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为帮助参加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进行考前复习,中公教育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近几年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提炼考点,浓缩考试内容。
本书各章节内容的展开尽力包括近几年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的真题考点,便于考生形成整体印象。对于特别重要的考点,本书采用表格与文字结合的方式,使重要知识点一目了然,帮助考生系统记忆,强化能力。
第二,小巧精致,便于携带。
在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中,考点较多且广泛,考生要有良好的基础、广泛的涉猎范围。记忆类知识容易被遗忘,需要反复记忆。本书具有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的特点,本书使考生可以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记忆,合理利用时间,对于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同时,购买本书可享有中公移动自习室的服务。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考点速记手册》为帮助参加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的考生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进行考前复习,中公教育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研发团队根据近几年的考试真题,编写了本书。本书共计分为19章:
章: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第三章:数量关系
第四章:数字推理
第五章:逻辑判断
第六章:图形推理
第七章:定义判断
第八章:资料分析
第九章:金融
第十章:经济学
第十一章:财会
第十二章:市场营销
第十三章:管理
第十四章: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与职业操守
第十五章:法律
第十六章:道德与哲学
第十七章:计算机
第十八章:统计学
第十九章:英语
每一章内容都是按照考点进行划分,方便考生进行复习。
目录
章中国建设银行简介(1)
考点1中国建设银行概况(1)
考点2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历程(2)
考点3中国建设银行荣誉奖项(3)
考点4中国建设银行产品与服务(5)
考点5中国建设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7)
考点6中国建设银行必知信息(8)
第二章言语理解与表达(9)
考点1实词(9)
考点2成语(10)
考点3关联词(12)
考点4语句连贯(14)
考点5病句辨析(15)
考点6修辞运用(16)
考点7片段阅读(17)
第三章数学运算(19)
考点1整除(19)
考点2大公约数与小公倍数(19)
考点3数列(20)
考点4不等式(20)
考点5和差倍比问题(21)
考点6几何问题(22)
考点7排列组合问题(23)
考点8概率问题(26)
考点9容斥问题(26)
考点10抽屉问题(27)
考点11推理问题(27)
考点12利润问题(27)
考点13工程问题(28)
考点14行程问题(29)
考点15浓度问题(29)
第四章数字推理(31)
考点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31)
考点2等比数列及其变式(31)
考点3和数列及其变式(32)
考点4积数列及其变式(33)
考点5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33)
考点6分式数列(34)
考点7组合数列(34)
考点8创新数列(35)
考点9图形形式数字推理(35)
第五章逻辑判断(37)
考点1削弱型题目(37)
考点2加强型题目(39)
考点3前提型题目(41)
考点4解释型题目(42)
考点5评价型题目(43)
考点6结论型题目(44)
考点7直言命题(46)
考点8复言命题(51)
考点9智力推理(56)
第六章图形推理(58)
考点1数量型图形推理(58)
考点2特征型图形推理(59)
考点3位置型图形推理(60)
考点4组合型图形推理(60)
考点5空间型图形推理(61)
第七章定义判断(62)
考点1定义的要素(62)
考点2定义的逻辑方法(62)
考点3定义要点的分类(62)
考点4传统对应型(64)
考点5升级筛选型(64)
考点6定义判断速解技巧(65)
第八章资料分析(66)
考点1增长率问题(66)
考点2增长量问题(67)
考点3比重(68)
考点4倍数(69)
考点5翻番(69)
考点6平均数(70)
考点7中位数(70)
考点8百分数、百分点(70)
考点9进出口额(71)
考点10指数(72)
考点11人口自然增长率(72)
第九章金融(74)
考点1货币(74)
考点2货币制度(75)
考点3信用(75)
考点4信用工具(76)
考点5利息(76)
考点6利率(77)
考点7金融市场的含义及构成(77)
考点8金融市场的功能(78)
考点9货币市场(78)
考点10资本市场(79)
考点11外汇市场(79)
考点12中央银行(80)
考点13商业银行(80)
考点14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81)
考点15银行管理(82)
考点16国际金融(83)
考点17外汇和汇率(83)
考点18国际收支(84)
考点19国际储备(85)
第十章经济学(86)
考点1商品(86)
考点2价值规律(86)
考点3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87)
考点4需求曲线(88)
考点5供给曲线(90)
考点6GDP和GNP(91)
考点7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91)
考点8名义GDP、实际GDP和潜在GDP(92)
考点9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93)
考点10凯恩斯的消费理论(94)
考点1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95)
考点12乘数效应(96)
考点13投资函数(96)
考点14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97)
考点15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98)
考点16财政政策(103)
考点17货币政策(104)
考点18通货膨胀(104)
考点19菲利普斯曲线(106)
考点20通货紧缩(107)
第十一章财会(110)
考点1会计基础知识(110)
考点2会计要素(115)
考点3存货的账务处理(120)
考点4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122)
考点5交易性金融资产账务处理(128)
考点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务处理(130)
考点7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134)
考点8财务报表(138)
考点9杠杆效应(143)
考点10财务分析(145)
第十二章市场营销(151)
考点1生命周期(151)
考点2介绍期的营销策略(151)
考点3成长期市场营销策略(152)
考点4成熟期市场营销策略(152)
考点5衰退期市场营销策略(153)
考点6市场营销方法之成交技巧(153)
考点7新产品定价策略(154)
考点8折扣定价策略(155)
考点9心理定价策略(155)
考点10差别定价策略(156)
考点11产品组合定价策略(156)
第十三章管理(157)
考点1需要层次理论(157)
考点2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58)
考点3奥尔德佛的ERG理论(158)
考点4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159)
考点5期望理论(弗罗姆)(160)
考点6组织的定义和类型(161)
考点7组织工作(161)
考点8组织权力(161)
考点9领导(162)
考点10领导者的影响力(163)
考点11领导行为理论(163)
考点12控制工作(164)
考点13人力资源管理(165)
第十四章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与职业操守(170)
考点1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170)
考点2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客户(170)
考点3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事(170)
考点4银行业从业人员与所在机构(170)
考点5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171)
考点6银行业从业人员与监管者(171)
考点7银行业从业基本准则(171)
考点8惩戒措施(172)
第十五章法律(173)
考点1行政处罚法(173)
考点2侵权责任法(173)
考点3破产法(173)
考点4劳动合同法(174)
考点5公司法(174)
考点6商业银行法(176)
考点7合同法(179)
第十六章道德和哲学(181)
考点1道德(181)
考点2公民道德(181)
考点3社会公德(182)
考点4家庭美德(183)
考点5职业道德(183)
考点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184)
考点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184)
考点8集体主义(185)
考点9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86)
考点10哲学的基本问题(186)
考点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87)
考点12物质观和运动(187)
考点13实践(188)
考点14意识(188)
考点15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88)
考点16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89)
考点17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质、量
互变规律(189)
考点18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否定之
否定规律(190)
考点19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之对立
统一规律(191)
考点20五对基本范畴(194)
考点21思维方法(194)
考点2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95)
第十七章计算机(196)
考点1计算机的分类(196)
考点2计算机的应用(196)
考点3计算机基本数制(196)
考点4数制转换(197)
考点5计算机网络基础(198)
考点6ISO/OSI参考模型(199)
考点7因特网(201)
考点8域名(201)
考点9IP地址(202)
考点10数据库基本概念(203)
考点11数据模型(204)
考点12结构化查询语言SQL(205)
考点13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208)
考点14计算机病毒及防护(210)
第十八章统计学(213)
考点1统计调查(213)
考点2统计分组(214)
考点3统计指标(216)
第十九章英语(219)
考点1阅读理解文章体裁特点(219)
考点2突破阅读理解的必备条件(220)
考点3如何训练阅读理解(220)
考点4避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221)
考点5突破阅读理解障碍——长难句训练(222)
考点6考场上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241)
考点7阅读理解中各种连接词的作用(242)
考点8主旨题(244)
考点9细节题(244)
考点10结构题(247)
考点11词汇题(248)
考点12推理题(249)
考点13态度题(25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52)
精彩书摘
章中国建设银行简介
考点1中国建设银行概况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这四家银行的资本实力都位列全球前十,中国建设银行的资本实力水平仅次于工行,位居四大行第二位。建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各主要地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目前,建行在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分行主要有:中国香港分行、新加坡分行、法兰克福分行、约翰内斯堡分行、东京分行、首尔分行、纽约分行、胡志明市分行、悉尼分行、迪拜分行、中国台北分行、卢森堡分行、中国澳门分行、多伦多分行、伦敦分行。海外子公司主要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伦敦)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俄罗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新西兰)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巴西)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2中国建设银行发展历程
(续表)
考点3中国建设银行荣誉奖项
(续表)
(续表)
考点4中国建设银行产品与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主要经营领域包括:投资银行、公司业务、房改金融、金融市场、资产托管、国际业务、现金管理、机构业务、企业年金等。
1.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主要业务产品有:债权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债券承销、产业投资基金、财务顾问、资产证券化。
2.公司业务
公司业务主要业务产品有:网络银行“e贷款”、企业存款、信贷类产品、供应链融资业务、保证类产品、咨询顾问、中小企业业务、代收代付业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业务。
3.房改金融
房改金融主要业务产品有:住房资金归集服务、住房资金网上银行服务、住房基金账户服务、住房资金增值服务。
4.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主要业务产品有:结售汇与外汇买卖、利率及结构化产品、贵金属与大宗商品、固定收益类产品。
5.资产托管
资产托管主要业务产品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特定客户资产托管、保险资产托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企业年金基金托管、QFII投资托管、QDII投资托管、信托实业投资财产保管、股权投资基金托管、资产证券化信托资金保管、银行理财产品托管、抵押资产监管。
6.国际业务
国际业务主要业务产品有: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国际融资业务、国外银行业务、保函业务。
7.现金管理
现金管理主要业务产品有:账户服务、收付款服务、流动性管理服务、信息报告服务、投资理财服务、行业解决方案、电子银行服务、账户e服务平台。
8.机构业务
机构业务主要业务产品有:政府机构服务、财政社保服务、银行同业合作、银保业务合作、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民本通达”综合金融服务。
9.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主要业务产品有:受托服务、账户管理、托管服务、养老金产品。
考点5中国建设银行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考点6中国建设银行必知信息
洞悉金融脉络,点亮职场新程——中国建设银行精要备考指南 踏入中国建设银行的广阔天地,是无数金融英才的梦想。作为中国银行业巨头,建设银行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金融实力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怀揣职业理想的优秀学子。想要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系统、精准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本书并非直接提供某一本具体教材的精炼内容,而是致力于为您打造一套贯穿始终、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备考心法,助您全面掌握应试要点,自信迎接挑战。 本书的宗旨在于,以一种更为宏观和战略性的视角,梳理中国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的脉络,为您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我们深知,任何考试的成功,都离不开对考试性质、考查重点以及自身优势劣势的深刻洞察。因此,本书将引导您从根本上理解“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这一概念,而不仅仅是拘泥于某一本书中的零散知识点。 一、 考试的本质与维度:理解“为什么考”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的本质。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检验,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业务潜能以及与银行文化契合度的全方位考察。建设银行作为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招聘目标明确:选拔具备扎实金融理论基础、敏锐市场洞察力、良好沟通协作能力、严谨逻辑思维以及高度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未来金融人才。 因此,考试的维度是多维度的。它涵盖了: 专业知识基础: 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核心金融学科的掌握程度。这部分内容是金融从业者的基石,也是银行衡量你专业素养的关键。 综合能力素质: 数理逻辑、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通用能力测试,旨在考察考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基础的逻辑思辨能力。这些能力是应对银行日常复杂工作的基础。 时事政治与金融热点: 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改革动态、银行业发展趋势、建设银行自身战略及业务发展等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这反映了考生对行业现状的敏感度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 银行文化与价值观: 对建设银行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服务理念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认同。银行希望招募的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能够融入团队、认同企业文化并为其发展贡献力量的“自己人”。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 在部分岗位或环节,可能涉及对实际业务场景的分析,考察考生能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出合理建议或解决方案。 理解了这些维度,您就能明白,备考绝非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对行业的深入理解。 二、 备考的策略与路径:构建“如何考”的蓝图 基于对考试本质的理解,我们为您勾勒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备考路径,助您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效率最大化。 1. 目标导向,精准定位: 明确报考岗位: 建设银行的招聘岗位种类繁多,从柜员、客户经理到后台运营、科技岗等,不同岗位对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侧重点不同。请务必仔细研究您所报考岗位的岗位描述(Job Description),明确其核心职责和任职要求。 了解考试大纲(若有): 关注建设银行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或公告,这通常会是指导备考最直接的官方信息。 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 客观评估自己在上述各个能力维度上的表现,找出强项,巩固提升;找出弱项,重点攻克。 2. 知识体系构建与深化: 系统梳理基础理论: 建议您围绕金融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业务等核心科目,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必追求“考点速记手册”式的碎片化记忆,而应注重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例如,理解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利率又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最终影响宏观经济。 聚焦银行实务: 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流程、产品特点、风险控制机制等。这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支付结算、外汇业务等。关注建设银行作为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其在公司金融、零售金融、投行业务、资产管理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优势。 跟进金融热点与政策: 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如金融去杠杆、普惠金融、数字人民币)、银行业发展趋势(如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开放银行)以及建设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年度重点工作等。了解这些有助于在笔试的综合题和面试环节展现您的前瞻性和对行业的热情。 学习常用法律法规: 熟悉与银行业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以及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规定。 3. 能力训练与技巧提升: 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强调理解题型,掌握常用计算公式和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更是需要快速定位数据、准确计算的能力。多做真题,熟悉题型和出题规律。 言语理解与逻辑推理: 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掌握常见的逻辑推理模式(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等)。注重辨析选项,排除干扰项。 模拟练习与时间管理: 在备考后期,务必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提升答题速度和抗压能力。找出答题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 4. 文化认同与岗位匹配: 深入了解建行文化: 仔细研读建设银行的官方网站、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公告等,了解其“善建”文化、“普惠金融”、“科技赋能”等核心理念。思考这些文化如何体现在日常工作中。 准备行为面试问题: 很多银行的面试会采用行为面试法(Behavioral Interview),通过询问您过去经历中的具体事件,来评估您的能力和品质。提前准备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回答,用具体事例展示您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等。 梳理职业规划: 思考您为何选择建设银行,您对未来在建行的职业发展有何设想,您能为银行带来什么价值。 三、 学习心态与持续优化:保持“不间断”的进步 备考是一个持续且动态的过程,良好的心态和灵活的策略调整同样不可或缺。 保持积极心态: 招聘考试竞争激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专注于过程,而不是过分焦虑结果。 合理规划时间: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但也要留有弹性,以便应对突发情况或调整学习重心。 善用资源: 除了参考书籍,还可以利用官方网站、金融新闻、行业报告、在线课程、往届学长学姐的经验等多种资源。 定期复盘与调整: 学习过程中,定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知识点总是出错,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和巩固。 结语: 本书为您提供的是一个宏观的备考框架和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它指导您如何去“学习”和“准备”,而不是直接告诉您“某本书里有哪些知识点”。真正优秀的备考,源于对考试的深刻理解,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对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对银行文化的认同。通过本书的指引,希望您能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最有效的备考体系,洞悉金融脉络,点亮职场新程,最终成功加入中国建设银行,开启您精彩的金融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