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孩子认可的通俗历史故事文本,华丽新生。
★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原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林汉达先生经典之作。
★中国推行成语通俗化的语言大师,献给孩子们的成语故事。
★在历史中寻找成语,用成语串联起历史,历史与成语碰撞出奇妙火花,开启语文、历史跨学科学习新纪元。
★经典成语故事+成语解释+历史小贴士,多重语文、历史、文化知识一站式获得。
★网络人气插画师寒花精致手绘插图,完美诠释可爱中国风。
★轻松好玩的“国学”教育读本,寓教于乐,玩转中国传统文化。
★著名文学家、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李国文,著名散文作家王充闾,联袂推荐。
★附加值:
★字体演变:从每个成语中选取一个字,按照字体演变顺序排列,让孩子直观感受汉字的前世今生,从出现到成熟的全过程。
★成语谜语:了每个故事一个谜语,谜底揭晓时,孩子们又掌握了一个新的成语。把游戏互动融入阅读,让读书快乐起来。
★成语接龙:以每个成语为开头设置成语接龙游戏,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联想能力,扩大词汇量。
★春秋时期地图:彩色手绘地图,让历史中的国家具体起来。标注出个别成语故事发生地,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时光箭:将各个成语故事发生时间,及历史上重大时间发生时间串联成箭,帮助孩子捋顺历史事件,培养全局观。
周幽王怎么丢了国家?石碏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儿子?管仲怎么凭着老马带领齐国军队走出了沙漠?衣裳之会是大家都穿着衣服去开会吗?
这是一本成语书,里面藏着一个妙趣十足的语文世界。
这是一本历史书,里面装着让你大跌眼镜的活态历史。
这是一本故事书,里面住着一位几代孩子都喜欢的国宝大师。
从茫茫的历史海洋中打捞有趣的成语故事,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经典文本中寻找语文新活力。
林汉达(1900—1972)
浙江慈溪人,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曾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等。
他是语文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一生向传统教育挑战。对中国的汉语拼音改革、成语通俗化、扫盲等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
他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集》《东周列国故事》《前后汉故事》《三国故事》等是一代代中国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是流传了半个世纪的岁月经典。
林汉达先生是我的同道、同事和难友。他是一位教育家、出版家和语文现代化的研究者。他一生做了许多工作,例如研究拼音文字、编写历史故事、提倡成语通俗化,等等。他认为,“兴趣和努力”是不应当分割的,“兴趣生努力,努力生兴趣”。
——周有光(著名语言学家,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是中国语言文字独有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智慧结晶。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典故,而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精彩生动的故事。因此,学习成语,使用成语,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准确到位,内涵深厚,而且,还能使我们了解五千年来伟大壮观,气象万千的中国历史。对于有志进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宝库者,熟悉成语,了解成语,则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林汉达先生是语言文字大师,他的这部成语故事书籍,正是合适,也是完善的成语入门书。
——李国文(著名文学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给孩子写史是件难事,要拨开时间的迷雾,脉清理顺,要摊薄定见的厚度,举重若轻。林汉达先生做到了,他把历史讲得透彻、全面又有趣。他的历史故事是半个世纪的浪潮淘出的经典,是几代中国儿童书架上的必备读物。《林汉达成语故事》把成语和历史结合起来,让经典文本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是创新,更是传承。
——王充闾(著名散文作家,南开大学、辽宁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目录
千金买笑
大义灭亲
管鲍之交
一鼓作气
老马识途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唇亡齿寒
易牙烹子
衣裳之会
宋襄之仁
秦晋之好
退避三舍
烛之武退秦师
牛饩退敌
一鸣惊人
食指大动
肉袒牵羊
结草衔环
优孟衣冠
赵氏孤儿
千金买笑
周幽王这位天王什么国事也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除了酒肉,就是女人。他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国家大事压根儿就没往心里搁。谁奉承他,他就喜欢;谁劝告他,他就头疼。顶叫他头疼的是赵叔带大夫,因为他奓(zhà)着胆子奏了一本,说:“这会儿正是国家有难的时候,地震、山崩、饥荒这么些灾害都有。天王应当想法子找些能干的人来办事才是正理,怎么能在这会儿去找美人儿呢!”
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赵叔带的官职,把他轰出去了。这本来是“杀鸡给猴看”的意思,省得别人再去唠叨。没想到惹起了另外一位大臣,叫褒珦(bāo xiàng),他凭着一股忠臣的劲儿去见天王,说:“天王不怕天灾,不问国事,反倒亲近小人,轰走大臣。您这么下去,咱们的国也要保不住啦。”周幽王挺生气,也不乐意跟他争,吆喝了一声,当时就把他下了监狱。从这儿起,再也没有人敢劝他了。
褒珦在监狱里待了三年,他家里的人一直给他想法儿。他们想:“天王既然顶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女,还真给他们找着了,他们花了些绢、帛,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她训练了一下,教了些歌舞,把她献给周幽王,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挺出名的美人儿褒姒(sì)。
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那股子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褒姒那份儿漂亮,做梦也没梦见过,他觉得宫里头的美人儿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当时就免了褒珦的罪,把他放了。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天仙,把她看成心肝宝贝儿。周幽王这么宠着褒姒,褒姒可不喜欢他。她是个苦命的女子,被买来听人家摆布的。从她进了王宫,就老皱着眉头子,连笑都没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要她露个笑脸,可她怎么也笑不出来。天王就出了个赏格:“有谁能叫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
这赏格一出来,就有好些人赶着想来发财。可是他们光能叫褒姒生气,有的简直给她骂了出去。有一个顶能奉承天王的小人,叫虢石父(虢guó),挺有点儿小聪明,还真给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来。他对周幽王说:“从前的君王为了防备西戎(戎róng,西方游牧部族的总称,也叫犬戎)侵犯咱们的京城(就是镐京,镐hào),就在骊山那一溜儿造起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点起烽火来,让临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会儿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没个不笑的。您说我这个法儿好不好?”周幽王眯着眼睛,拍着手说:“那还不好?就这么办吧。”
他们说走就走,带着褒姒到了骊山。周幽王的叔叔郑伯友,得了这个信儿,怕他们出乱子,赶紧跑到骊山,劝天王别这么做。周幽王正在兴头上,这种话哪儿听得进去。他气着说:“我在宫里闷得慌,难得跟娘娘出来一趟,放放烟火,解解闷儿,这也用得着你管吗?”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人把烽火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一眼瞧过去,不论远近,全是火柱子。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领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天王在骊山,又急着赶到骊山。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也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音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压根儿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了这许多兵马忙来忙去,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她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还歪着脖子,带笑地问:“好看吗?”褒姒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呵呵,真好看!亏您想得出这玩意儿!”这位糊涂到家的天王还当褒姒真笑了呢,心里一高兴,就把一千两黄金赏给了那个小人虢石父。
褒姒生了个儿子,叫伯服。公元前777年,周幽王把原来的王后和太子宜臼(jiù)废了,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宜臼就逃到他姥爷家申国去了。申侯知道了周幽王要办他的罪,还要杀害宜臼,就联合了西戎向周室进攻。周幽王叫虢石父赶紧把烽火点起来。那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就当天王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点着,也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算是大将,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末了,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还有伯服,慌忙逃到骊山,全都被西戎杀了,连那个老关在宫里没有真正开过一次笑脸的美人儿,也给他们抢去了。
我最近给我的孩子买了很多书,但《最小孩童书:林汉达成语故事1 [5-12岁]》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本。首先,这本书的设计真的非常用心。封面色彩丰富,插画风格可爱,一看就很有吸引力。打开书页,里面的插画也是精心绘制,每一幅都恰到好处地描绘了故事的场景和人物,让孩子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盛宴。内容方面,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寓教于乐方面的表现。成语故事的讲解方式非常巧妙,不是简单地罗列成语和解释,而是通过一个个独立而完整的小故事来呈现。这些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趣味性,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故事所传达的道理非常积极向上,比如鼓励孩子勇于尝试,懂得感恩,学会合作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的品质。我的孩子每天都会缠着我给他讲故事,读完一个故事,他还会模仿里面的角色,并且尝试着用学到的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想给我的孩子找一些能培养他们品德和智慧的书籍,这本《最小孩童书:林汉达成语故事1 [5-12岁]》简直是意外的惊喜。首先,书的装帧设计就非常吸引人,色彩鲜艳,插图生动有趣,一看就很有童趣,我的孩子一眼就爱上了。内容方面,虽然书名里有“成语故事”,但它的呈现方式一点也不枯燥,而是用非常贴近孩子生活和理解的方式来讲述。每个成语都配有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设计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跟着故事的情节走,并且理解成语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关于勤奋、诚信、友谊、孝道等等,这些道理不是生硬地说教,而是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发展中,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儿童文学的读者,我不得不说,《最小孩童书:林汉达成语故事1 [5-12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成语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智慧、勇气和品德的启蒙读物。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巧妙,它将原本可能显得有些古板的成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包装,使其变得活泼可爱,贴近儿童的认知水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成语背后故事的挖掘,往往能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他们可以是聪明伶俐的小动物,也可以是勇敢善良的小朋友,这些角色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既有古韵,又不失童趣,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我认为,对于想要培养孩子国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推荐的首选。
评分说实话,在看到“成语故事”这个标签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孩子会觉得枯燥,毕竟有时候我们大人看成语故事也会觉得有点说教。但是,当我翻开这本《最小孩童书:林汉达成语故事1 [5-12岁]》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现代,它没有直接解释成语的字面意思,而是通过一个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来展示成语的由来和应用。比如,某个成语可能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动物寓言,或者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对话,这些都让孩子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书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即使是简单的故事,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成语所蕴含的道理。我孩子最喜欢的是那些带有冒险和奇幻色彩的故事,他总是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读完之后还会问我很多关于故事的问题,这说明他真的被吸引住了。
评分我是一个对孩子教育很重视的家长,一直在寻找那种既能提高孩子语言能力,又能塑造孩子品格的读物。这本《最小孩童书:林汉达成语故事1 [5-12岁]》完全符合我的期望。首先,我特别欣赏它在语言上的处理。虽然是成语故事,但它的语言非常精炼且富有表现力,既保留了成语的韵味,又易于孩子理解和模仿。对于5-12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孩子不仅能接触到丰富的成语,还能学习到地道的中文表达方式,这对他们未来的写作和口语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故事的情节安排非常有吸引力,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转折,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趣。我观察我的孩子,他读完一个故事后,常常会兴奋地跟我复述,并且还能准确地用一两个成语来描述故事中的情况,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效果真的非常显著。
评分快递非常及时,质量很好,原装正版书籍,孩子很喜欢
评分自己先学习 内化了教宝宝
评分我弟弟非常喜欢,质量也很好
评分凑单买的,现在只能妈妈先看,等孩子大点再领悟吧。京东活动很赞哦。
评分东西不错,值得购买。很好
评分好,正品。。。。。。。。。好,正品。。好,正品。。。。。。。。。,正品。。。。。。。。。。。。。。。
评分凑单买的,现在只能妈妈先看,等孩子大点再领悟吧。京东活动很赞哦。
评分此用户未及时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就两本,冲着作者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