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從經濟角度研究古代社會,我們能獲得一個比較可靠的研究視角。因此,瞭解曆史財經人物,是撥開各王朝敗亡迷霧的鑰匙。
作者是金融行業人士,又是社科院研究員,兼具學術背景和金融背景,同時語言通俗,故事精彩,可讀性強。
王巍、吳念魯、賈康、薛軍力推薦。
內容簡介
記述曆史的人,大多難以擺脫其政治立場。因此,史書典籍中記載的帝王將相、社會精英們的政治、軍事活動,言論主張,多有虛假僞造。經曆瞭曆代朝廷的更替,曆史變得撲朔迷離,雲山霧罩。
但是,無論是僞造曆史,還是篡改曆史,從經濟角度研究古代社會,我們能獲得一個比較可靠的研究視角。因此,瞭解曆史財經人物,是撥開各王朝敗亡迷霧的鑰匙。
本書介紹瞭中國曆史上八位財經明星人物:張湯、第五琦、劉晏、楊炎、蔡京、賈似道、阿閤馬和脫脫。通過對這八個人物所作所為的瞭解,搞清他們所處王朝盛衰興替的經濟原因。
從這八位曆史關鍵人物入手,作者將曆史相關事件、人物、背景和貨幣的發展結閤在一起,將中國古代的貨幣法製史串聯起來,基於大量的曆史材料,力圖讓本書既有曆史性,又有故事性。通過這本書,讀者可以瞭解中國古代財政大臣們是如何為政府和君主斂財的,同時也更加瞭解中國古代的貨幣製度的發展和演變。
"
作者簡介
石俊誌,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清華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貨幣法製史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國民信托有限公司總經理。
曾在中國銀行總行國際業務部、中國銀行倫敦分行、招商銀行總行、東方資産管理公司、渤海銀行總行任高管職務,具備25年的金融從業和管理經驗。擔任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湖南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中國金融齣版社《金融論著譯叢》編委會委員。
精彩書評
作者以其睿智的觀點、獨特的視野、生動樸素的筆法,講述評議瞭中國古代不同時期八大名臣對錢幣發行、流通及其對經濟民生的不同政見。讀者可從書中有關錢幣的鮮活故事,知曉曆史的真相,又能迴味反思銅臭背後的血腥和殘酷。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博士生導師 吳念魯
雖然現代和古代公共財政製度有很大差異,但均麵臨財政收支矛盾。如何在“量入為齣”原則和“量齣製入”的壓力間權衡,既防橫徵暴斂,又達至財源不斷,需在製度機製創新之中打造公共理財應含的人文關懷實現機製,矯治和防範可能的扭麯與偏頗。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席經濟學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 賈康
作者學識豐富,選題獨特。以財政洞察國力人情,選斂臣把握朝廷興亡,簡約萬象,脈絡明瞭。中國金融源遠流長,民間重利市,官傢重斂財,背道而馳,各有韆鞦故事,此書有滋有味,值得推薦。
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王巍
八位財相既為皇帝獻策,又輔佐朝廷聚集大量財富,使國力強盛,可謂“能臣”。但他們的下場又很悲慘,“能臣”終成“棄子”,王朝的統治也在他們的命運起伏中繁榮敗落。本書為讀史的人們瞭解王朝興衰提供瞭一個新的視角。
曆史學者、韓山師範學院原院長 薛軍力
目錄
目 錄
一、張湯
1、 司法天纔
2、 皇室大案
3、 升任九卿
4、 權大於法
5、 禦史大夫
6、 僞忠受寵
7、 張湯三策
8、 廢半兩錢
9、 天下愁苦
10、危機四伏
11、被害身死
12、民不思念
附:張湯年錶
二、第五琦
1、 太子黨羽
2、 漁陽鼙鼓
3、 討要官職
4、 八年戰亂
5、 宮廷爭鬥
6、 食鹽專賣
7、 大錢當十
8、 暴斂天下
9、 創造虛錢
10、元帥舉薦
11、宦官幫襯
12、功過是非
附:第五琦年錶
三、劉晏
1、 曹州神童
2、 青年名士
3、 亂世能臣
4、 初掌財權
5、 上元官吏
6、 齣任財相
7、 疏通漕運
8、 改革鹽法
9、 平抑物價
10、枝繁葉茂
11、木秀風摧
12、有功於國
附:劉晏年錶
四、楊炎
1、 欺世盜名
2、 文采超群
3、 投靠元載
4、 官拜宰相
5、 匡救時弊
6、 獨攬朝政
7、 假公報恩
8、 陷害劉晏
9、 謫途殞命
10、推行兩稅
11、爆發錢荒
12、世人評說
附1:楊炎年錶
五、蔡京
1、 進士門第
2、 文人墨客
3、 入朝為官
4、 官運跌宕
5、 斂財宰相
6、 行當十錢
7、 興學救睏
8、 豐亨豫大
9、 彗星來瞭
10、方臘起義
11、聯金滅遼
12、病死謫途
附:蔡京年錶
六、賈似道
1、 將門之後
2、 皇親國戚
3、 濛軍入侵
4、 鄂州和議
5、 獨掌朝政
6、 行公田法
7、 推排打量
8、 頻繁辭職
9、 蟋蟀宰相
10、請求齣戰
11、兵敗魯港
12、命喪木棉
附:賈似道年錶
七、阿閤馬
1、 宋濛戰爭
2、 兄弟相殘
3、 身世之謎
4、 發行紙幣
5、 鹽鐵大臣
6、 獨斷專行
7、 廢子改鈔
8、 稱職宰相
9、 瞞上欺下
10、被刺身亡
11、以身飼犬
12、前僕後繼
附:阿閤馬年錶
八、脫脫
1、 官宦傢庭
2、 宮廷鬥爭
3、 大義滅親
4、 主修三史
5、 辭任首相
6、 治理黃河
7、 變更鈔法
8、 紅巾起義
9、 白臉元帥
10、臨陣換將
11、毒酒奪命
12、餘音不絕
附:脫脫年錶
精彩書摘
張湯三策
張湯陸續提齣三項幣製改革措施,即發行皮幣白金、鑄行三銖錢和鑄行五銖錢。後世有人將其稱為“張湯三策”。張湯三策的基本思想是通過發行虛幣的方式,將民間財富集中到朝廷,用來解決朝廷財政資金匱乏的問題。張湯的建議得到漢武帝的大力支持,並被迅速貫徹實施,效果顯著。
張湯提齣的第一項幣製改革措施是發行皮幣白金。皮幣白金的法定價格極其高昂,遠遠超過其製造成本。朝廷發行皮幣白金的目的,就是用來收斂貴族和百姓手中的半兩錢。
皮幣是白鹿皮。皇傢苑囿中養著白鹿,殺鹿取皮裁成一尺見方,四周綉上水草文,每張皮幣法定兌換四十萬枚半兩錢。皮幣被確定為王侯宗室朝見天子或聘問獻享必須使用的禮物,所以王侯宗室一定要購買。因此,皮幣成為朝廷收斂貴族手中半兩錢的工具。
白金是使用銀、锡金屬閤鑄而成的錢幣。當時,皇室庫府中存有許多銀、锡金屬。將銀、锡金屬閤鑄成錢幣,作為法定貨幣,進入流通,便被稱為白金。白金有圓、方、橢三種形製,應閤天、地、人,閤稱為白金三品。白金三品錶麵銘刻的花紋也分為三種:圓形文龍,方形文馬,橢形文龜。文龍的白金重量八兩,每枚法定價值三韆枚半兩錢;文馬的白金重量略低,每枚法定價值五百枚半兩錢;文龜的白金重量更低,每枚法定價值三百枚半兩錢。朝廷發行白金,作為法定貨幣,可以用來收斂百姓手中的半兩錢。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就是漢匈戰爭決戰的這一年,漢武帝朝廷開始發行皮幣白金。由於皮幣白金的材料都齣自皇室,屬於皇傢財産,而不是齣自掌管朝廷財政的大司農(即治粟內史),所以通過兌換收斂的半兩錢也歸皇傢所有,而不是歸朝廷財政所有。漢武帝得到這些錢,主要用於賞賜將士,掌控軍隊。而支持戰爭的開支,還是要靠朝廷財政和地方財政來解決。朝廷發行大量虛幣,兌換半兩錢收購物資,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百姓手裏的半兩錢大幅度貶值,百姓迅速陷入貧睏。
張湯提齣的第二項幣製改革措施是鑄行三銖錢。就在發行皮幣白金的同年,西漢王朝頒布瞭鑄行三銖錢的法令。鑄行三銖錢的實施主體不是朝廷,而是地方官府,朝廷隻是采取瞭給政策的方式。戰爭造成朝廷財政匱乏,也造成地方財政匱乏。朝廷發行皮幣白金,雖然發行利益落在皇帝自傢的腰包,但仍可用於賞賜戰士,控製局勢。然而,許多軍事開支需要由地方官府支付,因此造成地方財政枯竭。所以,朝廷命令地方官府銷毀半兩錢,更鑄三銖錢,從中漁利以減輕地方財政壓力。
當時市場上流通的銅錢,是重量隻有四銖的半兩錢。漢代的重量單位一斤摺閤十六兩,一兩摺閤二十四銖。半兩錢應重十二銖。但是,當時的半兩錢實際上早已大幅度減重。漢文帝時期鑄行的銘文“半兩”的錢幣,已經是法定四銖瞭。張湯提議鑄行三銖錢,是將過去銘文“半兩”法定四銖的錢幣,更鑄為銘文“三銖”實重三銖的錢幣。熔毀半兩錢,更鑄三銖錢,每枚錢便可以漁利一銖。官府漁利一銖,民間資財便減少一銖,百姓愈加貧睏。無奈之下,百姓爭相盜鑄三銖錢,緻使錢幣流通愈加濫惡。同時,三銖錢與半兩錢並行流通的情況更加使錢幣流通與兌換齣現瞭混亂。況且,朝廷並沒有從更鑄三銖錢的措施中得到直接的經濟利益。所以,戰爭結束後不久,更鑄三銖錢的法令就被廢止瞭。
張湯提齣的第三項幣製改革措施是鑄行五銖錢。鑄行五銖錢的措施可以分為兩個步驟,分期依次完成:一是朝廷命令郡國鑄行五銖錢,這種錢被稱為郡國五銖;二是朝廷自己鑄行五銖錢,這種錢被稱為赤仄五銖。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漢匈戰爭已經結束,西漢王朝經濟韆瘡百孔。為瞭解決戰後的貨幣流通問題,張湯奏請朝廷命令郡國鑄造五銖錢。此時,三銖錢已被廢除,市場上流通的是實重四銖的半兩錢。鑄行五銖錢,比流通中的半兩錢多一銖,每枚需要增加一銖成本。朝廷自然不願承擔這種成本,便將這種成本轉嫁到郡國身上,命令郡國鑄造五銖錢。此時,郡國的財政也十分睏難,被逼無奈隻得粗製濫造,所以郡國鑄造的五銖錢質量非常糟糕。
到瞭元鼎元年(公元前116 年),漢武帝謀財工商的政策取得瞭驚人的成果。算緡告緡令的實施,使得無數商戶破産。他們的財産大量湧入朝廷,從而使朝廷的財政狀況齣現瞭明顯的好轉。張湯趁機奏請朝廷命令京師鑄造官方赤仄五銖錢。由於國庫變得充盈,京師鑄造的赤仄五銖錢質量精良。不過,朝廷不會讓自己吃虧,赤仄五銖錢法定以一當五,即一枚赤仄五銖錢可以換取五枚郡國五銖錢或五枚半兩錢。通過鑄行赤仄五銖錢,朝廷又發瞭一筆橫財,百姓又遭受瞭一場浩劫。
為瞭保證一枚赤仄五銖錢可以換得五枚舊錢,朝廷規定赤仄五銖錢作為唯一的法定納稅貨幣。朝廷下達瞭這樣的法令,百姓為瞭完稅,就不得不忍痛以五枚舊錢兌換一枚新錢的價格,嚮官府兌換赤仄五銖錢。
前言/序言
前 言
中國古代各王朝的盛衰興替,都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麵的原因。
然而,傳統史學對於中國古代各王朝的敗亡,多歸咎於其軍事失敗或政治失敗,很少分析其經濟原因。
馬剋思主義主張: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采取馬剋思主義的科學研究方法,分析中國古代各王朝的經濟變化,纔是找齣其敗亡原因的關鍵。
第一,從經濟角度研究古代社會是一個比較可靠的視角。
記述曆史的人,大多難以擺脫其政治立場。因此,史書典籍中記載的帝王將相、社會精英們的政治、軍事活動,言論主張,多有虛假僞造。經曆瞭曆代朝廷的更替,政治立場不斷變換,後世變本加厲,篡改史書,更使曆史變得撲朔迷離。但是,無論是僞造曆史,還是篡改曆史,都是圍繞著政治立場展開的,很少在社會經濟狀況的記述方麵蓄意作僞。於是,從經濟角度研究古代社會,我們就獲得瞭一個比
較可靠的研究視角。
第二,瞭解曆史財經人物是撥開各王朝敗亡迷霧的鑰匙。
中國古代各王朝經濟狀況的劇變,往往齣自朝廷實施的變法改革。這些變法改革的目的,大多是為瞭富國強兵。富國強兵需要長期的經濟建設和軍事建設,所需時間長遠,皇帝等不得。於是,就齣現瞭特彆聰明的大臣,實行變法,希望使國傢財政迅速地豐裕起來,自己也可青史留名,成為曆史上的財經明星。
本書介紹瞭中國曆史上八位財經明星:張湯、第五琦、劉晏、楊炎、蔡京、賈似道、阿閤馬和脫脫。希望讀者通過瞭解這八個人物對經濟所做的改革,明白他們所處王朝盛衰興替的經濟原因。
盡管文獻典籍多有虛僞,我們在介紹這些人物的生平時,仍然采用正史的記載,不增不減,保持其原來麵貌。但是,對於這些人物參與的重大曆史事件,我們通過經濟分析,結閤文獻記載,考證齣土文物,分辨真僞,力圖達到進一步接近曆史真實麵目的研究目的。本書內容曾分十六期刊載於《當代金融傢》雜誌,原題為《中國古代八大斂臣》。經齣版社改定,本書標題有所變動,但內容基本保持原貌。我們認為,隻有掌握瞭真實的曆史信息,我們纔可以經過研究思考,探明是非,藉鑒曆史的經驗和教訓,點燃認知未來的智慧之光。
真僞屬於客觀的界定,是非卻是主觀的認識。辨真僞易而明是非難。真僞以客觀為準繩,是非靠立場來判斷。對曆史人物功過是非的判斷,主要有兩個立場:一是帝王的立場,二是百姓的立場,兩者經常處於對立狀態。曆史活動的價值取嚮,又有兩個利益目標:一是當前利益,二是長遠利益,兩者也經常處於對立狀態。如果站在百姓是否幸福的角度上,兼顧百姓的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我們對曆史人物的功過是非,就有瞭可供判斷的立足點;我們對曆史發展的預測,也就有瞭邏輯嚴謹的思考。
為瞭方便讀者們瞭解這些曆史人物的生平,我們在每個人物故事的後麵附上人物年錶,以供參考。
奪富於民:中國曆史上的八大聚斂之臣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