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綜閤知識》是在依據湖北省教師招聘教育理論綜閤知識的考試要求並深入研究湖北省曆年真題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此書具有以下特色:
1.正文講解前設置備考指導,包括考情分析和題型解讀兩部分,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內容,學習備考方法。
2.正文采用雙色設置,對常考考點進行瞭波浪綫標注,使考生復習時明確重點所在,更有針對性。
3.設置考題再現闆塊,精選典型的真題,以此突齣真題考查形式,讓考生明確考查重點。
4.知識拓展部分對重要知識進行瞭必要的補充,可以擴展考試的思路和知識麵。
5.重點章節後輔以模擬試題,有助於即學即練,鞏固復習效果。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綜閤知識》結閤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綜閤知識的考試真題,構架起以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寫作七部分內容有機結閤的知識體係,是一本專門針對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閤知識學科的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礎、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於心。全書共設下麵幾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過其中的內容可以快速瞭解本書的使用方法,方便復習活動開展。
二、備考指導:其中的考情分析、題型解讀、備考策略幫助考生明確真題考查的具體信息。
三、正文內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和教育寫作七部分內容。每一章在保留精華內容的基礎上,相應考點放有考題再現、知識拓展和牛刀小試,方便考生學練結閤。
五、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課程:幫助考生瞭解各類講授課程的基本信息。
六、中公移動自習室:核心考點經過精挑細選,聚焦考試重難點內容;在綫題庫可以幫助考生進行模擬演練;考友圈方便考生間互動答疑,開闊復習思路,增強復習效果。
目錄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2)
思維導圖(2)
考點梳理(2)
第一節教育的産生與發展(2)
第二節教育學的産生與發展(13)
牛刀小試(23)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規律(25)
思維導圖(25)
考點梳理(25)
第一節教育與社會發展(25)
第二節教育與人的發展(32)
牛刀小試(39)
第三章教育目的(41)
思維導圖(41)
考點梳理(41)
第一節教育目的概述(41)
第二節我國的教育目的(45)
牛刀小試(50)
第四章教育製度(52)
思維導圖(52)
考點梳理(52)
第一節教育製度概述(52)
第二節現代學校教育製度的基本特徵(55)
第二節我國的學製(56)
牛刀小試(59)
第五章學生與教師(62)
思維導圖(62)
考點梳理(62)
第一節學生(62)
第二節教師(66)
第三節師生關係(73)
牛刀小試(76)
第六章課程(79)
思維導圖(79)
考點梳理(79)
第一節課程概述(79)
第二節課程目標(84)
第三節課程設計(86)
第四節課程開發、實施與評價(89)
第五節課程資源(93)
牛刀小試(95)
第七章教學(98)
思維導圖(98)
考點梳理(99)
第一節教學概述(99)
第二節教學過程(102)
第三節教學原則(106)
第四節教學方法(109)
第五節教學組織形式(114)
第六節教學模式(117)
第七節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118)
第八節教學評價(122)
牛刀小試(125)
第八章德育(128)
思維導圖(128)
考點梳理(128)
第一節德育概述(128)
第二節德育內容(131)
第三節德育過程(133)
第四節德育原則(136)
第五節德育模式(138)
第六節德育的途徑與方法(140)
牛刀小試(144)
第九章班主任與班級(147)
思維導圖(147)
考點梳理(147)
第一節班主任工作(147)
第二節班級與班級管理(155)
第三節良好班集體的培養(158)
牛刀小試(160)
第十章課外、校外教育(163)
思維導圖(163)
考點梳理(163)
第一節課外、校外教育概述(163)
第二節課外、校外教育的內容與形式(164)
第三節課外、校外教育的特點與要求(165)
牛刀小試(166)
第一章心理學概述(168)
思維導圖(168)
考點梳理(168)
第一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意義和方法(168)
第二節心理學的産生與發展(171)
第三節心理的實質(173)
牛刀小試(175)
第二章認知(177)
思維導圖(177)
考點梳理(178)
第一節感覺(178)
第二節知覺(179)
第三節意識與注意(183)
第四節記憶(187)
第五節想象(196)
第六節言語與思維(198)
牛刀小試(203)
第三章情緒、情感和意誌(206)
思維導圖(206)
考點梳理(206)
第一節情緒與情感(206)
第二節意誌(211)
牛刀小試(215)
第四章個性心理(217)
思維導圖(217)
考點梳理(217)
第一節需要(217)
第二節能力(219)
第三節人格(224)
牛刀小試(2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學概述(234)
思維導圖(234)
考點梳理(234)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概況(234)
第二節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236)
牛刀小試(237)
第二章心理發展與教育(239)
思維導圖(239)
考點梳理(239)
第一節心理發展概述(239)
第二節中小學生的心理發展(244)
第三節個彆差異與因材施教(246)
牛刀小試(248)
第三章學習與學習理論(251)
思維導圖(251)
考點梳理(251)
第一節學習概述(251)
第二節行為-聯結主義學習理論(254)
第三節認知主義學習理論(259)
第四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264)
第五節人本主義學習理論(267)
牛刀小試(269)
第四章學習心理(273)
思維導圖(273)
考點梳理(274)
第一節學習動機(274)
第二節學習策略(282)
第三節學習遷移(289)
第四節知識的學習(293)
第五節技能的形成(300)
第六節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培養(305)
第七節態度與品德的形成(311)
牛刀小試(318)
第五章心理健康與教師職業心理(324)
思維導圖(324)
考點梳理(324)
第一節心理健康概論(324)
第二節學生心理輔導(327)
第三節教師職業心理(337)
牛刀小試(345)
第一章我國課程改革概述(350)
思維導圖(350)
考點梳理(350)
第一節我國課程改革的迴顧與理論(350)
第二節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理念(351)
牛刀小試(352)
第二章新課程帶來的變革(354)
思維導圖(354)
考點梳理(354)
第一節教育觀念的變革(354)
第二節學習方式的變革(357)
第三節課程組織的變革(358)
牛刀小試(362)
思維導圖(366)
第一章教師職業道德概述(367)
考點梳理(367)
第一節教師職業道德基本知識(367)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範疇(369)
第三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371)
牛刀小試(375)
第二章教師職業道德的養成(378)
考點梳理(378)
第一節教師職業道德養成概述(378)
第二節教師職業道德的自我養成(379)
牛刀小試(382)
思維導圖(386)
考點梳理(386)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386)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394)
三、《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400)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405)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資格條例》(408)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410)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15)
八、《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416)
九、《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417)
十、《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419)
十一、《學校工作衛生條例》(420)
十二、《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420)
牛刀小試(422)
考點梳理(426)
牛刀小試(435)
湖北省直、武漢市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小學(幼兒)D類筆試課程體係(437)
湖北省農村義務教師筆試課程體係(437)
湖北省教師招聘麵試課程體係(438)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39)
精彩書摘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概述
●心理發展與教育
●學習與學習理論
●學習心理
●心理健康與教師職業心理
第一節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概況
一、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教育情境中,學與教及其互動過程中産生的心理現象及其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屬於心理學的應用學科之一,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即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學具有雙重任務:一方麵,研究、揭示教育係統中學生學習的性質、特點及類型以及各種學習的過程及條件,從而使心理學科在教育領域中得以嚮縱深發展;另一方麵,研究如何運用學生的學習及其規律,去設計教育、改革教育體製、優化教育係統,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纔培養。
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範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而展開的。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係統過程,該係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五種要素,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組成。
(一)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1.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素,任何教學手段必須通過學生纔能起作用。
學生這一要素主要從兩個方麵影響學與教的過程。一方麵是群體差異,包括年齡、性彆、社會文化差異等。年齡差異主要體現在思維水平的差異;另一方麵是個體差異,包括先前知識基礎、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等差異。這兩個方麵的差異都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主要範疇。
2.教師
學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學目標來最有效地組織教學,教師在其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教學風格等方麵。
3.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學與教的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錶現為課程標準、教材和課程。
4.教學媒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媒體從簡單的實物、口頭語言、書本、錄音、錄像,到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已成為教學中一個具有獨特意義的因素,不僅影響著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教學組織形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等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5.教學環境
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麵,前者涉及課堂自然條件(如溫度和照明)、教學設施(如桌椅、黑闆和投影儀等)以及空間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後者涉及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校風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
(二)學習與教學的過程
1.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通過與教師、同學以及教學信息的相互作用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過程。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如學習的實質、條件、動機、遷移以及不同種類學習的特點等。
2.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情境(如教學目標的選擇、題材的安排以及環境的設置等),組織教學活動(如講演、討論、練習以及實驗等),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如信息的呈現、課堂提問與答疑等),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思考、探索和發現,使其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此外,教師還要進行教學管理,調節教學進程,以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3.評價、反思過程
評價、反思過程雖是一個獨立的成分,但它始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預測和評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監視和分析以及在教學之後的檢驗、反思。
三、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製的作用,具體錶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第一,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預測並及時乾預學生。
第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第三,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幫助教師結閤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教育心理學研究要貫徹實事求是的精神,即根據教育心理現象的本來麵貌來研究其本質、規律與機製,采取實事求是的態度,遵循客觀性原則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條件。
(二)係統性原則
係統性原則指在研究心理現象時應把人的心理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整體的係統而加以綜閤考慮,這樣纔更有可能把握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的本質及它們的必然聯係。
(三)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過程中,所采用的試驗手段與方法應能促進被試心理的良性發展,特彆是對於人類被試而言,這是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道德原則。
(四)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
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是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應從實際的需要齣發,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
第二節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教育心理學從與心理學與教育學相結閤發展到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並形成比較完整的體係,大緻經曆瞭以下四個時期:
一、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總體而言,這一時期的教育心理學傢多以普通心理學的原理解釋實際的教育問題。瑞士教育傢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提齣“教育心理學化”思想。德國教育傢與心理學傢赫爾巴特第一個明確提齣將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理論基礎。其他對教育心理學發展與創立做齣貢獻的學者與著作匯總如下:
錶3-1-1教育心理學初創時期代錶人物及影響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
20世紀20年代以後,西方教育心理學吸取瞭兒童心理學和心理測驗方麵的成果,大大擴充瞭自己的內容;30年代以後,學科心理學發展迅速,也成為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到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論廣為流傳,有關兒童的個性和社會適應以及生理衛生問題也進入瞭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領域;50年代,程序教學和教學機器興起,同時信息論的思想為許多心理學傢所接受,這些成果也影響和改變瞭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20世紀30年代,蘇聯教育心理學在理論探索方麵,貢獻較大的是維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魯賓斯坦。他們的思想為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奠定瞭基礎。維果斯基強調教育與教學在兒童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並提齣瞭“文化發展論”和“內化論”。
1924年,廖世承編寫瞭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1926年,心理學傢陸誌韋翻譯齣版瞭桑代剋的《教育心理學概論》。
到瞭20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學習和介紹蘇聯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這對我國教育心理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育理論綜閤知識:2018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 引言 踏上三尺講颱,點亮莘莘學子的人生,是無數教育工作者畢生的追求。而成為一名閤格的教師,則需要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為瞭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通過2018年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係統掌握教育理論的精髓,我們精心編撰瞭這本《教育理論綜閤知識:2018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本書緊扣考試大綱,聚焦曆年考情,旨在為考生提供一套全麵、權威、實用的復習指南。 本書特色 1. 緊扣大綱,權威性高: 本書嚴格遵循湖北省教育廳發布的2018年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將大綱中的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解讀。我們深入分析曆年真題,提煉考試熱點和難點,確保所涵蓋的內容與考試要求高度吻閤,讓您的復習更有針對性,事半功倍。 2. 體係完整,邏輯清晰: 教育理論知識龐雜,涉及麵廣。本書力求構建一個邏輯嚴謹、體係完整的知識框架,將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新課程理念等核心內容有機地整閤起來。我們采用由淺入深、由點及麵的編排方式,幫助考生構建清晰的知識脈絡,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係,形成係統性的認知。 3. 內容詳實,重點突齣: 我們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釋,力求通俗易懂,便於理解。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突齣重點,對考試頻率高、分值大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並配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名言警句,加深考生的印象。同時,我們也兼顧瞭非重點知識點,力求全麵覆蓋,不留死角。 4. 緊跟前沿,與時俱進: 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在與時俱進。本書緊密關注國傢教育政策和湖北省教育改革的最新動態,重點解讀新課程改革理念、素質教育的要求、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閤等前沿內容,幫助考生瞭解並掌握最新的教育思潮和發展趨勢,為未來的教學實踐打下堅實基礎。 5. 題型全麵,實戰演練: 考試的最終目的是檢驗學習成果。本書不僅提供瞭豐富的理論講解,還精心設計瞭配套的練習題,涵蓋瞭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等各類題型。這些題目既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檢測,也模擬瞭真實的考試場景,幫助考生熟悉題型,掌握答題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6. 精選案例,啓發思考: 理論來源於實踐,也指導實踐。本書精選瞭大量生動、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引導考生將抽象的教育理論與具體的教學情境相結閤,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培養教育智慧和反思能力。 7. 語言精練,閱讀舒適: 我們在語言錶達上力求精練、準確,避免使用過於生僻或晦澀的詞語。排版設計簡潔大方,圖文並茂,重點內容采用醒目方式呈現,方便考生閱讀和記憶,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本書結構與內容概覽 本書共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 第一篇:教育學基本原理 本篇是教育理論的基礎,係統闡述瞭教育的本質、功能、特點、目的和教育的起源與發展。重點講解瞭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教育在個體發展中的作用,以及教育發展的規律。 教育的本質與功能: 深入探討教育作為社會現象的本質屬性,分析教育在個體成長、社會傳承、社會進步等方麵的多重功能。 教育與個體發展: 詳細闡述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包括促進身心健康、智力開發、道德品質塑造等。 教育與社會發展: 解析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服務於經濟建設、政治改革、文化繁榮,以及教育如何反作用於社會發展。 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迴顧人類教育曆史的演進,梳理不同曆史時期教育的特點與變革,理解教育發展的脈絡。 教育目的論: 探討不同曆史時期、不同社會製度下的教育目的,理解以人為本、全麵發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篇:教師職業道德與法律法規 本篇是成為一名閤格教師的必備素養。重點關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以及與教師職業密切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如《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 教師職業道德: 詳盡解讀《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分析師德的內涵、要求,以及如何在日常教學實踐中踐行師德。 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明確教師作為公民和職業人的各項權利和應盡的義務,保障教師閤法權益,規範教師行為。 教育法律法規: 係統梳理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教育體製、學校管理、學生權益保護、教師管理等方麵,引導考生樹立法律意識,依法執教。 第三篇:教育心理學基礎 教育心理學是理解學生學習和發展規律的關鍵。本篇將重點介紹學習的心理過程、意誌的心理過程、情緒的心理過程,以及個體差異與教育。 學習的心理過程: 深入分析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學習活動的基本心理過程,探討影響學習效果的各種因素。 意誌的心理過程: 闡述意誌在學習和行為中的作用,包括動機的形成、意誌的品質、意誌的訓練等。 情緒的心理過程: 探討情緒在學習中的影響,如何調控學生情緒,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個體心理差異: 分析不同學生在智力、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麵的差異,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 學習動機與遷移: 講解學習動機的類型、影響因素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闡述學習遷移的理論與實踐應用。 認知發展理論: 介紹皮亞傑、維果茨基等認知發展理論,理解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指導教學實踐。 學習理論: 梳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等主要學習理論,理解不同理論對教學的啓示。 第四篇:教學的基本理論 本篇關注課堂教學的設計、實施與評價。重點講解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改革。 教學的本質與基本要素: 定義教學,分析教學的構成要素,如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 教學原則: 闡述教育聯係實際、理論聯係實際、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鞏固性、啓發性等基本教學原則。 教學方法: 介紹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實驗法、實踐法等常用教學方法,並分析其適用範圍和優缺點。 教學組織形式: 講解班級授課製、小組教學、個彆輔導等教學組織形式,以及如何閤理安排課堂教學。 教學過程: 分析教學的各個環節,如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等。 新課程理念與教學改革: 重點解讀《國傢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第五篇:德育與班級管理 本篇聚焦於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級管理。講解德育的原則、途徑、方法,以及班級組織與管理的基本要求。 德育的本質與目的: 闡述德育在培養學生健全人格、良好品德方麵的重要作用。 德育原則: 強調疏導性原則、一緻性原則、長期性原則、反復性原則、正麵教育原則等。 德育途徑: 重點介紹課堂教學德育、課外活動德育、社會實踐德育、傢庭教育等多種德育途徑。 班級管理: 講解班級組織目標、班級管理的功能,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班級管理方法: 介紹目標管理、民主管理、情感管理、榜樣管理等班級管理策略。 第六篇:教育評價與素質教育 本篇討論教育評價的意義、內容、方法,以及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實施。 教育評價的意義與功能: 明確教育評價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如診斷、診斷、改進、激勵等。 教育評價的類型與方法: 介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等不同類型的評價,以及問捲調查、訪談、觀察、作品分析等評價方法。 素質教育的內涵與目標: 深刻理解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實施: 探討如何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麵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七篇:教育熱點與前沿理論 本篇關注教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前沿理論,如信息技術與教育融閤、教育公平、終身學習等,幫助考生拓展視野,瞭解教育發展的新趨勢。 信息技術與教育: 探討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如遠程教育、在綫學習、翻轉課堂等。 教育公平: 分析教育公平的內涵、現狀及實現路徑,關注弱勢群體受教育的權利。 終身學習: 闡述終身學習的理念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 《教育理論綜閤知識:2018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是我們對教育事業的一份敬意,對廣大考生的負責。我們深知,隻有通過不懈的努力和係統的學習,纔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行穩緻遠。本書的編寫,旨在成為您備考路上堅實的後盾,為您指引方嚮,提供助力。我們相信,憑藉本書的指導,配閤您自身的刻苦鑽研,必將助您在2018年湖北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早日實現您的教師夢想! 願您在教育的天地裏,播撒智慧的種子,收獲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