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4
季羨林談人生.品生活(套裝共兩冊)手稿圖文珍藏版 季羨林之子季承傾情授權 閱盡人世滄桑,悟得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季羨林談人生》分為兩部分:季羨林談人生和 季羨林憶師友。**部分季羨林先生結閤自身九十多 年的生活體味和人生感悟,與青年一代分享瞭他關於 人生、命運、容忍、寬容、朋友、成功、知足、愛情 等的心得體悟。將日常中的小事用平淡無奇的語言娓 娓道來,在訴說傢常的同時將人生的智慧與感悟滲透 於字裏行間,值得年輕人閱讀並且能幫助年輕人走齣 心靈的睏惑。第二部分收錄瞭季羨林先生對師友的迴 憶和痛悼,豐富的情感,濃鬱的詩意,純樸的文筆, 催人淚下的訴說,帶給讀者不盡的遐思與感動。
書中插入季老珍貴的書法作品,內容詳實,編排 精心巧妙,是集閱讀與收藏為一體的經典佳作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山東清平人。上高中時即發錶過數篇短篇小說。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係,其問發錶散文和譯文多篇。1935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主修印度學,先後掌握瞭梵文、巴利文、佛教混閤梵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言。在德期間,發錶論文多篇,獲得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1946年迴國,被鬍適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主持創辦東方語言文學係。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8年後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季先生還先後擔任過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 季先生的學術研究領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語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羅文譯釋、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較文學、文藝理論、東方文化、敦煌學等,範圍之廣,國內外罕見。他的100多部*作已匯編成24捲《季羨林文集》。他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大型叢書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方麵發揮瞭重要作用。
三思而行“三思而行”,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句話,是勸人做事不要魯莽,要仔細考慮,然後行動,則成功的可能性會大一些,碰壁的可能性會小一些。
要數典而不忘祖,也並不難。這個典故就齣在《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說明,孔老夫子是持反對意見的。吾傢老祖宗文子(季孫行父)的三思而後行的舉動,二韆六七百年以來,曆代都得到瞭幾乎全天下人的贊揚,包括許多大學者在內。查一查《十三經注疏》,就能一目瞭然。《論語正義》說:“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許多書上還錶揚瞭季文子,說他是“忠而有賢行者”。甚至有人認為三思還不夠。《三國誌·吳誌·諸葛恪傳注》中說:有人勸恪“每事必十思”。可是我們的孔聖人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批評瞭季文子三思過多,隻思二次(再)就夠瞭。
這怎麼解釋呢?究竟誰是誰非呢?我們必須先弄明白,什麼叫“三思”。總起來說,對此有兩個解釋。一個是“言思之多”,這在上麵已經引過。一個是“君子之謀也,始衷(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這話雖為文子自己所說,然而孔子以及上萬上億的眾人卻不這樣理解。他們理解,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多思”。
多思有什麼壞處呢?又有什麼好處呢?根據我個人幾十年來的體會,除瞭下圍棋、象棋等以外,多思有時候能使人昏昏,容易誤事。平常罵人說是“不肖子孫”,意思是與先人的行動不一樣的人。我是季文子的最“肖”子孫。我平常做事不但三思,而且超過三思,是否達到瞭人們要求諸葛恪做的“十思”,沒做統計,不敢亂說。反正是思過來,思過去,越思越糊塗,終而至於頭昏昏然,而仍不見行動,不敢行動。我這樣一個過於細心的人,有時會誤大事的。我覺得,碰到一件事,絕不能不思而行,魯莽行動。記得當年在德國時,法西斯統治正如火如荼。一些盲目崇拜希特勒的人,常常使用一個詞兒Darauf-galngercum,意思是“說乾就乾,不必思考”。這是法西斯的做法,我們必須堅決揚棄。遇事必須深思熟慮。先考慮可行性,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然後再考慮不可行性,也是考慮的方麵越廣越好。正反兩麵仔細考慮完以後,就必須加以比較,做齣決定,立即行動。如果你考慮正麵,又考慮反麵之後,再迴頭來考慮正麵,又再考慮反麵,那麼,如此循環往復,終無寜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所以,我贊成孔子的“再,斯可矣”。
傻瓜天下有沒有傻瓜?有的,但卻不是被彆人稱作“傻瓜”的人,而是認為彆人是傻瓜的人,這樣的人自己纔是天下最大的傻瓜。
我先把我的結論提到前麵明確地擺齣來,然後再條分縷析地加以論證。這有點違反鬍適之先生的“科學方法”。他認為,這樣做是西方古希臘亞裏士多德首倡的演繹法,是不科學的。科學的做法是他和他老師杜威的歸納法,先不立公理或者結論,而是根據事實,用“小心的求徵”的辦法,去搜求證據,然後纔提齣結論。
我在這裏實際上並沒有違反“歸納法”。我是經過瞭幾十年的觀察與體會,閱盡瞭蕓蕓眾生的種種相,去粗取精,去僞存真以後,纔提齣瞭這樣的結論的。為瞭凸現它的重要性,所以提到前麵來說。
閑言少敘,書歸正傳。有一些人往往以為自己最聰明。他們爭名於朝,爭利於世,錙銖必較,斤兩必爭。如果用正麵手段、錶麵上的手段達不到目的的話,則也會用些負麵的手段、暗藏的手段,來濛騙彆人,以達到損人利己的目的。結果怎樣呢?結果是:有的人真能暫時得逞,“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大大地輝煌瞭一陣,然後被人識破,由座上客一變而為階下囚。有的人當時就能丟人現眼。《紅樓夢》中有兩句話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瞭卿卿性命。”這話真說得又生動,又真實。我絕不是說,世界上人人都是這樣子,但是,從中國到外國,從古代到現代,這樣的例子還算少嗎?原因何在?原因就在於:這些人都把彆人當成瞭傻瓜。
我們中國有幾句盡人皆知的俗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皆報。”這真是見道之言。把彆人當傻瓜的人,歸根結底,會自食其果。古代的統治者對這個道理似懂非懂。他們高叫:“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想把老百姓當傻瓜,但又很不放心,於是派人到民間去采風,采來瞭不少政治諷刺歌謠。楊震是聰明人,對嚮他行賄者講齣瞭“四知”。他知道得很清楚:除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外,不久就會有一個第五知:人知。他是不把彆人當作傻瓜的。還是老百姓最聰明。他們中的聰明人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他們不把彆人當傻瓜。
可惜把彆人當傻瓜的現象,自古亦然,於今尤烈。救之之道隻有一條:不自作聰明,不把彆人當傻瓜,從而自己也就不是傻瓜。哪一個時代,哪一個社會,隻要能做到這一步,全社會就都是聰明人,沒有傻瓜,全社會也就會安定團結。
……
P57-60
季羨林談人生.品生活(套裝共兩冊)手稿圖文珍藏版 季羨林之子季承傾情授權 閱盡人世滄桑,悟得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