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当面对两难选择时,有的人会选择逃避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
当一个人必须选择,而且,赌注是自己的命的时候
结果,会是如何?
著名作家庄秦2017年回归之作
十二个匪夷所思的故事,五个精彩番外首次披露
烧脑换头案、活人变蜡像、人头飞行术、诡异死人遮……
据本书改编同名电影,全国各大院线强势登陆
内容简介
一位作家在东南亚度假,却阴差阳错地遇到很多奇人奇事。本以为是惬意的休闲之旅,却想不到是一次又一次冒险的开始:烧脑的换头命案,变成蜡像的活人,头能飞行的术士,奇怪的守陵人,诡异的死人遮,玻璃瓶里的男孩,令人窒息的地下世界……一个个匪夷所思的故事,挑战你好奇心的极限。
世界的本质之一,就是在你睁大眼睛不敢相信的时候,它用事实跟你说:是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作者简介
庄秦,著名悬疑小说家、编剧,被誉为“中国ZUI好的悬疑小说作家之一”,曾出版《夜葬》《夜长梦多》《魅宅》《龙穴》《高校诡秘事件档案》《无法呼吸》《蒸发太平洋》等多部作品,在台湾地区出版二十余部作品。
目录
楔子/1
第一章 书店老板的故事
书店老板的故事:无面尸/6
第二章 退休医院院长的故事
退休医院院长的故事:两个只能活一个/21
第三章 西医医师的故事
西医医师的故事:邪降/33
第四章 小公务员的故事
小公务员的故事:混乱的一天/64
第五章 厨师的故事
厨师的故事:冤死者/84
第六章 乞丐的故事
乞丐的故事:恶丐/103
第七章 老千的故事
老千的故事:猜猜我是谁/120
第八章 知名纪录片导演的故事
知名纪录片导演的故事:定格/136
第九章 女守陵人的故事
女守陵人的故事:死人遮/158
第十章 掘墓人的故事
掘墓人的故事:棺材佬/175
精彩书摘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靠写作悬疑小说为生的城市失业人口。当然,我在这领域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出过七八本书,也在各类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短篇作品。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短篇作品比长篇更出色,而这一点也是圈内众多朋友的共识。
常有朋友问我,我的短篇作品的灵感都是由何而来。在这里,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诉各位,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喜欢泡茶馆。
独自一人安坐在茶馆里的竹躺椅上,泡一杯铁观音,我便会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别人的对话。我可以从别人的声音里,猜测出那个说话的人长什么模样,有着什么样的性格,他在和别人谈论什么事情,而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又是如何。
这非常有意思,不仅可以培养我的推理能力,更能让我听到许多怪异的事,比如哪家医院的婴儿失踪了,又比如某处下水道的窨井盖下发现了一具没有脑袋的裸体女尸。一桩桩社会新闻,在茶馆里都会衍生出无数种版本,只要将这些各种版本的古怪的市井传闻加工一下,再辅以想象力,我便可以写出一篇很好看的悬疑小说。
可惜,最近我所生活的城市里,茶馆中的市井传闻越来越没意思了,那些茶客不是讨论哪里的超市在打折,就是讨论昨天库里一场比赛又投进了几个三分。这种没营养的话题,显然无法刺激我的灵感。眼看杂志的截稿期就要来临,心急如焚的我不得不寻思着,是不是应该到了让我改变一下的时候了。
通常来说,当我进入创作瓶颈期的时候,我都会选择进行一次旅游。走在路上,看到不一样的景致,遇到不同的人,都会让我得到一些新的灵感。
在我家门外的信箱里,向来都塞满了各种广告传单,其中自然不乏各家旅行社寄来的宣传册。我随意打开了一本,就欣喜地发现,国外游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去趟东南亚,花的钱竟然比去海南玩一次的钱还要少。
好,就去东南亚玩一趟!不过,我可不愿跟团出游,时间紧迫的走马观花、徒令导游拿足回扣的购物、以次充好的饭菜,只会令我倒足胃口。还是来次自助游吧,反正我的英文不错,手上又有点出售海外版权后赚来的美金。
于是我立刻办好了护照,拿到签证,便踏上了这次东南亚之旅。
对了,出发前,我找来了几本关于东南亚自助旅游的驴友手记,这些驴友手记很快就让我规划好了出游线路。
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将是M国(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不得不将这个国家的真实国名隐去,文中所涉及的地名亦均为虚构)。按照我原来的计划,只准备在这个国家待上四五天,参观几处历史上一些西方人在那里修建的充满哥特风格的教堂,便转悠另一个国家。
但在出发之前,怎么都没想到,我最后竟会把整个东南亚之旅都耗在M国,因为我在那里,遇到了很多怪异的人,听到了很多离奇的故事。而正是这些故事,把我留在了M国。
……
前言/序言
《只能活一个》:一段关于选择、代价与人性的探索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各种岔路口徘徊,每一次选择都如同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将伴随我们余生。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能真正抓住、全力以赴的,似乎只有那么“一个”——一个目标,一段感情,一种追求,甚至是一种纯粹的生存方式。这便是《只能活一个》想要深入探讨的主题。 本书并非讲述某个具体的奇幻冒险,也非描绘某段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更不是一个简单的生存指南。它是一次对人类内心深处最隐秘角落的探寻,一次对“选择”本身意义的深刻反思。作者以冷静而细腻的笔触,穿梭于不同的人生轨迹,勾勒出无数个普通又特殊的个体,他们在各自的生命旅程中,如何被“只能活一个”的命题所裹挟,又如何在这命题的压力下,展现出人性中最动人或最令人扼腕的姿态。 想象一下,在一个看似平凡的午后,你的生活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打破。这决定并非来自外界的强制,而是源于你自己内心深处一个无法回避的诉求。这个诉求,或许是你长久以来压抑的梦想,或许是你对某种价值观的坚定捍卫,又或许是你对某个重要之人的深沉承诺。然而,要实现这个“一个”,你必须放弃其余的一切。那些曾经让你心动的,曾经让你留恋的,那些构成了你过往生活斑斓色彩的,都必须在你的选择面前黯然失色,甚至彻底消失。 《只能活一个》便是要带领读者走进这些“无法承受之轻”的抉择时刻。它描绘的不是戏剧性的英雄主义,而是生活中那些悄无声息的挣扎。比如,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可以选择在艺术的殿堂里燃烧自己,追求永恒的声名,但这意味着他将失去家庭的温暖,失去平凡的幸福;或者,他可以选择回归家庭,享受琐碎的日常,但那股内心的艺术之火,是否会就此熄灭,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又比如,一位怀揣着改变世界理想的年轻人,他可以投身于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但他可能会因此错过生命中最美好的爱情,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或者,他可以选择安稳度日,过着舒适的生活,但那颗渴望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初心,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蒙尘? 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他们的故事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投影。我们看到那些在“只能活一个”的十字路口,选择了“一个”的人们。他们有的决绝而坚定,将生命的一切投入到他们认定的那个“一个”中,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虽然过程可能充满牺牲和孤独,但他们无怨无悔;有的则在选择中迷失,犹豫不决,最终什么都未能抓住,留下无尽的懊悔;还有的,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的选择并非真正的“一个”,而是被蒙蔽的幻象。 《只能活一个》并不急于给出答案,它更像是抛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它让我们思考: “一个”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是唯一的执念,是燃烧的激情,还是深沉的爱?它是否是那个最能体现我们自身价值,最能让我们活出真我的那部分? 我们是否有权选择“只能活一个”? 在人生的诸多可能性面前,我们该如何取舍?这种选择是自由的体现,还是命运的枷锁? 放弃的代价是什么? 那些被我们舍弃的部分,是否真的就从此消失?它们是否会在日后的某个时刻,以某种形式重新叩响我们的心门? 如何在“只能活一个”的限制下,依然活出丰盛的人生? 这种限制是否反而能激发我们更强的生命力,让我们更专注于真正的意义? 本书的叙事结构并不 linear,而是通过多个独立又相互呼应的故事线,展现了“只能活一个”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从个人的情感抉择,到职业生涯的断舍离,再到人生理想的坚定追求,作者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将人物内心的纠结、矛盾以及最终的释然或遗憾,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其中一个故事聚焦于一位曾经在科研领域有着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他面临着一项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发现,但这需要他投入全部身心,甚至是以牺牲自己健康为代价。与此同时,他的家庭也岌岌可危,妻子孩子需要他的陪伴和关爱。他被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是成全科学家的使命感,还是回归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最终,他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不仅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对“只能活一个”有了全新的理解。 又比如,一个年轻的女性,她拥有音乐的天赋,梦想成为一名备受瞩目的音乐家。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不得不承担起照顾病重家人的重担。她可以选择放弃音乐,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的责任中,但那颗热爱音乐的心,却如同暗夜里的星辰,依然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她在照顾家人的同时,是否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她又该如何面对那些曾经炽热的音乐梦想? 《只能活一个》所呈现的,并非是简单的成功学或励志篇。它更像是一面冷峻的镜子,让我们直面那些隐藏在生活表象下的残酷现实。它让我们看到,在追求“一个”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失去、痛苦、孤独,甚至是对自我的怀疑。但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对“一个”的专注和投入,才能激发出我们内心深处最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最真实的自己,留下最深刻的印记。 阅读《只能活一个》,就如同走入一条幽深的小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思考。它会让你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过往,质疑自己的现在,并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它不会给你提供现成的答案,但它会激发你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回响。它会让你明白,生活并非总是多选题,有时候,我们被迫做出最艰难的单选题。而那些被我们选择的“一个”,最终会塑造我们成为怎样的人,将我们引向怎样的远方。 这本书,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敬畏,也是对人类选择困境的一种深刻洞察。它并非鼓吹某种极端的生活方式,而是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关于“唯一”的哲学对话之中。在这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声音裹挟,被无数的可能性迷惑,而《只能活一个》则提醒我们,在纷繁的表象之下,找到并守护好那个属于自己的“唯一”,或许才是通往内心平静和生命意义的真正途径。 它将带领你穿梭于不同的生命场景,感受不同个体在面对“只能活一个”的命题时的心路历程。你可能会在某个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某个选择中找到共鸣。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它所蕴含的力量,足以让你在阅读结束后,久久不能平静。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那些被你忽视的、被你舍弃的,以及那些你坚定追求的。 《只能活一个》,是一次对生命本真的回溯,一次对人性幽深的挖掘,一次对每一个个体内心深处最真实呼唤的聆听。它值得你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细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