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他貌不惊人,但却总做出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他身材不高,却总能够看得很远。和其他互联网大佬相比,他没有海归的经验,没有过人的技术,也没有充足的资源,但他“土法炼钢”,却造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互联网帝国,并且也因此成了中国互联网的标志性。人物,他就是马云。
内容简介
曾经那个三流的高考生,曾经那个不安分的大学老师,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一步成了今天的创业偶像,中国首富。马云是如何缔造他的传奇的?在那个小富即安的年代,他为什么执着选择创业?在那个电话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他为什么一眼就认定了互联网会成为未来的聚宝盆?是什么促使他成立了*?是什么让他在香港上市然后又退市?有是什么让他能够创造今天的纽约证交所IPO神话?想要了解这些,就让我们追随马云的脚步,回到他创业的原点,去看一看这二十年他是怎么一步步走来的。
作者简介
陈玉新,经济管理畅销书作家,长期跟踪研究马云及阿里巴巴,对互联网、电子商务有深入的研究,曾出版《马云的局》《马云的棋》《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哲学课》等畅销书。
目录
第一章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草根缔造的传奇
从矮个子顽童到“东方拿破仑” 002
王者马云:缔造阿里帝国 003
争议马云:蛊惑者、大忽悠 005
个性马云:像一只开屏的孔雀 009
013 第二章
1982—1984 年,三次高考练就不屈的精神
西子湖畔的“好战少年” 014
自学成才的“英语神通” 016
屡败屡战的“高考老兵” 019
025 第三章
1984—1992 年,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成绩最差的新生到成绩最好的毕业生 026
长得最丑的男生追长相最漂亮的女生 028
为承诺安守校园却并不安分的马老师 030
033 第四章
1992 年,创立海博翻译社,创业路上的勇敢尝试
终于可以创业了,翻译社踏下第一个足印 034
海博翻译社的艰苦岁月 037
翻译社咸鱼翻身,马云却悄然离开 041
045 第五章
1995 年,海外意外“触网”,选定创业方向
千里走单骑,马云洛杉矶历险 046
黑社会软禁,不幸之中的万幸 048
西雅图触网,认准互联网价值 050
办中国黄页,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053
艰难的起步,“骗子”居然被人骗 055
061 第六章
1997—1999 年,承建官方网站,在黑暗中摸索前进
初始班底,马云的“十八罗汉” 062
北上北京,马云的“北漂”岁月 066
贵人相助,马云在北京的朋友们 068
意外收获,给《人民日报》上了一回课 071
铩羽而归,大不了从头再来 073
077 第七章
1999 年,创立阿里巴巴,激情岁月就此开启
不当雅虎COO,马云绝不做别人的打工仔 078
阿里巴巴,餐厅里想出来的名字 081
集资创业,“闲钱”凑出来的公司 084
闭门造车,我们要做“网上义乌” 087
091 第八章
1999—2000 年,阿里巴巴在艰难中起步
湖畔花园的呐喊,“十八罗汉”动员大会 092
草台班子唱大戏,睡在地板上的兄弟们 095
搂草打兔子,融资融来一个蔡崇信 099
两个“巨人”的合作,6 分钟搞定孙正义 101
107 第九章
2000 年,西湖论剑,构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武侠情结,“金庸才是我的偶像” 108
西湖论剑,商业当中的武侠因素 109
大侠“马清扬”和他的独孤九剑 112
核心理念,最好的是“唐僧团队” 114
适可而止,马云的7 个子公司理论 116
121 第十章
2001—2002 年,互联网寒冬中的断臂求生
全球大扩张,阿里巴巴成了“暴发户” 122
新生的宠儿,来自《福布斯》的拥抱 125
壮士断腕,关明生的临危受命 126
互联网泡沫,马云跪着过冬 130
绝处逢生,卖排序救了阿里巴巴 134
137 第十一章
2003 年,创立淘宝,马云开始两条腿走路
从B2B 到C2C,东京之旅的意外收获 138
芝麻还是西瓜,孙彤宇的选择 140
天书、人间蒸发,把淘宝计划保密到极点 141
盈利?先把免费做到底 145
笑谈,马云是靠女人成功的 147
151 第十二章
2003—2006 年,大战eBay,对手让马云更强大
粮草先行,洗手间里拿到8200 万 152
一触即发,18 个月的腥风血雨 154
eBay 的失策,阿里巴巴农村包围城市 156
六脉神剑,小白兔与猎犬 158
蚂蚁和大象,郭台铭对话马云 159
胜负已分,eBay 已经不配当对手了 161
165 第十三章
2004—2005 年,创支付宝,创新进入蓝海
广受质疑,“这东西宋朝就有” 166
娱乐效应,结缘《天下无贼》 168
安全保障,与银行手牵手 171
支付宝“单飞”:马云深陷契约门 173
177 第十四章
2005 年,掌控雅虎中国,一次莽撞草率的决定
华裔神童,杨致远其人 178
马云与杨致远,迟到6 年的合作 181
雅巴联姻,大好形势当中的隐忧 184
孙正义、马云和杨致远不得不说的故事 187
191 第十五章
2007 年,阿里B2B 业务香港上市,首次试水资
本市场
匪夷所思,为什么会是香港 192
股王诞生,阿里巴巴近千名“百万富翁” 195
卫哲的疑惑:马云怎么不着急了 198
启动上市,黄龙体育场的狂欢 200
205 第十六章
2008—2013 年,阿里云、菜鸟网络,走在时代的
前面
云技术,下一个互联网利润点 206
阿里云,马云被王坚“忽悠”了 209
3000 亿,用钱砸出来的“菜鸟” 212
217 第十七章
2009—2013 年,淘宝做大做强,B2C 引爆市场
跳蛙战术,从淘宝到天猫商城 218
大意险酿灾祸,新规引发致命危机 220
痛定思痛,阿里巴巴的“整风运动” 223
“双十一”,马云创造出的节日 226
229 第十八章
2013 年,成立余额宝,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试水金融,向银行下战书 230
余额宝踩了谁的痛脚 232
博鳌遭围攻,没有人会去踢死狗 236
放弃还是坚持,余额宝死了也光荣 237
241 第十九章
2014 年,携手恒大,马老板的收势与造势
娱乐和体育,孔雀性格的马云 242
舍近取远,马云为何放弃绿城 245
天猫恒大,12 亿买一张新名片 247
惺惺相惜,许家印看马云 249
253 第二十章
2014—2016 年——阿里巴巴纽约上市,马云之路
还将走向何方
山雨欲来,阿里巴巴全球造势 254
纽约上市,马云创造了历史 256
2015 年首份年报,上市后的第一份答卷 258
2016 年,将比2015 年更猛烈 261
265 第二十一章
2017 年,马云说,新的一年里要接着红!
马云称未来把握这“五新”则胜 266
阿里巴巴正在走下坡路?不,2017 接着红 269
“外星人”马云要回太空 272
大浪淘沙后,谁将成为下一个马云 275
279 附录
马云年表
精彩书摘
个性马云:像一只开屏的孔雀不可否认的是,马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和他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从小就有的侠义之心,善于主动和人交谈,广交世界各地的朋友,总是能够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讲,愿意带领员工们一起致富,和他们一起同甘共苦,总是能够实现自己曾经夸下的“海口”……这些都是马云身上的个人魅力,而把这些个人魅力综合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马云是一个典型的孔雀型性格的人,在塑造品牌、自我宣传、鼓舞人心方面有天生的优势。
马云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自信到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疯子、骗子,但是他具备一个优秀商人所需要具备的最佳素质——充满自信但绝不自负。马云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的苦难,让他更加明白了努力奋斗的意义,所以他身上充满抱负但绝不盲目地打拼,而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成功之后的马云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那么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都能创业成功。”孔雀型的人总能把快乐和激情带给大家。马云一手创建起来的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热情的地方,员工们总是能在里面找到自身的价值,快乐地成长。有一句歌词唱得非常有意思:“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孔雀型的人也总是能够说服其他的人相信自己的话。一路走来,马云不仅能够说服创业初期的“十八罗汉”与他一起奋斗,还能在公司处于前途不明的混沌时期就让很多有才能的人投奔他,他还用自己非凡的口才为阿里巴巴招来急需的资金投入。蔡崇信本来是一家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驻亚洲代表,但是在和马云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他竟然宁愿放弃上万月薪加入月薪只有500元人民币的阿里巴巴;而孙正义给阿里巴巴的投资,马云只用了6分钟就得到了。
孔雀型的人社交能力非常强,他们总是能通过各种方式认识各种朋友,而这些朋友又能促进其事业的发展,“西湖论剑”和“马云与杨致远的交好”就是这种能力的体现,马云因为认识这些大人物而在事业上更加风生水起,而这些帮助他的人往往也是因为重视马云这个朋友。
孔雀型的人不仅自己具备优秀的素养,还善于用人。而纵观马云这些年在用人方面的历程,整体上还是非常有远见卓识和知人善用的。
孙彤宇、蔡崇信、彭蕾、谢世煌、吴炯等人都得到了马云的重用,而这些人的才能也担得起马云对他们的期望。在用人方面,马云懂得海纳百川,他所用过的人绝对不是同一类性格的人,所擅长的领域也不一样,马云总是能找到他们身上的优势,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地方担任重要的职务。比如说蔡崇信是一个懂得理财的人,马云在阿里巴巴创业初期就让他担任总财务官;吴炯的技术水平卓著,马云就把在硅谷成立科研中心的事务交给他;就连彭蕾这样一个女子,马云也看到了她善于持家的一面,所以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彭蕾的职务就相当于阿里巴巴的一个“女管家”,打理大大小小的事物。
当然,马云也不是一个完人,在用人方面,马云也出过错误,不过马云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出了改变。
阿里巴巴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风雨雨,期间有过辉煌,也有过低潮,一路下来,马云都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那个标志,他的个性在阿里巴巴的征程中逐渐显露出来,而我们就在对阿里巴巴的关注中,看到了一个自信但绝不自负的孔雀型人格的马云。
……
《远航的灯塔:人生进阶的智慧与力量》 前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份对未来的憧憬,一份渴望更美好的自己的蓝图。然而,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迷茫、困惑,甚至跌倒。是环境塑造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创造时势?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中,如何找准方向,积蓄力量,最终抵达心中所愿的彼岸?《远航的灯塔:人生进阶的智慧与力量》正是为了回应这些深刻的追问而诞生。本书并非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希望成为你在人生航行中,一座指引方向、照亮前路的灯塔,帮助你激发内在的潜能,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一部分:破茧成蝶的内在驱动 第一章:认识真实的自我——你是谁,从哪里来? 在踏上人生的远航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晰地认识我们手中的“船”。这意味着深入剖析自我,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优点、缺点、价值观、以及深层动机。本章将带领读者探索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自我觉察的维度: 我们将借鉴心理学和哲学中的经典理论,如“冰山模型”的自我理解,区分显性的行为和潜在的情感、信念、价值观。探讨如何通过反思、日记、冥想等方式,提升自我觉察能力。例如,我们会分析一些常见的自我认知误区,如“光环效应”的干扰,或是“确认偏误”导致我们只看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价值观的罗盘: 你的价值观是你人生的根本指南针。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梳理并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自由,还是责任?是看重成就,还是和谐?是热爱创新,还是稳定?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和思考练习,帮助读者找到内心深处真正驱动自己前进的动力源泉。我们会讨论,当行为与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将如何产生内耗,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行为来与价值观保持一致。 潜能的土壤: 每个人都拥有未被发掘的潜能。本章将鼓励读者打破对自身能力的固有认知,认识到潜能的无限性。我们将探讨“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挑战、学习和积极的反馈来激发潜能。例如,我们可以从历史上那些“不可能”被完成的任务中汲取灵感,分析这些成功背后,个人的信念和行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情绪的河流: 情绪是我们内在世界的晴雨表。理解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实现人生进阶的重要前提。本章将引导读者认识情绪的来源,学会识别和接纳各种情绪,并找到健康的宣泄和疏导方式。我们将讨论,例如,如何区分“情绪”和“情绪反应”,以及如何避免被负面情绪所困扰,而是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契机。 第二章:点燃内驱力的火焰——为什么出发,向何处去? 认识自我之后,我们需要找到驱动自己前进的强大引擎。本章将聚焦于内在动机的培养和目标设定的艺术。 内在动机的奥秘: 我们将深入探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区别,以及为何内在动机是持续、持久的动力来源。我们将分析“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这三大心理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满足这些需求来激发持久的学习和行动热情。例如,我们可以探讨,当我们仅仅为了外部奖励而学习时,学习的乐趣会大大减弱,而当我们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习时,即使过程艰辛,也能感受到内在的满足。 目标设定的科学与艺术: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本章将介绍 SMART 原则等科学的目标设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愿景式目标”的构建。我们不仅要设定“做什么”,更要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将个人目标与更大的生命意义相结合。我们会强调,宏大的愿景能够为短期目标赋予深远的意义,并帮助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至于迷失方向。 习惯的力量: 伟大的成就往往源于微小的积累。本章将强调习惯养成的关键性,探讨如何通过行为设计、环境改造和奖励机制,养成有利于实现目标的良好习惯。我们将深入分析“微习惯”的威力,以及如何从改变一个小的日常行为开始,逐步构建起强大的行为链。例如,每天坚持阅读一页书,或者每天写下三个感恩的事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日积月累,将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 韧性的铠甲: 人生之路并非坦途,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本章将重点探讨“心理韧性”的培养。我们将学习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以及如何构建强大的支持系统,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们会借鉴一些例子,说明那些最终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失败,而是因为他们拥有比常人更强的从失败中站起来的能力。 第二部分:扬帆远航的实践智慧 第三章:知识的海洋——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是我们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变化的关键。本章将探讨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有效航行。 深度学习的策略: 我们将超越碎片化的信息获取,强调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本章将介绍主动学习、批判性思维、以及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我们将探讨如何提炼核心概念,如何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例如,我们会分析,仅仅记住事实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事实背后的原理和逻辑。 跨界思维的力量: 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于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本章将鼓励读者打破学科壁垒,进行跨界学习和思考。我们将探讨如何从看似无关的领域中寻找灵感,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新的解决方案和独特的视角。我们会举例说明,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商业模式,都是在不同领域的交叉点上诞生的。 信息甄别的能力: 在浩瀚的信息洪流中,辨别真伪、筛选价值至关重要。本章将提供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提高信息甄别的能力,避免被错误信息误导,并从中提取真正有用的知识。我们将讨论,例如,如何识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如何警惕“标题党”和“算法推荐”的陷阱。 终身学习的姿态: 学习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而是伴随一生的旅程。本章将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读者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会强调,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是实现持续成长的基石。 第四章:连接的艺术——人脉的价值与经营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人脉网络,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助推器。 构建有价值的人脉: 我们将探讨如何从“认识人”到“连接人”,如何建立互惠互利、真诚友善的人际关系。本章将介绍建立信任、有效沟通、以及共同成长的方法。我们会区分“熟人”和“朋友”,强调建立深度连接的重要性。 沟通的智慧: 良好的沟通是连接人脉的桥梁。本章将深入分析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积极倾听、清晰表达、同理心,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冲突。我们会探讨,例如,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以及如何在不同情境下运用不同的沟通策略。 协作的力量: 很多宏大的目标,都需要团队协作才能达成。本章将强调协作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与他人有效合作,如何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们会分析,成功团队的特质,以及个人在团队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给予的智慧: 人脉的经营并非单向索取,而是双向的给予。本章将倡导“价值交换”和“互助共赢”的理念,鼓励读者在人脉经营中,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资源和帮助,从而建立更加稳固和长远的连接。我们会强调,真正的“人脉”是基于信任和价值的共享,而不是单纯的功利性社交。 第三部分:驶向未来的彼岸 第五章:时代的浪潮与你的航向 我们身处一个变革的时代,理解时代发展的趋势,并找准个人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趋势的洞察: 本章将引导读者关注宏观经济、科技发展、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趋势,培养洞察时代脉搏的能力。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阅读、研究和思考,建立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例如,我们会分析,过去几十年里,哪些技术革新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 拥抱变化与创新: 变化是永恒的主题,拥抱变化、积极创新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佳策略。本章将探讨如何培养开放的心态,如何在变化中发现机遇,并鼓励读者敢于尝试新的事物,勇于突破自我。我们会借鉴一些“逆向思维”的案例,说明如何在看似不利的环境中找到突破口。 选择与定位: 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定位,做出明智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个人的优势、兴趣与时代需求如何结合,从而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领域。我们会强调,职业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 最终,个人的价值实现与对社会的贡献密不可分。本章将探讨如何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会讨论,例如,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者,是如何将商业理想与社会公益相结合的。 第六章:无畏的远航——保持前进的动力与勇气 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远航,保持前进的动力和无畏的勇气,是我们抵达彼岸的必备品质。 复盘与迭代: 航行中,定期的复盘和调整航向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复盘的意义和方法,帮助读者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不断优化自己的策略和行动。我们会强调,复盘不仅仅是总结成功,更是深刻剖析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提炼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危机应对的智慧: 航行中难免会遇到风暴。本章将探讨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危机和挑战,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会借鉴一些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分析他们在极端压力下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模式。 精神的丰盈: 除了物质和能力的成长,精神层面的丰盈同样重要。本章将鼓励读者关注内心的平和、宁静和满足感,探讨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爱好和人文关怀,提升生命的品质。我们会讨论,例如,艺术、音乐、自然,对我们心灵的滋养作用。 传承与超越: 当我们积累了足够的智慧和力量,便有了传承和超越的可能。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价值传递给下一代,如何在生命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并为未来的世界做出贡献。 结语: 《远航的灯塔:人生进阶的智慧与力量》希望成为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位忠实伙伴。它不是一个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系列深刻的思考、实用的方法和鼓舞人心的视角。愿这本书能够点燃你内心深处的火焰,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让你在人生的海洋中,勇敢而坚定地驶向更广阔的未来,成为那个值得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