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

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桦,江祖专,副主编 著,陆望龙,陆桦,江祖专,副 编
图书标签:
  • 液压系统
  • 液压回路
  • 液压维修
  • 液压技术
  • 工程机械
  • 液压原理
  • 维修手册
  • 系统分析
  • 故障诊断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1882
版次:2
商品编码:1219267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27
字数:75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从事液压技术及设备应用、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学习、查阅和参考。
1.《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第二版内容全面,是液压技术设备维修的百科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基础与元件卷》:下卷为《回路与系统卷》。上卷包括液压维修基础知识,各种液压泵、液压缸与液压马达、液压阀、液压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与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元件的拆装方法、使用与维修等;下卷包括液压油使用与管理、液压回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以及五十余种设备(包括油压机、机床、水泥、工程机械、汽车、塑料纺织、橡胶轮胎、煤矿、造纸设备、金属加工、钢铁等行业设备)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方法等。
2.本书作者陆望龙在液压一线工作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现场维修实践经验和资料,均收集整理编撰进这部手册,因此内容非常实用

内容简介

《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第二版分为两卷:《基础和元件卷》;《回路和系统卷》。
《基础和元件卷》包括液压维修基础知识,液压动力元件(各种液压泵)、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与液压马达)、液压控制元件(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叠加阀、插装阀、伺服阀、比例阀、数字阀以及其他阀类元件)、液压辅助元件(管路与管件、过滤器、冷却器、蓄能器与油箱)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元件的拆装方法、使用与维修等。《回路和系统卷》包括液压系统工作液体的使用与维护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包括液压油的品种、油品的选用、液压油的使用管理、油品油质的测量方法以及换油的方法),液压回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液压系统维修基础知识(包括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方法以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以及五十余种设备(包括油压机、机床、水泥、工程机械、汽车、塑料纺织、橡胶轮胎、煤矿、造纸、金属加工、钢铁等行业设备)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方法等。
本书主编在液压一线工作数十年,积累了大量现场维修实践经验和资料,均收集整理编撰进这部手册,因此内容非常实用。本书可供从事液压技术及设备应用、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学习、查阅和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7章液压系统工作液体的使用与维护
7.1简介 /797
7.1.1对工作液体的性能要求 /797
7.1.2液压油的分类 /798
7.1.3液压油的品种、性能和用途 /800
7.1.4矿物油型液压油的品种与质量性能 /801
7.2液压油的合理选用 /806
7.2.1油品的选用原则 /807
7.2.2液压油(液)的选择方法 /807
7.3进口液压设备用油的国产化替代 /809
7.3.1替代原则 /809
7.3.2国产油代替进口油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809
7.4液压油与故障 /811
7.4.1液压油污染产生的故障 /811
7.4.2液压油性能不好带来的故障 /812
7.4.3液压油与液压元件、密封等不相容带来的故障 /814
7.4.4液压油选用不当带来的故障 /815
7.5工作液体的使用与管理 /815
7.5.1液压油的使用管理 /815
7.5.2油污染(油质)的测量方法 /819
第8章液压回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8.1液压源(泵源)回路及其故障排除 /825
8.1.1定量泵供油回路 /826
8.1.2变量泵泵源回路 /830
8.1.3压力适应(匹配)回路 /832
8.1.4流量匹配供油回路 /833
8.1.5功率匹配供油回路 /836
8.1.6电液比例变量泵泵源回路 /838
8.1.7蓄能器供油回路 /839
8.2方向控制回路的故障排除 /839
8.2.1方向控制回路例 /839
8.2.2锁紧回路 /843
8.3压力控制回路的故障排除 /845
8.3.1调压回路 /845
8.3.2卸荷回路 /847
8.3.3泄压回路 /849
8.3.4减压回路 /851
8.3.5保压回路 /852
8.3.6增压回路 /854
8.3.7平衡回路 /856
8.4速度控制回路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 /859
8.4.1节流调速回路 /859
8.4.2容积调速回路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 /862
8.4.3联合调速液压回路 /865
8.4.4快速运动回路 /867
8.4.5减速回路 /871
8.4.6制动回路 /872
8.4.7同步回路 /876
8.5位置控制回路及其故障排除 /885
8.5.1机械挡块式位置控制回路 /885
8.5.2“行程开关+电磁阀”的位置控制回路 /886
8.5.3向执行元件定量供油的位置控制回路 /887
8.5.4采用电液脉冲马达的位置控制回路 /887
8.5.5采用数字式执行元件的位置控制回路 /887
8.5.6利用液压平衡的位置控制回路 /888
8.5.7采用转阀式伺服阀的位置控制回路 /888
8.5.8采用电液伺服阀的位置控制回路 /889
8.5.9电液伺服泵的位置控制回路 /889
8.5.10仿形位置控制回路 /890
8.6其他液压回路 /890
8.6.1顺序动作回路 /890
8.6.2防冲击回路(缓冲回路) /894
第9章液压系统维修基础
9.1液压系统概述 /897
9.1.1液压系统的分类 /897
9.1.2液压传动系统的分类 /897
9.2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 /901
9.2.1液压系统的安装 /901
9.2.2液压系统的调试 /902
9.3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 /903
9.3.1故障诊断概述 /903
9.3.2对液压故障的基本认识 /904
9.3.3故障诊断的步骤 /905
9.4查找故障的几种方法 /907
9.4.1利用液压系统图查找故障 /907
9.4.2元件替换法查找液压故障 /908
9.4.3利用动作循环表查找液压故障 /908
9.4.4利用因果图查找液压故障 /910
9.4.5通过滤油器查找液压故障 /911
9.4.6故障的实验法诊断——隔离、比较与综合法 /911
9.4.7实用感官诊断法 /912
9.4.8仪器仪表诊断法 /914
9.4.9区域分析与综合分析查找液压故障 /914
9.4.10从电气和液压元件的相互对应关系查找液压故障 /915
9.4.11利用设备自诊断功能查找液压故障 /916
9.4.12人工智能与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916
9.5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917
9.5.1液压系统的泄漏 /917
9.5.2液压系统的压力失常 /918
9.5.3执行元件速度慢,欠速 /919
9.5.4振动和噪声大 /919
9.5.5爬行 /923
9.5.6液压系统温升发热厉害 /925
9.5.7系统进气产生的故障和产生的气穴 /928
9.5.8水分进入系统产生的故障和内部锈蚀 /931
9.5.9炮鸣 /932
9.5.10液压冲击 /934
9.5.11液压卡紧和其他卡阀现象 /936
第10章液压机(油压机)类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1HD-026型5000kN双动拉延液压机 /938
10.1.1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38
10.1.2故障分析与排除 /940
10.2X81-160型金属打包液压机 /942
10.2.1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42
10.2.2故障分析与排除 /944
10.3YT32-100A四柱液压机 /945
10.3.1结构、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45
10.3.2故障分析与排除 /951
10.4万吨板材成形液压机 /952
10.4.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52
10.4.2故障分析与排除 /954
10.5Q12Y-20×3200型液压剪板机 /956
10.5.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56
10.5.2故障分析与排除 /956
10.6Q12Y-16×3200型液压剪板机 /959
10.6.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59
10.6.2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959
10.7WD67Y-63/2500型液压折弯机 /960
10.7.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60
10.7.2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961
第11章机床类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1C7120型半自动仿形液压车床 /963
11.1.1液压系统组成与作用 /963
11.1.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油路分析) /966
11.1.3故障分析与排除 /968
11.2C7220型液压仿形车床液压系统 /972
11.2.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72
11.2.2故障分析及排除 /972
11.3CH9220型液压半自动车床液压系统 /975
11.3.1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75
11.3.2故障分析与排除 /977
11.4日本MAZAK公司Slant tuvn50型数控车床液压系统 /978
11.4.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79
11.4.2故障分析与排除 /982
11.5KMC-3000kV型加工中心液压系统 /984
11.5.1液压系统的功用 /984
11.5.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84
11.5.3故障分析与排除 /989
11.6L6120型卧式拉床液压系统 /990
11.6.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90
11.6.2故障分析与排除 /992
11.7B690型液压牛头刨床液压系统 /993
11.7.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993
11.7.2液压系统的压力调整 /996
11.7.3故障分析与排除 /996
11.7.4B690型液压牛头刨床的改进实例 /998
11.8M131W型万能外圆磨床液压系统 /999
11.8.1液压系统的组成 /999
11.8.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000
11.8.3故障分析与排除 /1002
11.9M7120A型平面磨床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06
11.9.1液压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006
11.9.2故障分析与排除 /1008
第12章水泥液压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2.1概述 /1010
12.1.1水泥的生产流程 /1010
12.1.2液压在水泥生产设备中的应用 /1011
12.2TBY-12型回转窑挡轮液压系统 /1011
12.2.1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011
12.2.2故障分析与排除 /1013
12.3堆取料机 /1013
12.3.1液压在堆取料机上的应用 /1013
12.3.2CCQ6QS0/25型桥式堆取料机 /1014
12.3.3SRC109型80m圆形堆料机 /1016
12.3.4故障分析与排除 /1017
12.4BL3500-51YO1N型篦式冷却机液压系统 /1019
12.4.1篦冷机的组成及功能 /1019
12.4.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020
12.4.3故障分析与排除 /1024
12.5HRM3400型立磨液压系统 /1025
12.5.1立磨工作原理 /1025
12.5.2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026
12.5.3故障分析与排除 /1028
第13章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与故障排除
13.1PC200-5型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 /1029
13.1.1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29
13.1.2故障分析与排除 /1035
13.2CAT966D型轮胎式装机液压系统 /1038
13.2.1液力传动系统 /1038
13.2.2液压传动系统控制元件 /1041
13.2.3转向控制液压系统 /1043
13.2.4工作装置液压系统 /1045
13.2.5故障分析与排除 /1049
13.3CA25型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 /1052
13.3.1振动压路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52
13.3.2CA25型振动压路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054
13.3.3故障分析与排除 /1055
13.4小松D150A-1型推土机液压系统 /1057
13.4.1液压变速系统 /1057
13.4.2转向系统 /1058
13.4.3制动系统 /1058
13.4.4作业(工作)系统 /1058
13.4.5故障分析与排除 /1060
13.5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日本三菱公司) /1061
13.5.1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061
13.5.2故障分析与排除 /1062
13.6国产QY20B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1063
13.6.1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063
13.6.2故障分析与排除 /1066
第14章汽车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4.1汽车液压转向系统 /1068
14.1.1转向系统的分类 /1068
14.1.2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069
14.1.3动力转向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069
14.1.4滑阀式转向系统与转阀式转向系统 /1074
14.1.5转向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076
14.2汽车制动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78
14.2.1简介 /1078
14.2.2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1079
14.2.3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081
14.3汽车制动防抱死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84
14.3.1简介 /1084
14.3.2ABS和ASR系统的工作原理 /1084
14.3.3ABS和ASR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087
14.4汽车自动变速(换挡)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88
14.4.1简介 /1088
14.4.2汽车自动变速系统的液压工作原理例 /1089
14.4.3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 /1091
14.4.4故障分析与排除 /1092
第15章塑料、纺织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5.1塑料工业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98
15.1.1液压在塑料工业中的应用 /1098
15.1.2注塑机结构及其液压系统的动作步骤 /1098
15.1.3HD-900型注塑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099
15.1.4震德公司注塑机故障分析与排除 /1108
15.2MZD型纺织整经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11
15.2.1简介 /1112
15.2.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12
15.2.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14
第16章橡胶轮胎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6.1液压在橡胶行业中的应用 /1116
16.2370上顶栓密炼机液压系统及故障分析与排除 /1117
16.2.1简介 /1117
16.2.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17
16.2.3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126
16.3LLY-815×1000×4型定型硫化机的液压系统与故障排除 /1126
16.3.1液压系统的组成 /1126
16.3.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28
16.3.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29
16.3.4维修中液压元件的更换 /1130
第17章煤矿液压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7.1ZDY3200S型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的使用与维修 /1131
17.1.1钻机的组成与特点 /1131
17.1.2钻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32
17.1.3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1134
17.2EBZ160型掘进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35
17.2.1EBZ160型掘进机的外观与组成 /1135
17.2.2掘进机各组成部分简介 /1135
17.2.3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38
17.2.4故障分析与排除 /1144
17.3MG650/1605-WD型采煤机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146
17.3.1液压系统的组成 /1146
17.3.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47
17.3.3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1147
17.4ZY2800 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的使用与维修 /1148
17.4.1外观与组成 /1148
17.4.2液压系统各部件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148
17.4.3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50
17.4.4故障分析与排除 /1150
17.5KZG型高效快开压滤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53
17.5.1概述 /1153
17.5.2压滤机的结构组成 /1153
17.5.3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54
17.5.4故障分析与排除 /1155
第18章造纸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8.1博伦多劈纸机的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56
18.1.1简介 /1156
18.1.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56
18.1.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58
18.2博伦多纸卷包装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58
18.2.1简介 /1158
18.2.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58
18.2.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60
第19章金属加工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9.1日本宇部公司产压铸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63
19.1.1液压系统的组成 /1163
19.1.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63
19.1.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67
19.2国产J1118型卧式冷室压铸机及其故障排除 /1169
19.2.1简介 /1169
19.2.2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69
19.2.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72
19.3力劲公司DCC280型压铸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73
19.3.1DCC280型压铸机的组成 /1173
19.3.2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循环动作方块图 /1175
19.3.3DCC280型压铸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177
19.3.4故障分析与排除 /1179
19.4XJ-800型铜铝材挤压机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183
19.4.1简介 /1183
19.4.2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183
19.4.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87
19.510000kN铜材挤压机及其故障排除 /1189
19.5.1简介 /1189
19.5.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189
19.5.3故障分析与排除 /1193
19.5.4挤压机的PLC程序控制 /1196
第20章钢铁设备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20.1液压在冶炼、钢铁设备上的应用 /1199
20.1.1冶炼设备 /1199
20.1.2轧制设备 /1199
20.1.3连续铸钢设备(钢铁连铸机) /1200
20.2轧机的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及故障排除 /1200
20.2.1简介 /1200
20.2.2板厚控制的工作原理 /1201
20.2.3轧机AGC控制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202
20.2.4故障分析与排除 /1208
20.3轧机CVC控制液压系统及故障排除 /1209
20.3.1简介 /1209
20.3.2轧机CVC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210
20.3.3故障分析与排除 /1212
20.3.4利用故障树分析故障 /1212
附录
附录一常用单位换算表 /1214
附录二插装阀典型插件与结构 /1215
附录三各种板式阀的安装尺寸 /1217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第一版自2008年出版以来,至今已有八年,蒙读者厚爱,抱着不搞十年一贯制的想法和做法,第二版较之第一版,做了较大修改,删去了已经过时的内容,增加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这次修改写出的第二版,分两卷。
《基础和元件卷》:第1章和第2章介绍液压维修基础知识;第3章~第5章介绍液压动力元件(各种液压泵)、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与液压马达)、液压控制元件(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叠加阀、插装阀、伺服阀、比例阀、数字阀以及其他阀类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与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元件的拆装方法;第6章介绍各种液压辅助元件(管路与管件、过滤器、冷却器、蓄能器与油箱)的使用与维修。
《回路和系统卷》:第7章介绍液压系统工作液体的使用与维护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包括液压油的品种、油品的选用、液压油的使用管理、油品油质的测量方法以及换油的方法;第8章的内容为液压回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回路是液压系统的组成单元,有些液压设备就是由1~2个基本回路所组成,从液压基本回路分析故障,应该曾经是作者率先在这方面作出的探讨;第9章介绍了液压系统维修基础知识,包括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故障诊断方法以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第10章~第20章分别介绍了油压机、机床、水泥、工程机械、汽车、塑料纺织、橡胶轮胎、煤矿、造纸、金属加工、钢铁等行业的五十余种设备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排除方法。这些设备均是同类企业中正在使用着的设备,希望对同行在维修该类液压设备时能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转化为生产力。
深入、透彻地了解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而不是按照某些教科书简单初浅地、皮毛地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个元件都有它的细微之处,如果液压元件出了故障却解决不了,说明对该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懂得不是很透彻。所以本手册在这方面投入的篇幅比较大,并对怎么拆、怎么装、怎么查找这些元件易出故障的具体部位做了具体介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和做好维修工作。本手册中有许多液压元件的结构图,选自国产和进口设备上使用量最大的品种。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液压维修技工、液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有钻研精神的初学者也可使用本手册。当然本手册对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肯定有所帮助和启迪。
本书由陆望龙主编,陆桦、江祖专副主编。参编人员有:王锡章、陈曦明、谭平华、陈旭明、陶云堂、倪棠棣、朱皖英、李刚、陈黎明、刘长青、但莉、马文科、汪贵兰、张汉珍、朱声正。感谢湖北(金力)液压件厂张和平、葛玉麟、周幼海、孙为伦等专家对本书编写工作的指导,陆泓宇等参与了部分章节的资料整理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近十年来,主编应邀巡回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除西藏、青海、黑龙江、海南省与台湾),讲授过超百次以上的液压维修公开课,也到十几家国内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做过液压维修内部培训,近距离面对面地交流,并现场解决维修中的实际问题。主编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与学员和企业的交流,使自己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更大程度上了解了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维修技术工人的诉求,对编好此手册的第二版,获益匪浅。主编虽早已进入古稀之年,仍然老骥伏枥,笔耕不止,力图编好本手册,使之能更好地为液压维修服务,希望读者喜欢。然而笔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精力和时间有限,本手册难免存在疏漏,希望读者原谅,并提出批评与指正。

编著者
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 本书为《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的第二卷,聚焦于液压回路和系统的实际应用与维护。在深入理解液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卷将带领读者走进丰富多样的液压回路世界,并进一步探讨复杂液压系统的设计、运行、故障诊断与维修。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液压回路基础与分类 通用回路解析: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液压系统中最常见、最基础的几种回路,如: 压力控制回路: 重点讲解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二级溢流阀等元件在不同压力控制策略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组合实现精确的压力调节,适用于负载敏感型系统、夹紧回路等。 流量控制回路: 深入剖析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集流阀、比例流量控制阀等在调节执行元件速度、实现同步运动、能量回收等方面的作用,并演示如何构建恒速、变速、同步等不同流量控制方案。 方向控制回路: 详细介绍各种换向阀(如二位二通、二位三通、三位四通等)、先导阀、电磁换向阀、液控换向阀等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选择依据,并展示其在控制执行元件启停、换向、停止位置控制中的应用。 基本组合回路: 讲解如何将上述基本回路进行组合,形成更复杂的系统,例如:单作用缸、双作用缸的驱动回路、串联、并联回路、回油回路设计等,为后续更高级的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特殊回路详解: 针对特定应用场景,本书将深入探讨一些特殊且高效的液压回路: 再生回路: 详细解析再生回路的原理、优点、适用范围,以及不同类型的再生回路(如单腔再生、双腔再生)的实现方式,重点关注如何提高执行元件的速度和节能效果。 蓄能器回路: 讲解蓄能器(皮囊式、隔膜式、活塞式)的结构、工作原理、选型原则,以及其在储能、缓冲、泄压、能量回收等方面的功能,并展示蓄能器在各种回路中的典型应用。 变量泵回路: 深入探讨各种变量泵(如斜盘式、叶片式)的工作原理、控制方式(如压力补偿、流量补偿、功率限制),以及如何设计变量泵回路以实现高效节能的液压系统。 比例控制回路: 重点介绍比例阀(比例方向控制阀、比例流量控制阀、比例压力控制阀)的结构、电气特性、液压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比例控制回路实现对执行元件运动的平稳、精确、连续的控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工程机械等领域。 伺服控制回路: 阐述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如何构建高精度液压伺服系统,实现对运动的闭环控制,在精密加工、机器人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第二部分:液压系统设计与集成 系统设计流程与原则: 需求分析: 如何从应用需求出发,明确系统的工作参数(压力、流量、速度、精度、效率等)。 元件选型: 基于系统需求,详细介绍泵、阀、油缸、马达、蓄能器、过滤器、管路、接头等关键元件的选型依据、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演示。 回路设计: 依据需求,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液压回路,并进行初步的原理图绘制。 系统布局与管路设计: 讲解液压站的合理布局、油箱容积的计算、管路的走向、尺寸选择、补偿与连接方式,以及减少能量损失和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技巧。 密封与连接: 介绍不同密封形式(O型圈、U型圈、油封等)的选择与安装,以及液压管接头的类型、选择与装配要求,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防漏性。 典型液压系统解析: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 以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为例,解析其核心液压回路(如工作装置回路、行走回路、转向回路)的设计理念与实现方式。 机床液压系统: 讲解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中的进给、夹紧、主轴驱动等液压回路,突出其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工业自动化液压系统: 分析自动化生产线、注塑机、压铸机等设备中的液压系统,重点介绍其高效率、高可靠性、集成化设计。 特种设备液压系统: 涉及升降平台、液压起重船、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液压系统,展现液压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三部分:液压系统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 系统调试与运行: 调试步骤: 详细介绍液压系统从安装到首次运行的各项调试步骤,包括管路排气、压力设定、流量校准、系统功能测试等。 运行操作: 指导用户规范操作液压设备,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系统损坏。 运行监测: 介绍压力表、流量计、温度计、液位计等监测仪表的使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仪表实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常见故障现象分析: 详细列举并分析液压系统中最常见的故障现象,如:压力不足、流量不足、速度不稳定、发热严重、异响、泄漏等。 故障原因探究: 针对每种故障现象,深入剖析其可能产生的多种原因,并给出系统性的排查思路。 诊断工具与方法: 介绍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诊断仪、示波器等辅助诊断工具的使用,以及逻辑判断、排除法等诊断方法。 经验总结与技巧: 分享资深维修工程师在实践中积累的故障诊断经验与独到技巧。 第四部分:液压系统维护与保养 液压油的维护: 油品选择: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液压油(抗磨液压油、低粘度液压油、高温液压油等)的性能、适用范围与选择原则。 油液污染的防治: 讲解液压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外部污染物、内部磨损、氧化变质等),以及有效的过滤、净化、清洁措施。 油液更换与添加: 指导用户按照规范进行液压油的更换周期、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正确添加液压油。 元件的维护与保养: 泵与马达: 讲解其日常检查、清洁、润滑要求,以及常见的磨损迹象。 阀类元件: 介绍阀芯、阀座的清洁,弹簧的检查,密封件的更换。 油缸与密封件: 讲解活塞杆的保护,密封件的定期检查与更换。 过滤器: 强调定期更换或清洗滤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判断滤芯的更换周期。 系统定期检查与保养计划: 日常检查: 每日、每周、每月的例行检查项目。 预防性保养: 计划性地对关键元件进行检查、润滑、紧固、更换易损件,以避免故障的发生。 记录与档案管理: 强调建立详细的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为故障诊断和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本书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阐述原理的同时,大量引用实际案例,使读者能够快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图文并茂: 配备大量清晰、规范的液压原理图、系统图、元件结构图及实物照片,有助于读者直观理解。 系统性强: 内容涵盖了从基本回路到复杂系统设计、从运行调试到故障维修的全过程。 实用性高: 紧密围绕液压系统的实际使用与维修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面向对象广泛: 适用于液压技术的研究人员、设计工程师、设备操作员、维修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各种液压回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要点,能够熟练进行系统的调试与运行,并具备独立诊断和解决常见液压故障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液压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九: 我从事液压设备租赁行业多年,经常需要对各种型号的液压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在工作中,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液压回路,但有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实用技巧和知识。书中对各种典型工业液压系统的介绍,非常贴合实际应用。例如,它会详细讲解在冶金、化工、矿山等行业中,常用的液压回路的设计特点和工作原理,以及在这些恶劣环境下,如何进行维护和保养。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液压系统可靠性设计”的章节,它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从源头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的发生。例如,在选择液压元件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进行环境适应性评估,以及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如何避免潜在的冲突和问题。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保证设备 uptime 的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液压系统维护和管理视角,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并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评分

评价六: 作为一名液压系统初学者,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常常因为概念不清、回路复杂而感到迷茫。直到我遇到了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我的学习之路才变得顺畅起来。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通俗易懂。作者在讲解复杂的液压原理时,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轻松理解。例如,在讲解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时,书中将其比作“液压系统的血液泵”,形象地阐述了其提供动力的作用。对于液压缸的讲解,则将其类比为“液压系统的肌肉”,生动地解释了其执行运动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液压回路的讲解,都配有清晰的原理图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描述,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回路的设计思路和功能特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安全回路”的设计讲解,它让我认识到,在液压系统设计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安装要点,让我能够更好地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总之,这本书是我入门液压世界的绝佳向导,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并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评价十: 当我翻开《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的封面时,我并没有预想到它会带给我如此大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液压系统“生命密码”的解读。书中对于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详尽阐述,让我看到了“望闻问切”式的智慧。它不仅仅是列举故障现象,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现象背后的“病因”,并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行“诊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隐蔽性故障”的分析,例如,一些由于材料疲劳、早期磨损或者设计缺陷导致的故障,往往难以察觉,但却会对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判断这些隐蔽性故障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防患于未然。此外,书中对于“液压系统性能优化”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通过对回路的微调,或者对元件的升级,可以显著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度和效率。这对于我进行设备的升级改造,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深度、实践广度和诊断智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它让我对液压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我在液压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打开了新的大门。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起初我拿到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时,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以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工具书,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图表。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的看法就彻底改变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生动,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智慧。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将理论与大量的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得那些原本抽象的液压原理变得触手可及。比如,在介绍某个特定的液压系统时,书中会详细列举该系统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并给出详细的排查步骤和维修建议。这些内容,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棘手的液压泵故障,查了很多资料都无从下手,后来偶然翻到这本书,书中关于液压泵常见故障的分析,以及针对性的维修方法,让我茅塞顿开,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特殊工况下的系统设计和故障诊断,也有独到的见解。例如,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液压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哪些影响,如何进行优化和维护,书中都有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应对各种严苛工况的行业来说,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那种只适合理论研究者的书,它更是一本接地气的、实实在在的实用技术宝典,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评价一: 我一直从事机械制造行业,虽然对液压系统不陌生,但总觉得在某些细节上理解得不够透彻。拿到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后,我眼前一亮。书中对各种经典液压回路的讲解,简直像把一个复杂的迷宫一点点地剖析开来,让我豁然开朗。无论是简单的开环回路,还是复杂的比例、伺服系统,亦或是节能的变量泵系统,书中的图示都非常清晰,配合详尽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深入理解每个元件在回路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回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这对于我在设计和选型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例如,在讲解节流调速回路时,作者不仅说明了其原理,还详细分析了其在负载变化时的速度稳定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这比我以往阅读的任何资料都要细致。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非常规的特殊回路,比如串联泵回路、并联泵回路在某些特定工况下的应用,这些内容为我拓展了思路,让我在面对复杂工况时不再束手无策。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跟着作者的思路逐步理解。对于像我这样有一定基础但希望进一步深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更是如获至宝。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你穿越液压系统的复杂世界。我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有信心地运用书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

评价三: 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确实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好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不同液压元件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构成回路时所扮演的角色。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出各种元件的规格参数,而是着重讲解了它们的内在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回路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介绍方向控制阀时,书中不仅讲解了其基本功能,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方向控制阀(如滑阀、转阀、球阀等)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实现不同控制功能时的优劣。这让我对液压控制的精妙之处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讲解也同样深入。我了解到,同一个阀件,在不同的回路设计中,其控制逻辑和实现的功能可能会有天壤之别。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巧妙的组合和配置,实现复杂的控制要求。例如,在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时,如何合理选用流量控制阀,以及如何与压力补偿装置配合,书中都有非常清晰的图示和解释。对于我这样需要进行液压系统集成设计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的实践参考。它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去设计和优化各种复杂的液压回路,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评分

评价四: 我是一名液压技术爱好者,多年来一直痴迷于液压系统的奥秘。市面上关于液压的书籍不下数十本,但真正能让我感到惊喜的却不多。然而,《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其对液压系统能量效率的关注。在当今能源日益紧张的时代,如何设计和使用更节能的液压系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书中不仅讲解了传统的节能回路,例如采用负载敏感变量泵的系统,还深入探讨了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如蓄能器在能量回收中的应用,以及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内容让我大开眼界,也为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动态响应分析的部分。对于需要快速响应和高精度控制的液压系统,理解其动态特性至关重要。书中通过一些图表和计算示例,展示了如何分析回路的动态性能,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元件参数来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这对于我进行液压伺服系统的研究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关注基础的液压原理,更与时俱进,探讨了液压技术的前沿发展,是一本兼具深度和广度的经典之作。

评分

评价五: 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简直是我液压维修路上的“指路明灯”。我之前在维修液压设备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查阅很多资料也找不到头绪。但是,自从有了这本书,情况大为改观。书中对各种常见液压故障的分析,可谓是“庖丁解牛”,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它不仅告诉你故障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分析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供一系列的排查步骤,让你能够层层递进,最终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液压油污染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方法,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过滤和清洁方案。这对于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可靠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液压系统泄漏的分析也同样细致,从密封件的选择、安装,到系统压力和温度的影响,都有详尽的阐述。很多时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泄漏,都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故障。这本书帮助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学会如何从源头上杜绝泄漏。总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框架,让我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和解决液压系统的问题。

评分

评价八: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和掌握液压系统中“压力控制”和“流量控制”精髓的书籍,《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这两种核心控制方式的讲解,可谓是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在讲解压力控制时,作者详细分析了各种压力控制阀(如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等)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回路中实现压力调节和保护的功能。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压力补偿”技术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如何在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系统压力恒定,从而保证执行元件的稳定工作。在流量控制方面,书中则详细介绍了各种流量控制阀(如节流阀、调速阀、分流集流阀等)的设计和应用。我了解到,精确的流量控制是实现液压系统速度和运动协调的关键。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阀件实现精确的速度调节,以及如何通过组合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控制。这对于我进行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设计非常有启发。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了液压控制的知识,更是传递了一种“控制的艺术”,让我能够更加精妙地驾驭液压系统,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运动控制。

评分

评价七: 这本《液压系统使用与维修手册·回路和系统卷(第二版)》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液压参考书。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中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且都非常深入。从最基本的液压元件介绍,到复杂的集成系统设计,再到实际的维修和维护,几乎涵盖了液压系统的方方面面。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特定液压元件的疑问,比如某个特定型号的比例阀的性能参数,或者某个品牌液压泵的独特设计。翻阅这本书,往往能够找到我想要的答案。书中对于液压元件的选型和匹配,也有非常详细的指导。它不仅告诉你如何选择合适的元件,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选择,以及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对于我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液压系统集成”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设计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时,将各个子系统有机地整合起来,实现整体最优。这需要对各个子系统的性能有深刻的理解,以及对整体回路的把握。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宝贵经验和方法。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帮助你提升液压系统整体设计和集成能力的“武功秘籍”。

评分

还没看呢,吼吼(⊙o⊙)

评分

内容丰富、详细,印刷质量好

评分

东西不错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评分

非常牛逼的一本书,资料手册也有内容,没啥出类拔萃的

评分

价格高,内容还可以,有的有借鉴意义,但有的地方不知是排版问题,还是作者认识存在问题,说的并不正确,所以不适合初学者看,适合中等层次以上借鉴参考,开发一下其他思路用。

评分

一起买了很多书,整体满意。

评分

东西挺好的,买过来看看,学习学习

评分

上午下单下午就到,技术书籍很专业!

评分

所有都很好,就是书的包装希望京东以后能改善一下,书都被摔得不成样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