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

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亲历者》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古建筑
  • 北京
  • 文化遗产
  • 历史
  • 旅游
  • 建筑
  • 摄影
  • 中国
  • 古迹
  • 京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25445
版次:2
商品编码:1220427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亲历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6
字数:34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解剖式赏析多朝古都北京保存完好、文物价值高、欣赏价值高的传统建筑:
◎100+座北京建筑巨作详细剖析。
◎23个北京皇宫王府、皇家园林、坛庙陵墓、长城等。
◎300+幅精美的建筑全景、建筑细节照片。
◎30+幅精细建筑透视手绘图、建筑群俯瞰图。
◎拉线图解式赏析老祖宗传给后人的建筑瑰宝。
◎专题介绍建筑摄影技巧、中国传统建筑发展脉络。
◎直观的北京古建筑分布图、北京建筑历史大事记。
◎交通、门票、住宿、美食、周边景点等实用旅游资讯。
没有术语,只有艺术,只有建筑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带给大家的是一次两朝古都老北京的深度建筑文化之旅。从城区中轴线辐射开来的皇家建筑,到以什刹海为中心的北京老城区,再延至京郊地区的浩瀚绝美的陵寝、长城,书中将北京城的著名古建筑娓娓道来,为读者清晰地展示了北京从故宫到天安门、从什刹海到四合院、从颐和园到长城渊源的历史文化,多姿的建筑之美,使得人们对有着八百多年都城史的北京城以及那些壮观的古建筑有一次全新的、深层次的认识。

作者简介

《亲历者》编辑部是一个由多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行走、热爱文字的兼职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曾编写过“Follow Me系列”“Let's Go系列”等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旅游类书籍。

目录

目录
北京建筑 历史篇 4
北京建筑 鉴赏篇 8
北京建筑 行摄篇 18
北京建筑 巨作篇 22

PART 1
北京中轴线
前门大街 32
天安门广场 40
太庙 48
社稷坛 54
故宫 60
什刹海 88
钟鼓楼 98
德胜门 104

PART 2
老城皇家遗迹
恭王府 110
北海公园 120
天坛 132
孔庙和国子监 146
雍和宫 154
妙应寺白塔 164

PART 3
京郊名胜古迹
颐和园 170
香山公园 192
明十三陵 202
八达岭长城 218
居庸关云台 226
潭柘寺 230
云居寺 236
戒台寺 242
卢沟桥 248

示意图目录
正阳门箭楼 35
太庙 50
社稷坛 56
故宫建筑形制 62
故宫内廷后三宫 74
故宫内廷东六宫 76
故宫内廷西六宫 78
故宫御花园 80
故宫角楼 83
什刹海 90

宋庆龄故居 94
钟楼 100
鼓楼 101
恭王府 112
北海公园 122
北海白塔 124
北海小西天 125
北海静心斋 126
天坛 134
天坛祈年殿 140
天坛斋宫 142
国子监辟雍 153
雍和宫 156
雍和宫万佛阁 160
颐和园 172
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 178
颐和园佛香阁 180
颐和园须弥灵境 184
颐和园谐趣园 186
香山公园 194

香山碧云寺 196
明十三陵 204
明十三陵总神道 206
明长陵 210
明长陵祾恩殿 212
明定陵地宫 214
八达岭长城 220
八达岭长城敌台 224
戒台寺 244
宛平城 251

前言/序言

前 言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
在岁月滚滚的车轮下
它岿然不动
建筑是流淌的文化
在亘古红尘的风云里
它傲然挺立
建筑是恒久的艺术
在历史烟云的流转中
它风采永驻
建筑是我们穿越时光的一条隐秘捷径
带领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文化
寻迹巍峨,墨韵千年——北京古建筑漫游 北京,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辉煌的古都,不仅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更是一座活着的建筑博物馆。从雄伟壮丽的皇家宫殿到庄严肃穆的宗教寺庙,从精巧典雅的王府园林到古朴宁静的民居胡同,每一处古建筑都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往事,每一块青砖黛瓦都凝聚着匠心独运的智慧。这本书,将带领你穿梭于这座古老城市的肌理之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入探寻那些隐藏在繁华之下的,北京最令人心动的古建筑之美。 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名胜古迹,而是力求呈现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你将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而是化身为一位历史的寻访者,跟随我们的脚步,一同走进那些曾经鲜为人知的角落,去感受那些被时光打磨得愈发迷人的建筑灵魂。 一、 宫阙巍峨,帝王气象——紫禁城的深度解读 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的象征,故宫博物院的宏伟壮丽毋庸置疑。然而,在这片红墙黄瓦的宫殿群落中,隐藏着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的故事和建筑智慧。我们将不仅仅停留于太和殿的庄重、乾清宫的威严,而是深入探究那些隐藏在殿宇之后的细节: 檐角飞翘的奥秘: 不同的屋檐样式,从庑殿顶到歇山顶,再到攒尖顶,它们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功能性结构,更是等级制度森严的体现。我们将解析不同屋顶的形制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了解为何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重檐庑殿顶。 色彩的语言: 黄色的琉璃瓦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红色的宫墙象征着吉祥与尊贵。但你是否注意到,在故宫的建筑中,还有数量庞大的灰色、蓝色、绿色等色彩的运用?我们将揭示这些色彩在古代建筑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筑了故宫的视觉语言。 精雕细琢的细节: 龙纹、凤纹、祥云纹……这些精美的雕刻装饰,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案,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对皇权神圣性的表达。我们将聚焦于石雕、木雕、彩绘等细节,领略古代匠人的鬼斧神工。 空间序列的智慧: 从外朝的庄严大气到内廷的宁静雅致,故宫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前朝后寝”的建筑思想。我们将解析这种空间序列的逻辑,感受其如何在方寸之间营造出尊卑有序、动静分明的意境。 未曾公开的角落: 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宫殿,故宫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院落和建筑,例如养心殿的西暖阁,那里曾是帝王处理日常政务和休息的地方,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我们将带你探寻这些“幕后”的建筑,感受皇室生活的真实场景。 二、 庙宇肃穆,信仰之光——宗教建筑的灵魂追寻 北京的宗教建筑,是信仰的载体,也是艺术的殿堂。它们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诉说着不同宗教的教义和历史。 藏传佛教的圣地——雍和宫: 这座曾经的雍亲王府,如今是中国规格最高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我们将一同探访其宏伟的建筑群,从汉藏结合的建筑风格,到精美绝伦的唐卡壁画,再到举世闻名的弥勒佛像,深入了解藏传佛教的艺术魅力和宗教仪轨。 道教的清净之所——白云观: 作为道教全真派的重要道观,白云观承载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我们将走进其古朴的建筑,感受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并探寻其作为道教活动中心的丰富历史。 佛教的庄严之境——潭柘寺与戒台寺: 远郊的潭柘寺,以“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而闻名,其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建筑,如同凝固的史书。而戒台寺,则以其独特的戒坛而著称,是佛教戒律的象征。我们将一同走进这些远离尘嚣的寺庙,感受佛教的宁静与庄严。 伊斯兰文化的瑰宝——牛街清真寺: 这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不仅是北京穆斯林重要的宗教场所,更是伊斯兰建筑艺术在中国传播和融合的典范。我们将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感受伊斯兰文化的魅力。 三、 园林雅韵,移步换景——皇家与私家园林的诗意空间 北京的园林,是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意境完美融合的典范,它们是帝王消遣的场所,也是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空间。 颐和园:不只是皇家园林: 颐和园,这座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奇迹,我们将在其中深入探究其建筑与山水地貌的巧妙结合。从万寿山的高处俯瞰昆明湖,感受“山水画”的意境;漫步长廊,欣赏沿途的彩绘;探访苏州街,感受古代市井的商业氛围。我们将更关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如谐趣园的江南园林风格,以及佛香阁、智慧海等建筑的宗教文化内涵。 天坛:祈年殿的宇宙观: 作为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天坛建筑群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象征意义。我们将深入解析祈年殿的圆形、蓝色琉璃瓦,以及其回音壁、三音石等设计,感受古人对宇宙的理解和对天地的敬畏。 恭王府:一座王府的变迁史: 恭王府,这座曾是权臣和珅的府邸,后又成为恭亲王的家园,其建筑本身就浓缩了清代王府的变迁。我们将一同探访其精美的建筑群,感受其“王府、花园、庙宇”的复合功能,并特别关注其“藏宝”传说的神秘色彩。 胡同里的四合院: 告别宏伟的宫殿和寺庙,我们将走进北京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四合院。四合院不仅仅是几间房屋的组合,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族文化的象征。我们将探究不同等级四合院的建筑格局,欣赏其院落的精巧布局,感受老北京人家的生活气息。 四、 城墙遗韵,古都风貌——历史印记的守护 尽管许多古城墙已不复存在,但那些残存的遗迹,依然诉说着北京作为一座历史古都的沧桑。 故宫角楼:古建筑的守护者: 故宫的四座角楼,以其精巧的结构和独特的造型,成为了故宫建筑的标志性景观。我们将近距离欣赏这些“守望者”,了解其建筑工艺和防御功能。 箭楼与城门: 尽管许多城门已消失,但那些尚存的箭楼,如正阳门箭楼,依然向我们展示着古都的雄姿。我们将了解北京城垣的格局,感受古代防御体系的智慧。 本书特色: 不止于“看”: 我们更注重“读懂”古建筑。通过详细的建筑结构解析、历史文化背景梳理,让你不仅看到建筑的“形”,更能理解建筑的“神”。 人文与艺术的融合: 将建筑与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等多种元素相结合,呈现北京古建筑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实用的游览指南: 在展现建筑魅力的同时,我们也提供实用的游览建议,帮助你规划自己的北京古建筑探索之旅。 精美的图片呈现: 配以大量高清精美的摄影作品,让你如同亲临现场,感受北京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张邀请函,邀请你一同走进这座古老城市的深处,去触摸历史的温度,去感受建筑的灵魂,去发现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美好。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别开生面的古建筑探索之旅,在这座古都的砖石瓦砾间,寻找属于你的那份震撼与感动。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分量。不仅仅是纸张厚实,更是内容上的扎实和沉甸甸的历史感。作为一个对古建筑情有独钟的“发烧友”,我收藏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但《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依然带给了我惊喜。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展示,更像是一本深度访谈录,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走进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解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不太出名但同样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的介绍,比如一些王府、名人故居,甚至是藏在胡同深处的民居,它们同样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和建筑智慧。作者并没有被大众熟知的景点所束缚,而是以一种发现的视角,带领读者去挖掘那些被忽视的美。语言上,这本书避免了枯燥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带点幽默的口吻来讲述,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大量知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北京古建筑的认知体系被重新梳理了一遍,也对未来的探索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指引,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让我瞬间爱上了北京!我一直对历史文化很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些沉淀了岁月痕迹的古建筑,总觉得它们背后藏着无数的故事。这次拿到《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感觉像是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翻开书页,那些熟悉的故宫、天坛、颐和园,在作者的笔触下变得格外生动。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描述,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情怀。作者似乎亲自走遍了每一个角落,用细腻的观察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勾勒出这些宏伟建筑的壮丽与精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细节的描绘,比如雕梁画栋上的龙凤纹饰,石狮子威严的眼神,甚至是院子里一棵古松的姿态,都被赋予了生命。读着读着,我仿佛能听到宫殿里的回响,闻到古老木材的清香,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了建筑本身,更是通过建筑,讲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变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怒哀乐。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北京充满向往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对北京的了解又深了一个层次,也更加期待能够亲身去感受这份古老的美丽。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就被它扑面而来的艺术气息所吸引。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图片精美绝伦,文字流畅隽永,整体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图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美的享受。而这本书,无疑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作者在书中展现了对北京古建筑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不仅仅是在介绍建筑的结构和历史,更是在挖掘建筑的灵魂,解读建筑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哲学思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建筑美学方面的分析,比如色彩的运用,空间的布局,光影的变幻,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古人对于美的极致追求。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又像是聆听一场穿越千年的音乐会,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不仅提升了我对于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更让我对北京这座城市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感情。这本书,是我书架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吸引了我,那是一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美,仿佛预示着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我翻阅《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时,我的感受是,它比我预期的还要精彩。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能引发思考和共鸣。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罗列式地介绍每一处建筑,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建筑与历史、文化、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建筑细节的解读,比如一个飞檐的设计,一个斗拱的结构,在作者的笔下,都充满了巧思和智慧,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读到关于某个建筑的历史故事时,我甚至会停下来,想象当时的情景,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而且,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也非常高,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带着温度,将古建筑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让我看到了北京不止有宏伟的宫殿,更有无数精致、独特的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评分

这本《寻找中国最美古建筑:北京(第2版)》是一次非常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我之前对北京的古建筑,印象最深的无非就是故宫、长城这些地标性的建筑。然而,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以一种充满探险精神的笔触,带领我走进了那些隐藏在市井之中,或者鲜为人知的古建筑。它不仅仅是关于“最美”,更是关于“寻找”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惊喜。书中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瞬间将我带入到那个古老的时代,让我感受到建筑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去感受,去想象。比如,书中对于一些胡同和四合院的描写,让我看到了北京市民生活的痕迹,感受到了那种市井的烟火气和人情味,这是一种非常温暖的体验。而且,作者在叙述中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让这本书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北京古建筑,并且渴望获得独特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错过的。

评分

不错的书,很好看,很具体,最美建筑指南。

评分

非常好,外甥很喜欢看

评分

不错的书,很好看,很具体,最美建筑指南。

评分

非常好,外甥很喜欢看

评分

不错的书,很好看,很具体,最美建筑指南。

评分

不错的书,很好看,很具体,最美建筑指南。

评分

非常好,外甥很喜欢看

评分

已经是第二版了,看来这本书,价值是非常不错,否则不会再版,收到书以后,能够打开摊平看,非常的符合我们这些需要这本书,研究北京建筑的人,所需。希望以后还能再版,让我们不断的学习,这些古代的建筑,守望北京最美好的这3000年伟大的历史。

评分

非常好,外甥很喜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