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郝金凯 编
图书标签:
  • 针灸
  • 奇穴
  • 经外穴
  • 图谱
  • 中医
  • 医学
  • 养生
  • 穴位
  • 临床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72957
版次:3
商品编码:1211865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0
字数:9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一版出版于1963年,是迄今为止收录*完整的经外奇穴图谱之一。本次修订第三版,共分上、中、下三卷,共收录1649个奇穴,且每穴均详述其别名、定位、与经穴的关系、主治、针法、引证。其中,上卷经上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上的奇穴),计345穴;中卷经外奇穴(即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外的奇穴),计1213穴;下卷集合奇穴,计91穴。上卷按十四经体表循行实测经脉线分段插图;中卷、下卷每穴均有一图。书末还附有穴名索引,方便查阅。

作者简介

  郝金凯,男,1927年生于北京,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目录

上卷 经上奇穴
第一章 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奇穴
下侠白
为劳
惺惺
甲状
泽下
辟石子头
靠山
止咳
踝点
夺命
小儿睡惊
冲阳
龙玄
第二章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线上奇穴
前头点
三门
虎边
上合谷
下温溜
桡侧伸腕短肌运
动点
神授
泽田
新曲池
上曲池
止痒
伸肘
肱三头肌(外侧头)运动点
治痒
臑上
第三章 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奇穴
机关
颊点
鬼床
蝶腭神经点
头缝
颈臂
乳上
鬼门
直骨
乳下
马蜞癍
提胃
排气
肾水
髀下
2号点
迈步
关兔
新伏兔
肾系
外膝旁
下水区点
玄明
足二里半
万里
中平(足)
阑尾
治瘫
脑清
解上
林白
鞋带
足17
二趾上
第四章 足太阴脾经循行线上奇穴
足34
肝炎
纠外翻
上三阴交
足踝上
安眠4
地健
髎髎
大轮
足明
百虫窝
足罗
上血海
箕下
血海上
育门
提托
通经
提宫
大横上一寸
胃乐
胃上
第五章 手少阴心经循行线上奇穴
透丛
强肘
解关
少海上
肘内
心平
心脏点(臂)
疔俞
胸膜炎
心脯
停喘
会阴点
……

中卷 经外奇穴
下卷 集合穴
《中国针灸疑难病症诊疗图典》:汇聚临床智慧,攻克顽疾之道 编者按: 本书并非《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而是另一本独立完成的、聚焦于针灸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力作。我们致力于为广大针灸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前沿的疑难病症诊疗指南,以期在复杂多变的临床实践中,点亮攻克疑难的智慧之光。 卷首语: 在中医博大精深的治疗体系中,针灸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缓解疼痛、调整功能、扶正祛邪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面对层出不穷的疑难杂症,如何在经典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走出一条有效的治疗路径,始终是针灸界不懈追求的课题。本书的诞生,正是源于这份对学术的敬畏,对病患的责任,以及对针灸未来发展的期许。我们汇聚了多位在针灸临床一线耕耘多年的资深专家,将他们数十载的行医心得、对疑难病症的深入研究、以及独到的治疗方案,倾注心血,编纂成册,旨在为广大针灸同仁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助力大家在疑难病症的诊疗道路上,更进一步。 第一部分:疑难病症的针灸辨证论治新思辨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针灸治疗疑难杂症的理论基础和辨证思维。 第一章: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现代视角与中医古训的融合 1.1 现代医学对疑难病症的认知挑战: 简述现代医学在面对如慢性疼痛综合征、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功能性紊乱等疑难病症时所面临的困境,包括病因不明、机制复杂、缺乏特效疗法等。 1.2 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智慧在疑难病症中的体现: 探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思想在预防和早期干预疑难病症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通过针灸调理,阻断疾病发展的进程。 1.3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机制探索: 1.3.1 神经生理学机制: 结合现代研究,阐述针灸对神经递质、内啡肽、神经生长因子等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在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神经修复等方面的影响。 1.3.2 免疫与内分泌系统调控: 探讨针灸如何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内分泌平衡,从而改善免疫介导性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疑难病症。 1.3.3 脑科学与针灸: 介绍脑成像技术(如fMRI)等在揭示针灸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调控情绪、认知功能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为理解针灸治疗某些精神行为类疑难病症提供科学依据。 1.4 “辨证论治”在疑难病症中的深化与拓展: 1.4.1 传统辨证的不足与现代辨证的构建: 分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疑难病症时,单纯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强调结合病位、病性、病机、病因的综合辨识。 1.4.2 结合现代诊断手段的辨证: 探讨如何将影像学(MRI、CT)、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指标)、基因检测等现代诊断信息,有机地融入中医辨证思维,形成更精准的辨证体系。 1.4.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针灸策略: 阐述在针灸治疗疑难病症中,如何根据个体差异、病症发展阶段,灵活运用“同病异治”的原则,以及针对不同疾病表现出的共同病机,采取“异病同治”的策略。 第二章:疑难病症的针灸“病机”探微 2.1 “虚”的复杂性: 区分元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等不同层面的“虚”,以及它们在疑难病症中的多重表现。 2.2 “实”的多样性: 剖析湿、痰、瘀、毒、热、寒等“实邪”在疑难病症中的演变与纠缠,以及它们如何阻滞气血、损伤脏腑。 2.3 “虚实夹杂”的辨识难点: 强调疑难病症多以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特征,探讨如何在临床中精准辨别虚实的主次、寒热的转化。 2.4 气血津液失调在疑难病症中的关键作用: 2.4.1 气滞血瘀: 探讨其在疼痛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疑难病症中的核心地位。 2.4.2 痰湿阻滞: 分析其在肥胖、代谢综合征、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普遍性。 2.4.3 津液亏虚与水饮内停: 阐述其在干燥综合征、肾脏疾病、水肿性疾病中的联系。 2.5 “情志失调”与“久病入络”: 探讨情志因素在疑难病症发生发展中的催化作用,以及久病不愈所致的“久病入络”、“络脉损伤”的针灸治疗思路。 第二部分:重点疑难病症的针灸临床诊疗指南 本部分将针对临床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病症,提供详细的针灸诊疗方案。 第三章:疼痛性疑难病症的针灸突破 3.1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3.1.1 病因病机分析: 结合中医“痹证”、“痿证”等理论,分析其虚实、寒热、瘀滞的特点。 3.1.2 辨证分型与选穴: 针对不同分型(如气滞血瘀型、湿热阻滞型、肝肾亏虚型),精选主穴、配穴,并强调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 3.1.3 独特针刺手法与辅助疗法: 介绍如弹拨法、捻转法、雀啄法等用于缓解疼痛的针刺手法,以及配合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等方法。 3.1.4 临床案例分析: 呈现典型病例的诊疗过程和疗效评价。 3.2 纤维肌痛综合征: 3.2.1 中医认识与病机: 探讨其与“痹证”、“肌痹”、“脏躁”等中医病证的联系,分析其多因素、全身性的病机特点。 3.2.2 辨证施治策略: 强调整体调理,兼顾虚实、寒热,关注肝脾肾功能的失调。 3.2.3 穴位选择与疗程安排: 推荐全身性及局部压痛点的选取,以及动态调整穴位的治疗方案。 3.3 慢性腰腿痛的复杂情况(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引起的顽固性疼痛、脊柱关节炎): 3.3.1 复杂病机分析: 区分受寒、闪挫、劳损、痰湿、瘀血等多种致病因素,以及筋骨、经络、脏腑的协同病变。 3.3.2 精准定位与疏通经络: 强调对病变节段的精准判断,并运用循经、经外奇穴、阿是穴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3.3.3 结合现代技术: 探讨电针、温针灸等在改善腰腿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方面的作用。 第四章:功能性紊乱与疑难内科病症的针灸调理 4.1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 4.1.1 情绪因素与肠道轴: 分析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对脾胃功能的影响,以及“脑-肠轴”在其中的作用。 4.1.2 辨证要点: 强调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的寒热虚实性质,以及伴随症状的辨识。 4.1.3 重点穴位与手法: 推荐足三里、中脘、天枢、内关等,以及柔和的提插捻转手法。 4.2 睡眠障碍(失眠、多梦): 4.2.1 心神不安的根源: 探讨心脾两虚、肝郁化火、痰热扰神等病机。 4.2.2 镇静安神与调和阴阳: 介绍神门、三阴交、安眠穴等安神定志的穴位,并强调辨证调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3 呼吸系统疑难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缓解期,部分哮喘发作期): 4.3.1 肺脾肾同治: 阐述肺主气、脾主运化、肾主纳气的整体调理思路。 4.3.2 调肺益气、化痰散结: 推荐定喘、丰隆、膻中等穴位,配合艾灸以温肺散寒。 4.4 泌尿生殖系统疑难病症(如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的顽固性症状): 4.4.1 湿热下注与瘀阻胞宫/精室: 分析其病机,强调祛湿清热、活血化瘀。 4.4.2 局部与全身取穴结合: 推荐八髎、中极、关元等穴位,同时兼顾肝脾肾经。 第五章:免疫与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针灸探索 5.1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的缓解期、干燥综合征的症状改善): 5.1.1 扶正祛邪,调和免疫: 强调针灸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 5.1.2 辨证与选穴: 结合辨证分型(如风湿相搏、寒湿痹阻、肝肾阴虚),推荐相应的穴位组合。 5.2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缓解): 5.2.1 延缓进程,改善功能: 探讨针灸在改善运动协调性、认知功能、情绪等方面可能的作用。 5.2.2 穴位选择与个体化方案: 介绍如头针、体针相结合的方案,以及针对不同症状的个性化选穴。 5.3 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偏瘫、失语、吞咽困难): 5.3.1 疏通经络,促进神经再生: 强调针灸在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激活代偿性神经通路中的作用。 5.3.2 综合康复方案: 介绍醒脑开窍法、头针疗法、以及针对失语、吞咽困难的专项穴位治疗。 第三部分:针灸临床实践的进阶与创新 第六章: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进阶手法与技巧 6.1 精准定位的艺术: 探讨骨度分寸、标志定位、触诊定位等方法在疑难病症穴位选取中的应用。 6.2 刺激强度的个体化调控: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耐受度,灵活运用补泻手法,掌握得气的感觉。 6.3 电针、温针灸、艾灸的组合应用: 阐述不同针灸器械和方法的协同增效作用。 6.4 穴位注射与穴位贴敷的临床价值: 介绍其在增强疗效、延长疗效方面的应用。 6.5 针灸与其他疗法的配合: 探讨针灸与推拿、中药、康复训练等疗法在疑难病症治疗中的有机结合。 第七章:针灸临床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 7.1 循证针灸在疑难病症中的实践: 强调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价体系,鼓励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7.2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标准化与个体化: 探讨如何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兼顾个体差异。 7.3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传承与创新: 呼吁在继承名老中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 7.4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国际视野: 关注国际上对针灸治疗疑难病症的研究动态,推动学术交流。 结语: 《中国针灸疑难病症诊疗图典》的编纂,是一次对针灸临床智慧的梳理与升华。我们深信,本书的问世,将为广大针灸工作者在面对疑难病症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可靠的临床指导。愿本书能成为您手中锐利的武器,助您在中医针灸的浩瀚星空中,点亮攻克疑难的璀璨星光,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此处将列出本书引用的相关学术文献,以示严谨性。) 附录 (可能包含常用穴位图、特定病症的治疗方案汇总等辅助信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针灸世界的新认知!之前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穴位,虽然也知道奇穴的存在,但总觉得它像是武功秘籍一样,高深莫测,难以寻觅。这次拿到《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图文并茂”,什么叫做“深入浅出”。不仅仅是简单的穴位定位图,而是通过精细的解剖示意图,结合详细的文字描述,将每一个奇穴都“活生生”地呈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每个奇穴的临床应用部分的阐述,不再是枯燥的条目罗列,而是结合了大量的病例和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甚至还提到了不同流派在取穴和手法上的差异。读起来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手把手教你,让你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第三版在内容上的更新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少新的奇穴和临床研究成果都被收录进来,可见编者团队的严谨和用心。对于我们这些想要在针灸领域有所突破的从业者来说,这简直是一座宝库,每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针灸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和记忆奇穴的书。《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首先,它的图谱质量极高,每一个穴位的定位都精确到骨骼和肌肉的参照,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穴位的具体位置。其次,书中对每个奇穴的描述都非常全面,不仅包括了定位、主治,还详细介绍了针刺方法、禁忌症,甚至还有一些近期的研究进展。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复杂病症时,能够将多个奇穴进行组合应用,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这对于我学习和理解临床思路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严谨又不失流畅,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激起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毫无疑问,这本图谱将是我未来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参考。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医学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一直被针灸的神秘魅力所吸引。然而,市面上很多关于针灸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认知。《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没有回避那些“非主流”的穴位,反而将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并赋予了清晰的图谱和详细的讲解。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采用生硬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相对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复杂的知识。比如,对于一些穴位的命名由来,或者其在古代医籍中的记载,都有所提及,这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承载着中医文化底蕴的书籍。每一次的阅读,都像是在和古人的智慧对话,让我对针灸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针灸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

评分

我是一位年长的针灸爱好者,从年轻时就对针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么多年来,我收藏了不少与针灸相关的书籍,但《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病症,比如风湿、关节疼痛、消化不良等,书中都提供了非常明确的奇穴取穴方法和操作建议。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在家中给自己的一些小毛病进行艾灸或按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以前总觉得奇穴是专业人士才能掌握的,但这本书的图谱非常清晰,文字描述也通俗易懂,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穴位并准确操作。而且,它在讲解时,还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给出了很多个性化的指导,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贴心。

评分

我是一名中医推拿师,平时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用常规的穴位治疗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听闻《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第3版)》的内容非常详实,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就能出的书,它背后凝聚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我是完全能够感受到的。其中关于某些特定病症的奇穴应用,比如一些慢性疼痛、内科杂病,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系统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很多穴位是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但是一旦看到图谱上的定位,再结合文字的描述,立刻就能明白它的奇妙之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介绍穴位,还会探讨其理论基础,例如它为什么会对某个病症有效,是通过什么经络循行或者脏腑联系来起效的,这种深入的挖掘让我对针灸的理解更加透彻,也让我更有信心去尝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

评分

评分

好书

评分

正版

评分

值得买的一本经典。

评分

评分

东西不错,价格合适,值得购买!

评分

好书

评分

正版

评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家多看看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