇幅来讨论技术选型和设备配置的决策过程。他并没有简单地推荐某种特定技术或设备,而是引导读者理解如何根据具体的工程场景、预算限制、性能要求以及未来的可扩展性,来做出最优化、最符合成本效益的选择。他详细分析了不同通信技术(如4G、5G、Wi-Fi)在室内覆盖中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建筑类型(如医院、机场、体育场馆)中的适用性。同时,书中也深入探讨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体现。作者强调,在满足通信需求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能源消耗、电磁辐射以及设备废弃物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采用低功耗设备、优化天线布局以减少信号强度浪费、以及推行设备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认识到通信工程建设并不仅仅是满足当前需求,更需要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评分

我近期研读了一本关于“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书籍,其内容之广博,视角之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项目收尾和后评估环节的深入剖析,尤其让我感到惊艳。作者并没有将项目管理停留在工程验收阶段,而是强调了项目收尾工作的细致性和重要性。他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最终的工程审计,确保所有合同条款都得到履行,所有技术指标都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文档资料都已归档完整。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关于项目后评估的系统方法。作者认为,一次成功的项目不仅仅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更需要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项目提供宝贵的借鉴。他提出了一系列后评估的指标,包括技术性能、成本控制、进度管理、客户满意度,甚至是团队协作的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发挥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识别项目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不断优化工程管理流程,提升整体的项目管理水平。这种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覆盖,以及对经验总结和持续改进的重视,是我在这本书中最受触动的部分。

评分

在翻阅一本关于“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的书籍时,我被其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所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堆砌,更像是一堂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方位课程。作者以一种全局观的视角,将室内覆盖工程的建设视为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工程,并对其中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书中关于项目组织架构和团队协作的部分,让我深受启发。他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避免误解和冲突。这一点对于跨部门、跨企业的复杂项目尤其重要,需要清晰的权责划分和顺畅的沟通渠道。此外,书中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机制的论述,也相当到位。作者强调了过程审计和绩效评估的重要性,他提出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定期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等关键指标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他分享了如何利用先进的IT工具和管理软件,实现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化管理,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这种对过程管理的重视,我认为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很多项目容易忽视的环节。

评分

我最近深入阅读了一本与“M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著作,其内容之广泛和深度,令我耳目一新。书中对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和阐述,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到详细的设计阶段,再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最后到项目验收和后期维护,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讨设计阶段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参数的计算,而是更加注重用户体验的优化。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通信信号的覆盖应该与建筑空间的布局、使用人群的习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相结合。例如,在设计大型商场室内覆盖时,不仅仅要保证信号的稳定,更要考虑商场内不同区域(如餐饮区、服装区、儿童游乐区)对信号强度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布局天线和设备,避免信号死角和干扰,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通信体验。在施工管理方面,书中也强调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现有建筑结构和正常运营的影响。他列举了许多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施工模拟,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以及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预制化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现场作业风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