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特的行者故事×小说家的丰富想象力×专业摄影师的敏锐捕捉力
2、217天,25500公里,从拉萨到开罗,他穿越亚洲腹地,完成一个人的公路之旅。陌生的遗迹、异乡的巴扎、虚妄的寓言,他徘徊在公路和旅店,一如帕慕克《黑书》中,寻找卡夫山上“百鸟之王”的戴胜鸟。
3、《搭车十年》作者,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提名,多项国际摄影比赛获奖摄影师丁海笑又一力作。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书短读》、上海故事广播《悦读60分》、《户外探险》、《私家地理》、《Lohas乐活》杂志、豆瓣网、LOFTER乐乎、蚂蜂窝旅行网等诚意推荐。
5、双封面、锁线装,由新锐书籍、唱片设计师全本精心设计,将小说般的旅行故事和摄影完美融合。外封是神庙、猴与飞鸟,内封为作者珍藏的阿拉伯邮差首日封,寓意深刻。封背藏有一幅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绘制的路线图。随书附赠环亚旅行同名海报诗集、明信片。
亚洲,一只古老的巨鲸
孤独的旅行者,独自穿过漂浮的孤岛
远去,风中的戴胜鸟
当我也孤身一人时
请你带走流浪的我
《环亚旅行》是旅行作家、摄影师丁海笑2012年至2013年的一段旅行记录,一场游牧式的公路书写,从时空上跨越印度、波斯、高加索、地中海、埃及文明,并以反思的视角叙述了一部宏大的亚洲史诗,实现了对个体的放逐和对命运的反抗。
《环亚旅行》不单是一部游记文学,它还嵌入了摄影、诗歌、纪录片等文艺形式,在这个全民旅行与书写的时代,它依然保留着传统人类学者、探险家、小说家笔下丰盈的精神世界。
丁海笑,旅行作家,摄影师。创作涉及游记、小说、诗歌、摄影等。2012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开始为Lonely Planet撰稿,参与《西藏》、《山西》等书的写作。2014年出版跨文体作品《搭车十年》。
他只身一人,环行亚洲,他从拉萨出发,登上雪山之国,踏上次大陆,接收波斯的礼物,环游高加索,在地中海巡礼,这一路上有未知的风景,和不测的风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书短读》崔海涛
他带着凯鲁亚克式的孤独、嬉皮士的流浪感在亚洲版图上开启了马可波罗式的行走。旅途中的风景和故事都化作他笔下流淌的优美文字,翻开书页云淡风轻的文艺之风飘然而来。
——《户外探险》大霞
我们需要有说走就走的勇气,也要做好直面未知的准备。
——The North Face
《环亚旅行》目录
一、缘生
二、雪山之国
1.通往喜马拉雅
2.去加德满都的公路
3.迷失加德满都
4.消失的王国
5.加都旅馆
6.神会保佑你
7.再见,朋友
8.日落之前
三、次大陆
9.印度斯坦
10.恒河
11.预兆
12.移动的城堡
13.印度之门
14.德里的案件
15.乘火车
16.异乡人
四、波斯的礼物
17.阿拉伯海
18.德黑兰的故事
19.流动的盛宴
20.伊朗艺术家
21.她在伊朗长大
22.东风中的戴胜鸟
23.秘密派对
24.失而复得
五、高加索
25.鹰之国
26.动物庄园
27.拍广告
28.无酒不欢
29.困兽之斗
30.以父之名
六、地中海巡礼
31.卡夫卡
32.伊斯坦布尔
33.海洋之心
34.马太效应
35.因祸得福
36.比塔尔家族
37.安曼的故事
38.永远的贝都因人
39.非洲大陆
七、轮回
40圣城
41.生死
42.曲美乡
跋一
跋二
附录Ⅰ地理坐标中英对照表
附录Ⅱ原声
〇
泳池里冒着白色的水泡,我再度确认这是泳池,而不是加尔各答的海滨浴场。鲜艳的色块,像古勒斯坦皇宫里的波斯细密画一般,迫不及待地溢出水面……
〇
你背着孤独的行囊,独自走在路上,路过的人对你微笑,你也对他们微笑,这仿佛再平常不过。时而错过一辆车,飘过来一些欢声笑语,让你感到莫名的羡慕,又充满焦躁。你的血液里流淌着家族那种过了时的傲气,一点儿也不愿意服输。目的地就在前方,知止而后有定,你坚持认为你的人生应该是不同的,可又没有指路的人,只有倔强的竖起拇指,向着茫茫的雪山,向着雾气初沉的大地,一条蜿蜒的路,将你带去远方。
〇
黑暗中的路,没有尽头,也不知所终。笨重的车头,在悬崖边缘迅速的打着转,仿佛只要稍晚了一步,便会坠入万丈深渊。远方偶见一束光,黯淡不明,在黑夜的静寂中失踪,半个时辰后,又呼啸着从路的拐角钻了出来,一闪而过。山的边缘连接着星空,峡谷里挂满了玉帘,天空中一弯弦月,孤悬在天幕。此外,便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〇
城市像一个心脏,一排排通往城市各处经络的小巴,是躁动不安的分子,初来乍到的陌生人,游走在破败的街巷,静静的倾听城市的呼吸。远处的山被黑暗侵吞,皇后水池一盏盏燃放的水灯,漫无目的地飘荡着,像抽象派的画。
〇
一段可卡因般的艳遇,加德满都像贫瘠、拥挤的瓦拉纳西,他在衰老,日光依旧明亮,他被滞留,被蒸发,被平庸,被遗忘。爱情来得太晚,但还是来了,就像臀部上的纹身一样,留下美丽的谜语,和几句归结于幸运的谈资。
〇
被电视机声、犬吠、训练鸽子的哨声、发动机的轰鸣声叫醒,面对这迷一般的城市,我平静了,曾无数次想象初到印度的感觉,也几乎放弃了签证,她竟然会像个老情人般出现,既熟悉,又陌生,我失语与她的交谈,或许我本是个喜新厌旧的人,身在曹营心在汉。
〇
旅行就是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遇见一个人到离开一个人,书本上的一站到现实中的另一站。旅行者们并不需要去太多地方,事实上他可能从未离开,就像智者并不需要读太多无用的书。造物主很公平,只是有人发现了他的使命,有人还在寻找的路上。
〇
旅行让意志的坚定的人更加坚定,又会瞬间摧毁你的信念、你所相信的一切、你活着的理由、你被劫持的人生观,而你独自醒来,截取到喜马拉雅的晨曦,你所纠结的一切都不再重要。
〇
当你孤独的走着,道路艰辛甚至充满危险,日子枯燥也没人陪伴,但你知道这是你自己的路,你的人生。相信沿着这条路,就能找到信仰、理想和幸福,我必须相信,因为在这个孤独的星球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〇
暮色苍茫,我坐在银灰色老式伊朗老爷车里,司机将玻璃窗稀开一条缝,搁上一块皮制的挡风板,好让自己大口地抽烟,烟盒横躺在挡风玻璃前,上面画着一个燃烧的肺,看后让人触目惊心。后备箱与车厢相连,只用一张简易的毛毡搭着,冷风从窗缝、后备箱钻进来。司机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开心的随着震耳欲聋的土耳其DJ音乐左右摇摆起来,像一只坏掉的钟摆。车搁浅了几次,一次是因为油表显示为零,一次是蓄电出现问题,点不燃火,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变得忽明忽暗,暖气也不太管用了,不知是不是高原上温度骤然下降的原因。
〇
我在沉闷的苏俄遗留建筑里住了两天。冷色光的前厅站着穿黑丝皮裙的接待和表情冷峻的大肚子保安;电梯里的二极管电梯按钮,一按就会立即彻底失重,像扭曲物质穿越时光的机器,也许一开门就会看到奏着激昂音乐的金色大厅,但可惜什么也没有,建筑的每一层的通道里只有扑朔迷离闪烁着的光感应灯;餐厅里的腐臭酒肉气味会一直弥漫到整座大楼,偶尔传来觥筹交错的声音和斯拉夫语,是社会主义的交响乐。窗外空荡、萧条的街道让人感觉到压抑,城市上空飘荡着厚厚的层云,每个人都长着碟中谍中前苏联特工式的面孔。
〇
几个不良少年沉默地从通道的另一端钻了出来。我时常地在想儿时那些躲在巷子里、凶神恶煞的少年都上哪儿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藏匿进了人群中,变成了那些西装笔挺、人模人样的成年人,被写字楼宇所淹没,或者在摇晃的乡村巴士上,将头伸出窗外抽烟,这样说或许太过浪漫。我确定有一些是死掉了,想到这里不禁一阵冷汗,最可怕的是另一些人他们蜕变得如此迅速,以至于只有当两个人亲密无间后,才可能发现彼此竟然和过去的兄弟、兄弟的女人那么相似,第二天过后两人便默契的不再联系,但彼此仍然心照不宣——过去的烙印就像身上的纹身一般,是无法完全抹去的。
〇
环亚旅行最终让我明白了,去哪儿、怎么去,其实并不重要,一个人要是疲于奔波于不同地理标签之间,那也只是徒劳;生命是一场流动的河,每个人都微不足道,但梦想却是这条河上的船舶,它将决定你在哪靠岸。
〇
我想有一天,我们都会忘记去过哪里,遇见什么人,或发生过什么。只是那个住在物件、票据、日记簿的人那么鲜活,仿佛他才是你,而你不过是一个装满回忆的躯壳罢了。
〇
我想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想像过去的人一般,从这个城市出发,到达爱琴海中某一个遥远的岛屿,那里住着诗人,或是相信上帝的人。我们大可以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争辩上帝的存在或荷马史诗中某一段的真伪;在某个出其不意的下午,等待某个人的造访,或去某个陌生的城市做客。这样缓慢的时代已经远去,等待显得毫无必要,世界变得顷刻即至:一条短讯和一张标有精确时间的机票。
〇
原来,旅行那个姑娘,也会偷走我的青春,偷走我爱的人。
评价三: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最先被吸引的地方。它不像许多旅行文学作品那样,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矫揉造作的抒情,而是以一种质朴、真诚的笔调,缓缓地诉说着旅途中的点滴感悟。作者的文字,如同温润的玉石,触感细腻,却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看见”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视角去审视世界,却忽略了当地人眼中世界的模样。《环亚旅行》鼓励我放下预设,去真正地“看见”,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匆忙忽略的美好。书中对于自然风光的描写,不是简单的风景照的文字版,而是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情感巧妙地融合,让我读出了山川湖海的生命力,也读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激荡。这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奇妙体验,让我仿佛拥有了一双能够穿透表象、直抵事物本质的眼睛。
评分评价五: 我不得不说,《环亚旅行》这本书,它打破了我对旅行书籍的固有认知。它没有刻意去迎合某种潮流,也没有试图去塑造一个“完美旅行者”的形象。相反,它展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个体,在面对未知世界时的迷茫、喜悦、感动和成长。我喜欢书中那种“随性而至”的叙事节奏,没有强求的逻辑线,却让人在看似漫无目的的章节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它让我意识到,旅行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那些计划外的偶遇,那些意料之外的风景,往往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书中对于“慢旅行”的推崇,也让我深思。我们常常在追求效率,却忽略了过程中的细微之处。《环亚旅行》鼓励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风的吹拂,去倾听雨的声音,去品味一杯咖啡的香醇。它像一场悠长而宁静的梦,将我带离了喧嚣的现实,让我得以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里,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评分评价一: 最近翻了几本关于旅行的书,但《环亚旅行》这本书,真的给了我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像那些流水账式的游记,只是简单地记录“我去了哪里,吃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相反,它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极其细腻、饱含情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当地人文风情的描写,那些隐藏在街角巷尾的烟火气,那些与当地人短暂却意味深长的交流,都被作者捕捉得丝丝入扣。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踏上旅途前,并非只是怀揣着“到此一游”的心态,而是带着一颗好奇、尊重和探索的心,去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灵魂。书中对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比如市场里商贩的叫卖声,寺庙里香火的飘渺,甚至是街边小吃摊上热气腾腾的蒸腾,都赋予了它们独特的生命力。读着读着,我仿佛也置身其中,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异域香料味,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许多旅行书中鲜少感受到的。它让我明白,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走了多少路,而是走了多少心。
评分评价二: 我通常对那些号称“干货满满”的攻略型书籍有点抵触,总觉得少了点温度。然而,《环亚旅行》这本书,却意外地让我看到了深度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它没有罗列一大堆枯燥的数据和地图,而是巧妙地将旅行中的实用信息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比如说,书中关于如何与当地人有效沟通的部分,不是简单地给出几个万能短语,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插曲,展现了沟通中的障碍、理解的妙趣,以及最终化解尴尬、建立连接的喜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旅行中的“软技能”,比如如何辨别当地人的善意,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安全感。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旅行的准备不仅仅是预订机票酒店,更是一种心态上的调整和对未知世界的开放。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下一次的出游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它为我指明了方向,也点燃了我对探索更广阔世界的热情。
评分评价四: 阅读《环亚旅行》的过程,就像在经历一场精神上的洗礼。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地理上的移动,更是关于心灵的成长。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无论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还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的误解,都被他以一种坦然、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没有回避困难,而是从中汲取经验,将每一次的挫折都转化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抱怨和消极情绪,并尝试用更豁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书中对于“连接”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旅途中努力与遇到的每一个人建立真实的连接,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如何。这种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珍视,让我重新思考了“关系”的意义。这本书让我明白,即使在最陌生的地方,我们依然能够找到温暖和共鸣。
评分穿越亚洲腹地,带你领略大亚洲的风情
评分很好!
评分书不错,正版的。
评分送货及时,纸张精美
评分300-100买书先囤着,慢慢看
评分唯独这本有点痕迹,可能物流造成的吧
评分大本,囤货慢慢看
评分西藏、尼泊尔、印度、伊朗、叙利亚、黎巴嫩、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埃及……这些因过度修饰和因时间荡涤使得听起来诱人的名字,在他的笔下,并不小清新、并不完美、并不煽动,读完甚至有些并不想去——签证、疾病、寒冷、抢劫、不宜公开讨论的内容,都在暗示你前方并不是平坦大道。这是他为旅行上瘾者们开的病历书,但愿勇敢的人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天真皮肤的同类。
评分内容很精彩,世界么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