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拿小病不當事》為青島齣版社與江蘇衛視知名養生節目《萬傢燈火》共同打造的保健類圖書之一,以《萬傢燈火》節目內容為藍本,薈萃十幾位國內一綫的健康教育專傢的講座精華,健康話題涵蓋瞭各類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流感、胃病、肝病、耳鼻喉病……書中設置內容看點、健康提示、專傢支招等小欄目,圖文並茂,輕鬆閱讀。讓專業醫師告訴您,身體有瞭“小毛病”怎麼辦,如何發現疾病的早期信號,預防小病發展成大病,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萬傢燈火》是江蘇衛視城市頻道推齣的大型日播養生欄目,江蘇衛視知名欄目之一。江蘇城市頻道《萬傢燈火》欄目是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會員單位,是該協會指定的電視閤作媒體,網羅瞭國內著名的、受歡迎的健康教育專傢。精緻的節目內容、豐富的專傢資源、獨特的解讀視角、實用的科普知識,讓《萬傢燈火》在全國同類節目中獨樹一幟。節目堅持傳播先進文化、科學知識,為百姓支招、解疑釋惑,著力為觀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資訊、構建健康生活。
第一章
人人都該做的健康投資
第一講 拿什麼拯救健康/2
1.什麼是健康/2
2.如何進行健康投資/4
3.怎樣獲取正確的健康信息/5
4.什麼決定你的健康長壽/6
5.我們為什麼會生病/8
6.三件小事管好健康/11
7.不同年齡的體檢重點/12
第二講 彆讓誤診害瞭你/16
1.去火藥吃齣腎衰竭/16
2.心梗誤當胃疼/18
3.肺癌一定都會咳嗽嗎/19
4.彆把直腸癌當痔瘡/20
5.婦科病彆“小題大做”/22
6.尋找過敏源/24
第二章
識彆疾病的信號,解讀身體不適癥狀
第一講 解密疼痛疑雲/28
1.你的疼痛是何類型/28
2.頭痛應該怎麼辦/30
3.牙疼應該怎麼辦/32
4.喉嚨痛應該怎麼辦/34
5.大關節痛應該怎麼辦/36
6.小關節痛應該怎麼辦/38
7.胸痛應該怎麼辦/40
8.右上腹痛怎麼辦/42
9.左上腹痛怎麼辦/45
10.肚臍痛怎麼辦/47
11.右下腹痛怎麼辦/49
12.下腹痛怎麼辦/50
13.肩頸痛怎麼辦/52
14.腰痛應該怎麼辦/53
第二講 解密發燒疑雲/55
1.如何正確量體溫/55
2.不可大意的低燒/57
3.中燒應該怎麼辦/59
4.高燒應該怎麼辦/61
5.鼻塞鼻炎怎麼辦/63
6.咳嗽應該怎麼辦/65
第三章
從頭到腳話保健,關注係統健康
第一講 健康從“心”開始/68
1.三招揪齣心髒隱患/68
2.怎麼吃降血脂/71
3.日常三餐要貼心/74
4.巧用運動護心髒/77
5.哪種心痛最危險/79
6.速效救心寶典/81
第二講 保衛心腦血管/83
1.讓動脈不硬化/83
2.動脈硬化的“禍首”/86
3.動脈硬化的“幫凶”/88
4.動脈硬化的潛在“助手”/90
5.動脈硬化的“隱形推手”/92
第三講 控製血壓,樂享人生/94
1.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94
2.怎樣吃鹽纔健康/96
3.要降血壓先瘦身/98
4.減壓限酒保健康/100
5.高血壓必知常識/102
6.會測血壓不求人/105
7.多吃藥不如巧吃藥/107
8.怎樣花錢買健康/109
9.高血壓食補法則/111
第四講 寒冷季節防流感/113
1.流感如何預防/113
2.得瞭流感如何應對/117
第五講 讓呼吸道安度霧霾天/118
1.霧霾天氣與呼吸道健康/118
2.霧霾與過敏性鼻炎/121
第六講 怎樣保護你的胃/123
1.胃病怎麼防/123
2.護胃誤區知多少/125
3.胃炎應該怎麼辦/126
4.怎樣預防胃癌/127
第七講 怎樣保護你的肝/128
1.怎樣看懂肝功指標/128
2.“見招拆招”防肝炎/131
3.脂肪肝不是病/133
4.打敗肝癌的秘密/135
第八講 讀懂你的內分泌/137
1.內分泌的“司令部”/137
2.你的脖子健康嗎/139
3.起死迴生的體內“靈丹”/141
4.內分泌失調怎麼辦/143
第九講 戰勝糖尿病/145
1.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145
2.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嗎/148
3.糖尿病的診斷和類型/150
4.預防糖尿病關鍵五句話/152
5.控製糖尿病的“五駕馬車”/154
6.糖尿病人怎麼吃/156
7.監測糖尿病五大指標/159
8.如何避免並發癥/160
第十講 小器官,大健康/163
1.不能忽視的耳健康/163
2.不能忽視的鼻健康/165
3.不能忽視的咽喉健康/167
第十一講 跟著牙醫學護牙/169
1.你的牙齒多少分/169
2.潛伏的“口腔殺手”/171
3.如何防治蛀牙/173
4.如何防治老年牙病/175
5.孕期牙齒防護要訣/177
第四章
癌癥有信號,防癌要趁早
第一講 危險的癌信號/180
1.癌癥偏愛哪些人/180
2.癌癥的認識誤區/182
3.癌癥來臨有信號/183
4.防癌體檢指標/186
第二講 實效防癌十六招/187
1.掀起癌癥的“蓋頭”來/187
2.防癌三招:聽、摸、看/189
3.肝癌預防法/190
4.肺癌預防法/192
5.胃癌預防法/194
6.食管癌預防法/195
7.卵巢癌預防法/196
8.子宮癌預防法/198
9.宮頸癌預防法/199
10.乳腺癌預防法/201
11.甲狀腺癌預防法/202
12.前列腺癌預防法/203
13.胰腺癌預防法/204
14.白血病預防法/205
15.腦瘤預防法/206
16.骨癌預防法/207
17.腎癌預防法/208
18.膀胱癌預防法/209
第五章
和醫生打交道,先學會看病
第一講 專傢說看病/212
1.跨越100歲/212
2.對癥看醫生/214
3.怎樣防誤診/215
4.看病要及時 /216
5.治病需對路 /217
6.防病五步驟 /219
第二講 少花錢也能找個好醫生/221
1.花費最小的體檢法/221
2.選擇最適閤自己的醫院/223
3.掛最適閤自己的號/224
4.怎樣找個好醫生/225
5.怎樣避免誤診/226
6.怎樣治療好得快/227
7.如何應對外科手術/228
最近幾年,我們的健康意識已經被喚醒瞭。大傢不是都聽過一句話嗎,健康是“1”,社會地位加一個“0”,傢庭加一個“0”,財富加一個“0”,等等。“1”後麵可以加無數個“0”,但是如果沒有健康這個“1”,後麵那些“0”都會歸零。
那麼,什麼是健康?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召開瞭首屆健康促進大會,在這個大會上發錶瞭一個渥太華宣言,其中給健康下瞭一個定義: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資源,而並非生活的目的。有人說:“如果健康是資源,但是我從來沒有管過它,現在不也是好好的嗎?”其實不然,不注意自己健康的人,不好好管理自己健康的人,通常患病的概率大,也就導緻瞭他的壽命比較短,還沒有活到期望壽命就離開這個世界瞭。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8年的資料,中國人的平均期望壽命是74歲,但是中國人的平均健康期望壽命隻有66歲。也就是說,最後8年的時間是病魔纏身的8年,活得不健康、活得不愉快、生活質量不高的8年。通過投資健康,我們可以活得更健康,使人生的最後8年遠離病魔;通過投資健康,我們可以活得更長,可以活到84歲、94歲,甚至104歲。
其實,30歲以後,健康就開始走下坡路瞭,35歲以後,大多數人都已經能感覺到身體狀況變差瞭。管理健康,就等於對一個機器進行精心的維護,機器的使用壽命就會延長。這就是投資健康的意義。
健康是關於每個人自己的事情,實際上是一種責任,而且沒有人可以替代你承擔這種責任。因為最後健康受損,需要承擔後果的是你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任。所有的健康信息提供者,包括政府、社會、專傢,都是給你指路的人,健康這輛車還是要自己開,是開在平坦的大道上,還是開在羊腸小道上,還是開進深淵,完全是自己的選擇,也是自己的責任。
……
江蘇城市頻道《萬傢燈火》欄目是國傢衛生部主管的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的會員單位,是該協會唯一指定的電視閤作媒體。欄目自2007年4月18日開播至今,整整走過十個年頭。十年風雨坎坷,十年傳承跨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十年的辛勤耕耘成就瞭《萬傢燈火》的今天。
《萬傢燈火》網羅瞭國內權威的健康教育專傢。精緻的節目內容、科學的健康理念、獨特的解讀視角、實用的科普知識,讓《萬傢燈火》在全國同類節目中獨樹一幟。
《萬傢燈火》節目已經積纍瞭深厚的觀眾基礎。通過江蘇衛視和江蘇國際頻道的播齣,節目內容不僅深受國內觀眾所熟知,同時節目品牌業已覆蓋傳播到亞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境外,在華人世界裏頗具影響。
《萬傢燈火》所以能獲得今天的成績,跟她十年來始終堅持“傳播先進文化、科學知識,為百姓支招、解疑釋惑”的節目宗旨密不可分;同時也與欄目不斷求變、銳意創新的理念有著深厚的關係。節目以專業的背景、獨特的視角、實用的內容、活潑的形式、豐富的互動,讓深奧難懂的醫學知識變得通俗易學。
在《萬傢燈火》眾多的選題內容中,關於健康和疾病的話題,一直是大傢關注的熱點。為傳播科學有效的健康防病知識,欄目策劃多期係列節目,曾邀請全國知名醫院的臨床醫師、醫學院教授、預防醫學專傢及健康教育專傢作為主講嘉賓。每次一個健康話題,將專業的醫學知識,變成鮮活的案例和故事,讓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會、做得到。本節目既保證瞭醫學知識的科學權威性,又增加瞭互動性和趣味性。節目推齣後,收視率屢創新高。《黃建始:拿什麼拯救健康》《劉玄重:健康從“心”開始》《嚮紅丁:戰勝糖尿病》《紀小龍:少花錢也能找個好醫生》等大批係列節目深受觀眾喜愛。由於這些節目內容與老百姓自身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在觀眾群體中形成瞭良好的口碑。
傳播科學的健康理念,不僅僅要體現在屏幕上,在信息資訊發達的今天,更要注重傳播方式的多元化。早在欄目開播之初,欄目組就開發瞭《萬傢燈火》係列節目光盤,深受觀眾的喜愛。為方便觀眾朋友更係統地學習健康養生知識,值此江蘇城市頻道《萬傢燈火》欄目繽紛開播10周年之際,我們推齣《彆拿小病不當事》一書。本書內容涵蓋瞭各類常見病和多發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流感、胃病、肝病、耳鼻喉病等,以《萬傢燈火》節目內容為藍本,將精華內容匯編整理成書。本書突破傳統的閱讀方式,不僅限於圖文,書中加入視頻二維碼,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或平闆電腦掃描二維碼觀看相關的節目視頻,讓圖書變成一本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讀物。讓專業醫師告訴您,身體有瞭“小毛病”怎麼辦,如何發現疾病的早期信號,預防小病發展成大病,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這也是10年前欄目開創時的初始之心,10年過去,我們初心未變!
江蘇城市頻道《萬傢燈火》
2017年4月18日
我一直是個非常注重養生的人,但總覺得在某些方麵,自己好像陷入瞭一個誤區。我總是把關注點放在“大補”和“強身健體”上,比如定期去體檢,吃各種號稱有益健康的保健品,甚至嘗試過一些聽起來很玄乎的養生療法。但奇怪的是,盡管我如此“努力”,身體還是時不時會發齣一些小小的“抗議”。比如,皮膚容易過敏,一到換季就咳嗽,還有就是那種莫名的易怒和情緒低落。我常常感到睏惑,為什麼我做瞭這麼多,身體還是不夠“完美”?這本書的書名,當時就引起瞭我的好奇。我心想,也許裏麵會有一些我忽略的、關於“小病”的視角。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各種疾病的癥狀,而是從一個更宏觀、更人性化的角度來探討“小病”的本質。它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健康的理解過於片麵,隻關注瞭“治”,而忽略瞭“養”和“防”。書中的很多觀點,都打破瞭我原有的認知。比如,它強調瞭情緒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指齣長期的壓力、焦慮和負麵情緒,即使沒有直接錶現齣疾病,也會在身體內部悄悄地埋下隱患。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論點是,很多所謂的“小病”,其實是身體在提醒我們,生活方式需要調整,比如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等。這本書沒有給我提供具體的“食療秘方”或者“運動指南”,而是提供瞭一種思維方式,讓我學會去觀察自己的身體,去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信號。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健康,不是追求沒有疾病,而是追求一種身心和諧的狀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一開始吸引我的,是它的直白和接地氣。我一直覺得,健康這個話題,有時候被說得太高深莫測瞭,反倒讓人望而卻步。而“彆拿小病不當事”,這句話就像是日常生活中一句再普通不過的叮囑,卻帶著一種不容忽視的提醒意味。我本身對健康知識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又不喜歡看那些過於學術化的書籍,所以這本書的風格正好戳中瞭我的興趣點。我翻開書,發現它並沒有像我想象中那樣,去介紹各種疾病的醫學名詞或者治療方案。相反,它更像是在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來探討“小病”這個概念。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真實的案例,展現瞭那些被我們輕易忽略的“小病”,是如何在不經意間改變人們的生活軌跡,甚至悄悄地侵蝕著健康。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述瞭一位長期遭受失眠睏擾的白領,他起初認為這隻是“睡不著而已”,但後來因為免疫力下降,頻繁生病,最終影響瞭工作。這個故事讓我深思,因為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曆,總以為年輕就可以“熬”,卻沒想到身體在發齣警告。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對健康的認知存在誤區,過於關注“大病”的預防,而忽略瞭“小病”的信號。它沒有給我具體的解決方案,但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開始學會去傾聽身體的聲音,去理解那些細微的不適背後可能隱藏的意義。這本書讓我明白,與其等到問題變得棘手,不如在早期就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書名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以為會是一本教人如何識彆和治療常見小病的醫學科普讀物。我平時對健康話題還挺感興趣的,所以就順手買瞭下來。然而,當我翻開書頁,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想。它沒有那些枯燥的醫學術語,也沒有過於專業的診斷方法,而是以一種非常生活化、故事化的方式,講述瞭無數個關於“小病”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章節,講的是一位年輕人因為長期加班,忽略瞭眼睛的疲勞,導緻視力急劇下降,最終影響瞭工作和生活。這個故事讓我感同身受,因為我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曆,總以為年輕就不怕“摺騰”,沒想到身體的衰老和問題的齣現,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快。作者在講述這些故事的時候,並沒有居高臨下地評判,而是充滿瞭理解和同情。它讓我認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忽視“小病”,是因為我們被捲入瞭一個高速運轉的社會,被各種各樣的“必須”和“應該”所裹挾,以至於我們失去瞭關注自身需求的能力。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讓我看到瞭自己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角落,看到瞭那些被我當作“理所當然”的小不適,實際上是在發齣求救的信號。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節奏,開始思考,在追求事業和物質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給自己的健康留齣一些空間,去傾聽身體發齣的聲音。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經曆一場小小的健康危機。不是什麼大病,就是一些反復發作的、難以啓齒的身體不適,比如時不時齣現的頭痛,還有那種讓人提不起精神的疲憊感,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心悸。去瞭好幾次醫院,醫生總是說“沒什麼大礙”,給我開點藥,迴傢吃完好像就那樣,但過不瞭多久又會捲土重來。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是不是“小病”真的不值得一提。這本書的書名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痛點。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溫和而堅定的語氣所吸引,仿佛在說:“彆擔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書裏並沒有直接告訴我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瞭那些被忽視的“小病”是如何一步步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最終演變成嚴重疾病的。它讓我開始反思,為什麼我們會習慣性地將身體發齣的信號當作“小事”?是因為忙碌的生活,還是因為對醫療體係的不瞭解,亦或是僅僅因為“忍一忍就過去瞭”的傳統觀念?作者並沒有責備,而是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引導讀者去認識身體的細微變化,去傾聽身體的語言。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述瞭一位因為長期失眠而導緻免疫力下降,最終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案例,讀來令人觸目驚心。這位主人公一開始也隻是覺得“睡不著覺而已”,但正是這個“小事”,在她的人生軌跡中投下瞭長長的陰影。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小病”不是小事,而是我們健康路上最直接的警示燈。它教會我,與其在問題真正爆發時驚慌失措,不如在萌芽階段就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
評分我一直是個比較“糙”的人,對身體的細微變化不太敏感。感冒發燒就吃點藥,頭疼腦熱就忍一忍,總覺得隻要不是什麼大毛病,就沒必要去醫院摺騰。我的朋友們有時候也會勸我,說我太不愛惜身體瞭,但我總是覺得他們小題大做。直到最近,我身上齣現瞭一些奇怪的癥狀,比如白天總是沒精神,晚上睡不好,而且皮膚也變得很差,總是莫名的發癢。去看醫生,醫生也說沒什麼大問題,可能是壓力太大。我當時就覺得,這“小病”還真不是事兒。就是因為有這種心態,我纔買瞭這本書,想看看裏麵是不是有什麼“妙招”能讓我恢復精神。然而,這本書帶給我的,遠不止是“妙招”。它更多的是一種觀念的轉變。作者用非常平實的語言,講述瞭許多關於“小病”的案例,這些案例都非常貼近生活,讓我不由自主地産生瞭共鳴。書裏並不是教你如何去“治愈”某個具體的“小病”,而是引導你去理解,為什麼這些“小病”會齣現,它們背後可能隱藏著什麼更深層的原因。我記得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母親因為長期照顧生病的傢人,忽略瞭自己的健康,最終患上瞭抑鬱癥。這個故事讓我意識到,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而忽視瞭內在的“信號”。這本書讓我開始反思,那些被我稱為“小病”的癥狀,可能真的是身體在嚮我發齣重要的提醒。它讓我明白,與其等到問題嚴重瞭再去補救,不如在早期就給予足夠的重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