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

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万刚 著
图书标签:
  • 孙子兵法
  • 兵法
  • 心理学
  • 智慧
  • 策略
  • 谋略
  • 军事
  • 古典
  • 管理
  • 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91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3202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80克轻型710*1000
页数:22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早、完整、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谋略宝库。
本书在《孙子兵法》的理论基础上,将战争谋略与人生智慧结合在一起,借古论今,做到了译文通俗易懂,理论要点突出,兵法商用,案例并举,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知识性读物,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蔡万刚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东华大学管理学博士
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新沪商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多家上市公司特聘顾问
研究方向:企业竞争力、总裁领导力、中层领导力、校长领导力、班主任领导力、创新模型理论与实践等

目录

第一篇 始计篇:驾驭全局,谋定后动 001
始计篇——孙子的战略观 002
目标与计划明确,才能事半功倍 004
考虑好每一步,才迈出第一步 007
全面检查一遍,再决定最优计划 010
未雨绸缪,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013
认真观察,从细节上排除问题 016
运用稳慎的用兵策略 018
战略正确,就坚决执行到底021
第二篇 作战篇:一鼓作气,兵贵神速 025
作战篇——孙子谈战争与经济 026
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 028
心系责任,使命感第一 031
稍作等待,打打持久战拖延对方 034
鼓舞士气,冲锋陷阵 037
逆向思考,倒过来看问题 041
善待敌人,是让自己强大的方法 044
在最快的时间内接受自己的变化并焕然一新 046
第三篇 谋攻篇:创造条件,不战而胜 051
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上策 052
以智谋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054
攻“城”先攻“心” 05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059
实力不佳时,避免与对手针锋相对 062
偶尔发发威,显示你的威信065
曾国藩谋定而后动 068
第四篇 军形篇:隐忍等待,运筹帷幄 073
军形篇——孙子守必固、攻必克的思想 074
保护好自己,别轻易透露底牌 076
先发制人,占据优势 078
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勾践081
小不忍则乱大谋 083
收敛锋芒才能成大事 086
尽力就好,凡事不强求 089
第五篇 兵势篇:实力第一,勇往无前 093
兵势篇——治军有道,造成功之“势” 094
失去什么也别失去勇气 096
储存实力,用实力说话 099
与其生气,不如争气 101
有纪有律,要有自己的行事原则 104
量力而行,别逞匹夫之勇 107
第六篇 虚实篇:虚虚实实,迷惑对方 111
虚实篇——孙子出其不意的用兵策略 112
虚实交用,适时奇变 115
声东击西,转移视线 118
争取早到,占尽先机 121
假意出错,获取真心 123
以退为进,诱敌深入 126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129
第七篇 军争篇: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133
军争篇——率先争得制胜条件 134
欲擒故纵,掌握主动 136
坐山观虎斗,最后出手 140
让对手自乱“军心”,创造取胜机会 142
选择熟悉的交涉地点,占尽心理优势 145
与他人联合,扩充自己实力148
第八篇 九变篇:见微知著,灵活应变 151
九变篇——通晓九变,善于用兵 152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154
掌握敌人的优缺点,对症下药 156
时局变化时,要懂得把握机会 159
避重就轻,寻找捷径 162
耐心等待,别让急躁坏了大事 165
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168
第九篇 行军篇:察微知情,文武兼施 173
行军篇——谨慎观察,小心应战 174
心眼明亮,了解其真实意图177
选人用人,德才并重 180
明确目标,部署到位 183
合众人力,方成大事 186
赏罚分明,提高效率 189
恩威并重,文武兼施 192
第十篇 地形篇:兴业择地,经商问市 195
地形篇——地形乃用兵的辅助条件 196
创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198
爱兵如子,共同生死 201
经商要看到市场背后的需求204
无法热爱的工作,果断辞职207
为官之道——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210
第十一篇 九地篇:分析“客”情,因人制宜 215
九地篇——深入敌方,出奇制胜 216
计划完备,迅速打开推销局面 221
不同年龄段的客户,如何劝购 224
看菜下碟,不同消费群体如何应对 227
精于合作,找个帮手帮你推销 230
第十二篇 火攻篇:以火佐攻,顺势而为 235
火攻篇——火攻乃进军辅助措施 236
借势生风,才会大有作为 238
借人之威,成己之事 239
成大事者懂得收买人心 242
跟随权重,找个靠山 245
顺应时事,开拓思维 248
第十三篇 用间篇:上智为间,搜集商情 251
用间篇——用间先知,反间第一 252
二桃杀三士:利用竞争心理使他人就范 254
周瑜如何巧施反间计 257
太过巧合的信息要仔细甄别260
重要商业机密不可泄露 263
庞涓之死——别轻信任何人266
参考文献 269

精彩书摘

《始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它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其原著内容为: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安危,因此,不能不认真地研究和思考。因此,想要探讨真正胜负的情况,需要从五个方面的情况来对敌我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这五个方面分别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平日里君主要与民众一条心,到了战争时期民众才愿意为了君主去赴汤蹈火。天时,指的是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其是高陵还是 低洼之地,是路途遥远还是临近,是地势险要还是平坦,进退是否方便等。对于将领而言,主要指的是其是否具备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指的是军队的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是上面我们提到的五个方面的情况,作为将领都必须要明白,将这些情况了解透彻就能取胜,相反则会导致失败。另外,将领要想事前判明战争胜负情况,就要分析双方的具体条件,也就是哪一方的君主更加清明?哪一方的将领更具备(行军打仗)的才能?哪一方占据了天时地利?哪一方的领导者能做到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的士兵更有战斗力?哪一方赏罚分明?将这些方面都考虑到,那么,谁胜谁负也就明朗了。如果将领们采纳了我提出的看法,那么,他带兵作战就会胜利,而我也会让他留下;相反,如果他一意孤行,战争就会失败,他也就必须要离开这里。当将领采纳了好的建议后,还要努力形成有利于自己的态势,以此辅助对外的军事行动。所谓态势,也就是说,要凭借有利的情况,来制定随机应变的具体战术。
战争,本来就是一场斗智斗勇的诡诈之术。所以,将领带兵打仗要讲究:在可以战斗的情况下巧妙示弱;在要战斗的时候装作退却;在准备攻打近处的时候,假装攻打远处;本来准备攻打远处,却假装攻打近处;敌人想占便宜,就用小利引诱他;在敌人混乱的情况下采取攻打的策略;敌人实力强,就要处于防备的态势;敌人兵强马壮,就要避免硬碰硬;敌人来势凶猛,就要想办法扰乱他;敌人谦逊,就要想办法让他骄纵起来;敌人处于安逸的情况下,就要让他疲惫不堪;敌人内部团结,就要想办法离间他。总之,要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击他们,要在他们毫无预料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作为指挥家必胜的秘诀,凡是战术战略,都不可事先讲出来。在还未开战的情况下就能预料到自己将要取胜,是因为计划周详、条件充分;在战争未打响的情况下而知道胜算小,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少;取胜的条件大,就会取胜;反之,则会失败,更别说毫无准备的情况了。从这些因素来观察战争,是胜利还是失败也就不难看出来了。
心理支招
在《始计篇》中,孙子强调充足的计划和准备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毕竟“兵者,诡道也” 。行军打仗,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只有将每个部分都考虑进去,才能减少失败的风险。在孙子看来,要从政治、天时、地势、将领、制度五个方面考虑,若有一个方面被忽略,都有可能导致战争失败。同样,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做任何事,也都要进行全方位规划,不可打无准备之仗。目标与计划明确,才能事半功倍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开始前,那些就已经能预料胜算的,是因为准备充分;相反,如果准备不充分,胜算就很少。
孙子这段话指出行军打“仗”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做足准备工作,的确,凡事需要谋划,有准备才能有胜利的把握。而谋划的第一步是要有目标和计划。
自古至今,大凡成功者,无不具备一项品质,那就是拥有不被打倒的意志力。他们从不拖延,但让他们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有计划、有目标,不打无准备之仗。相反,那些失败者之所以迟迟不准备,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着手,一个人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到希望,又怎么会有信心、有决心成功呢?

前言/序言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的具体内容大概是:
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第三篇《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第四篇《军形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等;第五篇《兵势篇》讲的是具有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等特征的因素,如
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等;第六篇《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第七篇《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第八篇《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第九篇《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第十篇《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第十一篇《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第十二篇《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的思想。”;第十三篇《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
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
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而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本书《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是一本系统介绍孙子军事谋略思想、战略战术及其古今应用的知识性读物,全书囊括了《孙子兵法》十三篇原文,并且有翻译、概略式介绍,并向人们展示了怎样将《孙子兵法》的精华运用到商业营销、人际交往、企业管理、职场人生等方面。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平实,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希望对广大读者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定位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洞察人心,运筹帷幄的智慧之镜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经典如同璀璨的星辰,穿越时空,依然闪耀着洞察人性的智慧光芒。《孙子兵法》,这部古老的军事巨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战场策略,更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洞见,它教导我们如何理解对手,如何掌控局势,更如何认识和驾驭我们自己。而《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这本书,正是以此为基石,深入挖掘《孙子兵法》中那些关于“心”的智慧,将其提炼、阐释,并赋予当代的意义,旨在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职业竞争乃至个人成长中,都能以更为通透的心态,获得更明智的决策和更卓越的成就。 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兵法解读,它更像一面镜子,一面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逻辑、动机和行为模式。它并非直接教授你如何排兵布阵,而是引领你走进一个更为精妙的领域——心理博弈。我们将在书中看到,古圣先贤是如何凭借对人心的精准把握,在看似绝境中寻求解脱,在微小之处见证全局。 《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的开篇,便会带领我们重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千古名言。但这本书所探讨的“知己知彼”,远不止表面的信息收集。它触及的是心理层面最核心的要素。 “知彼”的深度——洞察对方的心智地图: 在“知彼”的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如何透过表象,去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核心需求、潜在的恐惧和期望。这不仅仅是对对手实力、兵力、地理的侦测,更是对其心理状态的细致剖析。我们将探讨: 情绪的侦测与利用: 孙子兵法中“怒而扰之,卒而往之”并非鼓励煽动仇恨,而是理解情绪如何影响判断。书中会分析,如何通过观察对方的情绪波动,识别其心理弱点,并将其转化为战略优势。这包括识别对手的傲慢、急躁、恐惧,以及如何恰当地利用这些情绪进行心理施压或诱导。 动机的层层剥离: 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其动机,而这些动机往往是多层次的。我们会学习如何运用孙子的“因粮于敌,故食足”的思路,去“吃掉”对方的动机,理解其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是安全感?是荣誉?是物质?还是某种虚荣?一旦理解了对方的核心动机,便能更有效地设计策略,使其按照我们的意愿行动,甚至主动为我们创造有利条件。 思维模式的辨析: 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行为逻辑。我们会探讨如何识别对手的僵化思维、惯性思维,或者其特有的逻辑陷阱。例如,当对手过于依赖某种既定模式时,我们是否能从中找到突破口?当对手习惯于线性思考时,我们能否引入非线性的干扰,使其措手不及? 战略意图的预判: 孙子兵法中的“先计而动,不以人困”强调的是预先规划。在心理层面,这转化为对对手长期战略意图的预判。我们会学习如何从对方的一系列行为中,推断出其深层的目标,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进行应对,避免陷入被动。 “知己”的透彻——认识并驾驭自身心理: 同样重要的是“知己”,这不仅仅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更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我们将深入剖析: 情绪的自我管理: 战场如此,人生亦然。我们会学习如何识别并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被焦虑、恐惧、愤怒或得意冲昏头脑。孙子兵法中的“兵者,诡道也”,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心理上具备一定的“伪装”和“韧性”。书中将提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我们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在诱惑面前坚守原则。 认知偏差的警觉: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各种各样的认知偏差,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可用性启发等。这些偏差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潜在的心理陷阱,以及如何运用孙子兵法的原则来校正这些偏差,做出更为客观和理性的决策。 动机的自我驱动与约束: 理解自身的驱动力,是发挥潜能的关键。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内心的贪婪、惰性等负面动机。本书将探讨如何找到内在驱动,并将其与外在目标相结合,实现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 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的信念会深刻影响我们的行为和结果。书中将阐释孙子兵法中“战胜易,守胜难”的心理学延伸,即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构建有利于成功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用间”的智慧——巧妙影响与沟通: “用间”在《孙子兵法》中是重要的情报收集手段,在心理学范畴,它更象征着一种高明的沟通与影响策略。本书将深入探讨: 语言的心理力量: 语言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影响情绪和认知的强大工具。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来激励团队、化解冲突、争取支持,甚至在无形中改变对方的看法。这包括提问的艺术、倾听的技巧,以及如何运用积极的语言来构建共识。 非语言沟通的解读与运用: 肢体语言、表情、语调等非语言信息,往往能传递出比语言更真实的情感和意图。书中将教导读者如何敏锐地捕捉这些信号,并学习如何在沟通中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信息来增强说服力。 心理暗示的力量: 孙子兵法中的“兵不厌诈”在心理层面,体现在巧妙的心理暗示。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不违反道德的前提下,运用心理暗示来引导对方做出有利于己方的选择,比如制造紧迫感,或者暗示某种趋势,从而影响其决策。 情境创设与心理引导: 有时,改变一个人的想法,不如改变他所处的环境。书中将探讨如何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来引导对方的心理,使其更容易接受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这类似于“设局”,但其核心在于对人心理的深刻理解。 “全胜”的境界——从“战”到“和”的升华: 《孙子兵法》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正是本书所追求的心理智慧的最高境界——“全胜”。这意味着,我们并非要通过强硬的对抗来取胜,而是通过深刻的心理洞察和策略,在未及交锋之时,便已获得主动权。 从对抗到协力: 如何在竞争中找到合作的可能性?如何通过理解对方的“痛点”,将其转化为共同解决问题的动力?书中将提供如何在复杂局面下,化敌为友,或者至少是化对抗为合作的心理策略。 长远战略与心理布局: 真正的智慧在于长远。我们将学习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每一次互动中,都为未来的成功埋下伏笔。这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心理博弈艺术。 道德与智慧的结合: 真正的心理智慧,绝非心机算尽的阴谋诡计,而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并将其运用在符合道德和长远利益的层面。本书将强调,运用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结果,而非单纯的操控。 《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是一本写给所有渴望在人生战场上更加从容、更加睿智的读者的书。无论你是身处职场,希望提升领导力与沟通技巧;还是在人际关系中,渴望建立更和谐、更有效的互动;亦或是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实现个人成长,这本书都将为你提供一套独特的、穿越古今的心理洞察工具。它将帮助你拨开迷雾,看清人心,洞悉全局,最终以一种更为通透和高明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实现真正的“全胜”。 这是一场关于心灵的探索,一次关于智慧的升华,一趟通往内在力量的非凡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个人洞察力和沟通技巧的书籍,而《孙子兵法》以“心理智慧”为切入点,这正是我一直在苦苦追寻的。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书中可能描绘的那些将领如何通过对士兵情绪的细腻体察,来激励士气、瓦解敌方斗志的场景。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深入剖析“攻心为上”这句话背后蕴含的心理学原理,比如如何利用人们的恐惧、贪婪、骄傲等情绪来达到战略目的。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工具或方法,教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面试、谈判,还是人际交往中,都能更精准地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回应。想象一下,如果我能像古代的军事家一样,在每一次对话中都能够“知彼”,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潜在顾虑,那将是多么强大的能力!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非语言信号解读的技巧?又或者,是如何通过巧妙的提问来引导对话,从而获取关键信息?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能够武装我的“心理武器”,让我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游刃有余,占据主动。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装帧风格所吸引,那沉甸甸的质感和封面设计,都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息。我是一名对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尤其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颇为着迷。《孙子兵法》作为兵家经典,其深邃的思想一直让我反复品味。而这本书的“心理智慧”这个副标题,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很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将孙子兵法中那些看似冷酷无情的战略,与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微妙联系起来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会通过讲述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来深入剖析决策者在关键时刻的心理活动,比如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保持冷静,又是如何在高风险的环境中做出最优选择的。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和运用“势”的概念,并将其与心理学中的“情境力量”联系起来。这本书是否会探讨集体心理和个体心理在战争中的作用?又或者,是如何通过营造某种心理氛围来影响战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孙子兵法》的文化内涵,并从中领悟出能够指导我认识世界、认识人生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名对哲学和文学都怀有深厚感情的读者,而《孙子兵法》一直是我心中不可忽视的经典。这次偶然瞥见这本《孙子兵法:心理智慧》,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古老的文本。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作者如何用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去解读那些古老的兵法思想。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孙子兵法》中关于“道”、“天”、“地”、“将”、“法”这五大要素,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动机、认知、环境、领导力、规则等概念之间的联系。我尤其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解析“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背后的心理机制,比如如何通过心理暗示、信息控制等方式,来达到不流血的胜利。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用一种充满哲思的笔调,带领读者去探索人类的本能、欲望与智慧的交织。它是否会触及到人性中那些永恒的困惑,比如恐惧与勇气,理智与情感的冲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更深邃的思辨空间,让我不仅能理解兵法,更能理解人本身,从而获得一种更超然的人生智慧。

评分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快速适应环境、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当我在书店看到《孙子兵法:心理智慧》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一直听说《孙子兵法》是谋略的经典,但对它与“心理智慧”的结合感到非常好奇。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将兵法中的一些原则,比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击虚”等,巧妙地转化为职场中的应用。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理解公司文化、同事心理,以及如何与上级和下属建立良好关系的方法。我特别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既能保持自己的原则,又能灵活运用策略,取得成功。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挫折的建议?又或者,是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和语气,来洞察他们的真实想法?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在职场上的“秘密武器”,帮助我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古朴而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古代的智慧和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孙子兵法》,更是反复阅读,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然而,这本书的副标题“心理智慧”让我感到十分好奇。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角度,能将冰冷的兵法与人性的幽微之处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期待它能揭示出隐藏在那些著名战役和谋略背后的深层心理动因,比如,为何有些将领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做出超乎常人的决策?又或者,如何通过洞察敌人的心理弱点,不战而屈人之兵?我设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探讨战略决策中的认知偏差,以及如何在战场和商业竞争中利用情绪管理来获得优势。同时,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否会引用一些心理学家的理论,来解释《孙子兵法》的精髓?比如,关于动机、感知、归因等方面的研究,是否能为理解“知己知彼”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总而言之,我被这本书的概念深深吸引,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这片未知的智识领域,看看它是否能带给我一次颠覆性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孙子兵法》产生全新的认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