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17153300 金匮要略方论 定价:17.00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153263 注解伤寒论 定价:20.00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153270 温病条辨 定价:20.00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153294 灵枢经 定价:17.00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153317 黄帝内经素问 定价:30.00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87117153287 时病论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是汉代张机(仲景)所著。为重要的古典医书之一,也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
《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分二十五篇。其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医所称的“杂病”的证候与治疗。其中包括的疾病,有疟疾、中风、虚劳、肺痿、肺痈、咳嗽、消渴、黄疸、疮痈、妇人妊娠、产后病,以及中毒急救等。由于这些都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至今仍有许多确切的疗效,因此,本书可供中西医学习和研究中医之用。本次重刊,书后附有方剂索引,更便于读者查阅。
注解伤寒论
《注解伤寒论》系金代成无己对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的注解。该书成书于1144年,是现存早的《伤寒论》全注本。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书中列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证候,计397法,113方。在每条之下,成氏结合自己临证心得,本《内经》之旨,进行注释。其所采用的“以经释论、以论证经”的研究方法,堪为后世以经释论的典范。
《注解伤寒论》既保持了仲景《伤寒论》之原貌,又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因此,是学习中医的重要读本。此次重刊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是清·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温病条辨》共有六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是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由于本书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本书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本书系据问心堂本排印的,并据别本增补了朱武曹氏评,及秋燥胜气论(附法八条,方六首)。
灵枢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中医古典医籍,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灵枢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经》共十二卷,分八十一篇。全书除了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原理、脏腑功能、病因、病机等以外,并论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以及治疗原则等,内容非常丰富。几千年来,一直对中医的临床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所以仍是今天研究中医学、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必读的古典医书。可供学习中医、中医教学,以及从事中医研究工作者阅读参考之用。
本书是根据明·赵府居敬堂刊本,经过校勘、标点排印的。
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素问》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素问》的成书年代,据多人考证,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代。
本书共二十四卷,分八十一篇(原缺“刺热论”、“本病论”两篇,今据别本补入,附于书后)。本书内容丰富,包括有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疗、预防、养生以及入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和运气学说等多方面内容。该书系统地反映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综括了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者必读的古典医书。本书可供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金匮要略方论
卷上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一
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栝楼桂枝汤
葛根汤
大承气汤
麻黄加术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防己黄芪汤
桂枝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白虎人参汤
一物瓜蒂汤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百合知母汤
滑石代赭汤
百合鸡子汤
百合地黄汤
百合洗方
栝楼牡蛎散
百合滑石散
甘草泻心汤
苦参汤
雄黄熏方
赤小豆当归散
升麻鳖甲汤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
注解伤寒论
新刻伤寒论序
刻伤寒论序
注解伤寒论序
伤寒卒病论集
伤寒论序
宋刻伤寒论敕文
图解运气图
卷一
辨脉法一
平脉法第二
卷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痉湿喝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方六道
卷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方二十八道
卷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方一十九道
卷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方十道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卷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方一十五道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方五道
卷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方一道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方四道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
温病条辨
卷首
序(四首)
凡例(十四条)
原病篇(引经十九条)
卷一 上焦篇(法五十八条,方四十六首)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疟
秋燥
补秋燥胜气论
卷二 中焦篇(法一百零二条,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疟、痢、疸、痹附)
秋燥
卷三 下焦篇(法七十八条,方六十四首,图一首。共二百三十八法,一百九十八方)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
寒湿
湿温
秋燥
.....
灵枢经
卷之一
九针十二原一法天
本输第二法地
小针解第三法人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
卷之二
根结第五法音
寿天刚柔第六法律
官针第七法星
本神第八法风
终始第九法野
卷之三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卷之四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度第十七
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
....
黄帝内经素问
卷第yi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卷第十
卷第十一
卷第十二
卷第十三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卷第十七
卷第十八
卷第十九
卷第二十
卷第二十一
卷第二十二
卷第二十三
卷第二十四
附:黄帝内经问遗篇
能在次点?
评分特别精美,装帧古朴,教勘权威
评分能在次点?
评分能在次点?
评分特别精美,装帧古朴,教勘权威
评分特别精美,装帧古朴,教勘权威
评分特别精美,装帧古朴,教勘权威
评分能在次点?
评分能在次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