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1913

旧梦19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鱼藻 著
图书标签:
  • 民国
  • 历史
  • 文化
  • 旧梦
  • 1913
  • 回忆录
  • 社会
  • 风俗
  • 文学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7445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3758
品牌:中南天使
包装:平装
开本:其他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1904年,贵族少女傅兰君遭遇情伤后不得已嫁给新军军官顾灵毓,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后终于鸾凤和鸣,然而随着清朝覆灭和辛亥革命的到来,两个人的感情在政治和家庭变故中备受砥砺,*终在二次革命的前夕,两人怀着误会分道扬镳,当傅兰君怀着对顾灵毓的恨来到英国,往事的真相才逐渐揭开……

作者简介

沈鱼藻

爱格签约作家。

故纸堆里蠹虫,老歌声里寻梦人,

有许许多多老故事,讲给诸位听。

新浪微博:@沈鱼藻1913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斋普尔1904,光绪三十年,甲辰

第二章 宁安府1905,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第三章 宁安府1906,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第四章 宁安府1907,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第五章 宁安府1908,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第六章 宁安府1908,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第七章 宁安府1909,宣统元年,己酉

第八章 宁安府1910,宣统二年,庚戌;

宁安府1911,宣统三年,辛亥

第九章 宁安府1912,民国元年,壬子;

宁安府1913,民国二年-民国三年,癸丑

第十章 其后



好的,为您创作一本名为《旧梦1913》的图书简介,字数约1500字,内容不涉及《旧梦1913》本身,力求展现出独到、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 --- 《浮尘往事录:南城轶闻》 作者: 萧瑟 内容提要: 本书并非聚焦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亦非描绘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它是一部关于“失落的细节”的挽歌,一卷关于市井烟火、边缘人物的速写集。故事的背景锚定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而又充满奇诡色彩的江南古镇——南城。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凝固,又被一场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撕扯得支离破碎。 《浮尘往事录》通过十一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勾连的篇章,揭示了一个时代的侧影: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活在夹缝中的个体命运。从沉溺于戏曲舞台的伶人,到游走于官府与帮派之间的江湖医生;从手持黄铜罗盘,试图勘测风水的奇人,到在鸦片烟雾中寻找慰藉的没落士绅,每个人物都承载着旧秩序崩塌时的挣扎与抗争。 本书的叙事手法融合了传统的白描与现代的意识流,用近乎触摸得到的笔触,勾勒出南城湿冷空气中的霉味、茶馆里低沉的耳语、以及夜半钟声敲响时,墙角投下的鬼魅阴影。这不是一本容易阅读的书,它要求读者放下既有的认知框架,潜入那个真假难辨的年代,去品味命运的无常与人性的幽微。 --- 第一章: 镜湖边的说书人 在南城的西侧,有一座名为“镜湖”的废弃园林。湖面常年被一层薄雾笼罩,据说那雾气是三百年前一场大火的余烬。故事由此开始。说书人“老柳”是城中唯一能将镜湖的传说讲得栩栩如生的活人。他并非说得多么惊天动地,而是总能在讲述高潮处,停下来,凝视听众的眼睛,仿佛要将一个秘密直接植入你的脑海。 老柳的本事在于他能描绘出“声音的颜色”。比如,他能让你听见一百年前,一张丝绸被撕裂时,那声响是如何泛着铁锈红的;或是某位老太君临终前,最后一声叹息,是如何带着珍珠般的冰冷光泽。他的人生哲学是:历史不是由帝王决定的,而是由那些被遗忘的声响累积而成。 本章详细记录了老柳讲述的一段关于“墨水商人”的传说——一个用特制的黑色墨水记录一切秘密,最终被自己的秘密吞噬的悲剧。作者通过对老柳表演细节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口述传统在那个媒介贫乏时代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以及它如何成为民间记录历史的独特方式。 第二章: 十三姨的藤椅与蝶恋 南城望族“顾家”的十三姨,是这座城市里最受争议的女性。她终身未嫁,却拥有城中最精致的秘密花园。她的花园里种满了从南洋引来的奇异花卉,它们开花时散发着一种令人迷醉又带着微弱毒性的香气。 十三姨的世界,是由藤椅、半掩的纱帘和古老的留声机构建起来的。她毕生都在等待一个音讯,一个关于她远赴欧洲求学的未婚夫的消息。然而,等待本身,似乎也成了一种仪式。 本章着墨于十三姨的“等待美学”。她与一只罕见的蓝色蝴蝶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奇异的联系。她相信,蝴蝶的每一次振翅,都在重新排列她过去的记忆碎片。通过对十三姨精致却封闭的生活的描绘,作者探讨了在传统礼教束缚下,个体情感如何以一种近乎隐秘的艺术形式存在和自我救赎。 第三章: 天台上的风水师与指南针的失灵 周半仙,一个自称能看透“地脉气流”的风水师。他的工具很简单:一把沾满泥土的罗盘,一根断裂的毛笔,以及一副永远在颤抖的手。在南城面临近代化改造——铁路的规划和新式建筑的兴起时,周半仙的预言变得越来越狂乱。 他坚信,每一栋新起的西式楼房都在“截断”城中的龙脉。最令人不安的是,他发现他那把世代相传的黄铜罗盘,在城中心的一个特定角落开始疯狂旋转,指针不再指向南北,而是指向一个空无一物的虚空。 这一章是关于“科学与迷信的角力”。作者将周半仙的视角与新兴的测量学家的视角并置,揭示了在巨变面前,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望和对未知力量的恐惧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周半仙的失常,象征着旧世界对新世界无力干预的绝望。 第四章: 烟馆里的“白日梦游者” 南城有三家受官方庇护的公馆,其中最隐秘的一家,人称“清凉阁”。这里聚集的并非寻常的瘾君子,而是那些在变革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旧知识分子和失势官员。他们吸食的烟土,据说掺杂了一种特制的草药,能让人在迷幻中进入一种“有意识的梦境”。 “梦游者”韩先生是这一章的主角。他白日里沉默寡言,晚上却能在烟雾缭绕中,清晰地“重访”自己科举中第的那个辉煌瞬间,甚至能与年轻时的自己对话。然而,清醒时,他却无法回忆起昨日的任何细节。 作者通过对烟馆氛围和韩先生内心世界的层层剥离,探讨了逃避现实的极致形态——当记忆可以被修改,当痛苦可以被暂时麻痹,个体存在的意义还剩下什么?这不仅是对鸦片泛滥的批判,更是对一个旧精英阶层精神溃败的深刻洞察。 第五章: 戏台上最后一出《长生殿》 “锦绣班”是南城最古老的戏班子,掌班人是素有“冷面阎罗”之称的武生“白玉堂”。在所有人都开始追逐新式话剧和西洋音乐时,锦绣班依然固执地坚持着传统的昆曲。 在一次为镇上新任县长举办的寿宴上,白玉堂决定上演他一生中从未演过的剧目——《长生殿》。戏演到高潮,扮演杨贵妃的年轻花旦突然失声,但白玉堂没有停下,他用自己低沉的、充满沙砾的嗓音,代替了所有的唱词,他用眼神和手势,将那份绝望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章充满了舞台的张力和宿命感。它讲述了艺术的坚守与妥协。白玉堂的“无声之唱”,是对一个时代逝去的无声呐喊,是对美学纯粹性的最后一次献祭。 --- 总结: 《浮尘往事录:南城轶闻》是一部关于“边缘考古学”的作品。它拒绝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碎片化的、充满感官刺激的故事,拼凑出一个被历史洪流冲刷殆尽的侧影。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遗忘,对抗那个“什么都在改变,但什么都未曾真正改变”的悖论。阅读它,如同在尘封的阁楼里,发现了一箱被遗忘的、带有体温的旧物件,每一次触碰,都可能唤醒一段沉睡的过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篇幅惊人的作品一向敬而远之,总担心自己耐心不够,半途而废。但这一次,我彻底服了。这本书的推进速度简直是令人咋舌,虽然内容厚重,但节奏感把握得极佳,起承转合之间丝丝入扣,让你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去想“我累了”或者“我想放下了”。作者似乎深谙悬念的艺术,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设置一个转折,或是揭露一个惊天秘密,逼着你不得不往下翻页。它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高潮迭起,低谷暗涌,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停顿都服务于整体的磅礴气势。而且,这本书的信息量极大,涉及到的社会背景、文化符号、历史事件的梳理得井井有条,让人在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大量的知识,简直是寓教于乐的典范。读完后,我立刻上网去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资料,可见这本书的引导性和启发性有多么强大。

评分

不得不说,这回真是淘到宝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简直是炉火纯青,读起来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层峦叠嶂的水墨画,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恰到好处,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的流畅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场景时的那种“留白”艺术,很多时候,重要的信息和情感冲突,都不是直接点明的,而是巧妙地隐藏在景物描写或者人物的动作细节里,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揣摩。这种阅读体验,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享受,就像解开一个精妙的谜题。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大胆和创新,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循规蹈矩地线性推进,而是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切换,让你能从不同人物的立场去看待同一事件,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维度。初读时可能会稍微有点费神去适应这种跳跃感,但一旦沉浸进去,就会被它那种独特的节奏感所深深吸引。总之,这是一本需要你静下心来,用耳朵去“听”文字的音乐,用心灵去“触摸”故事的温度的作品。强烈推荐给那些追求阅读质感的读者朋友们。

评分

哎哟,最近刚啃完手头上的那本大部头,真是酣畅淋漓,一口气读到天蒙蒙亮才舍得放下。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题材还有点犹豫,总觉得历史的厚重感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实在是太巧妙了,它没有采用那种宏大的全景式描写,而是像一个老练的民间说书人,把一个个鲜活的小人物串联起来,让你仿佛身临其境地走进了那个时代的街头巷尾。那些繁复的礼仪、微妙的人情往来,都被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连空气中弥漫的尘土味、食物的香气,似乎都能透过纸面感受到。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简直是入木三分。那些挣扎、隐忍、不甘,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一个选择、每一句对话里的真实人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真实地生活过一遭,对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有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情。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历史背景与引人入胜的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无奈的叹息。

评分

天哪,我跟我的几个文友激烈讨论了这本书的后劲儿有多大。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消品”小说,而是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是往后咂摸,越能品出其中复杂的回甘和微醺的迷醉感。这本书的哲学思辨性非常强,它毫不留情地抛出了关于命运、选择和时代洪流等一系列深刻的命题,但又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把思考的权利完完全全地交还给了读者。我好几次读到凌晨两三点,就是因为某个角色的遭遇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何以为人”的追问。更绝的是,它在处理人物悲剧时,不是一味地渲染痛苦,而是在绝望中孕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让人在心酸之余,又涌起一股向前的勇气。这种高阶的情感调动能力,是很多作品望尘莫及的。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深思、不满足于表层叙事的读者,这本书绝对能让你过瘾。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故事,更提供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重塑。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的想象力之丰富,简直是突破天际,但又奇妙地根植于扎实的现实基础之上。它构建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你能从中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子,陌生则是因为作者用一种近乎魔幻的笔触,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呈现了出来。比如,书中对于某个特定场所的描绘,细节之繁复,结构之精巧,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仿佛那个地方真的存在于我们触手可及的空间之外。作者对细节的执着,已经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每一个道具的摆放、每一件服饰的质地,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这种极致的细节控,为整个故事构建了一个无比坚固的逻辑框架,让即使是再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显得真实可信,令人信服。读这样的书,是一种纯粹的创造性体验,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评分

质量很好,挺好看的

评分

书收到啦(??∀??)快递还是很快的!但是就是封面有点皱了,小难过o(╥﹏╥)o

评分

好评,,,忘了评论了。。

评分

奔着民国三年等不到一场雨来的

评分

书很不错。关键是京东物流给力,希望京东加油!

评分

可以呀

评分

很棒,超级喜欢,虐

评分

商家服务非常好,我很满意,产品也是棒得不得了

评分

好评,,,忘了评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